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育儿百科:当代育儿读物****(精)
定价:49.00元
作者:(日)松田道雄,王少丽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9-01
ISBN:97875080276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1.062kg
编辑推荐
育儿百科的编排是按照月龄讲述了父母必须常识,儿童发展特点,养育要点,注意事项,本月可能患的疾病等,每个主题都有一个编号,当有重复内容或参见其它主题时,就给出相关主题的编号。特别适合孕期妈妈,遇到问题可以对着目录翻书,尤其是书中不光写了什么时候给孩子吃什么、玩什么、注意什么、会有哪些异常和类似异常的正常,还经常给一些其它方面的建议,比如专门有一节写跟邻居的关系(书中其它地方也有),说应该坚信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了解和熟悉孩子。他在分析各种异常情况时,经常会考虑各种不同环境。说到某些谬误时,会分析产生这种谬误的原因。 全营养宝宝餐《孕产食谱》囊括了21世纪*成熟的营养方案及500道营养美味食谱,悉心指导您在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哺乳期进行科学饮食。《孕产百科》热销中★★★★★ 《超级奶爸陪孕记》
内容提要
三四十年不断修订再版,累计近千万册,东南亚各国竞相翻译,*东方家庭培育东方宝贝!
涵盖孩子各年龄段在育儿时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分为651个专题叙述,侧重育儿方法和育儿技巧,并编创了30节婴儿体操,描写细致入微,内容丰富,全面周到。
以孩子为本位,不以家长为本位:站在孩子立场指导父母科学育儿,尊重孩子个性,培养创造性,培育健壮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以母亲为中心,不以医生为中心:以年龄段为纲,育儿时常见问题为目,各部分相对独立,并且以母亲育儿时常遇到的问题为题目及顺序编写,简单明了,父母只需阅读与孩子年龄相同部分的内容即可。还在版式设计上进行创新,采用上、下双书眉,查阅十分方便,实用性强。一册在手,育儿无忧。
本书从婴儿诞生前一直写到孩子上小学,共分651章。以孩子的年龄段为单元划分,各部分相互独立,内容包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喂养方法,环境,异常情况,集体保育等,详细解答了育儿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细致入微,全面周到,父母只需阅读孩子同年龄段的部分即可,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书致力于梳理育儿理念,示人给婴儿爱而不仅仅是喂养;从孩子立场出发,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松田老人育儿理念中*精华的部分。松田老人强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强调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教育孩子,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以读者为中心,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尤其是松田老人为了支援焦虑的母亲们,专门设立了“孩子的疾病”篇,更为重要。孩子生了病看医生是理所当然的事,任何育儿书籍都不可能成为医生的代用品。遗憾的是医生们太忙了,无暇向母亲们详细解说、解释病情。“孩子的疾病”篇即担负起了替医生向病人说明病情这一角色,这样使患儿父母在理解了病情的基础上接受治疗,避免了以病患无知为前提的盲目治疗,也避免了从医院经营的角度出发无视患者立场、漠视患者痛苦的治疗。
另外,曾经有读者问,这本书是定本育儿百科吗?还是只是育儿百科?为什么封面上没有“定本”两个字呢?我们这里的这本书确实是定本育儿百科,是第三次,也就是*后一次的修订本,是*完整的那个版本。有些印次封面上没有“定本”两个字,但是书脊上是有“定本”两个字的。
目录
婴儿诞生之前
1.能当好妈妈吗
2.常发生的失误
3.什么样的药有危险
4.遗传性疾病
5.蜜月膀胱炎
6.妊娠前保健
7.何时就诊
8.日常生活
9.乳头内陷
10.妊娠反应
11.小小的变化
12.大的异常
13.妊娠期传染病
14.有病妇女的妊娠
15.超声波检查
16.妊娠期禁忌
17.回乡分娩
18.什么时候住院好
19.预产期到了还不生怎么办
20.有工作的孕妇的分娩
21.父亲的作用
22.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
婴儿期的准备工作
23.婴儿的房间与环境
24.婴儿床
25.婴儿的寝具与枕头
26.婴儿的衣服和尿布
27.奶瓶(附婴儿出生需要准备的物品)
出生到生后一周
28.对做了爸爸的人说几句
周的婴儿
29.出生当天的婴儿
30.从出生到生后1周
喂养方法
31.产后天的母亲
32.喂初乳的意义
33.提倡母乳喂养
34.母乳喂养方法
35.乳头破裂
36.是不是母乳不足
37.母乳不足时的补救措施
38.什么样的奶好
39.喂鲜牛奶不行吗
40.奶粉的调配方法
41.喂牛奶的方法
42.在家分娩后的授乳
43.产后母亲的身体
环境
异常情况
一周到半个月
半个月到一个月
一个月到两个月
两个月到三个月
三个月到四个月
四个月到五个月
五个月到六个月
六个月到七个月
七个月到八个月
八个月到九个月
九个月到十个月
十个月到十一个月
十一个月到满一周岁
一岁到一岁半
一岁半到两岁
两岁到三岁
三岁到四岁
四岁到五岁
五岁到六岁
上学的孩子
小儿疾病
后记
新版发行之际
新版出版之际
作者介绍
松田道雄教授1908年生于日本茨城县,1932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小儿科专业,卒于1998年6月。一生主要著作有《我是婴儿》、《我两岁》、《老人和孩子》、《发挥你们的天赋》、《幸运的医生》、《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等。 王少丽,女,中国吉林省人,生于1962年9月
文摘
序言
