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华夏江河传丛书——珠江传
定价:53.00元
作者:司徒尚纪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109733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华夏江河传记丛书》这套传记丛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书或地理书,也不是旅游指南,而是以江河为载体,综合历史、地理、环境、生态、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多个学科,糅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写出江河的共性,又突出每条河流的个性,展示江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和江河的魅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珠江传》分册,书中记录了珠江的概况。
目录
自序
一 文化视野下的珠江
四水纵横,莽莽苍苍
热带资源,富甲一方
山水风物,异彩呈祥
奔腾千载,潮起当代
二 恐龙时代诞生的生命
隆起的高原
大自然的雕刻家
恐龙的王国
黎明前的一幕
三 踏进文明的门槛
南方古人类的故乡
断身的部族
稻作文化起源
从洞穴到干栏
铜鼓响叮咚
原始的水神崇拜
四 中原文化下珠江
历史性进军
汉越文化初结缘
火耕水耨的土地
岭南荔枝上长安
灵渠千古水悠悠
珠江哺育的经学大师
三江交汇下广州
五 在土地上流淌
汉与杂处
新开垦的处女地
相思埭兴衰越千年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道
贬官罪臣下瘴江
左江崖壁画之谜
新兴江出了个惠能和尚
“广州通海夷道”与南海神庙
野象和鳄鱼的乡邦
六 汉文化成为珠江文化的脊梁
移民高潮席卷三江
汉民系在珠江怀抱里成长
土著文化的光辉
银洲湖宋元大决战
次围垦高潮
苏醒的土地
货畅其流赖疏航
一个基本经济区
兴教办学始肇基
筑城高潮和建筑文化风采
七 珠江文化成熟上岸
抗清斗争起狂澜
明清移民走三江
滚滚江流益万家
三角洲基塘农业冠天下
粤商走四方
商业文化笼罩下的沿岸城镇
珠水育英才
剧坛诗派,盛况空前
水乡即歌乡
蛋民的生活
利玛窦入粤
八 中西文化交汇的浪潮
澳门的崛起
珠江上的硝烟
东方之珠的光芒
洋教溯源深入城乡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
近代科技治江河
华侨文化现辉煌
珠江文化流布海外
九 风正一帆悬
驯服江河五十秋
转捩点上的珠江文化
千万劳工下广东
沸腾的珠江三角洲
经济特区在江边崛起
港澳在涨潮中回归
倾泻的文化狂澜
十历史的警钟在回响
剥落了的绿装
流失了的水土
淤高了的河床
吞噬了的家园
污染了的肌体
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选择
十一 迎接珠江新世纪的曙光
锦帆已挂,蓬莱在望
唤醒沉睡的大地
开启珠江文化工程
欢呼港澳文化新生
让珠江文化走向世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一)
后记(二)
作者介绍
司徒尚纪广东阳江人,1943年生,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区域文化地理、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曾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编委、《岭南文史》顾问、广
文摘
最近沉迷于《二十世纪的建筑美学革命》,这本书简直是艺术史爱好者的福音。它没有采用那种按时间顺序罗列流派的传统写法,而是聚焦于几个关键性的“断裂点”——例如包豪斯对功能的极致追求,勒·柯布西耶对“光、体量、空间”新秩序的构建,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与反叛。作者对建筑案例的分析极其精辟,他会用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去描绘一座建筑如何打破旧有的审美范式。比如,书中对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理念的解析,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极简”这个词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克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对材料本真性的尊重和对空间纯粹性的追求。书中的配图选择也极具匠心,很多是建筑师早期的手稿和不同光线下拍摄的照片,能让人体会到设计思路的演变过程。读完全书,我对现代建筑那种看似冷峻的理性背后所蕴含的理想主义热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共鸣。
评分我最近读了《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的完美结合。作者并非只是罗列时间线和战役结果,而是深入挖掘了罗马社会结构、法律体系以及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罗马平民与贵族之间政治角力的描写。书中对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分析,那种触及社会根本矛盾却最终被保守势力扼杀的过程,让人不禁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博弈,历史的幽灵似乎从未远去。再说到军事方面,书中对罗马军团的组织、纪律和工程能力的描述,简直是军事史上的教科书级别的案例。那些关于军团如何快速搭建营地、如何进行复杂阵型变换的细节,都使得罗马的强大不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建立在一套高效、严密的组织机器之上。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沉稳有力,语言精准而富有思辨性,读起来需要一定的专注度,但每一次深入阅读,都能收获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只是历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权力、制度和人性的深刻探讨。
评分《量子世界的奥秘》这本书,我必须承认,一开始阅读门槛相当高,但我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收获了巨大的智力上的满足感。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显然是那些对基础物理学有浓厚兴趣,但可能缺乏专业背景的爱好者。作者采取了一种非常巧妙的“类比引导”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解释波粒二象性时,他没有直接陷入薛定谔方程的复杂推导,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思想实验,比如“双缝干涉”的微观版本,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接受那些反直觉的物理现实。特别是关于“量子纠缠”那一部分,书中对爱因斯坦提出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描述和后来的贝尔不等式检验过程的梳理,简直是精彩绝伦的科学侦探故事。读完后,我依然无法完全“理解”量子力学,但至少,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开放、更谦卑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窗户,即使我们无法完全看清里面的所有细节,但那种震撼人心的美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对于《香料的全球史》这本书,我最初的期待只是了解一些异国情调的烹饪原料,没想到却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贸易、殖民扩张和文化交流的宏大历史画卷。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他从一粒肉豆蔻、一根丁香的价值链入手,清晰地展示了从南洋的偏远岛屿到欧洲王室餐桌之间的漫长且充满血腥的旅程。书中关于16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行为的描述,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为了控制极少数高价值香料的产地,人类社会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简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更妙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香料仅仅视为商品,他还探讨了香料在宗教仪式、医药、乃至情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这让香料的历史变得无比丰满和立体。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优雅的、带着历史沧桑感的散文体,它让你在品味历史的酸甜苦辣时,仿佛也能闻到远处船舱里弥漫的丁香和胡椒的味道。
评分这部由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神秘的海洋》系列丛书,简直就是一本活的海洋百科全书!我原本以为自己对海洋生物已经有了不少了解,但翻开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简直是井底之蛙。首先,它对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描写,简直是科幻小说般的奇景。书中详细介绍了那些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生存的奇特生物,比如管虫和盲蟹,它们依靠化学合成而非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这种生命形式的韧性和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学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对生命奇迹的敬畏。比如,书中描绘了科学家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深潜器送入万米马里亚纳海沟,那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对科学的执着,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此外,关于洋流和气候变化的章节,也用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表,将复杂的地球物理过程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文科生也能领略到海洋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枢纽地位。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深深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