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子知识大百科**节 科学坐月子坐月子,是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后休息调养身心的习俗,这项习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早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我国儒家经典典章制度书籍《礼记》将月子称为“月内”,曾将其定义为产后*需的仪式性行为。传统上人们把妇女生育后的**个月称为“月子”。但实际上,经过1个月的调整,产妇身体的许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复原。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 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6周左右,因此,我们就把月子定到产后的6周,也就是说从胎儿娩出以后到产后的6周这段时间叫做月子,医学上称为“产褥期”。
坐月子,是产妇产后身心得到综合调养和恢复的一个重要时期。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 腰酸、腹痛,非常损耗体力,气血、筋骨都非常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
坐月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产妇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以后身体的状况。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 要的营养,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来适应: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且变长,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其他如肠胃、内分泌系统、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也会恢复正常。
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所以,产后坐月子,是关系到产妇一生的身心健康的一个关键时期。
第2节 传统“月子”误区误区1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因为会受风寒侵袭,容易落下头痛、身体痛的病根。
有的认为产妇产后可以洗浴,但夏天要在产后3天,冬天宜在产后1周以后,并且洗的次数不要太频繁,尤其是体虚者。洗浴时,水温要温暖,即使在炎夏,也不可低于37℃,因为水太凉会导致产妇气血凝滞,日后可能会患月经不调,身体疼痛。并且洗浴后,如果头发未干则不可结辫,也不可马上睡觉,否则湿邪侵入而造成头痛、脖子痛等。
事实上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而且疲劳已经恢复,随时都可洗沐浴,不宜用盆浴,但洗浴时间不要太久,每次5—10分钟,以20℃的室温、34℃—36℃的水温*为适宜,洗后快速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建议产妇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家里的洗浴条件来进行选择。只要做好保暖措施,做到洗澡前后不吹风,不受凉,用水干净、卫生,产妇就可以放心地洗头、洗澡。
误区2产妇不能吃蔬菜、水果及生冷食物,否则会伤脾胃和牙齿。
现代医学认为产后可以吃蔬菜、水果及生冷食物。因为身体的恢复及乳汁的分泌需要*多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具有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而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它们还含有较多食物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产后通便。
要注意的是,产后吃蔬菜水果时,需注意食物的新鲜和清洁卫生。
误区3产妇不能下床活动,要躺在床上,这样身体才恢复得快而好。
其实,正常产妇于产后24小时后、会阴侧切者于产后3天便可以下床活动。如果产妇在产后整日卧在床上,甚至连吃饭也在床上吃,这样不仅会使产妇食 欲减退,生殖器官恢复得慢,还会导致全身无力,精神状态不好,甚至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血管栓塞等疾病。
产妇经常下床活动,则会增强腹肌收缩,促进子宫复原、恶露排出、增进食欲,防止尿潴留和便秘发生。剖宫产的产妇早下地活动,还可以防止肠粘连。
误区4产后不能出外吹风,即使在室内也怕着风,身体要遮挡严实,以防中风。
以往产妇这样做,可能与当时产后营养差、抵抗力弱有关,因为她们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发烧。
现在的产妇营养摄取得很充足,抵抗疾病的能力强,室内*须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只是注意不要吹过堂 风。产妇无须包裹得太严实,如果在天热时候这样做,则会引起中暑。
在炎热的夏天,把电扇对着反方向吹,让风打在墙壁反弹回来,使室内空气流通。空调的冷气不可直接吹到产妇,室温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产妇休息。
第3节 现代“月子”新坐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坐月子的态度也开始有了诸多改变。现代坐月子摒弃了很多旧时的繁琐,讲究科学易掌握,现代产妇也要合乎科学的方式坐现代月子。不过现代月子新坐法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五点:1.产后沐浴、洗头注意保暖由于夏季炎热,如果属于油性发质者,1个月不洗头不但不卫生,还可能造成头皮发炎;不洗澡使会阴部滋生细菌,易使会阴伤口感染。所以产后应注意会阴部的护理,要定时*换棉垫、护垫,洗澡以淋浴为主,使用弱酸性的沐浴用品清洁外阴,阴道内不要 冲洗,尽量穿宽松棉质的内裤,避免会阴部不适及感 染。
因此坐月子期间沐浴、洗完头发*好赶快在房间内擦干、吹干,不要着凉即可,冬天可备好暖炉在旁 ,但要避免在浴室内使用电器,以防意外发生。
