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湖北新华书店

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文兵 著
图书标签:
  • 黄帝内经
  • 养生
  • 饮食
  • 中医
  • 健康
  • 徐文兵
  • 食疗
  • 滋味
  • 湖北新华书店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城书籍类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61771
商品编码:2603147907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饮食版!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定价:59.90元

作者:徐文兵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9061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中国人体质度身定做的家常饮食营养学经典!

★迄今为止,市场上关于营养学的书籍大多基于西方的“以食物营养价值为本”的营养学理念,都是教我们应该吃什么营养成分高的食物,不应该吃什么营养价值低的东西,而没有一本教我们如何能够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的本能为主,顺应四季的流变来选择适合每一个中国人体质的饮食营养书。

★作为饮食版《黄帝内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国人到底应该如何吃才符合生命之道:“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吃什么不重要,是不是饥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馋了,这几点很重要”“人,越吃新奇特的东西,元气消耗越大;而越吃常食,身体会惯性运作,消耗就越小”“同样是你,但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用不同方法吃进去的食物,*后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饥的时候要吃饱,饿的时候要吃好”“吃肉是需要挑部位的”……

★本书内容源于徐文兵精品付费课程——《饮食滋味》,过千,好评如潮。本次出版,徐文兵老师对课程内容做了进一步修订完善,更便于读者理解学习和操作。

内容提要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摧毁了传统,营养和元素代替了味道……关于吃的一切都有了变化。怎样吃才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才真正能抚慰中国人的身心呢?
为什么选择读《饮食滋味》?因为,《饮食滋味》讲的是适合中国人每个人体质的饮食之道。也许你会觉得,活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如何饮食是根本不用学的。其实,读完这本书,你的饮食观和人生观将会有巨大的改变。
本书是《黄帝内经说什么》的作者徐文兵老师从《黄帝内经》等经典中总结出的zui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营养智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解答我们的身体真正缺什么,应该吃什么以及怎样吃的重大生命问题。


目录


目录

“以人为本”还是“以食物为本”——中西方营养学的大区别
1.希望人人都能懂点儿中医营养学02
2.饮食滋味的“滋”是什么10
3.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17
4.中医的饮食观和西医一样吗21
5.中医营养学的讲究26
第二章
为什么要“应地而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吃的终目的是“求和”32
2.谁吃,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心情下吃41
3.各种食物,自有老天给的不同能量48
第三章
一生的营养之路——“五谷、五畜、五果、五菜”
1.为什么中医说五谷养人——“五谷为养”52
2.为什么中医说吃肉只是为身体锦上添花——“五畜为益”59
3.为什么中医说水果是五谷、五畜吃多以后帮助消化的一种东西——“五果为助”70
4.为什么中医说蔬菜不能当主食——“五菜为充”75
第四章
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神
1.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82
2.五味是如何调神的87
第五章
饮食饮食,缺“饮”不可
1.有多少人,一生都不识“水”为何物98
2.喝什么不重要,喝完的结果才重要109
3.喝进去的东西不等同于我们的(体液)114
4.卫气:推动体液运行的动力120
第六章
吃适合自己的
1.汤对人好在哪儿126
2.汁对人好在哪儿128
3.浆对人好在哪儿132
4.液对人好在哪儿136
5.胶对人好在哪儿140
6.糜对人好在哪儿142
7.髓对人好在哪儿145
第七章
你会喝酒吗
1.世上有多少人会饮酒152
2.酒无美恶,过则为灾158
第八章
你会“消”“化”食物吗——使用水、油、火的智慧
1.食物为什么要烹164
2.帮助身体消的方法有哪些167
3.会吃的人要懂焯、煮、蒸之道170
4.吃油好吃天然油(胡麻油、猪油)173
5.会吃的人要懂煎、炸、烹、爆(炒)之道177
6.会吃的人要懂炙、烧、烙、炮、焖之道179
第九章
你会吃酱、茶、酒、肉、蛋吗
1.“不得其酱不食”:豆豉、纳豆、酱豆腐(臭豆腐)、豆瓣酱等184
2.什么人喝什么茶190
3.喝酒好喝粮食酒192
4.如何吃肉、蛋才能保证好吃又营养195
第十章
芳香类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
1.辛、香、温的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202
2.酸味对人有什么好处207
3.肉药:唤醒我们的消化系统209
4.不同的香料分别对人有什么好处212
第十一章
调身的智慧
1.为什么饮食要调和五味218
2.要想活到天年,先把自己的五脏调好再说221
第十二章
调肝的智慧
1.知道什么时候该“补”“泻”“损”“益”224
2.肝气虚、肝气实的人会得什么病225
3.自己在家如何调肝229
第十三章
调心的智慧
1.心病分为心病、心包病两种,你是哪一种242
2.心病还要经方医245
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253
第十四章
调脾的智慧
1.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262
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264
第十五章
调肺的智慧
1.肺不好有什么表现272
2.治疗肺病有什么名方274
第十六章
调肾的智慧
1.肾不好有什么表现282
2.治疗肾病有什么名方286
第十七章
《辅行诀》中的食疗名方
1.养生补肝汤294
2.调中补心汤295
3.建中补脾汤296
4.宁气补肺汤297
5.固元补肾汤298
6.“小汤”变“大汤”之法299






