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 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实践手册+业务流程改进实战指南 共两本 |
| | 定价 | 97.80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6月 |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70 |
| 字数 | 260000 |
| ISBN编码 | 9787111495307 9787111583608 |
| 重量 | |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与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著作,讨论如何有效地通过精益六西格玛进行创新和变革。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夯实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直击核心问题,给出成熟度模型,企业据此判断处在什么状态和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和策略,并指导实际改进工作。书中同时给出了工具方法的创新成果和应用案例,借鉴性强。精益六西格玛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物流、金融、医疗等服务类行业,所以本书除了传统的制造业的成功案例外,还有不少例子来自于服务类行业,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在服务业应用六西格玛过程中的水土不服问题。
目录
哪里?
英文版序 精益六西格玛的“道”
致谢
第壹 部分 火力全开:为高性能的精益
六西格玛建立强大基础
第壹 章 首先做什么?:规划部署的四大重要问题 2
重要问题1:为什么? 3
重要问题2:做什么? 5
重要问题3:怎么做? 7
重要问题4:谁来做? 9
四大问题的统一 12
创造良性循环 13
第2 章 增强领导的支持 15
让企业经理人员参与进来 16
有支持力的项目发起人 26
发展部署领导 29
第3 章 有文化吗? 32
支持改进的价值观 33
价值观与行为的统一 35
创造更好的一致性 38
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 41
用精益六西格玛塑造文化 42
一个积极的动态 46
第4 章 衡量进度与成功 47
衡量产出 48
衡量投入:部署管理的指标 54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 59
案例一:一百天计划 61
案例二:管理与结果 62
无法衡量. 就无法管理 65
第5 章 项目选择与项目渠道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66
第壹阶段:构思 68
第2阶段:排定优先级并进行选择 74
第三阶段:初步立项 80
项目启动和项目渠道的管理 80
总结 83
第6 章 “我们做得怎么样?”:使用成熟度评价模型来评估你在哪里以及你接下来应该去哪里 84
成熟度模型结构 85
如何使用成熟度模型 94
定义你自己的前进道路 99
第2 部分 下一步是解决更大问题的聪明方法:使用更加成熟的方法. 推动文化达到更高层次
序 章 下一步是什么?:构建稳固基础的选择 102
第7 章 你想听到的声音: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105
趋势一:了解客户的体验 107
趋势二:通过设计过程保持对VOC 强大的关注 114
做到了解客户会遇到的挑战 121
第8 章 业务流程管理: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实施改进文化 122
出发点:关键过程 124
流程管理的三个阶段 125
导入实施 131
将BPM 整合到组织中 134
BPM 成功的要诀 137
第9 章 大问题的快速解决:企业级改善 138
改善活动:一周的qi迹 140
企业级改善 142
成功的企业级改善项目案例研究 147
将企业级改善放入你的工具箱 155
第壹0 章 打通高层到基层的连接:利用战略方针管理实现战略部署 156
战略方针管理可解决的部署问题 157
战略方针管理基础 158
运转中的战略方针管理 166
战略方针管理的价值 169
第壹1 章 使用专业工具分析解决问题 171
用Shingo 流程图发现项目机会 173
用试验设计探索因子关系 175
离散型数据分析工具:逻辑回归 179
超yue头脑风暴:用TRIZ 解决设计矛盾 185
跳出“黑带” 之框来思考 189
第壹2 章 从源头开始: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使用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方法论 191
设计方法论 194
DfLSS 案例研究 205
部署DfLSS 214
利用DfLSS 取得竞争优势 216
第壹3 章 医疗前沿:无畏挑战. 不断前行 217
医疗业中的精益六西格玛应用 218
减少复杂性 222
医疗业中战略部署上的挑战 224
控制那些能控制的 228
附录 一个完整的成熟度模型 230
关于作者 241
显示全部信息
《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实践手册 + 业务流程改进实战指南》 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实践手册 本书是一本面向实践的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的核心工具和方法,以实现卓越运营和持续改进。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最终落地生根,产生实效。因此,本书聚焦于“实践”,将繁杂的工具和理论分解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步骤,并辅以大量的真实案例,让读者在掌握工具的同时,更能体会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逻辑和效果。 核心理念: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知行合一”。我们认为,精益六西格玛并非一套僵化的流程或冰冷的图表,而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解决问题的哲学。它强调消除浪费(Lean)和减少变异(Six Sigma),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本书的目标便是帮助读者构建这种思维模式,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集,使其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的改进机制。 内容架构: 本书的内容设计紧密围绕精益六西格玛的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改进模型展开,每个阶段都提供了详尽的工具介绍、操作指南和应用案例。 定义(Define)阶段: 项目选择与目标设定: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识别关键业务挑战,选择具有高潜力的改进项目。内容包括: VOC(Voice of the Customer)收集与分析: 如何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多种方式,准确捕捉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可衡量的业务目标。 SIPOC图(Suppliers, Inputs, Process, Outputs, Customers)绘制: 这一基础工具的详细讲解,帮助理解流程的宏观框架,识别关键的输入、输出和利益相关者。 CTQ(Critical to Quality)识别: 如何将客户的模糊需求转化为明确的、可衡量的质量特性。 项目章程(Project Charter)撰写: 明确项目的范围、目标、关键里程碑、团队成员及预期收益,为项目成功奠定基础。 案例精选: 涵盖不同行业的项目启动案例,例如,某制造企业如何通过VOC分析,精准定位客户对产品耐用性的不满,并将其转化为改进目标。 测量(Measure)阶段: 数据收集与基线测量: 此阶段的关键在于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以了解当前流程的实际表现。