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革命 (经典版)如何持续 正确 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清单革命 (经典版)如何持续 正确 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阿图.葛文德 著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效率提升
  • 工作方法
  • 个人成长
  • 生产力
  • 习惯养成
  • GTD
  • 清单
  • 经典
  • 实用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9610737
商品编码:169911192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清单革命:防范错误,从改变观念开始

定价:59.90元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596107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清单革命,不是一场写在纸上的革命,而是一场印在心上的革命。 一张手术清单,让原本经常发生的手术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0,被全球2000多家医院奉为圭臬;一张建筑清单,让每年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不到0.00002%;一张投资清单,让一个投资组合的市值竟然增长了160%。 《清单革命》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白宫*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曾受到金融大鳄查理o芒格的大力褒奖,也是《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影响力人物榜单中**的医生。《清单革命》是其继畅销书《阿图医生》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不仅掀起了一场观念革命,同样横扫美国7大畅销书排行榜,造就了北美畅销30万册的神话。 从医疗到金融,从商业到行政,生活中的错误屡屡发生,令人触目惊心。阿图·葛文德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已使我们不堪重负,要在复杂的世界中拯救生活,我们必须依靠清单。清单,为大脑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书中通过列举大量来自医学、航空、建筑、投资、餐饮及娱乐行业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清单拯救生活的力量。 本书长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旧金山纪事报》超级畅销书榜,《经济学人》、彭博通讯社均鼎力推荐;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副社长&主编修金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跨界力赞;超级畅销书《引爆点》作者马尔科姆o格拉德威尔、《魔鬼经济学》作者斯蒂夫·列维特,两大巨头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世界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任何一个需要从业人员掌控大量知识的领域都难逃厄运。从医疗到金融,从商业到行政,生活中的错误屡屡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过去4年间,针对律师失误的诉讼案件数量增长了36%,有的律师搞错了开庭时间,有的把卷宗搞丢了,有的则用错了法律条款;要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需要数十位医护人员正确实施数千个治疗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疏忽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建造一栋大楼需要联合16个领域的专家,不同的专家可能做出相互冲突的决定,一旦做出错误决策建筑早晚会倒塌。
人类渴望终结错误,再造安全的生存空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曾推动奥巴马医改的白宫顾问阿图o葛文德通过在医疗领域的实践,掀起了一场“清单革命”,并将革命风潮推广到建筑、飞行、金融、行政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作者在书中提出清单的4大行事原则:权力下放、简单之上、人为根本及持续改善。它们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实用的支持体系,将在复杂的世界中拯救你的生活。

目录


各方赞誉Ⅰ
推荐序Ⅴ
一场捍卫安全与正确的清单革命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畅销书《引爆点》作者
引言 “无知之错”与“无能之错”:可以原谅的与不被原谅的
为什么本该在90分钟内完成的心脏急救检查,成功率不到50%?为什么会有高达2/3的死刑判决发生了错判?我们到底能掌控多少?又有哪些事根本不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
或许,我们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或许,我们犯错,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而是没有正确使用这些知识。人类的错误分为两大类型,“无知之错”,可以原谅;“无能之错”,不被原谅。
部分 清单革命是一场观念变革
第1章 人人都会犯错:心灵的转变
我们的身体能够以13000多种不同的方式出问题。在ICU,每位病人平均24小时要接受178项护理操作,而每项操作都有风险。
知识,早已让我们不堪重负。请承认,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请承认,无论我们进行多么细致的专业分工和培训,一些关键的步骤还是会被忽略,一些错误还是无法避免。

第2章 “关键点”“比”大而全“更重要:系统要素的重塑
一张小小的清单,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原本经常发生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了0;15个月后,更避免了43起感染和8起死亡事故,为医院节省了200万美元的成本。
清单从来都不是大而全的操作手册,而是理性选择后的思维工具。抓取关键,不仅是基准绩效的保证,更是高绩效的保证。

