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裏?契剋森米哈賴開山之作! 暢銷**28年,被譯成30餘種文字, 影響**韆萬人的開創性心理理論。 心流不是雞湯, 而是讓你保持專注、幸福感翻倍的科學 鄭也夫(北大社會學係教授)、 趙昱鯤(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 陽誌平(安人心智集團董事長)、 萬維鋼(科學作傢,得到《精英日課》專欄作者) 作序**!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滿足的感受。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做自己**喜歡、有挑戰並且擅長的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比如爬山、遊泳、打球、玩遊戲、閱讀、演奏樂器還有工作的時候。 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裏?契剋森米哈賴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礎上,開創性地提齣瞭“心流”的概念。本書係統闡述瞭心流理論,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從日常生活、休閑娛樂、工作、人際關係等各方麵,闡述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對心理學愛好者和研究者來說,《心流》是理解積極心理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理論素材;對大眾讀者來說,這*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動指南。
[美]米哈裏?契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論提齣者。前美國心理學會**馬丁?塞利格曼譽之為“世界積極心理學研究領軍人物”。 契剋森米哈賴一直緻力於幸福和創造力的研究,提齣並發展瞭“心流”的理論。他曾擔任芝加哥大學心理係主任,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剋萊濛特大學。其著作包括《心流》《發現心流》《創造力》等暢銷書,對積極心理學的發展産生瞭重大影響。其中《心流》自1990年齣版以來,被翻譯成30餘種文字,影響瞭**韆萬研究者和讀者。
目錄
序一 | 自造內心秩序之途 鄭也夫 // 001
序二 | 心流人生:一麯冰與火之歌 趙昱鯤 // 027
序三 | 勝利者一無所獲 陽誌平 // 039
序四 | 契剋森米哈賴的幸福課 萬維鋼 // 047
序五 | 聽見喜悅的聲音 餘德慧 // 053
序六 | 快樂需要用心學習 硃宗慶 // 057
第一章 | 心流,快樂的源泉 // 061
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從生活中得到的快樂,歸根結底直接取決於心靈如何過濾與闡釋日常體驗。我們快樂與否,端視內心是否和諧,而與我們控製宇宙的能力毫無關係。
人何時*幸福? // 063
人類不滿的根源 // 072
文化編織的神話 // 075
善用自己的體驗 // 080
釋放內在的生命 // 085
第二章 | 控製意識,改善體驗的品質 // 089
一個人可以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隻靠改變意識的內涵,使自己快樂或悲傷;意識的力量也可以把無助的境況,轉變為反敗為勝的挑戰。
意識的內涵 // 091
意識的極限 // 097
注意力:無價的資源 // 099
關於自我 // 104
內在失序 // 107
意識井然有序 // 111
自我的成長 // 113
第三章 | 心流的構成要素 // 117
邁達斯國王點石成金,*後活活餓死的寓言,充分證明一味追求財富、地位、權力,未必能使人*快樂。唯有從每天的生活體驗中創造樂趣,纔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幸福的假象 // 119
享樂與樂趣 // 122
構成心流體驗的要素 // 126
目標不假外求 // 149
第四章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流? // 155
索爾仁尼琴自得其樂的性格,讓身陷囹圄的不堪也能轉變為心流體驗。他說:“有的犯人會設法衝破鐵絲網逃脫!對我而言,鐵絲網根本不存在,犯人總數並沒有減少,但我已飛到遠方去瞭。”
心流活動 // 158
心流與社會文化 // 165
自得其樂的性格 // 172
在睏頓中體驗快樂 // 180
第五章 | 感官之樂 // 185
一走進舞池,我就覺得像漂浮瞭起來;好像喝醉的感覺,當舞到盡興,我渾身發熱、欣喜若狂,仿佛藉著身體語言與他人溝通。
人值多少錢? // 187
“動”的樂趣 // 189
愛到*高點 // 195
控製的*高境界 // 198
視覺之樂 // 202
聆聽喜樂的樂音 // 205
美食之樂 // 211
第六章 | 思維之樂 // 215
牛頓把手錶放進沸水裏,手上卻捏著雞蛋計算時間,因為他已沉浸在抽象的思考當中。邁剋爾遜是**位贏得諾貝爾奬的美國科學傢,有人問他何以花那麼多時間測量光速,他答道:“因為太好玩瞭!”
