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六壬大全 |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
| 【状 态】 上架 |
| 【作 者】 郭御青 原著 徐伟刚 点校 |
| 【 ISBN 】 9787806898024 |
市场价:30元
开本:32 出版日期:2007.12 页数:414
本店实拍图片如下:
徐伟刚 辛亥年生,会计专业,江苏常熟人。中国国际易经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当代著名易学家,著名六壬学者。
1989年开始接触传统文化,主要集中于佛学、儒学、老庄、易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其中在易学上专攻六壬、子平、相学、地理等传统主流易学应用文化,并且取得了较多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1年应邀参加第十二届安阳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并作大六壬专题学术报告会,引起巨大反响。 ”
2002年开始在北京正式从事易经术数文化的研究传播工作。
2003年主要从事易学作品的著述,在国内易刊《易友园地》、 《易海方舟》上⒈矶嗥�重要易学论文,引起易学界广泛关注�?lt;br /> 2004年出版了现代易学实用专著《袖里乾坤·”——大六壬
新探》、 《八字正解》两部作品,影响海内外易学界,获得
广泛好评。
2,005年始面向海内外易学界,商界进行易经文化的咨中策划教育活动,服务社会大众与现代企业,取得了良好效益。
现定居北京专业从事中国传统国学中的易经文化工作和学术研究,把传统易学文化产业与现代经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影响日益广泛。
主要著作:
《袖里乾坤—一—大六壬新探》
《八字正解—-。—子平术精析》
《大六壬揭密与现代应用研究》
《相学原理》
《子平分析纲要》
------------------------------------------------------------
《六壬大全》清代收入《四库全书》子部之术数类、占卜之属。她是历代壬学知
识与资料的整理与汇总,所以《四库全书·提要》以为“其为博综简括,固六壬家之
总汇也。”
《六壬大全》第一卷:从入手法开始,讲述九宗门歌诀,详录三传总汇和岁月干支神煞,扼要介绍德合鬼墓刑冲破害方法,并且附有六十四课目诗诀,基本上是壬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汇总与整理。
第二卷:重点探讨六壬十二支神、十二天将的基本起例、概念、意义和应用象意,突出神将信息在壬学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卷:说明干支、四课、三传、发用等壬课基本形式特征规律,同时收录历代著名壬学诗诀歌赋,其中包括“照胆秘集”、 “肘后经”、 “玉成歌”等。
第四卷:收录了“括囊赋”、 “云霄赋”、 “三才赋”三篇重要赋文;但从内容上看, “云霄赋”、 “三才赋”讲述的是金口诀内容,似乎与六壬无关。
第五卷一一第八卷:此四卷收录了720种壬课与六十四易卦对应所构成的《课经》。课经一般体例是:课名定义、课象、举例、订讹、歌诀等。 《课经》是六壬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九卷——第十卷』收录了“毕法赋”, “毕法赋”为壬学中重要的实用方法论,历代壬学家用壬实践都是围绕着该赋来展开的。
本书详加订正增删了古版谬误和不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质量上乘的现代版《六壬大全》。
-------------------------------------------------------------
目 录】
前 言…………………………(1)
简 介…………………………(5)
提 要………………………………(7)
卷 一…………………………………………(1)
十干寄官 ………………………………… (1)
岁神煞 ……………………………………(12)
太岁神煞 …………………………………(12)
十天干神煞 ………………………………(13)
十二地支神煞 …………………………(14)
内天罡行十二经络 ……………………(15)
逐月神煞 ……………………………… (18)
德 …………………………………… (28)
合 ……………………………………(28)
鬼 ……………………………………(32)
墓………………………………………………(33)
破………………………………………………(35)
害…………………………(35)
刑………………………………(36)
冲 ………………………………(37)
课目……………………………………………(37)
贵神 无处不临…………………………………(41)
媵蛇 不临戌亥…………………………………(41)
朱雀 不临酉戌亥子……………………………(42)
六合 不临申酉戌亥子丑………………………(42)
勾陈 不临酉戌亥子 …………………………(42)
青龙 不临戌亥…………………………………(43)
天空 无处不临…………………………………(43)
白虎 不临辰巳…………………………………(43)
太常 不临卯辰巳午……………………………(43)
玄武 不临寅卯、辰巴、午未…………………(44)
太阴 不临卯辰巴午…………………………… (44)
天后 不临辰巳…………………………………(44)
卷 二……………………………………(45)
大神总论………………………………………(45)
又总说…………………………………………(45)
………………
………………
灾厄课……………………………………(294)
卷 八………………………………………(296)
殃咎课……………………………………(296)
九丑课……………………………………(298)
鬼墓课……………………………………(300)
励德课……………………………………(304)
盘珠课……………………………………(309)
全局课……………………………………(310)
玄胎课……………………………………(317)
连珠课……………………………………(321)
杂状课……………………………………(327)
物类课……………………………………(328)
卷 九………………………………………(342)
毕法赋(上)…………………………(342)
卷 十………………………………………(380)
毕法赋(下)…………………………(380)