我们将介绍: 测量系统分析(MSA -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评估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详细讲解 Gage R&R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 的计算和解读。 数据收集计划制定: 如何设计高效的数据收集方案,明确收集什么数据、何时收集、由谁收集、如何收集。 流程图(Process Map)绘制: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流程图(如泳道图、价值流图),用于可视化现有流程,识别瓶颈和潜在浪费。 基线数据(Baseline Data)分析: 建立当前流程性能的基准,为后续的改进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案例精选: 例如,某服务型企业如何通过MSA分析,发现数据录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从而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分析(Analyze)阶段: 根本原因分析: 这是精益六西格玛的核心环节,旨在找到导致问题的真正原因,而非仅仅解决表面现象。我们将深入讲解: 鱼骨图(Ishikawa Diagram / Fishbone Diagram): 系统性地识别和分类可能的原因(人员、方法、设备、材料、环境、测量)。 5 Why 方法(5 Whys Analysis): 运用“追问为什么”,层层深入,直至找到根本原因。 帕累托图(Pareto Chart): 运用“二八法则”,识别导致大部分问题的关键少数因素。 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 进一步细化和可视化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 基于统计学原理,验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例如 t 检验、卡方检验等。 案例精选: 演示如何利用鱼骨图和5 Why方法,揭示某产品良率下降的根本原因,例如,是由于设备老化,还是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或是原材料批次问题。 改进(Improve)阶段: 解决方案生成与实施: 基于对根本原因的分析,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内容包括: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与创意生成: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DOE(Design of Experiments)实验设计: 对于复杂的流程,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系统地优化关键输入参数,找到最佳组合。 防错法(Poka-Yoke): 设计和实施能够防止错误发生的机制,例如自动化检测、预设参数等。 标准作业(Standard Work)制定: 规范操作流程,消除不一致性和变异。 试点(Pilot)与实施计划: 在小范围内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详细的全面实施计划。 案例精选: 展示某公司如何通过DOE,优化生产参数,将产品一致性提升了X%,并介绍了防错法在减少操作失误方面的成功应用。 控制(Control)阶段: 成果固化与持续改进: 确保改进成果得以维持,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我们将讲解: 控制图(Control Charts): 实时监控流程性能,及时发现偏差,防止问题复发。讲解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如 X-bar R 图、p 图、u 图等)。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更新与培训: 更新标准作业流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 绩效指标(KPI)监控: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定期跟踪和评估改进效果。 知识管理与经验传承: 建立知识库,总结改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 案例精选: 介绍某企业如何通过引入控制图,有效监控生产过程的波动,并将产品缺陷率稳定在极低的水平。 特色与亮点: 实践导向: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性。每一个工具的介绍都伴随着详细的操作步骤,并提供易于理解的图表和示例。 案例驱动: 大量精选的、源自真实企业生产和业务改进的案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理解工具的应用。这些案例涵盖了制造、服务、IT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易学易用: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的学术术语,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上手。 全面覆盖: 涵盖了精益六西格玛DMAIC模型的全过程,以及每个阶段所需的关键工具。 工具集成: 很多时候,精益(Lean)和六西格玛(Six Sigma)的工具是相互补充的。本书在介绍工具时,会强调其在精益或六西格玛框架下的作用,以及如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价值流图(VSM)就是典型的精益工具,在DMAIC模型中可以用于定义和测量阶段。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 企业管理者、运营经理、生产经理、质量经理等,希望通过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提升企业绩效。 精益六西格玛黑带(Black Belt)、绿带(Green Belt)及黄带(Yellow Belt)等认证的学员,作为学习和实践的辅助教材。 项目管理人员、流程改进专员、质量工程师等,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应用数据分析和流程改进方法。 对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感兴趣的各类专业人士。 《业务流程改进实战指南》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业务流程改进(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BPI)的实战操作手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优化其内部的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响应速度。本书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设计,它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方法论和一系列实用工具,帮助企业识别、分析、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流程改进方案。 核心理念: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以流程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我们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可以优化的业务流程,而流程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因此,本书强调从宏观的业务战略出发,将流程改进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并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方法,确保改进能够带来切实的业务成果。我们反对“为了改进而改进”,而是致力于“为实现业务目标而改进”。 