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零售的哲学》
第一章 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
我的工作“定点” // 3
奇妙的际遇 // 4
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 //9
轻松的背后是停滞不前 //11
邂逅顶级企业 // 13
来自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15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之路 //17
日本首家便利店的诞生 //20
密集型选址战略 // 24
“有7-Eleven真好!”“全年无休真方便!” // 28
物流体制改革:推进商品的共同配送 // 30
第二章 不要受历史经验的牵制
7-Eleven的日均营业额为什么能领先其他连锁便利店? // 35
我们要盯住“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 // 37
各种会议的存在理由 //38
无数次地改变切入口 //41
为了成长,必须积极应对变化 // 45
置身于信息中 // 47
灵感的获取方法:在众人面前演讲 // 50
不能随口说出数值目标 //52
第三章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我的经营思考法则 // 57
提供便利是最终目标 //60
便利店也能开银行? //63
外行即使开了银行也注定失败 // 66
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 68
“IY BANK”的诞生 // 71
实现“三年内盈利”的目标 // 74
更名为“Seven银行” // 76
第四章 消费者所追求的是品质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 81
自有品牌的诞生 // 83
在“必须执行”的喝令下开始的项目 // 86
“以团队形式研发产品”的方法 // 89
集中专家的力量 // 92
越美味的东西越容易腻 //96
停止销售炒饭的理由 //98
从“家常味道”转向“家中难以实现的味道” // 100
第五章 消费即是心理战
产品滞销的定因只有一个 //107
引入POS系统 // 108
走向“单品管理” //113
消费是场心理战 // 115
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哪里? //118
“特色饭团”为何能成为热销产品? // 122
从“还在营业太好了”到“近距离的便利” // 126
第六章 经营理应“朝令夕改”
走近顾客 // 133
现代版“推销术” //135
各种各样的“送货”结构 //138
7-11独门送货秘籍 // 144
掌控网络=掌控现实 //147
作为“生活基础设施”的新角色 // 151、
第七章 “应对变化”是基本定则
理解“现在应该做的事” //157
美国南方公司的衰败 //160
飓风铃木来了 // 164
也让临时工负责订货 //167
7&I; 控股集团的起航 // 170
超市和百货商场的改革 //173
理解每个时代的顾客需求 //177
第八章 打破“常识”
下一个舞台是世界 //183
为何之前从未在四国开店? // 185
打造贴近居民生活的便利店 // 188
熟悉当地人的饮食偏好就能“称霸世界” // 190
从日本本土化产品研发走向全球化研发 // 194
附 录 7-Eleven历史沿革
《零售心理战》
序
第一章 创造“新兴事物”的秘诀
不变的“立场”与全新的“素材”
为什么需要“销售力”?
不捉“第二只泥鳅”
“高品质”还是“便利性”?
如何挖掘空白市场?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在哪里?
如何面对质疑声?
第二章 顾客内心的秘密
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
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
顾客明天的需求才是关键所在
回归顾客视角
第三章 “销售”即“理解”
消费者≠理性经济人
“损失”比“获得”更让人刻骨铭心
顾客的购买对象是产品价值
“爆发点”是成功的关键
“铅笔型”消费时代需消除“机会损失”
拉近顾客距离的“待客之道”
通过“精选”产品为顾客提供价值
大胆拥抱网络零售渠道
第四章 从未来角度审视过去
“不传达”等于“不存在”
打造品牌形象需要坚持不懈
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
如何让有价值的信息自动“上钩”?
