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國傢特色專業建設點建設項目
數學分析立體化教材
數學分析
全三冊
本套裝包含以下圖書:
數學分析(一)
作者:劉名生,馮偉貞,韓彥昌 編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9年6月
版 次:1
頁 數:213
字 數:261000
印刷時間:2009-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叢書名: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數學基礎教程係列
ISBN:9787030247940
定價:23.00元
編輯推薦
本書介紹瞭數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一元(多元)函數極限理論、一元函數微積分學、級數理論和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等,全書共分三冊,本冊內容包括實數與數列極限、函數與函數極限、函數的連續性、微分與導數、導數的應用、實數集的稠密性與完備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範院校數學各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
內容推薦
本書介紹瞭數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一元(多元)函數極限理論、一元函數微積分學、級數理論和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等,全書共分三冊,本冊內容包括實數與數列極限、函數與函數極限、函數的連續性、微分與導數、導數的應用、實數集的稠密性與完備性,本書在內容的安排上深入淺齣,錶達清楚,係統性和邏輯性強,書中列舉瞭大量例題來說明數學分析的定義、定理及方法,並提供瞭豐富的思考題和習題,便於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每章末都有小結,並配有復習題,對該章的主要內容作瞭歸納和總結,方便學生係統復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範院校數學各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錄
第1章 實數與數列極限
1.0 預備知識
1.0.1 一些常用的記號
1.0.2 邏輯命題的否命題
1.0.3 特殊的數集
1.1 實數的基本性質與常用不等式
1.1.1 實數的基本性質
1.1.2 一些常用的不等式
1.2 數列與數列極限的概念
1.2.1 數列的定義
1.2.2 數列極限的定義
1.3 收斂數列的性質
1.3.1 收斂數列的重要性質
1.3.2 無窮小與無窮大數列
1.4 發散數列與子列的概念
數學分析(二)
作者:徐誌庭,劉名生,馮偉貞 編著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9年12月
版 次:1
頁 數:232
字 數:305000
印刷時間:2009-1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叢書名: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ISBN:9787030262011
定價:25.00元
內容推薦
本書介紹瞭數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淪和方法,包括一元(多元)函數極限理論、一元函數微積分學、級數理論和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等。全書共分三冊。本冊內容包括不定積分、定積分、定積分應用和反常積分、數項級數、函數項級數、冪級數與Fourier級數。本書在內容的安排上深入淺齣,錶達清楚,係統性和邏輯性強。書中列舉瞭大量例題來說明數學分析的定義、定理及方法,並提供瞭豐富的思考題和習題,便於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每章末都有小結,對該章的主要內容作瞭歸納和總結,並配有復習題,方便學生係統復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範院校數學各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錄
第7章 不定積分
7.1 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
7.1.1 原函數和不定積分的定義
7.1.2 運算性質和基本積分公式
7.2 不定積分的計算
7.2.1 換元法求不定積分
7.2.2 分部法求不定積分
7.3 有理函數的不定積分
*7.3.1 有理函數的部分分式分解
7.3.2 有理函數的不定積分
7.3.3 三角函數有理式的不定積分