作者介绍


徐文兵
徐小周,字文兵,知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被授予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荣誉市民。后考取美国针灸师、中医师资格证书,获马里兰州针灸师执照。
1998年回国,先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周稔丰教授、苏有余先生,始终奉行崇古复古的理念,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倡导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以闻道、行道、证道为己任,惠及患者遍布海内外,桃李满天下,成为独领的一代中医教育家和医学家。
2007年出版专著《字里藏医》,其繁体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国台湾出版后,当年即被《中国时报》评为年度生活类十大好书。2008年年底,与梁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宣讲《黄帝内经》,相关对话丛书一套6册也先后出版。2009年于中国气象频道主持《四季养生堂》栏目,相关音像和图书《四季养生法》于2012年出版。

文摘


序言



《饮食滋味》 黄帝内经的智慧,舌尖上的健康密码 —— 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重磅新作 湖北新华书店 诚意呈现 在这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被各种“健康指南”和“饮食秘籍”裹挟,却常常感到迷失。食物从最初满足生存的必需品,演变成了彰显品味、制造焦虑的符号。我们追求的,究竟是口腹之欲的短暂满足,还是身体长久安康的内在和谐? 对于这些困惑,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位穿越千年的智者——黄帝,以及他留下的不朽经典《黄帝内经》。这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医学巨著,不仅是关于养生的宝典,更是关于如何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而在这部宏伟著作中,饮食,无疑是连接人与自然、身与心最直接、最深刻的枢纽。 徐文兵老师,这位以其深邃的国学功底和通俗易懂的讲解风格,让《黄帝内经》重焕光彩的大家,在《黄帝内经说什么》畅销全国后,再次倾力打造了这部《饮食滋味》。他将带领我们暂别那些喧嚣的养生潮流,回归到《黄帝内经》最本真的教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吃”。 《饮食滋味》,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场关于“吃”的回归与重塑。 一、从“吃”到“食”,找回食物的本真与价值 在许多人眼中,“吃”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理需求,或者是一种消遣方式。然而,《黄帝内经》却告诉我们,“食”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关系到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影响着我们的情志变化,甚至关乎我们生命的走向。 徐文兵老师在这本书中,将带领我们深入探讨《黄帝内经》中关于“食”的精髓。我们会了解到: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是《黄帝内经》提出的食物基本分类原则。我们将不再被单一的“低脂”、“高蛋白”等标签所迷惑,而是理解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比如,为什么五谷是“养”?它们如何滋养我们的根本?五果、五畜、五菜又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的配伍,又蕴含着怎样的“道”? 辨识食物的性味归经: 《黄帝内经》强调食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以及它们所归的经络。这些看似古老的理论,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徐老师将用现代人的语言,生动地解读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夏天要多吃些清凉的食物,为什么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生冷;为什么吃到苦味会让你打个激灵,而吃到咸味则会让你联想到大海。通过了解食物的性味,我们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季节的变化,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让食物真正地滋养我们,而不是成为身体的负担。 “辨其味”与“察其色”: 《黄帝内经》提倡通过观察食物的色泽和品尝其滋味来判断其属性和功效。这本书将引导我们重新唤醒身体的感知能力,学会用心去“吃”,去体会食物的细微差别。我们会发现,原来食物的颜色本身就传递着丰富的营养信息,而不同的味道,则对应着不同的生理功能。这种“微观”的体察,将让我们与食物建立起更深的连接,让每一次进食都成为一次与自然的对话。 二、五味调和,阴阳平衡——舌尖上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的核心理念在于“阴阳平衡”和“五行协调”。而饮食,正是实现这一平衡的关键途径。过度的偏嗜某种味道,或者长期食用某种性质的食物,都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引发疾病。 《饮食滋味》将深入剖析: 五味俱全,各有其用: 辛、甘、酸、苦、咸,这五种味道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身体的健康。这本书将详细阐述每种味道对人体脏腑和气血的影响: 辛味: 散,可以宣发肺气,疏通经络,但过食则耗气伤血。 甘味: 缓,可以补益脾胃,缓急止痛,但过食则壅滞气机,生湿生痰。 酸味: 敛,可以固涩精气,止汗止泻,但过食则伤肝耗筋。 苦味: 降,可以清热泻火,燥湿,但过食则伤肾耗精。 咸味: 软,可以软坚散结,润下,但过食则伤心耗血。 徐老师将带领我们理解,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巧妙地运用这五味,让它们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避免过度带来的损伤。 “过”与“不及”的智慧: 养生并非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吃”,而是要讲究“度”。《饮食滋味》将引导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对某种味道的极度偏爱,还是对某些食物的刻意回避,都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我们将学会如何适度地品尝各种味道,如何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有节”的实践指南: 《黄帝内经》反复强调“饮食有节”,即吃饭要有规律,有节制。本书将结合《黄帝内经》的理论,提供具体的实践建议,例如,我们应该在什么时间吃饭?一次应该吃多少?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更舒畅?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 三、从“吃”到“养”,体验身心灵的和谐共鸣 《饮食滋味》想要传递的,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怎么吃”的知识,更是一种对待食物、对待生命的态度。当我们将《黄帝内经》的智慧融入日常饮食,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在调养身体,更是在涵养心性,提升生命的品质。 “食”与“情志”的关联: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与饮食息息相关。不愉快的饮食经历,或者长期食用不适合的食物,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反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帮助我们稳定情志,保持内心的平和。本书将探讨食物如何影响我们的心情,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情绪。 “食”与“时令”的呼应: 万物生长皆有时令,人体也受时令变化的影响。顺应自然,选择当季的食材,遵循时令的饮食原则,是《黄帝内经》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徐老师将带领我们感受不同季节的饮食特色,如何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找到最适合我们身体的饮食节奏。 “吃”的仪式感与感恩之心: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囫囵吞枣,甚至边吃边工作。徐老师将引导我们重新找回“吃”的仪式感,学会感恩食物的来之不易,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当我们将每一餐都视作一次与自然的连接,一次对身体的滋养,那么“吃”就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行为,而是一种充满爱与觉知的体验。 《饮食滋味》,是徐文兵老师继《黄帝内经说什么》之后,又一次对这部千古奇书的深度挖掘与创新阐释。 这本书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案例生动而贴近生活。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医学教材,而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用最温柔、最智慧的声音,引导我们走向一条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生活之路。 无论您是《黄帝内经》的忠实读者,还是对健康养生充满好奇的探索者,亦或是想要重新审视“吃”的意义的每一个现代人,《饮食滋味》都将为您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它将帮助您: 拨开重重迷雾,找回食物最本真的味道与价值。 掌握《黄帝内经》关于饮食的智慧,成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掌舵者。 在平凡的“吃”中,体悟天地大道的运行规律,感受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重拾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忽略的,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智慧。 在湖北新华书店,我们诚意推荐《饮食滋味》。 愿这本书,能让您的餐桌,从此充满《黄帝内经》的滋味;愿您的身体,从此拥有更长久、更自在的安康。 让我们一起,从“吃”开始,回归健康,回归生活本真的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饮食滋味——<黄帝内经>饮食版!》给我带来的冲击,远超我之前的预期。徐文兵老师总是能以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深奥的医学道理娓娓道来。这本书,更是将《黄帝内经》中那些关于“食”的哲学,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一直觉得,我们现代人对食物的理解,过于片面,只关注其营养成分,而忽略了食物本身的“性味”,以及它们与我们身体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黄帝内经》在这方面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徐老师通过对《黄帝内经》原文的解读,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些食物吃了会上火,有些吃了会让你精神饱满,有些则可能适得其反。他强调的“辨证施食”,绝非简单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而是要根据个体的体质、季节、甚至当下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这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饮食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开始思考“吃”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蕴含的大学问。

