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

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腐蚀
  • 腐蚀防护
  • 材料科学
  • 工程材料
  • 试验技术
  • 监测技术
  • 金属腐蚀
  • 电化学腐蚀
  • 腐蚀控制
  • 防护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连云港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90291
商品编码:23474223908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9-01-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D1卷)(D2版)
作者: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开本:
YJ: 9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09-01-01
书号: 9787502590291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D1章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从广义上讲,是指金属与导电介质因发生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破坏。也可以认为,它是依靠腐蚀电池的阴、阳J反应而进行的腐蚀过程。在腐蚀电化学中,通常是以腐蚀金属电J作为研究对象的电化学,例如:在没有外电流的情况下,腐蚀金属电J表面上同时进行着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而腐蚀电位J是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相耦合的非平衡电位;从腐蚀金属电J上测得的动力学曲线是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的动力学合成曲线,即J化曲线;多电J腐蚀系统的形成和分布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金属表面钝化膜的生成和破坏对腐蚀电化学行为的作用等这些电J过程都是按电化学腐蚀机理进行的,所以说电化学腐蚀是腐蚀电池的电J反应的结果。
实际中,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事例处处可见,如桥梁钢架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在潮湿大气中的腐蚀;船体、码头及海上采油平台在海水中的腐蚀;地下管道在土壤中的腐蚀;锅炉炉管及换热设备受锅炉水及酸、水冷介质的腐蚀;金属在熔盐中以及有熔盐覆盖层生成时的高温气体腐蚀等。这些腐蚀现象都是由于金属与某种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相互接触而发生的。然而,任何一种按电化学机理进行的腐蚀反应都至少包含一个阳J反应和一个阴J反应,并以流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和介质中的离子流联系在一起。其中,阳J反应是金属离子从金属表面转移到介子中并放出电子的过程,即阳J氧化过程。而与之对应的阴J反应是介子中氧化剂组分吸收了来自阳J的电子的过程,即阴J还原过程。例如碳钢在酸中发生腐蚀时,其阳J反应为铁被氧化为Fe抖,放出的电子自阳J(Fe)流到钢中的阴J(Fe3C),被酸中H十吸收而还原成氢气。
  …… 目录 绪言
 0.1 腐蚀的定义
 0.2 研究腐蚀的重要意义
 0.3 金属的腐蚀
 0.4 非金属的腐蚀
 0.5 腐蚀评价
  0.5.1 金属全面腐蚀评价
  0.5.2 金属局部腐蚀评价
  0.5.3 近几年新发展的金属腐蚀测量技术
  0.5.4 非金属材料的腐蚀评价
 0.6 腐蚀控制工程发展展望
 0.7 结语
 参考文献
D1章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1.1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机理
1.1.1 腐蚀电池
1.1.2 电解作用
1.2 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电位.pH图
1.2.1 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性的判断
1.2.2 电位-pH图
1.2.3 电位-pH图在腐蚀中的应用
1.2.4 计算与实测电位-pH图的腐蚀状态图
1.2.5 电位-pH图的适用性和应用限制
1.3 电化学腐蚀的动力学·J化
1.3.1 腐蚀速率与J化作用
1.3.2 J化原因及类型
1.3.3 过电位与J化电流密度
1 3.4 J化曲线
1.3.5 腐蚀J化图的应用
1.3.6 理想J化曲线与实测J化曲线
1.3.7 电化学腐蚀过程的控制因素
 1.4 多电J腐蚀体系
 1.4.1 多电J反应耦合体系与多电J腐蚀电池
  1.4.2 多电J体系图解分析法
  1.4.3 多电J腐蚀体系图解分析法的应用
 1.5 氢去J化腐蚀与氧去J化腐蚀
  1.5.1 电化学腐蚀的阴J过程
  1.5.2 氢去J化腐蚀
  1.5.3 氧去J化腐蚀
  1.5.4 氢去J化腐蚀与氧去J化腐蚀的一般比较
  1.5.5 不同腐蚀情况下控制因素的特征
 1.6 金属的钝化
  1.6.1 金属钝化的原因及现象
  1.6.2 金属钝化条件下的J化曲线
  1.6.3 介质氧化能力和阴JJ化对钝化的影响
……
D2章 腐蚀的影响因素
D3章 金属材料环境腐蚀
D4章 金属的局部腐蚀
D5章 金属材料的高温腐蚀
D6章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 
D7章 金属的腐蚀试验
D8章 非金属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试验
D9章 腐蚀监测
D10章 腐蚀调查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材料腐蚀与防护: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与工程实践》(第二版,共两卷) 第一卷:腐蚀理论、试验与监测 本书第二版,共分为两卷,是一部系统性、权威性的腐蚀科学与工程参考专著。第一卷专注于腐蚀的基础理论、关键的实验技术以及前沿的监测手段,为理解和控制材料在各种环境中的劣化过程奠定坚实基础。本卷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微观腐蚀机理到宏观工程应用的广泛议题,旨在为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海洋工程、航空航天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专家和学生提供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腐蚀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系统阐述腐蚀的本质、类型及其发生的基本规律。 电化学腐蚀原理: 详细讲解电化学腐蚀的构成要素,包括阳极反应、阴极反应、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以及电化学电池的形成。将深入探讨腐蚀的动力学过程,如电荷转移速率、物质传递限制以及腐蚀电流与腐蚀速率的关系。 化学腐蚀: 介绍材料与腐蚀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的机理,包括氧化、还原、络合等过程。重点分析高温腐蚀、气体腐蚀等典型化学腐蚀现象,并阐述影响化学腐蚀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气氛组分、表面形貌等。 腐蚀类型与分类: 全面梳理和介绍各种腐蚀类型,包括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氢致开裂、磨蚀腐蚀、冲刷腐蚀、微生物影响的腐蚀(MIC)等。对每种腐蚀类型的发生机理、典型特征、影响因素和危害性进行深入剖析。 腐蚀环境与腐蚀介质: 详细分析不同腐蚀环境对材料的腐蚀行为影响,包括水溶液(酸、碱、盐)、大气环境(工业大气、海洋大气、乡村大气)、土壤环境、高温气体环境、熔盐环境、生物环境等。对各种腐蚀介质的成分、浓度、温度、pH值、氧含量等关键参数如何影响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进行深入探讨。 材料的腐蚀行为: 探讨不同种类金属及其合金(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镍基合金等)、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等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普遍腐蚀规律与特性。分析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表面状态(如钝化膜)等对腐蚀抵抗能力的影响。 