第3章 团队犯错的几率比单个人要小:智慧的差别
美国每年发生的严重建筑事故只有20起,这意味着建筑行业每年的可避免严重事故发生率不到0.002%。面对复杂的摩天建筑,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再是单枪匹马,不再听命于唯我独尊的大师,而是依靠团队的智慧。一个人免不了会犯错,一群人犯错的可能性会变得小一些。

第二部分 清单革命的行事原则

第4章 权力下放:清单由谁来主宰
价值350万美元,2498箱救援物资,为什么沃尔玛能抢先一天把水和食物送到灾民手中?生死时速面前,卡特里娜的”完美风暴“,竟让救援汗颜。
每个人都在等待救世主,但中央集权的解决方法只会让人等得望眼欲穿。将决策权分散到外围,而不是聚集在中心,让每个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才是让清单奏效的关键所在。

第5章 简单至上
清单要素的选择机制每年,全球至少有700万人在术后残疾,而至少有100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如果我们把不同阶段的清单合并成一张清单来执行,是不是可以减少残疾和死亡?
从来没有全面的高效,从来没有一张清单能涵盖所有情况,冗长而含义不清的清单是无法高效并安全执行的。清单要素的遴选,必须坚守简单、可测、高效三大原则……

第6章 人为根本
清单的应急反应机制 为什么哈得孙河上的迫降奇迹可以挽救155个人的生命?在危急时刻,你能够反应的时间只有60秒。
清单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危急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主角毕竟是人而不是清单,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建立防范错误的科学。

第7章 持续改善
保持清单的自我进化能力 8家试点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但持续改善的清单,让4000名病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下降了36个百分点,术后死亡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
就算是简单的清单也需要不断改进。简洁和有效永远是矛盾的联合体,只有持续改善,才能让清单始终确保安全、正确和稳定。

第三部分 让清单成为一种习惯
第8章 清单,让世界更简单
一张清单,让投资家旗下的投资组合市值竟然增长了160%;一张清单,得到全世界2 000多家医院的积极推广而且成效显著。
每个人都会犯错,别再让相同的错误一再发生,别再让我们为那些错误付出沉痛的代价。清单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印在心上的。我们别无选择,清单,正在一步步变革我们的生活,变革这个复杂的世界……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美)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白宫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影响力人物榜单中的医生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SLATE杂志医学专栏作家
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HarstingsCenterAward),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影响力的南亚人物”,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100位*影响力人物”。

