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間尋天真,於童心得熱忱
水墨畫傢林曦的精選畫作閤集
★小駐,在花間,一覽四季芳華;遊戲,水墨間,一如童子初心
“人無癖不可與交, 以其無深情也。”熱愛花的林曦用水墨畫下瞭許多種花的不同時刻的美好姿態,如芍藥、梔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她也特彆喜歡畫小朋友,“他們那種完全無傷大雅不會造成痛苦的小悲哀特彆特彆可愛”。那些畫麵裏有甜蜜,有憂愁,但都是珍貴而且不易再來的時刻。
畫的是各類清雅之花、惹人喜愛的小孩,筆尖流露齣的是柔軟的情意與對萬物的深情,可以窺見的是一個畫傢真誠的性情。
★筆墨寫意,賦萬物以深情;永葆童心,於細微見樂趣
不論是畫花,還是畫小朋友,林曦畫的題材都小。“畫的是打動我的東西。可能都是細節,落在微小之處。小杯小盤,小肉小酒,小花小山,小人小獸。” 這些小畫,本真、質樸、可愛、有趣,能觸動每個人內心溫柔的一角,發現自己失落已久的天真和熱忱。在這個小世界裏,有著大大的樂趣。
★用畫一張畫的態度對待生活,隨書附贈彆冊《談藝錄》
“藝術真正的基礎在於每時每刻,美育的意義不在於畫齣一張畫,而是說你能夠用畫一張畫的態度來對待生活。”更多關於藝術美育的深層討論、畫傢林曦的創作曆程、文人畫的鑒賞等內容,收錄在內。
★知名作傢慶山、馮唐作序推薦
★精選170餘幅畫作,全彩印刷,雙封設計,裸脊鎖綫裝幀,清新呈現水墨畫的空靈意境
寫字打拳,讀書作畫,看流水繞庭,四季都可打掃,四季都好觀花,壁上有畫,案上有茶,窗外有雲氣,心裏有世界,手中有玩具。且學且玩兒,很自足。——林曦
《花與童》是水墨畫傢林曦的精選畫作閤集,慶山、馮唐作序推薦。
林曦的畫作樸拙天真、細膩靈動,尤其喜畫花朵、孩童、案頭玩意等美好小景。畫集是林曦對自然、藝術、生活等的一份內心獨白,以“花”和“童”為主題來反觀日常生活中細微的美好、感動的瞬間、爛漫的時刻。在花間尋天真,重拾寜靜美好的天然本性;於童心得熱忱,找迴生命中珍貴的持有。
全書共分為“花間集”“童心說”“問答錄”三輯,並隨書附贈彆冊《談藝錄》。
“花間集”——芍藥、梔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60幅清雅之花,一覽四季芳華,詮釋何為“供養自己的插花之道”;
“童心說”——天真、可愛、甜蜜、憂愁……88幅童子繪圖,水墨遊戲間,珍視“用盡力量過好當下生活”的童心。
“問答錄”——以“窗颱上的一片青苔”為喻,解讀中式文人審美及其標準;從“斷捨離”齣發,論古人的待物之道等。
《談藝錄》——分享學畫之路、創作經曆,深入談論筆墨修養、濛養生活、文人的輕盈和紮實、好作品的標準、藝術品的收藏等話題。
林曦
水墨畫傢,1983年生於重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擅長用傳統水墨描繪當下,筆墨師法古人,畫作有樸拙天真的樣子,細膩靈動,尤其喜畫花朵、孩童、案頭玩意等美好小景。受傢庭熏陶,她從小就很喜歡並且有機會深入學習體驗中國傳統,尤其喜歡寫字。少年時辦過不少畫展,齣版過詩文畫集,現在緻力於中國文人傳統美學和生活方式的轉譯與傳播,也在古琴、中醫等不同領域中持續學習。
從興趣齣發,她創辦瞭美育與文化工作室“小世界工作室”、教授書畫的“暄桐教室”、基於中式文人審美的獨立設計品牌“山林曦照”。各種各樣的智慧和樂趣會有其相通之處,盡情地玩耍和不懈地努力,叫人充實又踏實。
斷斷續續以左右心室和大小腦讀林曦的書畫,像看大河裏慢慢移動的一個草木豐茂的汀洲。
——馮唐 作傢
林曦的繪畫是平時思考的結晶,也是反映人生百態的視覺日誌。筆墨和琴弦都是林曦恣意縱情卻又能收放自如的遊戲人生。她一直屬於天生的明星畫傢,聰慧美麗又纔情兼備。她的水墨寫意,描寫眾生百相,是人們的生活審美經驗的提煉,精英小眾文化可以引為知己,大眾也可以在莞爾一笑中找到共鳴感。
——陸蓉之 策展人、藝評傢
對於畫傢而言,“兒童節”既是童心未泯的心結,她以青春力挽童年,對抗更具社會性的成年。在小世界裏鋪敘和諷喻細微的興替觀。
——尹吉男 藝術史學者、當代藝術評論傢
輯一 花間集
供養自己的插花之道
輯二 童心說
天然的鄭重與天然的不忽略
童子
輯三 問答錄
我想要留一片青苔
後記
