我25歲, 有30間房收租: 羅右宸用零頭款買房, 靠租金年收百萬

我25歲, 有30間房收租: 羅右宸用零頭款買房, 靠租金年收百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右宸,陳俊祥 著
图书标签:
  • 理财
  • 投资
  • 房地产
  • 租金收入
  • 财务自由
  • 年轻投资
  • 低成本购房
  • 个人成长
  • 创业
  • 斜杠青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5770860
商品编码:16074312
包装:平裝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3
页数:2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說到買房,大多數人顧慮的一定是:
◎我連頭期款都籌不出來,怎麼可能買房子?
◎所有看得上眼的房子,都貴到我買不起。買得起的好房子要上哪找? 
◎我也想靠收租賺錢,但哪來那麼多資金、怎麼篩選房客?
 
今年才25歲的羅右宸,22歲就白手起「家」,統統辦到了。
他運用募資合購,用資本利得加上現金流方式,
只花三年時間,從兩手空空買下第一間房,接著快速滾出30間房收租,
更把別人眼中的破爛屋變成投報率超過7%的熱門物件,怎麼做到?

◎20萬學到教訓,賺得百萬獲利:
為了幫女友買個名牌包,卻在貪婪心態左右下被騙走20萬,
後來一場理財讀書會點醒他,讓他浮現投資房地產念頭,
但還是學生的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頭期款怎麼來?」
他積極接觸相關人脈才發現,原來晉身有殼階級是有SOP可循的。

◎你出錢我讓利,快速累積30間房:
他把獲利可視化,用股東概念集資,第一次募資就拿到200萬元。
兩年後把房子賣出,獲利高達94萬。並運用讓利少賺,大量複製。
但合購之下,持份怎麼解決、稅金怎麼算?
還有,什麼樣的金主自動找上門,你得婉拒對方?羅右宸自有一套管理之道。

◎買房出租,穩賺租金,再等好價碼售出
他一星期發2封簡訊,讓當地房仲一有好屋立刻通知,
總能以市價6到7折入手。
不只如此,他專挑屋齡20年上下的中古屋,買進之後大改造,
用裝潢成本換取短閒置期及高周轉率,再以7%左右的高投報率賣出,
賺租金也賺價差。

除了買屋有SOP,現在靠租金就年收破百的羅右宸
也有當包租公/婆的標準守則:

● 找出區域優勢,鎖定目標客群:學生多就盡可能壓低租金、上班族多就花心思在裝潢擺設上,幫你縮短套房閒置期。
● 強力曝光:現在有8成以上的房客來自網路,ptt、591、台灣租屋網等,也可到人潮多的市/區公所布告欄,一個月不用100元也能達到良好的廣告效益。
● 避險的第一步:慎選租客,用三個問題讓你簡易視人,不遇到奧客。
● 真的沒時間管理?直接交給專業租屋公司,讓你坐在家裡輕鬆收租。

25歲的羅右宸顛覆一般人存錢買房的既定印象,
他先買房投資(購買資產),再購屋自住(負債),
自行募資建立管理團隊,把爛物件變黃金屋,不到30歲就有錢又有房!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羅右宸/募資買房達人
8年級生,畢業於元智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在學期間,發現自己對房地產有著極高的熱忱,進而悉心專研。在大學期間,看過上千筆房地產物件,接觸了500多位房仲代銷業者,更創下22歲、同時有22間房收租的驚人紀錄!目前有30間房,市值超過4,000萬元。

2013年,他驚人的紀錄被節錄在《20幾歲,就定位》一書中。而且從大學時代,便受邀至王派宏財商教練團隊擔任租賃講師,為房地產界最年輕的實戰派講師,現任不動產經紀人,以及好租房、8年級財商培訓機構執行長。

並經營網站「8房達人」:http://www.ez1785.com/
FB粉絲專業「8房達人交流園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z1785/

陳俊祥/文字協助
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士。目前就讀中興大學科技管理電子商務研究所,研究品牌行銷塑造、人際關係品質經營管理及電子商務領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元智大學證券研習社社長、鉅融資本管理公司理財講師。曾加入台北市議員行銷團隊、擔任晨光企管教育員,及世界華人八大名師行銷規劃。目前協助右宸網路行銷及品牌規劃相關事宜。