腐蚀电偶与腐蚀电池: 深入讲解不同金属或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电偶腐蚀和浓度差腐蚀电池的原理,阐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和危害。 腐蚀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结合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定量分析腐蚀过程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介绍Pourbaix图的应用,预测金属在不同pH和电位下的腐蚀行为。 第二部分:腐蚀试验方法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用于评价和研究材料腐蚀行为的各种经典及现代试验技术。 电化学腐蚀试验: 电位-时间曲线(开路电位测量): 解释如何通过测量材料在腐蚀介质中的开路电位来监测腐蚀过程的动态变化,评估材料的钝化性能和腐蚀稳定性。 极化曲线(线性极化、动电位扫描、循环伏安法): 详细介绍这些关键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如何通过施加电位或电流来获得材料的阳极和阴极反应动力学信息,计算腐蚀电流和腐蚀速率,并识别腐蚀过程中的控制步骤。 电化学阻抗谱(EIS): 深入阐述EIS的原理、数据解析方法(如拟合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如何利用EIS来表征腐蚀过程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双电层电容、膜电阻等参数,监测腐蚀速率和防护层性能。 恒电位/恒电流法: 介绍如何通过恒定电位或恒定电流来研究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如钝化膜的稳定性、阴极保护效果等。 浸没试验: 失重法: 详细介绍失重法的操作规程、样品制备、腐蚀介质配置、试验周期设定以及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浸泡试验: 介绍在模拟实际环境条件下进行的长期浸泡试验,观察腐蚀形貌、记录腐蚀深度等。 大气腐蚀试验: 自然大气暴露试验: 介绍在不同气候区域(如海洋、工业、农村)进行户外暴露试验,评估材料在大气环境中的耐久性。 加速大气腐蚀试验: 介绍盐雾试验、湿热试验、二氧化硫试验等,模拟和加速大气腐蚀过程,用于快速评价材料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其他腐蚀试验方法: 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 介绍U形弯曲试验、C形环试验、拉伸试验等,评价材料在应力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的开裂敏感性。 氢致开裂(HE)与氢脆试验: 介绍获取氢源的方法、氢含量测试方法以及氢致开裂的评定标准。 高温腐蚀试验: 介绍高温氧化试验、硫化试验、熔盐腐蚀试验等,模拟高温恶劣环境下的腐蚀过程。 土壤腐蚀试验: 介绍土壤电阻率、pH值、含水量、微生物活性等参数的测量,以及土壤中的埋管试验。 冲刷腐蚀与磨蚀腐蚀试验: 介绍旋转盘电极法、射流试验、磨损试验等,模拟流体冲刷和颗粒磨损对腐蚀的影响。 微生物腐蚀(MIC)试验: 介绍诱导MIC的微生物筛选、培养方法、以及评价MIC的方法,如生物膜形成、腐蚀产物分析等。 腐蚀产物分析与失效分析: 显微观察: 介绍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观察腐蚀形貌、分析腐蚀产物微观结构中的应用。 成分分析: 介绍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能谱仪(EDS/EDX)、俄歇电子能谱(AES)等表面分析技术,确定腐蚀产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 电化学分析: 结合电化学方法对腐蚀产物层进行性能评估。 宏观失效分析: 讲解如何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断口分析、腐蚀产物堆积情况等,对工程中的腐蚀失效部件进行初步诊断。 第三部分:腐蚀监测技术 本部分将介绍用于实时或原位监测材料腐蚀状态的先进技术,为预防性腐蚀控制提供依据。 腐蚀电位监测: 介绍参比电极的选型与埋设,以及腐蚀电位的长期在线监测原理,用于评估腐蚀速率和阴极保护效果。 腐蚀速率监测: 线性极化电阻(LPR)探头: 介绍LPR探头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极化电阻来估算腐蚀速率,可用于侵蚀性和大气腐蚀监测。 电化学阻抗谱(EIS)监测: 介绍便携式或在线EIS监测设备,实现对腐蚀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实时跟踪。 微电流测量: 介绍利用微电流传感器监测微弱的腐蚀电流。 传感器技术: 介绍各种新型腐蚀传感器,如金属薄膜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用于监测腐蚀进程。 腐蚀产物监测: 介绍对腐蚀产物的形态、厚度、成分等进行非破坏性或半破坏性监测的方法。 应力腐蚀监测: 介绍应变片、超声波技术、电阻应变法等,用于监测材料在服役状态下的应力水平以及与腐蚀协同作用的迹象。 微生物监测: 介绍检测和量化生物膜形成、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生物活性与腐蚀关联的技术。 无损检测(NDT)在腐蚀监测中的应用: 介绍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射线检测、红外热成像等技术,用于检测腐蚀引起的壁厚减薄、表面裂纹等缺陷。 腐蚀监测系统与数据管理: 介绍如何集成各种监测设备,建立智能化腐蚀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预警和管理。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如何运用上述监测技术有效诊断和控制工业设备、基础设施、海洋平台、输油气管道等关键结构的腐蚀问题。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紧密结合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提供详实的操作指导和案例分析。 内容全面深入: 覆盖腐蚀科学与工程的各个重要方面,既有基础知识,也有前沿技术。 图文并茂: 大量插图、图表和照片,直观展示腐蚀现象、试验结果和监测数据。 权威性: 由在该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团队编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前瞻性: 关注最新的腐蚀研究进展和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本卷的详细内容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腐蚀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试验实践经验,为后续的腐蚀防护策略研究和应用奠定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拿到《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的时候,我最先被它的 结构和编排 所震撼。它将庞大的腐蚀知识体系,非常系统地划分成了理论、试验和监测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又细分为更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法。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让我在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快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书中的内容组织也非常严谨,每个章节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各种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不仅仅是描述了如何操作,更深入地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数据解读的注意事项。这种 严谨和系统性,对于我这种需要进行规范化试验和数据分析的研究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就像一个 详尽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清晰地知道在面对不同腐蚀问题时,应该选择哪种试验方法,如何进行操作,以及如何准确地解读结果。第二版的更新,也让我看到了作者团队在不断追踪领域前沿,保证了内容的 前瞻性和实用性。