内容架构: 本书的内容围绕业务流程改进的生命周期展开,提供从流程诊断到持续监控的全方位指导。 第一部分:业务流程改进的战略与方法论 流程导向的企业观: 阐述为何业务流程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以及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流程改进的价值与收益: 详细分析流程改进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等。 主流的流程改进框架: 简要介绍精益(Lean)、六西格玛(Six Sigma)、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等主流方法论,并说明本书将侧重于 BPI 的综合应用。 流程改进的八步法: 本书提出的核心方法论,提供了一个清晰、循序渐进的改进框架,贯穿全书。这八个步骤包括: 1. 明确改进目标与范围(Define): 结合企业战略,设定清晰、可衡量的流程改进目标。 2. 识别关键流程(Identify): 运用流程地图、价值流等工具,识别对企业绩效影响最大的核心流程。 3. 绘制现状流程(Map): 详细绘制当前业务流程图,可视化实际运作情况。 4. 分析流程瓶颈与浪费(Analyze): 运用各种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流程中的问题点,如延迟、重复、不必要的工作、资源闲置等。 5. 设计未来流程(Design): 基于分析结果,构思和设计优化后的流程。 6. 制定实施计划(Plan): 详细规划改进方案的实施步骤、资源、时间表和风险管理。 7. 实施改进方案(Implement): 按照计划执行改进措施,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沟通。 8. 监控与持续优化(Monitor & Control): 建立绩效监控体系,确保持续改进,防止流程退化。 第二部分:流程识别与诊断工具 企业流程梳理方法: 如何系统地梳理和识别企业内的所有业务流程。 流程分类与优先级排序: 基于流程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流程诊断模型: 介绍一些常用的流程诊断模型,例如 SCOR 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等,以全面评估流程的健康度。 识别流程“痛点”: 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方式,收集一线员工和客户对流程的反馈,找出问题所在。 第三部分:流程可视化与分析工具 泳道图(Swimlane Diagram): 详细介绍如何绘制跨部门的流程图,清晰展现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VSM): 讲解如何绘制价值流图,识别流程中的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浪费),是精益思想在流程分析中的重要应用。 工序分析表(Operation Process Chart): 用于详细分析单个工序的组成,识别可合并、可消除的步骤。 数据收集与度量: 如何设计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案,量化流程绩效,例如处理时间、等待时间、错误率、成本等。 流程绩效指标(KPI)设定: 确立能够有效衡量流程改进效果的关键绩效指标。 根本原因分析工具: 借鉴六西格玛的工具,如鱼骨图、5 Why、帕累托图等,深入挖掘流程问题的根源。 第四部分:流程设计与优化策略 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与流程优化(Improvement): 区分两者的概念和适用场景,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BPM(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等,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如何通过标准化操作、模块化设计,提高流程的效率和一致性。 精益原则在流程设计中的应用: 如何运用精益思想(如消除七种浪费、拉动式生产等)来设计和优化流程。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思维: 将客户体验置于流程设计中心,创造卓越的客户旅程。 第五部分:流程改进的实施与管理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详细阐述在流程改进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管理人的因素,克服变革阻力。 项目管理方法: 如何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确保流程改进项目按时、按质、按预算完成。 试点与推广: 如何进行小范围的试点,验证改进效果,并制定周密的推广计划。 培训与赋能: 如何对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流程和技能。 风险评估与应对: 识别流程改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六部分:流程的监控与持续改进 绩效监控体系建立: 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流程绩效监控机制。 控制图的应用: 利用控制图来跟踪流程性能,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定期评审与审计: 定期对流程进行评审和审计,发现新的改进机会。 知识管理与经验传承: 建立流程改进的知识库,总结成功经验,避免重复犯错。 构建持续改进文化: 如何在企业内部营造鼓励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 特色与亮点: 方法论清晰: 提供了“业务流程改进的八步法”这一核心框架,使读者能够系统地推进改进工作。 工具实用: 介绍的各种工具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说明和图示。 案例丰富: 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类型的典型流程改进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制造业: 订单处理流程优化、生产计划排程改进、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 服务业: 客户服务流程简化、投诉处理机制优化、预约与排队系统改进。 金融业: 信贷审批流程加速、开户流程简化、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IT行业: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IT服务请求处理流程改进。 内部行政流程: 费用报销流程自动化、招聘流程效率提升。 每一个案例都详细描述了问题背景、分析过程、改进方案、实施结果以及带来的收益,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强调变革管理: 深刻认识到流程改进不仅仅是技术或工具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因此在书中投入大量篇幅讲解变革管理。 整合多种改进思想: 本书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改进方法,而是借鉴了精益、六西格玛、BPR等多种思想的精华,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运营部门负责人、流程优化专员、质量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业务分析师、IT经理等。 希望系统学习业务流程改进方法论并掌握实用工具的各类企业员工。 咨询顾问,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改进服务。 通过阅读和实践本书提供的知识和工具,读者将能够系统地识别企业流程中的问题,设计出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流程,并最终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卓越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