目录

推薦序一 前輩心法加上實戰經驗,成就卓越
推薦序二 從兩千元佣金到百萬收入的包租新貴
推薦序三 能力決定獲利,端看你願不願意投資自己
作者序 先投資再自住,年輕買房不是夢

第一章 媽媽與奶奶啟蒙,讓我從小就愛上看房
第一節 買房不靠爸,但感謝奶奶精準眼光
從600萬到3,600萬元,地點是關鍵
第二節 人家的房子一直漲,我家卻倒賠100萬
夢想很豪華,手中預算差很大
遇到慘淡房市,媽媽賠了100萬

第二章 20萬的教訓,賺得百萬獲利
第一節 一場讀書會,開啟我的投資之路
想致富,不能只是乖乖等領薪水
透過分享會,累積房地產人脈
第二節 想貪快賺到頭期款,賠到差點沒錢吃飯
不用工作錢,就一直流進來?
花20萬買教訓,卻讓我更快擁有自己的房子
第三節 20歲獨自踏入房仲店,成功買下「元智一號」
把仲介店當便利店逛,兩年看過300間房
想當首購族,先做好這四件事
屋主眼中的破爛公寓,我改造成黃金屋
第四節 想撿便宜屋?你得找到殺價籌碼
裝潢該花就別省,小投資賺高報酬
擺兩年賣不掉,改裝套房賺租金

第三章 你出錢,我讓利,快速累積30間房
第一節 運用財務槓桿,用股東概念找資金
金錢會流向能創造價值的人
頭期款怎麼來?用股東的概念找資金
第二節 獲利模式視覺化,揪人一起出資
募資的第一步──把你的想法告訴身邊所有人
想增加說服力?讓專業證照為你加分
第三節 募資金主不能來者不拒,設定門檻才能找對人
五個核心要素,決定成功機率
遇到股東臨時抽資怎麼辦?
讓金主離不開你的讓利學

第四章 自住、投資?鎖定目標滾出你的獲利模式
第一節 房地產類型大剖析
自住考慮新成屋,投資要挑中古屋
我的房地產投資概念──資本利得+現金流
第二節 三種投資方式,複製獲利模式
別人眼中的廢墟,如何把它變黃金?
破爛三角窗,變身國際星巴克
第三節 自住兼投資?你一定買不到房子
圈區塊、挑環境,找出自己的五大需求
用三個指標,找出超值地段
第四節 低於市價的房子,要去哪裡找?
問題越多的房子,越值得考慮
怕買貴,先找出當地的最低總價

第五章 買房出租,穩賺租金等好價碼
第一節 我從租賃做起,只為掌握獲利模式
短時間大量看房,練就眼力
從連續兩個星期掛蛋,到達成20萬業績
第二節 鎖定目標客群,三天就找到人入住
從地點找出優勢,目標族群立刻浮現
裝潢套房掌握三個重點,提高租金收入
善用資源,大量曝光省力省錢
第三節 慎選租客,奧客退散
租前篩選租客,避免租後糾紛多
付不出兩個月押金的房客,不能租
面對問題房客,四個方法讓你不吃虧

第六章 新手投資想避險,得從累積專業人脈開始
第一節 經營500位房仲當人脈
沒關係要變有關係,價格就不是問題
每家房仲店培養一兩位熟人,加快過濾物件速度
便宜案子交易,親自確認最實際
定時發訊息、不砍仲介費,讓仲介第一個想到你
第二節 與房仲交涉的潛規則
了解仲介的經營模式,找合適的夥伴
掌握出價主導權,選好時機就出手
一頓下午茶,害我損失300萬
開價七折,搶斡旋第一順位
第三節 啟動「合夥人」模式
與其挑有能力的,不如找能互補的
單打獨鬥難生存,建立團隊獲利翻倍
最佳的團隊模式,分享利潤
把人脈變錢脈
從小事累積信任,是賺大錢的根本

