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诺斯”与拯救:古代诺斯替主义的神话、哲学与精神修炼/三联 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定价:25.50元
作者:张新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108021786
字数:289000
页码:4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诺斯替主义”不仅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类型,迄今仍然活跃。
张著着重论析了诺斯主义的起源、精神性质、早期诺斯替教派的历史和类型,并具体解读了五个诺斯替思想的神话体系,从哲学上分析了诺斯替主义的精神义理。张著充分掌握了当代西方学界研究诺斯替主义的相关文献,形成了自己的分析立场的思想史观点。尤为可贵的是,张著没有浮在泛泛而论的通说层面,能较为深入地解读古代文本,学风可嘉。
“现代性”与古代诺斯替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或者隐含在现代精神中的“诺斯替主义”已经给国际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诺斯替主义时代是大历史尺度上的人类危机的典型例子,古代诺斯替主义研究对于理解现代世界由技术综合症所带来的危机也是有教益的。张新樟的专著采取历史社会形态的宏观视野与宗教心理学的微观分析相配合的进路,对整个诺斯替主义运动作整体的分析与介绍,不仅仅描写了古代诺斯替主义这种社会精神现象,而且也尝试在治疗性的分析中提供了治疗的手段。
目录
自序
章 导言 走进古代诺斯替主义
一 古代诺斯替主义是宗教,哲学研究中的一个“要穴”
二 古代诺斯替主义研究的盛衰及其在当代的复兴
三 从生存状态到神话再到神秘主义
四 从分析走向治疗
部分 诺斯替主义时代精神与诺斯替教派简史
第二章 希腊化晚期的诺斯替主义时代精神
一 希腊化晚期世俗文化向宗教文化转变
二 生存处境以及拯救的呼声
三 诺斯替主义的基本气质
四 诺斯替主义神话的根基
五 诺斯替教派的两种主要类型
第三章 诺斯替教的大宗派及其谱系
一 诺斯替教的几位前辈
二 诺斯替教派在2世纪的兴盛:三位大体系均建者
三 普世的,大众的摩尼教
四 残存的曼达派
五 古代诺斯替主义的余音
第二部分 五大诺斯替主义经典思辩性神话体系
第四章 塞特派的神话体系
一 塞特派神话体系解读
二 诠释:天使创造世界
第五章 瓦仑廷派的神话体系
一 瓦仑廷派神话体系解读
二 诠释:世界等于无知
第六章 马克安派的思想体系
一 马克安思想体系解读
二 诠释:异乡神的福音
第七章 摩尼教的神话体系
一 摩尼教神话体系解读
二 诠释:光明与黑暗
第八章 曼达派的神话体系
一 曼达派神话体系解读
二 诠释:异乡人之歌
第三部分 诺斯替主义的精神义理分析
第九章 诺斯替主义哲学体系
一 “诺斯”的体系
二 实在的结构
三 诺斯与实在之等式
四 诺斯替教义概要
第十章 诺斯替主义的精神修炼
一 人的三分法
二 克已主义的精神修炼
三 高级的诺斯:认识神
四 神秘境界:真我就是那位“未知的神”
第十一章 诺斯替主义的态度
一 宗教混合主义
二 寓意解经法
三 个人主义,普世主义,精英主义
第十二章 诺斯替主义与基督教的融合与斗争
一 神秘主义与历史主义
二 爱神还是爱人?诺斯拯救与信仰拯救
三 修行宗教与伦理宗教
四 正统与异端之争
第十三章 诺斯替主义的现代意义
一 现代虚无主义
二 政治的诺斯替主义
三 心理学的诺斯替主义
附录:古代诺斯替主义原始文献概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张新樟,1970年出生于浙江浦江,1993年杭州大学哲学学士,2002年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曾经留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现为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学术兴趣是神秘主义,治疗学,政治哲学,发表《诺斯替主义的精神起源及其福利主义本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深沉的蓝色调,搭配上古老的字体和一些神秘的符号,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那种深邃又略带诡谲的气息。我是在一个书店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独特的氛围吸引住了。书的装帧很讲究,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内容厚重、值得细细品味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它封面上那种若隐若现的光影处理,仿佛真的通往了某个不为人知的古代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很有格调。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陈旧感,简直让人心神为之一振,仿佛已经开始了精神的旅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我探索那些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秘密,去触碰那些遥远的、充满智慧的灵魂。从封面就能看出,作者在呈现方式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仪式感。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目录,我立刻被那些引人遐思的章节标题抓住了。诸如“光与暗的二元对立解析”、“七重天之上的秘密教义”等等,每一个词汇都像是一把钥匙,预示着即将开启一扇扇通往未知领域的门。我通常对这类涉及神话和哲学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学术罗列,而是能将复杂的概念以一种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似乎很清晰,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深入探讨具体的信仰体系,再到最后对现代精神世界的影响,这种层层递进的布局,让我确信作者是位经验丰富的引导者。我希望阅读过程能像一次考古发掘,每翻过一页,都能发现新的线索,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我已经准备好沉浸其中,去理解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是如何塑造人类精神面貌的,那种求知若渴的感觉,真的很难形容。
评分从一个仅仅对古代神秘主义有泛泛了解的门外汉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定价和其厚度以及作者的学术声誉,让我对它内容的深度抱持着极高的期望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去解析诺斯替思想的核心关切——即人与被造物世界的异化感,以及对超越性救赎的渴望。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描述“他们相信什么”,更能深入探究“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相信”,以及这种信念体系对当时的社会和个体精神生活产生了何种实际影响。如果这本书能成功地将晦涩的教义融入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并清晰地勾勒出这条思想脉络对后世西方神秘主义思想留下的隐秘遗产,那么它就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力作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最终是如何为我揭开这个古老而迷人的世界的一角。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在阅读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学术性论述时,字体的大小、行距的疏密,甚至页边距的宽度,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流畅度和专注度。我发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采用了那种略带古典韵味的衬线字体,既保证了文本的清晰度,又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读起来非常“顺口”。很多学术著作为了追求信息密度而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本书明显注意到了普通读者的感受。它在关键的术语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概念处,似乎也做了恰当的标注或注释,这对于理解那些复杂的诺斯替主义词汇体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辅助。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人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话,而不是囫囵吞枣。
评分我特别好奇作者在处理跨文化和跨时代思想时的那种平衡感。诺斯替主义的思想内核非常独特,它与主流的早期基督教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同时也吸收了希腊哲学、波斯宗教的元素。要在一个现代的学术框架内,既忠实于史料,又要用当代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去阐释那些深奥的“灵知”(Gnosis)概念,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构建起一座桥梁,连接公元一、二世纪的神秘世界与二十一世纪的理性思维。好的宗教史或哲学史著作,不应是冰冷的记录,而应具有某种“复活”历史现场的力量。我希望作者能够将那些抽象的神祇、宇宙论模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些古老的祷文,感受到那种对终极真理的迫切渴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