文摘


 1. 医疗业--为什么会有一件事谁都没有做
  我的大学同学约翰是旧金山的一名普外科医生,只要有机会凑在一起,我们就会交流一些彼此在行医过程中碰到的惊险故事,外科医生都很善于此道。一天,约翰就给我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万圣节的晚上,他的医院接收了一个被刺伤的病人,这名男子因在化装舞会上和别人发生争执而受伤。
  起初,病人情况稳定,呼吸正常,也没有表现出疼痛难忍的样子。他只是喝多了,嘴里嘟嘟囔囔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创伤组医护人员迅速用剪刀将他的衣服剪开,然后对他的身体进行仔细检查。这名男子略显肥胖,大概有90公斤重,赘肉主要集中在肚子上,而伤口也在这个部位。伤口长5厘米,就像张开的鱼嘴,连腹腔大网膜也翻了出来。约翰他们只需把这名男子推进手术室,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他的内脏没有受到损伤,然后将那个小伤口缝合就行了。
  “没什么大事。”约翰说。如果病人伤势很严重,你看到的场面会截然不同:创伤组会冲进手术室,病人的担架床会被飞快地推进去,护士们则会迅速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而麻醉医生也不得不匆匆就位,他们没有时间仔细查阅病人的病例。但是,当时的情况并不严重。创伤组觉得有充足的时间,不用火急火燎。所以,他们让病人躺在创伤诊疗室的担架床上,等待手术室准备就绪。但情况突然急转直下,一个护士发现那个病人不说话了。他心跳过速,眼睛上翻,而且在护士推他的时候一点反应也没有。这位护士立刻发出了急救警报,创伤组成员蜂拥而至。那时候,病人的血压都快没了。医生和护士立刻为他输氧,并迅速为其补液,但病人的血压还是没有上升。
  于是,我刚刚提到的那个假想场景不幸变成了现实:创伤组冲进了手术室,病人的担架床被飞快地推了进去,护士们迅速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麻醉医生不等仔细查阅病人的病例就匆匆就位,一名住院医生将一整瓶消毒液倒在病人的肚子上。约翰抄起一把大个儿的手术刀,干净利落地在病人的肚子上划出了一条上至肋骨、下至耻骨的长口子。
  “电刀。”
  约翰将电刀头沿着切口的皮下脂肪向下移动,将脂肪分开,然后再将腹肌的筋膜鞘分开。就在他打开病人腹腔的一刹那,大量鲜血从腹腔内喷涌而出。
  “糟了!”
  到处都是血。这可不是一般的刺伤,那把刀子扎进去足足有30多厘米深,一直扎进了脊柱左侧的主动脉,就是那根将血液从心脏送出的大动脉。
  “谁会做出这么疯狂的事情来?”约翰说。另一个外科医生马上用拳头压在血管破裂处的上方,可怕的大出血终于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危急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约翰的同事说,自从越南战争结束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创伤。

媒体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许多从容的智慧,例如:“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在生活节奏日益快捷、社会分工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从容?本书提供了一个简洁易行的清单工具,让古老的东方从容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一个载体。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没有医生想把病人往死里治,也没有谁能保证一定治好,世界本来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清单。医生与木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份流程清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可重来,而后者可以再造。他们可以通过清单管理减少错误的发生,医学的清单是用生命书写的,也是用生命完善的!记住,生命不可taketwo,革命你手上的清单吧!
  ——廖新波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一张小小的清单,就让一家医院原本经常发生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了0,避免了43起感染和8起死亡事故,为医院节省了200万美元的成本。同时,还让医院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上升了19%,手术室护士的离职率从23%下降到了7%。本书不仅给了医院管理者一个强大的思维工具,更带来了一场深入人心的观念革命。
  ——王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临床医学因为有了清单,就有了统一操作的标准,不会因为医生的个体化差异造成损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质量控制标准。但本书不只是一本医学书,人们在阅读后,是不是也该给自己列个清单?自查,自省,才能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呢?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做医学专业的学生时,听老师说,医院是人间悲剧的天堂。而工作以后才发现,这一评价虽然夸张,但却是事实。要挽救患者的生命,仅有医术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有效方法。幸运的是,有效方法不一定复杂,它可以简单到只是一张工作清单!
  ——修金来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副社长兼主编

  清单是让你把事情做正确的必要方式。乍看之下,清单并不算高科技,但绝非多此一举。清单的本质在于沟通,它的实施离不开划定角色,遵照流程。遵守清单,就是检视那些微小且漫不经心的小bug--它们看似无关全局,却会给人致命一击。
  ——薄三郎 麻醉医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我是用飞行员的眼光来阅读这本书的,掩卷之余,“飞行清单”已不仅仅是飞行程序的一部分,本书作者让我明白了清单的真正涵义:如何让复杂的知识结构真正发挥作用,有效避免“无能之错”。读完本书,相信你也会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董雷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机长,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