评分

读完这本《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 全面性。书中几乎涵盖了腐蚀领域从最基础的理论,到实际的试验方法,再到前沿的监测技术,每一个环节都梳理得非常清晰,逻辑性极强。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不同金属材料在各种介质中腐蚀机理的详细阐述,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化学动力学分析图表都非常直观,让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对于我这种需要深入理解腐蚀本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能够不断地提供新的视角和知识点。它不仅仅是陈述理论,更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和案例分析,展示了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章节中介绍的盐雾腐蚀试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不仅给出了操作步骤,还深入解析了数据解读的要点,这对于想要进行实际腐蚀评估和研究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而且,本书的第二版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引入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这使得它在知识的时效性上也保持了领先。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参考书,对于腐蚀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具备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这本书,对于我这种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工程师 来说,简直是 雪中送炭。许多理论书籍往往过于偏重学术,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解决指导性不强,而这本书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书中大量的内容直接来源于实际工程中的案例和经验,让我能够从书本上找到许多 似曾相识 的问题,并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腐蚀预防和控制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防护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等技术,并且给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 选型建议和施工要点。这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对监测技术的讲解也非常 接地气,详细说明了各种监测设备的原理、性能以及在现场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现场监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作者 非常了解一线工程师的需求,并且用最实用的方式将最前沿的知识呈现出来。这本手册,已经成为了我工作案头必备的 “工具书”。

评分

在阅读《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 实践出真知 的道理。书中关于试验和监测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一直认为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不同监测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例如,在桥梁钢筋的腐蚀监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化学方法,以及如何分析监测数据来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这些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工程需求,让我看到了腐蚀科学在工程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此外,书中对于试验方法的 细节把握 也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进行加速腐蚀试验时,需要注意哪些环境参数的控制,以及如何确保试验结果的 可重复性。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 实用的实践指南,它帮助我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让我对腐蚀的理解更加 立体和深入。

评分

我近期购入的这本《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给我带来了 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初只是抱着了解一下腐蚀基础知识的目的,没想到书中的内容竟然如此详实,而且语言表达也非常 生动有趣,完全不像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腐蚀“故事”的讲述,比如某个材料在特定环境下是如何一步步被腐蚀的,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小故事,也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此外,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概念时,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图示,我这种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很快领会。例如,在解释电化学腐蚀时,作者将电池的原理与腐蚀过程进行了巧妙的类比,一下子就让我茅塞顿开。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 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技术细节的追求,也能让初学者轻松入门,感受到腐蚀科学的魅力。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腐蚀科普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更加热爱这个领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