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华主编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包括十八个部分的内容,对当前生产经营单位中的重点岗位、重点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内容进行了梳理,力求简明扼要、注重实用性。本书既可供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人员和基层安监干部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中参考,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类、化工类、机械类、建筑施工类等专业课程教材。
李运华主编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从十八个方面简述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要点,包括化工现场安全要点、化工工艺安全要 点、化工操作安全要点、危险作业安全要点、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要点、 建构物安全要点、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机械工厂现场安全要点、电 气设备安全要点、涂漆作业安全要点、冶金铸造安全要点、特种设备安全 要点、公用单元安全要点、职业健康监护要点、承包商安全要点、建筑施 工安全要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要点、****经营单位安全要点等 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可供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人员和基 层安监干部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参考,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类、化工 类、机械类、建筑施工类等专业课程教材。
。。。
**部分 化工安全要点1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台账1
二、现场安全基本要求4
三、现场安全检查要点4
第二部分 化工工艺安全要点7
一、工艺操作人员应掌握的主要工艺安全信息7
二、应该掌握的基本安全要点8
三、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要点8
第三部分 化工安全操作要点22
一、化工安全操作基础22
二、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要点23
三、开车安全操作要点23
四、停车安全操作要点24
五、紧急处理要点24
六、典型操作单元安全要点25
第四部分 危险作业安全要点33
一、动火作业安全要点33
二、动土作业安全要点34
三、吊装作业安全要点36
四、高处作业安全要点38
五、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点41
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点42
七、断路作业安全要点44
八、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要点46
九、焊割作业安全要点48
第五部分 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要点50
第六部分 建构物安全要点52
第七部分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54
一、****仓库54
二、****罐区56
三、一般危险化学品罐区58
四、一般危险化学品仓库58
五、危险化学品露天存放59
六、剧毒化学品仓库60
七、危险化学品运输(含装卸)61
第八部分 机械工厂现场安全要点63
一、通用安全要求63
二、机械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4
三、修理装配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5
四、管道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6
五、机床岗位安全要点66
六、锻压机械安全要点68
七、工业炉窑安全要点71
八、数控机床安全要点73
九、冲床安全要点75
十、剪板机安全要点75
十一、车削加工安全要点78
十二、钻床安全要点81
十三、刨削加工安全要点82
十四、铣削加工安全要点85
十五、磨削加工安全要点87
十六、镗削加工安全要点90
十七、砂轮机安全要点93
第九部分 电气设备安全要点96
一、变、配电站96
二、供电系统接地97
三、开关电气设备97
四、电压互感器、电容器98
五、电动机98
六、移动电具和低压电器99
七、临时电源线99
八、架空线及户内外布线100
九、防雷和接地保护101
十、静电102
十一、防爆电气设备103
十二、其他电气安全要求104
第十部分 涂漆作业安全要点106
一、设备安全要点106
二、行为安全要点107
三、作业环境安全要点108
第十一部分 冶金、铸造安全要点109
一、通用部分 109
二、高炉安全要点109
三、电炉炼钢安全要点114
四、转炉安全要点118
五、精炼炉安全要点120
六、连铸机安全要点122
七、轧钢安全要点124
八、煤气管理安全要点129
九、烧结球团安全要点135
十、铁合金安全要点139
十一、焦化安全要点142
十二、坩埚安全要点154
十三、碎铁机安全要点155
十四、混砂机安全要点156
十五、皮带输送机安全要点157
十六、鳞板输送机安全要点158
十七、抛砂机安全要点158
十八、抛丸清理安全要点159
十九、清理滚筒安全要点160
二十、抛丸清理滚筒安全要点161
第十二部分 特种设备安全要点162
一、锅炉安全要点162
二、导热油炉安全要点165
三、起重机械安全要点166
四、厂内机动车辆(含叉车、搬运车)安全要点169
五、压力容器安全要点170
六、压力管道安全要点171
七、工业气瓶安全要点172
八、电梯安全要点174
第十三部分 公用单元安全要点176
一、空压房安全要点176
二、制氧站安全要点176
三、天然气使用安全检查180
第十四部分 职业健康监护要点182
第十五部分 承包商安全要点184
第十六部分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186
一、基坑支护186
二、模板工程187
三、“三宝”、“四口”、“临边防护”189
四、施工临时用电191
五、物料提升机192
六、外用电梯193
七、塔吊194
八、施工机具196
九、脚手架200
十、卸料平台203
十一、预防坍塌204
十二、文明施工205
十三、其他207
第十七部分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要点208
一、单位消防安全管理208
二、消防控制室208
三、防火分隔208
四、人员安全疏散系统209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9
六、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9
