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语法
著 者:[英] 罗伊·汤普森(Roy Thompson)
[美]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 J. Bowen)
译 者:李蕊 字 数:199千
书 号:978-7-5502-9779-1 页 数:200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 张:12.5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 开 本:版 次:2017年9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17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8.00元
正文用纸:75g书纸
剪辑的语法
著 者:[英] 罗伊·汤普森(Roy Thompson)
[美]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 J. Bowen)
译 者:梁丽华罗振宁字 数:210千
书 号:978-7-5502-9774-6页 数:208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印 张:13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开 本:1/16
版 次:2017年9月第1版装 帧:平装
印 次:2017年9月第1次印刷定 价:38.00元
正文用纸:75g书纸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可操作性强的剪辑入门教材,介绍了基本剪辑方法和原则,全书贯穿作者对剪辑六要素——信息、动机、镜头构图、摄影机角度、连贯、声音——的理解,能够帮助新手剪辑师建立剪辑的流程和系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刷新对剪辑的认知,改善剪辑技巧。
入门基础,剪辑新手的迷路指南针
图文并茂,直观揭示剪辑点奥秘
实战总结,汇聚作者数十年经验
章末回顾,扎实掌握每章所学内容
著者简介
罗伊?汤普森(Roy Thompson),美国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前身为波士顿大学)摄影、视频剪辑与电影制作专业的教师,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是Avid公司的认证讲师,还是Fellsway Creatives制作公司的创意总监。另著有《镜头的语法》。
克里斯托弗?J?鲍恩(Christopher J. Bowen),导演,德国之声电视继续教育中心的教师,先后在欧洲、非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执教,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另著有《镜头的语法》。
译者简介
梁丽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师,电影学博士。目前为电影制作方向本科生开设“电影剧作基础”课,负责摄影系信息研究室工作。在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担任编剧,曾编著《数字时代的电影摄影》一书。
罗振宁,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译著包括《2D和3D人物情感制作》《文学艺术》等,同时担任多部影视剧翻译的工作,并参与合拍片的制作。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简明直观的基础剪辑教程,涵盖剪辑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作者从介绍最基本的镜头类别开始,分析怎样选择剪辑点和转场时机,总结出四十六条常用的剪辑原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各类剪辑技巧和方法并最终用于实战。全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深入浅出地展开每一个剪辑话题,便于翻查、容易上手,是每位电影爱好者、剪辑初学者和从业者的书橱必备手册。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对“入门教材”的预期。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原本晦涩的电影术语变得生动可感。特别是对“镜头设计中的视线引导”这一块的论述,让我对演员的调度和机位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单纯地把人物放在画面中央,而是通过前景、背景的虚实对比,以及人物与画框边缘的关系,来暗示人物在故事中的处境和心理状态。这种对空间语言的精妙运用,在以前的同类书籍中很少被提及。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电影的“层次感”突然丰富了许多,不再只是关注剧情本身,而是开始留意导演是如何通过“看不见”的规则来掌控我的注意力的。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简直是视觉享受,色彩搭配和图片选择都非常考究,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大功夫的。书中的内容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的光影原理到复杂的运镜技巧,循序渐进,完全符合我这个科班出身却有点生疏的影视爱好者的需求。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会穿插一些经典的电影案例进行剖析,而不是干巴巴地堆砌理论。比如,关于景深和焦段对叙事情绪的影响,书里通过对比了不同导演的处理方式,让我这个原本只停留在“知道”层面的知识点,瞬间有了“理解”和“运用”的直觉。拿到书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香,都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对于想系统学习电影语言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份物超所值的入门指南,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影像的全新视角和审美训练。
评分我一直对电影的幕后制作充满好奇,尤其是剪辑这个看似简单却决定影片灵魂的环节。这本书在探讨剪辑的“语法”时,深入到了节奏、情绪过渡以及非线性叙事构建的层面,这一点非常打动我。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式分类,而是更注重探讨“为什么”这么剪,而不是“如何”这么剪。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蒙太奇理论在现代商业片中的演变和适应性调整,结合了具体的时间轴对比,这种深度的拆解让我对“一刀未剪的镜头”和“精心编排的段落”之间的张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于那些希望从单纯的“看电影”升级到“解构电影”的影迷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扎实的理论框架,它能让你在未来观看任何一部影片时,都能自动开启“分析模式”,发现导演隐藏的叙事密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创作者的热情。作者在讲述复杂概念时,习惯使用非常生动的比喻,使得即便是像“场面调度”这样宏大的主题,也能被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理解的小模块。我特别欣赏它对“打破常规”的鼓励,它没有把电影制作的规则描绘成不可逾越的铁律,而是强调这些“语法”是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只有真正掌握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去创新和颠覆。这种既尊重传统又鼓励突破的精神,对于正在摸索自己独特影像风格的新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定心丸。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复制品,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影像制作者。
评分作为一名野心勃勃的独立电影制作人,我最需要的是那种能立刻上手实操的干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摄影那部分,对不同焦段镜头在情绪表达上的微妙差异分析得极其精辟。我过去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压抑感而苦恼,看完关于广角镜头畸变与心理压力的章节后,我立刻回去翻看了我之前拍的素材,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镜头选择限制了我的表达。而且,书中对灯光和布光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非常具体,不是那种空泛的“要打光”,而是指导了“在特定的室内黄昏场景下,如何平衡主光和补光来营造怀旧感”。这些可以直接转化为拍摄现场的决策,大大缩短了我的学习弯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