2.产后不吹风中医非常重视坐月子时不能吹风,因为产后气血 虚弱、筋骨松弛,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引起感冒、 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疾病。所以冬天坐月子应注意室温,风不可太大、室内不可太闷,*要时可以用空调来改善温度及湿度,夏季炎热的气候*难熬,但也不可直接吹冷气、洗冷水澡,电风扇、自然风都算是六邪中的“风邪”,容易使产妇感冒。
那么如何让室温舒适呢?在家中可以把电扇对着 反方向吹,让风打在墙壁反弹回来,使室内空气流通,冷气不可直接吹向产妇,*须向着无人的地方吹,能感受凉意即可,同时*好穿着宽松轻薄的长袖衣物,预防环境冷热变化,以免出入冷气房或是汽车内外而引起感冒。
3.以清淡汤品、现煮水果茶补充水分产妇生产时丧失了大量体液,如血液、汗水、唾液等,产后又容易流汗,在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如 果严格限制水分摄取,会使体液电解质不平衡,造成脱水的现象。如果只以米酒水、药膳汤来解渴,可能会出现越喝越渴、越上火的情形。所以口渴的时候,喝些较清淡的汤品,如银耳汤、山药汤等;也可以把水果切块煮成水果茶,注意要多用温热性的水果如葡萄、龙眼、樱桃等。
4.坐月子看电视及书报要节制由于从前照明设备不佳,坐月子期间产妇较闲暇,如果大量阅读会伤害视力,所以鼓励坐月子期间要 多休息、勿躁烦。现在有良好的照明,阅读报纸、杂 志、书籍、看电视、玩电脑都是被允许的,但文字要 够大、姿势要正确、时间不要太长、光线要充足,不看悲伤、暴力或是情绪激烈的内容,*重要的是不影响休息,因为若没有适度的休息,容易造成出血难止、腰酸腹痛、精神不济等问题。
5.月子补膳宜清淡、营养以现代人的营养状况来看,并不适合照单全收。
建议月子期间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以免肠胃消化不良。临床上看到许多产妇胃口差、感觉燥热、口干,吃不下麻油鸡和猪肝,按照中医营养学的观念,坐月子时可多吃鱼、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注重均衡饮食,食物不宜过咸,除非有肾脏疾病,否则产妇并不需要特别限制盐和水的摄取。
在坐月子期间的膳食原则,应把握不油腻、酒不过量、清淡、营养均衡四大要点。
P3-7
张卫社主编的《月子月子餐新生儿护理大百科》内容科学合理、条理清晰明了、语言生动简洁。*配有生动的小插画,使无数新妈妈能够从中学到全面而细致的坐月子与照顾新生儿的知识,轻松享受“坐月子”的那段美好时光。
作为一部全面而细致的产后母婴护理指南,其实用性和专业性值得称赞,不仅适合新生儿父母阅读,也很适合照顾新妈妈“坐月子”的家属或保姆阅读。
张卫社,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湘雅医院产科主任。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妇产科教研室/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湖南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过孕产系列图书多册,旨在为所有孕妇产妇提供*贴心的关怀。
**篇月子知识大百科**章关于坐月子**节 科学坐月子第2节 传统“月子”误区第3节 现代“月子”新坐法第4节 坐月子的几种方式第2章产后营养有讲究**节 重视产妇的产后营养第2节 产后康复营养误区第3节 产后应该补充的营养食品
第4节 产后能吃水果吗第5节 产后服用人参要注意第6节 哺乳期要忌食
第7节 哺乳期能吃巧克力吗第8节 哺乳期能喝咖啡吗第9节 哺乳期能喝酸奶吗**0节 哺乳期能喝茶吗**1节 哺乳期能吃葡萄吗**2节 哺乳期能吃柿子吗**3节 哺乳期能吃螃蟹吗**4节 哺乳期开奶食物有哪些**5节 哺乳期涨奶怎么办**6节 产后如何退奶**7节 产后为什么要吃鸡**8节 产后为什么要补钙**9节 产后为什么要补维生素第20节 产后如何补锌第21节 产后如何补蛋白质第3章新妈妈的饮食方案**节 月子餐5个烹饪原则助恢复第2节 **阶段:恶露排净,利水消肿第3节 第2阶段:收缩子宫,恢复骨盆第4节 第3阶段: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第5节 第4阶段:提高新陈代谢,准备减肥第4章轻松恢复健康体质**节 产褥期护理至关重要
第2节 产褥期护理注意事项第3节 会阴切术后的护理第4节 剖宫产产后的护理第5节 夏季坐月子护理要点第6节 冬季坐月子护理要点第7节 身体护理要点第8节 产后要做的检查第9节 月子病护理**0节 产后抑郁护理第5章月子中的生活小细节
**节 产后应该捂月子吗第2节 月子里如何正确通风第3节 坐月子能洗头吗第4节 坐月子能刷牙吗第5节 坐月子能洗澡吗第6节 坐月子一定要整天卧床吗第7节 如何正确使用束腹带第8节 如何祛除妊娠纹第9节 如何修复阴道松弛**0节 产后如何护肤**1节 产后如何穿衣服**2节 产后如何顺利哺乳第6章呵护产后“性福”生活**节 产后多久可以恢复性生活第2节 产后**次性生活第3节 产后为何要避孕第4节 产后避孕误区第5节 产后什么时候开始避孕第6节 产后避孕方法有哪些第7节 *换避孕方法要注意什么第8节 剖宫产如何避孕第9节 产后上环要注意什么第7章产后重塑**身材**节 产后*知减肥小知识第2节 产后纤体小知识第3节 瘦身食物小集锦第4节 简单运动小集锦第5节 饮食法则控体重第6节 产后瑜伽第7节 产后健美操第8节 中医减肥塑身第二篇新生儿护理大百科第8章宝宝的模样和特点**节 宝宝的身体外观
第2节 宝宝的正常生理特征
第9章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节 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第2节 特殊宝宝生理现象**0章父母应该了解的喂养知识**节 催乳小知识第2节 母乳喂养第3节 人工喂养第4节 喂养中的特殊问题**1章别忽视这些日常护理细节
**节 婴儿房的布置第2节 宝宝睡觉小常识第3节 宝宝的尿布卫生
第4节 给宝宝洗个健康澡第5节 如何给宝宝穿衣第6节 宝宝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第7节 如何抱宝宝第8节 多让宝宝晒晒太阳**2章宝宝常见病防治**节 新生宝宝常见健康问题第2节 消化与排泄系统疾病第3节 呼吸系统疾病第4节 五官疾病第5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第6节 宝宝脑部疾病第7节 宝宝感染性疾病**3章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要重视**节 了解宝宝的头脑发育第2节 对宝宝进行感知训练
