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精装版) | 作者 | 稻盛和夫著,周征文译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079440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页码 | 148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主编推荐 | |
|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对“六项精进”的一次全方位解读。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稻盛和夫认为,企业家只要做到这“六项精进”,就能渡过难关。在《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一书中,稻盛和夫根据自身经验体会而讲述的“六项精进”,可以说是他灵魂旅程的一段叙事诗。“六项精进”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家,对于社会上的所有人而言,都是可以学习和实践的人生准则。 |
| 内容简介 | |
|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在2008年7月17日召开的盛和塾全国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稻盛和夫认为,“六项精进”其实是“入世者”的一种修行方式。“六项精进”的可贵之处在于,点明了人类改变自身命运的唯1法门——行善积德。以“抑制小我、发扬大爱”为准则,为他人、为社会努力做贡献,就能使自身的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正所谓“众生皆有佛性”,行善是“真我”的本来属性,因此通过“动善念、行善举”的方式,能够清洗自身的灵魂污垢,从而以清澈的智慧接近“真我”。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采用中日文录音,读者不仅可以欣赏稻盛和夫本人谈“活法”,还可以倾听我国著名主持人钱龙亲情演绎的“活法”。 |
| 作者简介 | |
|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高利润。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高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
| 目录 | |
| 自序 “六项精进”创造美好人生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拼命努力工作是人生幸福的条件 大自然的动植物都在拼命努力地活着 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自己便“不以为苦” 创意来源于不断的努力钻研 勤奋专注工作是一种灵魂的修行 谦虚戒骄 谦虚是一种幸福 天天反省 每日反省能够净化灵魂 耕耘、整理“心灵庭园”是关键 抑制自身的邪念,发扬自身的善念 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的言语能让自己和他人都心平气和 “隐蔽念佛”培育了我的感恩之心 活着就要感谢 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行能带来幸运 对待他人应行“大善”,而非施“小善”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在反省之后,要忘记曾经的失败 禅师的一句话拯救了逆境之中的我 活法的真髓5 稻盛和夫箴言集 |
| 精彩内容 | |
| 自序 “六项精进”创造美好人生 鉴于如今严酷的现实状况,我觉得应该把我曾经讲过的一些内容,借着这个机会再讲一次。虽然有些内容是我一直在重复强调的,但我还是想把自己在经营实践中的所想所感,我认为必须做到的各方面内容,在这里与大家再次分享。 在我年轻时、还没有提炼出“经营十二条”的理论系统之前,我曾经讲过有关“六项精进”的内容,如果想出色地经营企业以及度过美好的人生,那么这“六项精进”必不可少。 我认为,无论是维持企业的经营,还是鉴于如今严酷的现实状况,我觉得应该把我曾经讲过的一些内容,借着这个机会再讲一次。虽然有些内容是我一直在重复强调的,但我还是想把自己在经营实践中的所想所感,我认为必须做到的各方面内容,在这里与大家再次分享。 在我年轻时、还没有提炼出“经营十二条”的理论系统之前,我曾经讲过有关“六项精进”的内容,如果想出色地经营企业以及度过美好的人生,那么这“六项精进”必不可少。 我认为,无论是维持企业的经营,还是度过美好的人生,“六项精进”都是需要恪守的基本条件。 我相信,各位只要遵循我接下来要讲的“六项精进”,并坚持每天付诸实践,那么各位的人生就会变得美好,甚至好 ...... |
| 名人推荐 | |
|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季羡林 稻盛和夫不仅创办并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还将他的经营和人生哲学传授给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千千万万的个人。他是我很敬佩的全球企业家。 ——郎咸平 我对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近一两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多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马云 |
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更应该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引发深层次的思考。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并没有用晦涩的理论去“教育”读者,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将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利他之心”、“爱”、“感恩”的阐述,让我反复咀嚼,回味无穷。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我放慢脚步,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却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发现,当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持更多感恩和善意时,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这种内在的改变,远比外在的成就更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我常常会将书中的一些观点,与我的朋友们分享,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感悟,这种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也让我觉得非常充实。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是《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精装版)》,但它在我看来,更多地是在提供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蒙,一种关于“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的哲学探讨。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成功,追求物质的富足,但内心深处却感到一种虚无,一种不踏实。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赚钱”的秘籍,也没有教你如何进行复杂的财务分析,它更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内心深处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却至关重要的东西。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它让我开始反思,我所追求的“精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他人的认可,还是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我常常在读完某个章节后,会停下来,望着窗外,思考稻盛先生的那些话,那些朴素却又深刻的道理,仿佛一层层剥开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它不像一本工具书,看完就能立刻套用,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人生的旅途中,不时地给你点拨,让你在迷茫时,找到前行的方向。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往往比那些立竿见影的技巧更加持久和深远。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价值观,一种关于“真正的人生价值”的探讨。我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但却发现,内心的 FULFIULMENT (满足感) 总是若即若离。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富足,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的占有,更在于精神的充盈。稻盛先生在书中关于“热爱工作”、“创造美好人生”的论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他不是在鼓励我们去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在引导我们去发现工作的意义,去享受工作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快乐。我曾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结果发现,我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被动应付,变成了主动创造,这种转变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工作”的定义,也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
评分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正能量”,但这种能量并非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建立在一种深刻的人生洞察之上。它不是告诉你“你一定行”,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的道理,去引导你发现自身潜藏的力量,并告诉你如何去激活它。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时,所传递的那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如今这个追求速成、崇尚“风口”的时代,这种“傻傻地”坚持和“默默地”耕耘,显得尤为珍贵。它没有回避困难,没有粉饰现实,而是直面人生的种种挑战,并提供了一种积极应对的视角。我曾尝试过书中一些关于“如何看待失败”的观点,发现过去那些让我沮丧的经历,在换了一个角度后,竟然成为了宝贵的财富。这种转变,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生活。它不仅仅是一本管理类的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指南,让你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从容。我常常在感到疲惫和迷茫时,翻到书中某一页,读上一段,仿佛就有了一股力量重新注入我的身体,让我能够继续前行。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像那些严肃的学术著作,充满了冰冷的术语和复杂的论证,而是以一种平实、真诚的语调,娓娓道来。即便是一些深刻的哲学理念,也被阐述得浅显易懂,仿佛是一位长者在与你促膝长谈。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关于“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如何克服困难”的论述,它们并非空洞的安慰,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智慧。我曾经在面对一些棘手的挑战时,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力,但当我重新阅读了书中的相关章节,并尝试着去运用那些方法时,我发现自己竟然能够以一种更加从容和乐观的态度去应对。这种内在的转变,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信心。它不只是提供了一种“如何做”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力量,让我相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