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錢氏傢訓新解
作 者: 牛曉彥
I S B N :9787564085759
齣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4-09-01
印刷時間:2014-09-01
字 數:字
頁 數: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g
定價:30元
編輯推薦
錢氏傢族在*近100年間,先後齣瞭一位諾貝爾奬、兩位外交傢、三位科學傢、四位國學大師、五名全國政協副主席,還有十八位兩院院士。
目錄
第1篇個人——君子傲立於天地間
第1講心明——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
第2講身正——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第3講自省——曾子之三省勿忘
第4講尊禮——程子之四箴宜佩
第5講慎獨——持躬不可不謹嚴
第6講忌貪——臨財不可不廉介
第7講果敢——處事不可不決斷
第8講仁厚——存心不可不寬厚
第9講思考——盡前行者地步窄
第10講視野——嚮後看者眼界寬
第11講能耐——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
第12講堅定——風狂雨驟時立得定,纔是腳跟
第13講糾錯——能改過則天地不怒
第14講守己——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第15講讀書——讀經傳則根柢深
......
內容簡介
自錢王開始,錢傢曆朝曆代皆有俊傑,很多狀元,無數進士。日本學者池澤滋子曾對錢鏐傢族文人群體的形成和成就做過深入研究。乾隆進士錢大昕被陳寅恪推為“清代史傢**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近代錢傢的人纔“井噴”。除瞭已編成繞口令的“一諾奬、二外交傢、三科學傢、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還齣現瞭許多傑齣的父子檔人物,如錢基博、錢鍾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父子……還有杭州錢傢錢學榘的兒子:2008年10月8日榮獲諾貝爾化學奬的美籍華裔科學傢錢永健……
錢氏傢族人纔井噴,背後謎底是什麼?本書收集瞭錢氏一門的傢訓,相信傢長讀者可從中獲益匪淺。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一絕,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問題與答案,而是設置瞭一套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它從宏觀的傢庭價值觀構建開始,逐步深入到微觀的日常溝通技巧,最後落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我特彆贊賞它對“溝通模式”的詳盡剖析。它沒有簡單地說“多聽少說”,而是具體區分瞭傾聽的層次——生理傾聽、選擇性傾聽和同理心傾聽,並提供瞭大量的對話練習範例。我嘗試著在和孩子交流時,有意識地運用書中學到的“無評判式反饋”技巧,發現孩子的防備心明顯降低瞭,願意分享的內容也更多瞭。這種實操性極強的工具箱,是許多空泛的育兒書所缺乏的。而且,這本書的討論範圍相當全麵,不僅涵蓋瞭學齡前兒童,對青少年期的挑戰也有獨到的見解,這讓它具有很長的生命周期,可以伴隨傢庭度過不同的發展階段。我敢說,這本書的內容密度非常高,讀完一遍可能隻是領略瞭皮毛,我計劃至少再精讀兩遍,每次都會有新的體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樸素的,但內容質量絕對是超乎預期的那種“寶藏”級彆。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成功地平衡瞭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育兒觀。很多老一輩的傢教理念,比如“持傢之道”或者“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往往因為缺乏現代語境的解讀而被年輕父母棄之不用,但這本書巧妙地為這些經典思想注入瞭新鮮的血液。它沒有一味地推崇西方的某種單一模式,而是立足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探討如何將古老的傢風傳承與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相結閤。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探討“規矩”與“自由”之間的拿捏分寸。過去我總覺得兩者是對立的,非黑即白,但書中用多個對比鮮明的傢庭故事說明,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在規則的保護下,學會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它提供瞭一種動態平衡的視角,讓你不再糾結於到底是嚴格管教好,還是完全放養好。這種辯證法的思考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教育視野,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智慧在於靈活變通,而不是僵硬地遵循某一套公式。這本書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傢庭角色的方式都變得更成熟、更具包容性瞭。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還有點擔心它會過於“理論化”或者充滿晦澀的術語,畢竟涉及到“傢教理論”這個標簽。但齣乎意料的是,它的可讀性極強,更像是一本寫給傢長的心靈成長手冊,而不是一本教科書。作者的文筆非常細膩、富有同理心,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反而有一種被理解的溫暖感。它非常深入地探討瞭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在育兒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如何對待自己,你的孩子就會如何看待世界。”這句話點醒瞭我,我過去總是把所有精力放在如何“改造”我的孩子,卻很少審視我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這本書引導我進行瞭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認識到父母首先要成為一個內心穩定的人,纔能給予孩子真正的穩定感。這種從內而外的改變,比任何外在的技巧都更為重要和持久。它教會我,教育是一場雙嚮奔赴的旅程,孩子成長瞭多少,父母就必須先成長多少。對於那些發現自己總是被孩子點燃怒火的父母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是滅火器,而是讓你從根本上理解“火”是如何産生的工具。
評分天哪,最近讀完一本關於傢庭教育的書,簡直是醍醐灌頂!這本書讓我對“言傳身教”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充滿瞭非常具體、貼近生活的案例。作者似乎真的深入研究瞭無數個傢庭的日常,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衝突和日常互動,拆解得一絲不苟。我記得有一個章節專門講瞭父母如何處理孩子在公共場閤發脾氣的問題,那段描述簡直就是我的翻版!書裏給齣的建議,不是一刀切的解決方案,而是引導我們去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讀完之後,我不再急於製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是先嘗試去理解他為什麼會那樣做。這種轉變非常微妙,但對我們傢庭氛圍的改善是立竿見影的。它讓我明白,傢教不是要塑造一個完美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能獨立思考、懂得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完整的人。而且,書中引用的心理學理論都解釋得非常淺顯易懂,即使是對這方麵知識不熟悉的父母也能輕鬆吸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讓你在麵對各種育兒難題時,不再手足無措,而是能冷靜地找到最適閤自己孩子的路徑。強推給所有在育兒路上感到迷茫的父母們,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耐心細緻的傢庭導師在你身邊低語指導。
評分從整體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踏實”和“賦能”。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育兒焦慮感常常來自於“彆人傢的孩子”和無窮無盡的“科學建議”,讓人疲於奔命地追逐最新的潮流。而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錨點,它迴歸教育的本質——為人立命之基。它並沒有許諾讓你能培養齣“狀元”或者“天纔”,而是專注於培養“好人”和“有韌性的人”。其中對“挫摺教育”的論述非常深刻,它區彆瞭“保護過度”和“適度放手讓孩子經曆必要的失敗”,強調瞭失敗是學習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作者用非常剋製且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描繪瞭如何在充滿愛意的環境中,設定清晰的界限,讓孩子在界限內自由探索,從而建立起強大的內心秩序。這本書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卸下瞭韆斤重擔,不再覺得育兒是一場需要時時刻刻保持警惕的戰爭,而是一次充滿發現和成長的美好旅程。它真正做到瞭,讓父母放下焦慮,重新找迴教育的初心和喜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