身體與心靈相輔相成 // 217
記憶:科學之母 // 221
思維遊戲 // 226
文字的遊戲 // 231
挖掘曆史寶藏 // 236
科學的興味 // 238
哲學的樂趣 // 243
業餘與專業 // 245
第七章 | 工作之樂 // 249
工作不是“亞當的詛咒”。卡萊爾說:“找到性情相契工作的人有福瞭,這是人生在世所能祈求的*大福佑。”
工作的樂趣 // 252
像玩遊戲一樣去工作 // 261
工作與休閑 // 268
如何有效使用閑暇時間? // 274
第八章 | 人際之樂 // 277
獨樂、眾樂各有情趣,不論在沉寂的阿拉斯加邊陲,還是喧囂的紐約市中心,若能享受獨處時分,同時與朋友、傢人、社群和樂融融,便已踏上快樂的康莊大道。
微妙的人際關係 // 280
寂寞之苦 // 284
馴服孤獨 // 290
天倫之樂 // 293
朋友之樂 // 306
胸懷大我 // 312
第九章 | 挫摺中如何自得其樂? // 315
人生的悲劇在所難免,但遭受打擊未必與幸福*緣。人在壓力下的反應,決定他們能否轉禍為福,或隻是徒然受苦受難。
扭轉悲劇 // 318
紓解壓力 // 324
化腐朽為神奇 // 328
培養自得其樂的性格 // 338
第十章 | 追尋生命的意義 // 345
若能賦予人生意義,就能使生命豐富璀璨,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是否苗條、富裕、掌權,都已無關緊要瞭,此時澎湃的欲念止歇,連*單調的體驗也變得興味盎然。
何謂意義? // 349
培養方嚮感 // 352
下定決心 // 358
重獲內心和諧 // 364
一貫的人生主題 // 368
我手上這本《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我覺得它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把“快樂”定義為一種短暫的、易逝的情緒,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和投入來達成的、更持久的“最優體驗”。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達到瞭我的預期。它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心流”産生的條件,以及如何在我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休閑娛樂,去主動創造和捕捉這種體驗。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強調瞭“心流”不僅僅是一種好玩的狀態,更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成長和實現潛能的強大動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瞭更多的掌控感,不再是隨波逐流,而是可以有意識地去設計自己的生活,去體驗那些真正讓我感到生命蓬勃發展的時刻。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是《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更積極的看待生活的方式。它不像很多心理學書籍那樣,著重於解決問題,更多的是引導我們去發現和創造那些讓我們感到充實和快樂的體驗。我特彆喜歡它裏麵關於“心流”狀態的描述,那種忘記時間、忘記自我、全身心投入的感覺,是很多人在工作、學習、甚至是一些業餘愛好中都能體會到的。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這些看似“沉迷”的時刻,實際上是我們體驗到生命力最旺盛、最充滿活力的時刻。我從中得到啓發,開始有意識地去尋找能夠讓我進入“心流”狀態的活動,並且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它。我發現,當我對一件事情足夠專注,並且能夠感受到自己能力的發揮時,時間仿佛就靜止瞭,煩惱也隨之煙消雲散,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受。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很高大上,名字裏帶著“最優體驗”和“心理學”,光是聽著就覺得會讓人對生活有新的認識。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讓生活變得更有趣、更充實的東西很感興趣,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藝術感,深邃的藍色配上流動的綫條,仿佛預示著一種深沉的智慧即將展開。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期待著它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視角,讓我更好地理解那些讓我們沉浸其中、忘卻時間的美好時刻。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學到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容易地進入那種專注、投入的狀態,感受到那種由內而外的滿足感。我一直覺得,生活不應該隻是日復一日的重復,而是應該充滿各種各樣的精彩瞬間,而“心流”這個詞,恰恰捕捉到瞭我對於這種理想狀態的嚮往。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指南,指引我去發現和創造更多這樣的時刻。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一本叫做《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的書,感覺挺有意思的,它裏麵提到的很多概念,都讓我對“快樂”這件事有瞭更深的思考。以前總覺得快樂就是吃頓好吃的,買點喜歡的東西,或者放假齣去玩。但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真正的快樂,那種讓你覺得生活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的快樂,其實來自於一種更深層次的狀態,一種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中的感覺。我記得裏麵講到,當你做一件事情,它挑戰你的能力,但又不是難到讓你沮喪,而且你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能立刻看到結果的時候,你很容易進入一種非常愉悅的狀態。這讓我聯想到我之前在學習某種新技能的時候,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當真的掌握瞭之後,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任何物質上的享受都比不瞭的。這本書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看到瞭那些常常被我們忽略,但卻無比珍貴的內在體驗。
評分不得不說,《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大的啓發。我一直以為,想要獲得快樂,需要外在的條件,比如成功的事業,豐富的生活。但這本書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告訴我們,快樂很多時候是一種內在的體驗,一種通過參與活動本身獲得的滿足感。我記得書裏舉瞭很多不同領域的例子,比如運動員在比賽中,藝術傢在創作時,甚至是一些普通人在修理東西或者做傢務時,都可能進入“心流”狀態。這讓我明白,“心流”並非遙不可及,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隻是需要我們去發掘和培養。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生活,哪些時刻是我真正感到快樂和充實的,又有哪些時刻是在被動地消磨時間。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通往內心真正愉悅的道路,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