评价二: 说实话,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大百科”这个副标题吸引的,因为我对市面上那些只关注“下奶”或“催乳”的单一主题书籍感到审美疲劳了。我更需要的是一本能涵盖从产后第一周到满月乃至更长时间段的全面护理手册。我偷偷瞄了一眼内页关于新生儿护理的部分,发现它似乎对“黄疸观察与处理”、“脐带护理的误区”这些细节问题都有非常具体的图解和流程说明。这种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产科护士培训的辅助教材,而非一本普通的育儿读物。特别是关于产后情绪调整(PPD的初步识别与应对)的章节,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自我调节技巧,那就太棒了。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采用了大量的项目符号和重点提示框,这对于忙碌的新手爸妈来说,意味着可以快速锁定关键信息,而不是被大段的文字淹没。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是衡量一本实用工具书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评价三: 我向来对那些动辄宣称“包教包会”、“一劳永逸”的育儿书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的作者口气似乎沉稳得多,透露出一种基于多年实践的笃定感。我仔细研究了它对“母乳喂养疑难解答”那一块的介绍,它似乎没有提供简单的“多喝汤水”这种万能答案,而是倾向于分析背后的生理机制,比如“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吸吮到位”、“夜间喂养姿势的优化”等,这些都是我目前在网上搜集信息时发现最难找到权威解答的部分。另外,书中对“产后恢复运动”的介绍,如果能结合不同阶段的腹直肌分离恢复程度进行分级指导,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人,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育儿环节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这种循序渐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叙事风格,是衡量一本育儿百科价值的关键。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和印刷质量,让我感觉物超所值。我注意到书中似乎有一部分是专门介绍“传统月子食俗与现代营养学碰撞”的内容。比如,关于“吃猪脚姜醋”或“红糖水”的传统做法,它是否会给出用量控制的建议,以及针对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妈妈如何进行替代性烹饪的指导?我非常看重这种兼顾传统与现代、不搞“一刀切”的平衡态度。此外,我看到了关于“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的详细步骤描述,它强调了水温、润肤油的选择以及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新生儿护理中最容易让人手忙脚乱的场景。如果这些步骤配有清晰的流程图,那么这本书就不仅是读物,更是操作指南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在处理新生儿常见不适,比如溢奶、打嗝、便秘等方面,提供一些立竿见影的居家处理技巧,而非一味劝人立即就医。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感觉充满了温暖和专业感。我特地去翻阅了目录,光是看到那些章节的划分,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食谱集合,更像是一套系统性的产后康复指南。我特别关注到“气血调理”和“体质辨识”那几个章节的描述,这表明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食材搭配上,而是深入到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个性化调养。例如,书中提到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月子餐差异化调整方案,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细致。我期待阅读它的理由之一就是想看看,它如何将那些看似繁琐的传统智慧,用现代营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优化。书中插图的精美程度也令人赞叹,那些菜肴的实拍图,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增,完全没有传统“月子餐”那种单调乏味的印象。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对于产后食欲不振的妈妈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励。
评分评价五: 从书名来看,这本《月子月子餐新生儿护理大百科》似乎强调了餐饮与护理的并重,但更让我好奇的是,它在“家庭支持系统建设”方面是否有涉猎。毕竟,坐月子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它需要丈夫和长辈的积极参与。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如何与家人沟通母乳喂养理念”、“如何让新手爸爸参与夜间护理”的实用脚本或建议。这样能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更广,帮助整个家庭形成科学育儿的共识。另外,如果它能像一本工具书那样,在书的后部附带一个“常见问题快速索引表”或者“食材功效速查表”,那就太方便了,妈妈在厨房里手忙脚乱时,能立刻查到需要的食材替代方案或烹饪技巧,而不是翻遍全书。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内容庞大而细致,试图打造一本可以陪伴新家庭度过第一个关键月子的“百科全书式”帮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