翻开这本《六壬大全》,我的心头立刻涌起一股敬畏之情。郭御青的笔触,如同一位经验老到的匠人,细致入微地雕琢着六壬这个古老而深邃的术数体系。这本书绝非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入门读物,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珍贵手稿,凝聚了数代术数研究者的智慧结晶。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神将”生克制化关系的论述,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之中,每一个节点的互动都清晰可见,毫不含糊。读到后来,我不得不放慢速度,反复咀嚼那些关于“课体”和“用神选取”的章节,深感自己的基础知识需要重新夯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和“深”,它没有回避任何争议性的观点,而是将不同的流派思想并陈,让读者自行去辨析、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对于那些真正想在六壬之道上有所建树的人来说,这本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而非可以随意翻阅的“休闲读物”。它要求读者付出时间、心力,甚至需要一定的术数背景才能更好地吸收其精髓。
评分我曾听闻圈内前辈提及郭御青的经典地位,但直到亲手捧读此书,才真正体会到那种“大家手笔”的震撼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起课方法到复杂的应事判断,过渡得极为自然。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六壬神课”与“风水学”之间隐秘联系的探讨,虽然篇幅不多,但点到为止,却引发了我对两者关系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一个在术数领域摸索多年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它点亮了那些以前模糊不清的知识盲区。它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因为在术数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不同情境下的最优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无比扎实的理论框架,让学习者能够在这个框架内自由探索,而不是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缚。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耐力”的。它不像那些迎合大众兴趣的“速成”书籍,翻几页就能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小技巧。这本《六壬大全》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深入了解“术数风水”领域的人来说,它都是一座必须攀登的高峰。我个人的感受是,当你沉浸其中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郭御青老先生对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间微妙关系的捕捉,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书中对于“课体”变化带来的吉凶程度差异的描述,细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每当我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我平日观察到的现象中时,总能发现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宇宙观和时间哲学的解读,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正处于对传统玄学感到有些迷茫的阶段,市面上的资料多如牛毛,但往往缺乏系统性与实战指导。徐伟刚先生的整理和校注,无疑为我们这些后学者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排版印刷,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整理思路,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能够以一种相对清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我注意到,对于一些关键的断语和口诀,书中有详细的注释和举例,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特别是关于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去验证理论的那些章节,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时候,术数学习的瓶颈就在于“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这本厚重的著作,与其说是术数秘籍,不如说是一部详尽的“术数研究方法论”。
评分这是一部充满古朴气息的典籍,它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道”的韵味。读这本书,你会深刻体会到古代术士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徐伟刚先生的整理工作功不可没,他如同一个优秀的导游,带领我们在复杂的术数迷宫中穿梭,为我们指明方向,又不至于剥夺我们自行探索的乐趣。全书内容浩瀚,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让人感叹古人对自然、人事的高度关注与精妙总结。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预测方法,更是在学习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如何将复杂的世界简化为清晰的符号系统,并从中寻找规律。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节奏感和力量感,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能感受到郭御青先生在伏案疾书时的那种专注与激情。它无疑是六壬术数领域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