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度重視智能製造領域標準化工作,去年底,工信部和**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閤製定並發布瞭《**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明確瞭建設**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和組織實施方式,為推進智能製造提供瞭強有力的標準支撐。辛國斌、田世宏主編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叢書》,以內容結閤應用案例深入講解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對重點行業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相關標準進行瞭分析,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對《建設指南》的理解,值得行業、企業藉鑒參考。
    本書為《**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 年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的**官方 解讀。本書基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綜閤標準化 工作組、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相關標 委會及其成員單位的信息化、工業化和標準化經驗, 闡述瞭“指南全文和編製說明”、“智能製造體係架 構”、“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重 點行業標準”、“智能製造的展望”等內容,從相關 技術、産業現狀、標準化現狀與需求3個方麵全麵深 入地解讀瞭《建設指南》。
        本書的齣版,旨在促進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 智能製造建設和標準化工作的經驗交流,為我國各地 開展智能製造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幫助企業用戶及科 研院所的專傢對於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有較為係統、 清晰的認識,輔助各地用戶應對智能製造的頂層設計 、智能工廠建設、互聯互通等問題,便於全國各行各 業的讀者加深對《建設指南》的理解。
        辛國斌、田世宏主編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 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 南叢書》適閤智能製造從業人員、研究院所相關研究 人員參考學習。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
  一、總體要求
  二、建設思路
  三、建設內容
  四、組織實施
  附件1:智能製造相關名詞術語和縮略語
  附件2:已發布、製定中的智能製造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編製說明
  一、編製背景
  二、編製原則
  三、編製過程
  四、重點問題說明
**篇  體係架構篇
  **章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1  引子
    1.2  背景
    1.3  德國和美國的係統架構
    1.4  如何構建我國智能製造係統架構
    1.5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的特點
    1.6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與標準化
第2篇  基礎共性標準篇
  第2章  基礎
    2.1  術語
    2.2  參考模型
    2.3  元數據
    2.4  數據字典
    2.5  標識
  第3章  安全
    3.1  功能安全
    3.2  信息安全
  第4章  管理
    4.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
    4.2  兩化融閤管理體係
  第5章  檢測評價
    5.1  産業現狀
    5.2  相關技術
    5.3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6章  可靠性
    6.1  相關技術
    6.2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3篇  關鍵技術標準篇
  第7章  智能裝備
    7.1  傳感器及儀器儀錶
    7.2  嵌入式係統
    7.3  控製係統
    7.4  人工交互係統
    7.5  增材製造
    7.6  工業機器人
  第8章  智能工廠
    8.1  智能工廠産業現狀
    8.2  智能工廠涉及的相關技術
    8.3  智能工廠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9章  智能服務
    9.1  智能服務産業現狀
    9.2  智能服務的相關技術
    9.3  智能服務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0章  工業軟件與大數據
    10.1  工業軟件
    10.2  工業大數據
  **1章  工業互聯網
    11.1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體係架構
    11.2  整體網絡架構
    11.3  網聯技術
    11.4  資源管理
    11.5  網絡設備
第4篇  重點行業標準篇
  **2章  航空
    12.1  航空産業現狀分析
    12.2  航空智能製造技術
    12.3  航空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3章  船舶
    13.1  船舶産業發展現狀
    13.2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相關技術
    13.3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4章  **數控機床
    14.1  産業現狀
    14.2  **數控機床相關技術
    14.3  標準現狀與需求
第5篇  展望篇
  **5章  智能製造的展望
    15.1  智能製造的機遇與挑戰
    15.2  智能製造的標準**化
    15.3  組織建設
    15.4  總結
附錄A  智能製造相關標準化組織
  A.1  智能製造相關**標準化組織
  A.2  智能製造相關**標準化組織
附錄B  問題解答
  B.1  我國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和**相關標準體係的關係
  B.2  信息物理係統與智能製造的關係
這本書的書名給我一種權威感和指導性的強烈暗示。在我看來,智能製造的落地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需要一套完善的規則來規範和引導。這套“指南”就好比是一張地圖,為我們指明瞭智能製造發展的方嚮和路徑。我尤其想知道,這套標準體係是如何構建的?它是否涵蓋瞭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的各個層麵?比如,在研發設計、生産製造、運營管理、服務支持等各個環節,是否都有相應的標準來支撐?我非常好奇,它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對接”的思路,比如說,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的標準如何兼容和協同?“叢書”的字樣也讓我聯想到,這套標準體係可能是一個龐大的體係,而這本書隻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可能會激起我進一步探索相關內容的興趣,去瞭解整個叢書的構成和其在智能製造領域扮演的整體角色。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厚重的篇幅和密集的文字,這讓我既感到一絲壓迫,又湧起一股強大的求知欲。智能製造,聽起來高大上,但其背後必然是無數細節和規範的支撐。這本書既然以“指南”為名,想必是對國傢層麵的指導方針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智能製造各個領域的具體標準,比如生産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的互聯互通、數據的采集與分析、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等等。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係統性的視角,讓我們理解這些標準是如何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係的。例如,在工業互聯網方麵,我希望看到它能闡述相關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安全保障等標準,以及這些標準如何支撐起智能工廠的運作。這本書的“2015年版”也意味著它可能包含瞭一些曆史的沉澱和發展的脈絡,對於理解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演進過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評分說實話,初次接觸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可能會相當學術化,甚至有些晦澀難懂。畢竟,“標準體係建設指南”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政策性。然而,作為一名身處製造業一綫,卻又渴望擁抱智能化的普通工程師,我更希望它能放下身段,用更接地氣的方式來闡述。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能夠清晰地解釋,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標準體係?它解決瞭哪些實際問題?它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推進智能製造過程中能夠帶來哪些具體的益處?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建議,比如如何進行現狀評估,如何確定優先建設的領域,如何組織標準的製定和實施流程等。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你知道嗎?”或者“重點關注”這樣的提示,那就更好瞭,能夠幫助我快速抓住核心要點。我希望這本書的“解讀”能夠真正做到“解”,而不是僅僅“讀”一遍。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赫然印著“國傢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叢書”的字樣,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一直以來,“智能製造”這個概念就如同一團迷霧籠罩在許多企業和從業者的心頭,既令人嚮往,又讓人感到無從下手。尤其是在國傢層麵大力推動智能製造發展的背景下,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標準體係顯得尤為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看清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廬山真麵目。我尤其關注它能否為我們提供清晰的框架和可操作的指導,讓我們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地構建自己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這本書的“解讀”二字,也讓我相信它並非枯燥乏味的條文堆砌,而是會對復雜的標準進行深入淺齣的解釋,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其精髓。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其他企業是如何應用這些標準,並從中獲益的。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名剛剛開始涉足智能製造領域的企業管理者來說,理解“國傢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的確是一項挑戰。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標準化智能製造世界的大門。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齣各種標準條文,更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標準背後的邏輯和價值。我渴望從書中獲得清晰的指導,瞭解如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和應用相關的標準,從而有效地推進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比如,在數字化車間建設方麵,有哪些核心標準需要關注?在工業大數據應用方麵,又該遵循什麼樣的規範?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工具箱”式的建議,幫助我識彆企業在智能製造方麵存在的短闆,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2015年版”也讓我思考,相較於現在的智能製造發展,當年的標準體係在哪些方麵已經得到完善或更新,這對於我理解其曆史背景和發展趨勢也很有幫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