後 記 只拿三科拚別人的五科,我辦到了!
附 錄 
評估價錢的五步驟
六個問題,讓你買好不買貴
看預售屋的九大要訣
買中古屋,別碰這三種
看屋檢核表

标题:白手起家的财富密码:从零开始的稳健投资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一位名叫李明的普通青年,他并非出身豪门,也未曾拥有巨额初始资本。然而,通过独到的眼光、坚韧的毅力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策略,李明在短短几年内,从一名月光族成功蜕变为拥有多处优质资产的房产投资者。这不是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一份关于如何在有限资源下,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执行,实现财务自由的实战指南。 全书以时间线为脉络,详细剖析了李明从决定投资房产到最终建立稳定现金流的每一步心路历程与操作细节。 第一部分:认知重塑与财富观的建立 在正式踏入投资领域之前,李明首先完成了对自身财务状况的彻底审视和认知升级。本章深入探讨了“延迟满足”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如何摆脱消费主义陷阱,将收入的有效部分转化为资产。作者强调,真正的财富积累始于思维的转变,而非银行账户的余额。 财务体检: 记录和分析过去三年的收支流水,识别“隐形开支”,构建个人现金流模型。 风险承受度评估: 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区分“高风险高回报”与“稳健可控”的投资路径。李明选择了后者,强调首要目标是资产保值,其次才是增值。 债务的战略性使用: 阐述了如何区分“坏债务”(如高息消费贷)和“好债务”(如低息的、能产生正向现金流的抵押贷款),并以李明的亲身经历说明,如何利用银行的杠杆工具,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放大投资回报。 第二部分:启动资金的积累与优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启动资金是最大的瓶颈。李明没有依赖任何外部借贷或家庭资助,而是通过“开源节流”的组合拳,在两年内积累了第一笔购房首付。 “副业”的科学选择: 探讨了如何评估和发展能与主业互补的副业。李明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例如,项目管理经验)提供咨询服务,而非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耗费大量精力的兼职。关键在于,副业产生的收入必须被严格约束,100%用于投资账户。 “节流”的系统化管理: 摒弃了“一刀切”的节俭方式,转而采用“价值导向型消费”。例如,降低居住成本(通过合租优化方案),但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提升专业技能的培训。 投资池的构建: 在积累首付期间,李明没有将资金闲置在活期账户,而是配置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和短期国债,确保资金在等待最佳入场时机的同时,能跑赢通货膨胀。 第三部分:房产市场的深度调研与选址哲学 李明认为,购买房产如同“购买一家小型企业”,选址就是选址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从未盲目跟风热点区域,而是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区域发展规划,制定了自己的选房标准。 “三圈层”分析法: 介绍了一种独到的区域评估体系:宏观经济圈层(城市发展战略)、中观配套圈层(交通、教育、医疗资源饱和度)和微观社区圈层(楼龄、容积率、物业管理水平)。 聚焦“刚需溢价”而非“改善溢价”: 李明的第一笔投资选择了价格相对稳定、租客群体稳定的老城区小户型,而非追逐新兴豪华社区。他解释了为何“刚需”市场(首次购房者、小家庭)的现金流更为稳定可靠,即便市场波动,这类物业的空置率也极低。 谈判的艺术与尽职调查: 详细披露了李明如何在复杂的二手房交易中,通过细致的产权调查、合理的估价报告比对,成功争取到低于市场价的成交价。 第四部分:高效运营与正向现金流的实现 成功购入第一套房产后,挑战才真正开始——如何让租金覆盖成本,并产生盈余?本书的这一部分,是关于资产管理的实操手册。 “零头款”策略的底层逻辑(去杠杆与再融资): 解释了如何通过高效率的初期还贷,迅速提高房产净值,为后续的再融资操作铺平道路。这并非指“不用付首付”,而是通过精妙的资金调度和时间差,将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租户筛选的“三不原则”: 避免了仅凭感觉招租,而是建立了一套基于工作稳定性、信用记录和行为模式的量化筛选系统,以降低违约和纠纷的风险。 自动化管理与时间释放: 如何利用成熟的物业管理工具和合同模板,将日常的收租、维修沟通自动化,从而将精力重新投入到下一套资产的考察上。 第五部分:规模化扩张与风险对冲 在第一套房产成功实现正向现金流后,李明开始复制成功的经验。本章探讨了如何在不增加过度财务压力的前提下,实现资产规模的稳健增长。 “滚雪球”模型构建: 阐述了如何利用第一套房产产生的正向现金流和再融资空间,作为第二套、第三套房产的首付或启动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税务与法律结构优化: 介绍了在当地法规框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法律结构(如信托或特定持有实体),进行税务优化,合法地减少持有成本。 市场周期的应对: 面对经济下行,李明如何调整租金策略、维护现有租客,并逆势寻找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结语:超越金钱的自由 本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教读者如何投资房产,更是引导读者思考“财务自由”的真正含义。对于李明而言,每年稳定的租金收入,让他获得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专注于个人成长、家庭,而非被薪资所驱动。这是一部关于耐心、纪律和系统思维的财富实践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逆袭”的现实路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罗右宸这个名字本身,带着一种强烈的地域性和个人色彩,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性更强。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有深刻印象,是因为它非常巧妙地将“时间价值”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阐述。作者是如何在25岁这个人生资本相对薄弱的年纪,通过精准的零首付操作和极高的信用管理,实现了资产的快速膨胀。书中对于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行关系、如何巧妙地利用不同类型贷款产品的特性,这些“操作细节”的讲解,是市面上其他房产书籍很少深入涉及的。它更关注的是“人”与“金融系统”的互动,而不是孤立地看房产价格的涨跌。读这本书,就像是拿到了一份私人教练的定制化训练计划,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方针,让你知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从而最大化你的时间投入产出比。