《清单革命》(经典版)并非一本关于“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的指南,而是深刻探讨了在复杂领域中,通过标准化的检查清单来规避错误、提升安全性和效率的强大力量。它揭示了即便是在看似拥有丰富经验和高度专业知识的领域,例如医疗、航空、建筑等,个体或团队仍可能因为疲劳、压力、信息过载、沟通不畅等一系列人为因素而犯下致命的错误。本书的核心在于,清单并非束缚创造力的枷锁,而是将复杂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简单、可执行的步骤,确保关键环节不被遗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失误的发生率。 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亲身经历了医疗领域中那些本可避免的悲剧。他观察到,尽管外科医生们接受了严苛的训练,掌握了精湛的技术,但在手术台上,尤其是在高压、多变的复杂情境下,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错误率。这种现象促使他开始反思,是否存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这些专业人士跨越知识和技能的鸿沟,真正做到“把事情做好”? 《清单革命》(经典版)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而诞生的。它并非推崇死板的教条,而是强调了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作者认为,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尤其是在任务繁重、压力巨大的时候。而清单,恰恰是一种外在的、结构化的辅助工具,能够将我们大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行动”,确保在关键时刻,我们能够遵循最基本、最有效的操作规程。 本书的精髓在于,它通过大量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案例,展示了清单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及其带来的显著成效。在航空领域,飞行员们早已将检查清单视为生命线。从起飞前的准备到降落后的收尾,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验证和标准化,极大地降低了飞行事故的发生率。作者深入分析了航空业如何从最初的事故频发,通过引入和完善飞行前检查清单,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不断的调整、改进和全员的接受与实践。 同样,在医疗领域,葛文德博士与团队合作,在包括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在内的多个医疗场景中引入了标准化的外科手术安全核查清单。这份清单并非旨在限制医生的专业判断,而是作为一种“安全网”,确保在手术开始前,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病人身份确认、手术部位标记、设备检查、麻醉准备、团队沟通等)都已完成。结果令人震惊:在实施清单后,该医院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手术并发症也大幅减少。这清晰地表明,清单的力量在于它迫使团队成员放慢脚步,系统性地思考,并以一种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从而避免了因疏忽或沟通不畅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其普适性。《清单革命》(经典版)并非只局限于高端专业领域,它所倡导的清单思维,同样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无论是管理项目、组织活动、完成日常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项,都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清单来提升效率和准确性。作者鼓励读者思考,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环节容易出现疏漏?哪些关键步骤可以被标准化?如何通过一份清单来确保这些步骤得以落实? 葛文德博士在书中也探讨了清单设计的原则。一份好的清单,应该是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并且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它应该包含那些最容易被遗忘、但又至关重要的步骤。同时,清单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执行者的角度,使其操作起来尽可能便捷。作者强调,清单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迭代和优化,才能保持其有效性。 《清单革命》(经典版)还深入剖析了“人为因素”在任务执行中的重要性。它指出,即便是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也可能在疲劳、压力、情绪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现认知偏差和操作失误。清单的作用,恰恰在于提供一种外部的“提醒机制”,帮助我们在这些不利因素存在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执行。它是一种对抗人性弱点的有力武器。 此外,本书也探讨了“团队协作”与清单的内在联系。在许多复杂任务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同合作。清单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行动指南,帮助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信息在团队内部得到准确的传递,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安全的整体。葛文德博士在案例中也着重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公开、诚实的沟通,以及对清单执行的共同承诺,是如何促成积极改变的。 值得注意的是,《清单革命》(经典版)并非宣扬“程序正义”或“机械执行”。作者反复强调,清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结果正义”——即最终能够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并挽救生命、避免损失。清单是一种辅助工具,它需要与专业知识、经验和判断力相结合。清单本身并不能取代思考,但它能够确保思考的结果——那些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总而言之,《清单革命》(经典版)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实践意义的作品。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揭示了清单这一看似简单的工具,在复杂世界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它教会我们如何正视人类固有的局限性,如何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来克服这些局限,从而在各个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精准、安全与效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清单”的书,它更是一种关于如何“把事情做好”的深刻反思和行动指南,能够帮助我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稳步前行。它提醒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最简单的工具,有时反而能带来最深刻的改变。