虛舟有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立刻被一種內斂而又深沉的美學氣息所吸引。它不同於市麵上許多追求視覺衝擊力的畫冊,林曦的畫作是需要靜心去品味的。那些水墨的暈染層次感極強,墨色的濃淡乾濕之間,蘊含著東方傳統藝術的精髓。我感覺自己仿佛在跟隨畫傢一起,進行一場心靈的遊曆。他對於“童”的理解,並非簡單的描摹孩童的形象,而是捕捉瞭那種未被世俗汙染的靈性。那些孩子或獨坐,或嬉戲,神態自然,充滿瞭故事感。整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考究,紙張的質感與墨色的呈現達到瞭完美的統一,使得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是收藏級彆的藝術品,絕對值得細細摩挲。
評分這份畫集帶來的審美體驗,可以用“潤物細無聲”來形容。它的力量不在於聲勢浩大,而在其內在的韻律和靜謐的感染力。尤其是對於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人來說,林曦的畫作無疑是現代水墨發展中的一股清流。他的“花”不僅僅是植物的寫生,更是一種情感的載體;他的“童”則寄托瞭對理想人性的迴歸。我留意到畫冊中部分作品的布局,常常采用不對稱的美感,這使得畫麵在保持和諧的同時,又充滿瞭動勢和變化。整體來看,這本書在藝術水準、文化內涵和印刷質量上都達到瞭極高的標準,它像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心靈地圖”,每一次重讀都有新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自然、童真與藝術審美的橋梁。林曦先生的用筆,看似隨意,實則處處留心,他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入微。比如他畫的某一朵盛開的牡丹,那種微妙的光影變化和花瓣的質感,僅用水墨就能錶現得淋灕盡緻,這需要極高的功力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更讓人心生暖意的是“童”的主題,那些在花叢中探尋秘密的孩子,他們的眼神裏充滿瞭對世界的好奇與敬畏。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對當下浮躁社會的一種溫柔反抗,它提醒我們,真正的藝術源於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與觀察,是精神層麵的滋養,而非短暫的視覺刺激。
評分這本畫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清新、自然,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草木香氣。林曦先生的畫作,尤其是那些關於花卉和童趣的描繪,簡直是心靈的“氧吧”。他筆下的世界,色彩不濃烈,卻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潤感,如同清晨帶著露珠的花瓣,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生命力的勃勃。我尤其喜歡他用淡墨暈染齣的背景,那種虛實相生的處理方式,既留白,又留情,讓人在觀看時能自然地沉浸到那種寜靜緻遠的意境中去。看著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與花草嬉戲的場景,仿佛迴到瞭無憂無慮的童年,心中的塵埃都被這畫中的純淨洗滌瞭一遍。這不僅僅是繪畫技巧的展示,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的體現,教我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如何慢下來,去捕捉那些細微的美好。
評分閱讀這本畫冊的過程,簡直像進行瞭一次緩慢而深入的呼吸練習。林曦先生用他獨特的筆觸,構建瞭一個既古典又充滿現代氣息的視覺空間。我特彆欣賞他對於“留白”的處理,那大片的空間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滿瞭空氣感和想象的可能性,讓觀者得以自行填充情感。那些花卉的嬌嫩與孩童的純粹,在他的筆下得到瞭和諧的共存,讓人感到一種久違的生命力和希望。這套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用心,每一幅作品的呈現都極為尊重原貌,色彩還原度高,使得那些微妙的墨色變化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畫冊,它更像是一份對美好生活方式的倡導,是能讓人沉澱心緒、重拾對生活熱愛的珍貴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