评分

要评价这本书,就不能忽略其所传递出的那种积极的、行动导向的能量。它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累积,更是关于如何重新定义自己与“财富”的关系。书中对于“收租”这件事的重新定义,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的房东与租客的关系,而是一种微型的资产管理业务。作者通过引入租户满意度调查、定期的维护升级计划等,将传统上被视为“麻烦事”的租赁业务,变成了一个精细化运营的服务行业。这种思维的转变,是实现年入百万的关键。而且,不同于一些只关注购买环节的书籍,这本书对“持有和优化”阶段的关注度更高,它提示读者,真正的财富积累来自于持续的现金流和资产增值能力的维持。它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有限资源下,通过信息差和执行力,构建起一个强大财务护城河的过程,非常励志,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可操作的蓝图,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精神鼓舞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文风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复杂的金融术语,读起来像是一个已经成功的朋友在茶余饭后分享他的创业历程。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提到那些“踩过”的坑时,那种毫不避讳的坦诚。坦诚比吹嘘更有力量,因为真实的失败经验往往比一帆风顺的故事更能警醒读者。记得其中有一章详细描述了某次装修事故导致租金空窗期延长的问题,以及作者是如何迅速调整策略、与承包商周旋,最终把损失降到最低。这种危机处理的案例,比那些教科书上的理论案例要鲜活得多,它教会我们,投资的成功率最终取决于你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能力。此外,书中对于“规模化”的思考也很有启发性。当从一两套房产发展到二三十套时,管理的复杂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作者如何通过引入外部资源、建立合作关系来维持高效率的运营,这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准备扩大投资规模的人来说,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就非常抓人眼球,那种直白的数字冲击力,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个“我25岁,有30间房收租”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方法论。我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如何快速积累房产的“秘籍”,更像是一部关于心态和策略转型的实战记录。作者在描述早期的摸索阶段,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与果断并存的心理状态,处理得非常真实,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关于“零头款买房”的部分,书中对于如何与银行、卖家进行博弈的细节描写,相当有参考价值,它打破了我过去对于房产投资必须要有巨额启动资金的刻板印象。作者似乎非常强调现金流管理和风险控制,这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书中对于市场周期的判断和如何利用非传统金融工具来撬动资产的论述,展现出一种超越其年龄的洞察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资产配置”这个概念有了更实际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与具体的房源选择、租客维护这些“地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既有高光时刻的兴奋,也有遭遇挫折时的反思,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沉浸感。

评分

初看书名,可能会觉得这是那种贩卖焦虑、鼓吹一夜暴富的快餐读物,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作者的笔触远比想象中要细腻和扎实。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对“系统化思维”的强调。作者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成功的案例,而是将整个收租业务拆解成一个个可复制的模块:从寻找被低估的房源、到谈判技巧,再到后期的物业管理SOP(标准作业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步骤和工具推荐。比如,书中有一段专门讲如何利用数据分析软件来筛选不同区域的租售比,这个方法论的引入,让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从“凭感觉”上升到了“科学决策”的层面。而且,作者在讲述自己如何平衡本职工作与房产投资时,展现出极高的自律性,这对于很多想做副业但又害怕分身乏术的读者来说,是个极好的榜样。它不是教你辞职去炒房,而是教你如何巧妙地利用业余时间,搭建一个可持续运转的被动收入系统。这种务实的精神,让这本书的含金量大大提升,完全不是那种空泛的成功学口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