评分

从《黄帝内经说什么》到《饮食滋味》,徐文兵老师总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饮食滋味——<黄帝内经>饮食版!》这本书,更是将“吃”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一直觉得,我们现代人对食物的认识,有些偏颇,过分依赖现代科学的营养分析,而忽略了食物本身所蕴含的“能量”和“信息”。《黄帝内经》在这方面的智慧,是现代科学无法完全替代的。徐老师在书中,通过对“谷、果、畜、菜”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论述,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最基本食物的价值,以及它们如何滋养我们的生命。他强调的“辨证施食”,更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食物,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与食物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刻。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我们与自然、与自身健康对话的媒介。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我未来饮食生活中,重要的参考和指引。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黄帝内经》饮食版”这样的副标题,我还有些担心,觉得会不会过于枯燥,或者是在玩概念。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饮食滋味》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徐文兵老师的文字,就像他的讲课一样,充满着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他不会一味地照搬古籍,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现代生活实例,以及他多年临床的经验,将《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的智慧,转化成我们能够理解、能够实践的语言。我尤其欣赏他在书中对“味”的解读。我们常常只关注食物的“好不好吃”,却很少去体会不同“味道”对身体的影响。“酸甘化生阴”,“辛甘化生阳”,这些在《黄帝内经》中被反复强调的原则,通过徐老师的讲解,变得生动而具体。他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时候吃点酸的能解腻,为什么吃点甜的能让人心情愉悦,而这些背后,都与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吃”,一个与养生、与健康、甚至与生命哲学都紧密相连的“吃”。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非常感兴趣,而饮食,无疑是连接“天”(自然环境)和“人”(个体生命)最直接的桥梁。《饮食滋味——<黄帝内经>饮食版!》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徐文兵老师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深入解读,让我认识到,我们的饮食,不应该脱离自然的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的季节,身体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适合吃的食物也应该是不同的。书中关于“五味所伤”的论述,更是让我警醒。过多的酸会伤肝,过多的苦会伤心,过多的甘会伤脾……这些看似寻常的味道,一旦过量,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徐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中庸之道”在饮食上的体现,即凡事有度,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讲“吃”的书,它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回归自然、顺应规律的生活态度。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生命更深刻的敬畏,以及如何通过最朴素的方式,去呵护我们宝贵的身体。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徐文兵老师的名字,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早已如雷贯耳。他的《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我一直奉为圭臬,反复阅读,每一次都有新的体悟。这次《饮食滋味——<黄帝内经>饮食版!》的问世,更是让我惊喜不已。我一直认为,饮食乃民生之本,更是养生之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其关于饮食养生的论述,博大精深,却又常常被我们现代人忽视。徐老师这次将目光聚焦于“吃”,这无疑是最贴近我们生活、最实用、最接地气的一个切入点。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看看徐老师如何将古老智慧与现代饮食习惯相结合,如何解读那些关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精妙论述,又如何将“辨证施食”的理念融入到我们日常的餐桌上。湖北新华书店的印刷质量一如既往地令人放心,纸张的触感也很好,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更多关于饮食与健康的新认知,希望它能像《黄帝内经说什么》一样,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养生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