用户评价

评分

《清单革命》(经典版)这本书,当我初次翻开它时,就被书名中“革命”二字深深吸引。我一直认为,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都源于我们看似“理所当然”的疏忽和遗漏。我们习惯于凭借经验、记忆,或者一股子“自觉性”来完成任务,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那些看似微小的失误,堆积起来就能酿成大祸。这本书,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用一种极其朴素却又无比强大的方式,点醒了我关于“做好事情”的认知盲区。它没有提供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炫技般的复杂工具,而是聚焦在最基础、最容易被忽视的“清单”这个载体上。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如此依赖大脑,却又常常让大脑“掉链子”?为什么那些看似专业严谨的领域,也会出现令人扼腕的低级错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复杂的世界里,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是何等重要。它不只是关于提高效率,更关乎对风险的控制,对生命的尊重。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最简单的工具,用对了地方,也能产生颠覆性的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去学习如何将“清单”的力量,注入到我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从《清单革命》(经典版)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复杂的世界里,人性本身是存在局限性的,我们无法完全依赖记忆和经验。而清单,就是一种弥补这些局限性的强大工具。它将复杂的事情分解成可管理的小单元,通过清晰的步骤和确认,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标准化”的强调,并非束缚创造力,而是为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当你知道所有的基础工作都已妥善完成,你才能更放心地去探索和创新。这本书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很多看似简单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那很可能就是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清单来指导和约束。它让我开始反思,在生活中,有多少“本可以避免”的遗憾,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套系统的检查机制?《清单革命》就像一门关于“精益求精”的入门课,它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去追求卓越,去实现“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的目标,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评分

老实说,在接触《清单革命》(经典版)之前,我对“清单”的理解仅停留在买菜、待办事项列表的层面,觉得那是生活中的小儿科,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它并非仅仅是教你如何列一张更长的清单,而是深入剖析了“清单”背后的逻辑和价值。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临界点”的论述,它阐释了在某个复杂程度之下,人力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应对自如,但一旦超越了这个点,大脑的局限性就会暴露无遗,错误率会急剧上升。而清单,正是跨越这个临界点的“拐杖”,它能将大脑从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其专注于更高级的判断和决策。书中的案例,从飞行员的起飞前检查,到外科医生的术前准备,再到复杂工程项目的风险规避,都展示了清单在各个领域拯救生命的强大力量。这让我不禁反思,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有多少潜在的风险,是因为我们过于自信,忽略了那些本应常规化的检查步骤?这本书带来的震撼,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行动上的启示。它促使我去审视自己完成任务的流程,去思考哪些环节是可以被清单化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失误。

评分

阅读《清单革命》(经典版)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对“严谨”的重新定义。我一直认为,严谨是一种态度,一种深入骨髓的认真。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严谨更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流程来规避漏洞的艺术。书中详细阐述了清单的设计原则,比如清晰、简洁、可操作性强,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优化。这远比我之前凭空想象的“写下来就好”要深刻得多。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检查表”而非“待办事项列表”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必要项目”的“逐一确认”,而非简单的“事情做完没”。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但实际上可能只是走了个过场,真正的关键节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拆解复杂的任务,识别出其中的关键节点,并为这些节点设计出可靠的“安全网”。它让我明白,所谓的“做好”,不仅仅是完成,更是“正确且安全地完成”。

评分

《清单革命》(经典版)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生怕遗漏什么重要的事情,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对抗这种焦虑。它不是要我们变成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要我们学会利用工具,解放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能够更从容、更自信地去面对挑战。我开始尝试在一些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确性的工作中引入清单,比如准备重要的演示文稿,规划一次复杂的旅行,甚至是管理家庭的日常开销。惊讶地发现,清单不仅减少了我出错的几率,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不再需要时刻紧绷神经去回忆和检查,从而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更具创造性的问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是最简单、最不起眼的事情,一旦被赋予了系统性的方法,也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它让我相信,通过掌握“清单”这个工具,我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让“做好”不再是一件难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