七、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10
八、消防水泵房、给水管道、储水设施210
九、防烟排烟系统210
十、灭火器210
十一、室内装修211
十二、外墙及屋顶保温材料和装修211
十三、其他211
第十八部分 ****经营单位现场安全要点212
一、****批发企业安全要点212
二、****零售经营单位安全要点214
从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老道且成熟,它没有试图用一本薄薄的册子涵盖所有安全法规的全部细节——那是不现实的。相反,它采取了一种“抓大放小,聚焦核心”的策略。它将大量的篇幅集中在了那些最容易被忽视、但一旦发生后果最严重的“薄弱环节”上。例如,对于设备润滑、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这类看似常规却极易出问题的点,它不仅指出了“应该做”,还解释了“不做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这种后果导向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命令式要求更具说服力。此外,我发现书中在引用标准时,并没有直接抄录国家标准全文,而是提取了关键的参数和判断依据,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解释和重构,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让读者可以快速判断现场情况是否达标,而不是抱着书本去对照厚厚的国标条文,节省了宝贵的现场判断时间。
评分这部手册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磨砂质感的硬壳,那种低调而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清晰醒目的白色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道林纸,而是略带韧性的米白色纸张,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内页的排版布局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重点信息区域和辅助说明区域的对比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流程图看起来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显得拥挤或杂乱。特别是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来说,这种清晰的视觉引导能力,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心理门槛。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采取的“情景化”逻辑,不是单纯按法规条款罗列,而是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比如“设备运行前巡检”或“高风险作业审批”等模块,这样的设计让使用者能够更快地将书本知识与日常实践对接起来,而不是死记硬背条文,这无疑提升了手册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主题的工具书时,最大的担忧往往是内容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和空泛的宏大叙事,读起来像在啃一本教科书。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展现出一种务实到近乎冷峻的特点,它似乎完全摒弃了花哨的修饰词汇,直奔主题。每一项隐患点的描述,都配有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检查清单(Checklist),这些清单的措辞简练有力,几乎没有歧义,让人能明确知道“该看什么”和“该问什么”。我注意到,很多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剖析角度非常精准,没有过多渲染悲情色彩,而是聚焦于事故链条中“哪里出了差错”以及“如何通过预防性检查来阻止它”。这种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叙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高效的信息提取过程,而不是被动接收。对于车间管理人员或一线监督员来说,这种直给的效率,比任何冗长的理论铺垫都要来得实在和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深度上,更在于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我注意到,很多篇章都穿插了“管理者视点”和“一线人员执行要点”的区分提示。比如,在讨论安全绩效指标设定时,它会明确指出管理层关注的是“降低工伤率的趋势”,而一线人员需要关注的却是“当日作业的SOP依从性”。这种多视角的呈现,使得不同层级的人员都能在书中找到与自身职责最相关的行动指南,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错位。而且,这种结构鼓励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协同文化,让团队成员能理解彼此的关注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风险共担和责任划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服务于现场、助力于预防的工具书,它避免了许多同类书籍中常见的“高大全”的毛病,而是沉稳地扎根于日常的、具体的安全操作之中。
评分这本书在工具性上的深度,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手册”范畴,它更像是一套经过实战检验的作业标准集。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非常规作业风险评估”的那几个章节,通常这部分内容在其他资料里都是一带而过。但这里,它详细列举了临时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场景下的前置审批流程、人员资质核验要点,甚至细致到了动火区域的临时隔离带设置标准。更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它似乎考虑到了不同行业间的通用性与差异性。虽然整体框架是通用的,但在某些表格的备注栏里,会提及针对特定行业(如化工、建筑)的补充要求或豁免条款的注意事项,虽然只是短短几行字,但却显示出编撰者对实际操作环境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这使得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日常培训的基础材料,也能够在面临突发、复杂项目时,快速提供一个可信赖的参考基准,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遗漏关键环节的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