7.3.4 某些無理根式的不定積分
小結
復習題
第8章 定積分
數學分析(三)
作者:耿堤 編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年8月
版 次:1
頁 數:262
字 數:340000
印刷時間:2010-8-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叢書名: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數學基礎教程係列
ISBN:9787030285195
定價:28.00元
內容推薦
本書介紹瞭數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一元(多元)函數極限理論、一元函數微積分學、級數理論和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等。本書在內容的安排上深入淺齣,講解清晰,係統性和邏輯性強。書中列舉瞭大量例題來說明數學分析的定義、定理及方法,並提供瞭豐富的思考題和習題,便於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每章末都有小結,對該章的主要內容作瞭歸納和總結,並配有復習題,方便學生係統復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範院校數學係各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錄
第13章 多元函數及其微分學
13.1 平麵中的點集
13.1.1 二維Euclid空間R2
13.1.2 平麵中的點集
13.1.3 點和點集之間的關係
13.1.4 開集與閉集
13.2 R2的完備性
13.3 二元函數的極限和連續性
13.3.1 二元函數和多元函數的概念
13.3.2 二元函數的重極限
13.3.3 二元函數的纍次極限
13.3.4 二元函數的連續性
13.3.5 二元連續函數的整體性質
13.4 多元函數的偏導數和全微分
13.4.1 偏導數的概念
13.4.2 全微分的概念
13.4.3 可微的幾何意義和充分條件
13.5 復閤函數的微分法
13.5.1 復閤函數的求導法則
13.5.2 高階偏導數
小結
復習題
第14章 多元函數微分法的應用
14.1 方嚮導數
14.1.1 方嚮導數的概念
14.1.2 方嚮導數的最大值和梯度
14.2 多元函數Taylor公式
14.3 多元函數的極值
14.3.1 多元函數極值的必要條件
14.3.2 多元函數極值的充分條件
14.3.3 多元函數的最值問題及其應用
14.4 隱函數
14.4.1 隱函數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
14.4.2 隱函數存在性定理
14.4.3 隱函數的求導法
14.5 隱函數組
14.5.1 兩個麯麵所交麯綫的參數化
14.5.2 反函數組及坐標變換
14.5.3 隱函數組
14.6 幾何應用
14.6.1 空間麯綫的切綫和法平麵
14.6.2 麯麵的切平麵和法綫
14.7 條件極值
14.7.1 條件極值的概念及幾何意義
14.7.2 Lagrange乘數法
小結
復習題
第15章 含參變量積分
15.1 含參變量正常積分及其分析性質
15.1.1 含參變量正常積分
15.1.2 含參變量正常積分的分析性質
15.2 含參變量反常積分及一緻收斂判彆法
15.3 含參變量反常積分的分析性質
*15.4 含參變量反常積分的應用
15.4.1 Poisson型積分的計算
15.4.2 Dirichlet型積分的計算
15.4.3 Euler型的參變量積分——Gamma函數
15.4.4 Beta函數
15.4.5 Gamma函數和Beta函數之間的關係
小結
復習題
第16章 重積分
16.1 二重積分的概念
16.1.1 平麵圖形的麵積
16.1.2 二重積分的定義
16.1.3 二重積分的存在性
16.1.4 可積函數類
16.1.5 二重積分的性質
16.1.6 例題
16.2 直角坐標係下二重積分的計算
16.2.1 矩形區域上二重積分轉化為纍次積分
16.2.2 一般區域上二重積分轉化為纍次積分
16.3 二重積分的變量變換
16.3.1 二重積分的變量變換與麵積微元
16.3.2 二重積分的變量變換公式
16.3.3 例題
16.3.4 在極坐標係中計算二重積分
16.4 三重積分
16.4.1 三重積分的概念
16.4.2 化三重積分為纍次積分(穿針法與切片法)
16.4.3 三重積分的變量變換法
16.5 重積分的應用
16.5.1 麯麵的麵積
*16.5.2 重心
*16.5.3 萬有引力
小結
復習題
第17章 麯綫積分和麯麵積分
17.1 第一型麯綫積分
17.1.1 第一型麯綫積分的概念
17.1.2 第一型麯綫積分的計算
17.2 第一型麯麵積分
17.2.1 第一型麯麵積分的概念
17.2.2 第一型麯麵積分的計算
17.3 第二型麯綫積分
17.3.1 第二型麯綫積分的概念
17.3.2 第二型麯綫積分的計算
*17.3.3 兩類麯綫積分之間的關係
*17.4 第二型麯麵積分
17.4.1 麯麵的側的概念
17.4.2 第二型麯麵積分的定義
17.4.3 第二型麯麵積分的計算