这本育儿宝典,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厚度和内容详实程度给“镇住”了。我是一个新手妈妈,对育儿的知识可以说是从零开始摸索,市面上那些碎片化的育儿文章和短视频看了不少,但总觉得不成体系,抓不住重点。这本书不一样,它更像是一本系统性的“育儿操作手册”。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叙述方式,作者像是坐在你身边,用一种过来人的智慧,循序渐进地为你解析宝宝从新生儿到学步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比如,关于“安抚宝宝哭泣”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说“抱抱他”或“喂奶”,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哭声背后的原因,区分了生理性需求和心理需求,还提供了详细的安抚技巧,像是什么“青蛙抱姿”的运用,具体到力度和频率,让人感觉操作性极强。更让我感到安心的是,它强调的是“理解”而非“控制”,引导父母去解读宝宝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建立起一种基于信任和尊重的早期亲子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习惯于用成人的逻辑去揣测婴儿的需求,结果常常适得其反,这本书恰恰纠正了这种思维定势,让我对“读懂”我的孩子这件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信心。
评分这套书的翻译质量也值得称赞,这对于引进的专业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外文原著被翻译过来后,要么水土不服,要么语言僵硬晦涩,读起来非常费劲,感觉像在啃一本厚厚的教科书。但这本《育儿百科》,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语言既保留了原著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又非常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具体操作流程或情景对话的部分,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例如,书中描述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时,给出的示范句式,读起来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父母会说的话,而不是佶屈聱牙的学术语言。这极大地降低了知识吸收的门槛,让我能够更专注于理解内容本身,而不是与拗口的文字搏斗。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译本,是连接世界先进育儿理念与本土实践之间的桥梁,而这本无疑是架起了一座非常坚固且易于通行的桥梁。
评分当我把这本书带回家后,我发现它在家庭内部产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以前,我和先生在育儿理念上偶尔会有摩擦,比如关于宝宝哭闹时该不该马上抱起,或者关于屏幕时间限制的松紧度,往往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权威的、中立的第三方视角。我们开始一起翻阅特定的章节,比如关于“睡眠习惯培养”的那部分,书中详尽的论述和引用的研究数据,让我们的讨论从“我感觉”变成了“我们来参考科学的建议”。这不仅解决了我们之间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了一套共同的育儿“语言体系”和“参照标准”。它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育儿压力,而是我们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指南。我现在常常将书中的某些观点作为我们家庭的共识来执行,这使得育儿的执行力大大提高,亲子关系也因此更加和谐稳定。这本书对我们整个小家庭的育儿氛围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正向校准”。
评分我周围的朋友们都在推荐各种“爆款”育儿书,但我发现它们大多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比如睡眠训练、辅食添加或者早教游戏。这本大部头的书,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全景式覆盖”。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种类齐全,无论是婴儿期的皮肤护理、体温调节这些基础常识,还是面对稍大一点孩子时出现的入园适应、规则建立等进阶问题,都有相当深入的探讨。我特别欣赏它的逻辑结构,它不是简单地按年龄罗列知识点,而是将不同阶段的育儿挑战放在一个更宏大的发展框架下去理解。举个例子,关于“如厕训练”的章节,它不是教你一套机械的步骤,而是先从孩子自主控制能力的发展基础讲起,让你明白什么时候是最佳的“窗口期”,从而避免了因为揠苗助长而产生的亲子冲突。这种由内而外的、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讲解方式,让我每次翻阅时,都能找到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它教会我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是科学合理的。
评分说句实在话,我一开始对“育儿百科”这类书抱有一种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太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度美化了育儿的浪漫一面,回避了那些令人筋疲力尽的现实挑战。然而,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感”和“人本关怀”。它并没有把育儿描绘成一场完美的修行,反而很坦诚地讨论了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焦虑、疲惫乃至自我怀疑。记得有一部分是讲“分离焦虑”的,当时我家宝宝正处于一个极度粘人的阶段,我几乎快要崩溃,感觉自己失去了所有个人空间。这本书没有指责我“不够耐心”,而是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释这种焦虑的生物学基础,告诉我们这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正常阶段。接着,它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策略来平衡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依恋,比如如何逐步引入“独处时间”,如何用“约定”的方式来缓解分离时的不安。这种对父母心理状态的细致体察和关照,让我觉得作者不仅是育儿专家,更是一位懂得如何与疲惫的成年人对话的智者。它让我意识到,照顾好自己,也是养育孩子的重要一环,这简直是给我这颗紧绷的神经松了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