由“平凡”造就“不平凡”
“销售力”因挑战与努力而提高
内容推荐
《零售的哲学》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铃木敏文的很多创新,现在已经成 为商界常识,本书把那些不可思议的零售创新娓娓道来。关于零售的一切: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一片反对声中创造出零售界的新纪 录。
翻开本书,看铃木敏文如何领导7-11冲破层层阻碍,成为世界第一的零售哲学。
《零售心理战》
全球最大便利店连锁公司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您讲述洞察顾客心理的成功秘诀:
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
比起优点,顾客往往更容易记住卖家的缺点;
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只有当消费者亲眼看到具象的产品,才能察觉自身的潜在需求;
顾客并非不愿购买,他们只是期待产品能够带来“合理化购买的理由”。
通过引述日本各行业一线成功人士——包括AKB48制作人秋元康、优衣库品牌设计师佐藤可士和、JR东日本Ecute创始人镰田由美子等人的经营理念及案例,铃木敏文将为您献上一系列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最通俗易懂的零售实践课。
第1章 重新洗牌之后,零售回归本质《新零售运营手册》这本书,简直是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关于线上线下的融合,更是关于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科技和数据来提升零售效率和顾客体验。铃木敏文大师在这本书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零售的核心理念和落地实践。我之前对“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些概念一直停留在模糊的认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他提到的“数据驱动的选品和库存管理”,让我意识到过去那种凭经验进货的方式是多么落后。现在我开始尝试收集和分析顾客的购买数据,了解他们的偏好和消费习惯,然后据此来优化商品结构和库存水平,这样不仅能减少积压,还能确保畅销品始终有货。还有,关于“全渠道营销”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线上和线下的界限正在模糊。我开始探索如何在微信小程序上搭建我的线上店铺,并且与线下实体店进行联动,比如顾客在线上下单,可以在线下门店自提,或者在门店扫码就能浏览到线上所有的商品信息。这本书还提到了“会员精细化运营”,这让我认识到留住老顾客的重要性。我开始利用CRM系统来管理我的会员,根据会员的消费等级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专属服务,这种精细化的运营方式,让顾客感受到了被重视,忠诚度也显著提高。
评分这套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零售心理战》让我看到了零售背后隐藏的心理学“魔法”,而《新零售运营手册》则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零售,让这一切“魔法”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铃木敏文大师在书中所描绘的场景,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已经触手可及的现实。我最受启发的一点是关于“用户画像”的构建。过去,我对顾客的认识都是比较笼统的,只知道他们的基本购买行为,但现在,我开始利用工具去分析顾客的每一次互动,他们的点击、浏览、搜索习惯,甚至他们对不同营销信息的反应,从而构建出更精细的用户画像。基于这些画像,我能够推送更具针对性的商品推荐和个性化营销活动,这种“千人千面”的营销方式,不仅提高了转化率,也大大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复购率。此外,书中关于“数据可视化”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看到店铺运营的症结所在,及时调整策略。这套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零售商必须拥抱变化,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在我翻阅这套书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铃木敏文大师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将这种洞察转化为实际零售策略的强大能力。《零售的哲学》让我理解到,商品本身只是载体,真正吸引和留住顾客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被理解”和“被满足”的感觉。他反复强调的“顾客永远是对的”,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异常困难。我常常会因为顾客的某些要求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合理,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无论顾客的要求多么“奇怪”,背后一定有其深层的原因,而零售商的责任就是去挖掘、去理解,并尝试去满足。他提到便利店的“商品陈列”和“服务细节”,都是围绕着如何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到舒适、便捷,甚至惊喜。我开始反思自己店里的陈列,是不是过于死板,是不是忽略了一些细节,比如灯光是否柔和,通道是否宽敞,收银台前的排队区域是否清晰等等。当我开始更加关注这些“软性”的因素时,我发现顾客在店里的停留时间变长了,他们的表情也更放松,甚至会主动和我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这种从“交易”到“关系”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零售心理战》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洞察人心的秘籍!铃木敏文大师在这本书里,把消费者行为分析得淋漓尽致,让我这个零售从业者茅塞顿开。我之前觉得定价策略就是简单地根据成本加上利润,或者参考竞争对手,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定价背后隐藏着多么深奥的心理博弈。他提到的“锚定效应”、“损失厌恶”、“从众心理”等等,我读的时候就在脑海里勾勒出各种场景,并且立刻联想到自己店里的实际操作。比如,他讲到如何利用“心理定价”,比如9.9元而不是10元,虽然只差一毛,但给顾客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感觉像是省了一大笔钱,购买的意愿会大大增强。还有,关于陈列的心理学,我之前只是随手摆放,现在我开始仔细研究,比如把高利润商品放在顾客视线最容易触及的地方,或者利用“黄金法则”来布局商品,让顾客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去购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选择悖论”,有时候商品太多反而会让顾客无从下手,产生选择困难症,从而放弃购买。我现在开始尝试精简商品线,提供更聚焦的选择,结果发现顾客的购买效率反而提升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零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读懂消费者的潜意识,并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我零售生涯的启明星!铃木敏文老爷子关于零售的哲学,真是点醒了我很多迷茫。以前总觉得开店就是把商品摆好,等着客人来,然后收钱,但看了《零售的哲学》才知道,真正的零售是关于“人”的生意,是关于理解顾客深层需求,甚至引导他们发现自己不知道的需求。他提出的“少即是多”、“便利店是制造惊喜的地方”这些理念,我都已经在自己的小店里尝试着去实践了。举个例子,我之前总想着把货架塞满,显得商品丰富,但读完之后,我开始精简SKU,把重点放在那些真正受顾客欢迎、毛利高的商品上,结果发现顾客反而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购物体验也提升了,销量竟然也跟着上去了!还有,他讲的“日常的非日常”,我理解为在平凡的日子里给顾客一点小小的惊喜。我开始在店内设置一些限时特惠的“惊喜盒”,或者定期推出一些季节限定的小零食,顾客们看到这些“意外之喜”,讨论度和复购率都有明显提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零售不只是卖商品,更是创造一种体验,一种与顾客的情感连接。它让我从一个“卖货郎”的心态,逐渐转变为一个“服务者”和“体验创造者”,这种思维上的转变,比任何具体的销售技巧都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