17.4.4 第一型麯麵積分與第二型麯麵積分的關係
小結
復習題
第18章 各種積分之間的關係
18.1 Green公式
18.2 GallSS公式
18.3 Stokes公式
18.4 麯綫積分與路徑無關性
18.4.1 平麵麯綫積分與路徑無關的條件
18.4.2 空間麯綫積分與路徑無關的條件
*18.5 場論
18.5.1 散度和鏇度
18.5.2 Hamilton算子V
18.5.3 幾種常用的場
小結
復習題
習題答案或提示
參考文獻
索引
我個人的學習習慣是,比較依賴於圖示和幾何直覺來構建對抽象概念的初步認識。比如像微積分裏的極限過程,光靠 $epsilon - delta$ 定義去理解,很容易陷入僵局。我記得有位老教授講課時,總是會拿起一塊橡皮泥,在黑闆上比劃著如何“無限接近”而不“重閤”,那種畫麵感至今難忘。這套書如果能在這方麵多下功夫,我想會極大地幫助我們這些“視覺學習者”。很多經典教材在處理像中值定理或者多變量函數梯度的幾何意義時,往往隻是草草帶過,或者乾脆隻給齣代數推導。我更喜歡那種能把數學語言翻譯成我們日常可以理解的圖像和運動過程的教材。畢竟,數學不應該隻是符號的排列組閤,它更是一種描述世界運行規律的藝術,而藝術的傳達,視覺衝擊力往往是第一位的。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帶著點老派學術氣息的藍綠色調,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的數學教材。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高等數學的時候,總是被那些抽象的定義和密密麻麻的公式搞得頭大,感覺像是被睏在一個迷宮裏。讀瞭幾本市麵上流行的教材,很多都過於強調理論的嚴謹性,講解過程跳躍性太大,初學者真的很難跟上思路。我就記得有一次為瞭理解一個關於收斂性的證明,翻瞭好幾傢書店,對著好幾本不同的書來迴比對,纔勉強弄明白其中的邏輯鏈條。所以,當我看到這套書的介紹時,心裏其實是抱有一絲期待的,希望能找到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的講解方式,畢竟,數學分析這門課,學好和學差,對後續的專業學習影響太大瞭,它就像是整個數學大廈的地基,地基不牢,上層的樓蓋得再漂亮也是空中樓閣。我希望這套書能提供足夠多的直觀理解和實例支撐,而不是生硬的公式堆砌。
評分另外,教材的“時代感”也很關鍵。數學分析的理論框架雖然已經非常成熟,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場景和對計算工具的依賴也在不斷變化。我期望這套教材的內容,在保證經典理論完整性的基礎上,能夠適當地引入一些現代的視角。比如,在討論級數收斂性時,能否提及數值分析中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來控製誤差?或者在嚮量場分析的部分,能否稍微觸及一些現代物理或工程中的應用背景,讓讀者感受到這些看似枯燥的理論是如何支撐起我們現代科技大廈的?如果能讓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時不時地感受到“哦,原來我學的這個東西,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有用”,那麼學習的熱情和持久力都會大大增強。
評分教材的語言風格也是影響閱讀體驗的重要因素。有些教材寫得過於學術化,仿佛是寫給同行看的綜述,讀起來乾巴巴的,讓人提不起精神。另一些則可能為瞭追求“通俗易懂”而犧牲瞭必要的精確性,給初學者埋下錯誤的認知伏筆。我希望這套書能在精確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比如說,在引入一個新的高級概念時,能否先用一個簡單的、可操作的例子來“破冰”,而不是直接拋齣那個復雜的定義?如果能像一位耐心的導師在耳邊指導,既指明瞭方嚮,又清晰地標示齣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彆小心的“泥潭”,那就太完美瞭。畢竟,我們是在學習一門全新的、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而不是被“扔到河裏自學遊泳”。
評分關於習題設置,對我來說,一本好的教材的價值,至少有百分之四十體現在習題上。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題海戰術”,隻堆砌大量重復性高、考察點單一的計算題,做完之後感覺時間都浪費瞭,能力提升有限。我更欣賞那些設計精巧的習題,它們不一定非得是那些奧賽級彆的難題,但必須能巧妙地引導讀者去應用剛剛學到的核心定理,並且最好能有一點點“陷阱”或者需要多角度思考的地方,迫使我們去檢驗自己對定義的理解是否到位。例如,一個看似簡單的積分,可能需要你巧妙地運用分部積分和變量替換的組閤,或者突然讓你意識到某個定理的某個條件在特定情況下不再適用,這種“頓悟”的瞬間,纔是學習數學分析最有成就感的時候。我希望這套書的習題能恰到好處地引導這種思維的拓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