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傅佩荣译解易经 |
| 作者 | 傅佩荣 |
| 定价 | 64.00元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046114 |
| 出版日期 | 2012-05-01 |
| 字数 | 230000 |
| 页码 | 543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傅佩荣译解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 《傅佩荣译解易经》以符号之组合与移动,描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展示人世的吉凶与因应之道。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码,首尾相应,福祸相倚,其中蕴含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的提升、德行修养的必要,以及乐天知命的智慧。 《易经》对日常生活有众多启示。身处逆境,应思“否极泰来”;前无去路,当想“剥极而复”;见社会乱象,期“革故鼎新”;遇分配不均,知“有损有益”。习其义理,增强理性,久之则心领神会,境界自然开阔。 |
| 作者简介 | |
|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菜顿大学讲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热门教授”,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其作品曾获台湾中正文化奖、高文艺奖。是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的嘉宾主持及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教育、宗教、文化、心理励志。其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 |
| 目录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编辑推荐 | |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经》 《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 《易经》以符号之组合与移动,描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展示人世的吉凶与因应之道。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码,首尾相应,福祸相倚,其中蕴含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的提升、德行修养的必要,以及乐天知命的智慧。 《易经》对日常生活有众多启示。身处逆境,应思“否极泰来”;前无去路,当想“剥极而复”;见社会乱象,期“革故鼎新”;遇分配不均,知“有损有益”。习其义理,增强理性,久之则心领神会,境界自然开阔。 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 《大学中庸》领略儒家和谐博大的处世规范 《》深入返朴守真的自由境界 《庄子》遨游庄子无限广阔的逍遥天地 《论语》品味孔子心系普世的仁者胸怀 《孟子》探究孟子乱世大智的政治理想 《易经》涵盖天地人生之道的生命哲学 |
| 文摘 | |
| 【译文】 讼卦。有凭证可信,窒塞而须警惕,中间吉祥,后有凶祸。适宜见到大人,不适宜渡过大河。 【注解】 ①讼卦是下坎上乾,亦即“天水讼”。《序卦》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与人之间因为争取需求而发生诉讼。 ②“孚”是信,在此是指有凭证或证据可以采信。但是,处于讼卦,证据未必被人采信,显示出窒塞不通的状况,所以要戒慎。 ③“中吉”,所指为九二,因为它居于下卦中位,并且拥有上下两个柔爻而“有孚”。“终凶”,诉讼若不能适可而止,则后的结局将是凶祸。此时适宜见到公正廉明的大人,而不适宜逞勇冒险。 《彖》日: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 《彖传》说:讼卦,上卦刚强,下卦险恶;遇到险恶还健行不已,就形成讼卦。讼卦有凭证可信,却窒塞而须警惕;至于中间吉祥,是因为刚爻来到下卦并居于中位。后有凶祸,是因为争讼不可能成就任何事。适宜见到大人,是因为崇尚守中而端正的品德。不适宜渡过大河,是因为本身陷于深渊之中。 【注解】 ①讼卦由下坎上乾组成。坎为险,乾为刚,是为“上刚下险”。遇到险恶还往前奋进,或者内心险恶外表刚强,自然难免争讼了。 ②九二虽有孚,但处于下卦坎中。坎有险阻之意,并且对人而言,坎是加忧、心病,所以合成“窒惕”。若是不窒,何必争讼?“中吉”由九二居中的中,引申为争讼的中间过程。“终凶”是指争讼不会有好结果。 九五阳爻居刚位,又在上卦之中,是具有中正之德的“大人”,可以秉公断案。由“刚来而得中”一语可知讼卦是由遁卦所变,即六二与九三换位而成讼卦。这是“卦变”。大多数的卦皆由十二消息卦变成,有关消息卦请参考临卦卦辞的注解部分。“人于渊也”,是指九二本身到了坎的中间位置。 …… |
| 序言 | |
| 前言一《易经》这本书 前言二《易经》的魅力 前言三怎样读《易经》 1 乾卦 2 坤卦 3 屯卦 4 蒙卦 5 需卦 6 讼卦 7 师卦 8 比卦 9 小畜卦 10 履卦 11 泰卦 12 否卦 13 同人卦 14 大有卦 15 谦卦 16 豫卦 17 随卦 18 蛊卦 19 临卦 20 观卦 21 噬嗑卦 22 贲卦 23 剥卦 24 复卦 25 无妄卦 26 大畜卦 27 颐卦 28 大过卦 29 习坎卦 30 离卦 31 咸卦 32 恒卦 33 遁卦 34 大壮卦 35 晋卦 36 明夷卦 37 家人卦 38 睽卦 39 蹇卦 40 解卦 41 损卦 42 益卦 43 央卦 …… |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精准,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拖沓,反而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那种娓娓道来中蕴含着洞察世事的深刻。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拗口的爻辞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他没有简单地进行生硬的直译,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语境和心理学的分析,让那些古老的预示瞬间鲜活起来,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个特定卦象的解析,我过去总觉得那是遥远的占卜,但读完后,我竟能从中找到对应到我近期工作上遇到的困境的影子,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非常强烈。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让你觉得易经不是高高在上的预言术,而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决策和自我修养的工具书,实用性远超想象。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老朋友推荐的书,名字里带着“易经”两个字,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这玩意儿可真是深奥难懂的代名词啊。拿到手里才发现,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古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虽然我对传统文化多少有些敬畏,但这本书的排版却出乎意料的清晰明快,不像有些古籍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却步。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整理和阐释上的用心良苦,他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现代人与古老智慧之间的桥梁,让人不会因为术语的晦涩而轻易放弃。特别是开篇对“变”的哲学思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这本书到底是如何将那些看似玄乎的卦象,转化为贴近日常生活的智慧的。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邀约,邀请读者一同走进那个充满哲理和启示的世界。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加分项,拿在手里那种温润的手感,加上字体排布的疏密有致,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是一个对书籍的物理形态非常看重的人,很多内容再好,如果排版不佳,也会大打折扣。这本书的细节处理到位,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和一些小插图的运用,都非常克制且恰到好处,既烘托了氛围,又不会喧宾夺主。它似乎在用设计语言告诉我:这是一本值得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典籍。这种对阅读环境的尊重,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仪式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阴阳平衡”这一核心概念的阐释,作者没有把它简化为简单的对立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这种阐述方式,非常有助于现代人理解复杂世界的运作规律。在读到关于“中正之道”的部分时,我甚至停下了笔,思考了很久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倾向。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多维度的视角,打破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如果说传统文化很多时候像雾里看花,那么这本书就像一把清晰的光束,穿透迷雾,让人看到了事物本质的流动性。它教导的不是如何预测未来,而是如何在当下把握好自己的立足点,让人在迷茫时,能找到一个可以参照的哲学坐标。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市面上所有关于易经的解读都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故作高深或者过度解读。但这本书却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谦逊和严谨,它非常注重文本的溯源和语境的还原,而不是凭空捏造玄妙的解释。每当涉及到关键的解释点,都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背后做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工作,这种扎实的学问底蕴让读者感到非常信服。它处理的不是“神秘力量”,而是“古人的生活智慧结晶”。这种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构建,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触易经的读者,也能建立起一种坚实的理解基础,而不是被那些花哨的辞藻所迷惑。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一种更理性、也更亲近的认识,收获远超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