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著
图书标签:
  • 声学
  • 噪声控制
  • 振动
  • 超声
  • 生物声学
  • 医学超声
  • 信号处理
  • 科研论文
  • 学术著作
  • 汪承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南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61343
商品编码:26796588454
包装:圆脊精装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 作者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定价 299.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61343 出版日期 2018-02-01
字数 1025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圆脊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近60年来,汪承灏院士一直从事超声学和物理声学领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晶体声学,声表面波和高频体声波换能器、器件和系统,固体中的弹性波,声栅,声学时间反转方法,功率超声,声空化,压电换能器,声学微机电系统等。
  《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收录了汪承灏院士代表性论文80余篇,反映了他在超声学和物理声学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代序)
**部分 空化及其作用机理
单一空化气泡的电磁辐射和光辐射 汪承灏,张德俊 3
超声空化压力效应的测量 谢瑞珄,汪承灏 13
单一空化气泡运动的高速摄影的实验研究 张德俊,汪承灏 18
空化乳化机制的高速摄影实验研究 汪承灏,张德俊,宗健 25
第二部分 功率超声
盘形聚能器设计理论 汪承灏 35
广义变幅器理论——有负载情况下变幅器特性研究 汪承灏 44
Development of an acoustic levitation reactor Cao Zhuyou,Liu Shuqin,Li Zhimin,Gong Mingli,Ma Yulong,Wang Chenghao 60
相控的HIFU系统研究 张迪,汪承灏,马军,吴先梅 67
第三部分 压电换能器
在电负载下压电板的厚度振动 汪承灏,赵哲英 73
The effect of electric loa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piezoelectric vibrational system Wang Chenhao,Zhao Zheying,Ma Yulong 78
Principle of piezoelectric-tunable transducer Wang Chenhao,Zhao Zheying 89
Principle of piezoelectric damping of vibratio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ng Chenghao 98
ZnO planar focusing transducer on using Fresnel Array Donghai Qiao,Shunzhou Li,Chenghao Wang,Zheying Zhao 105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ltrasonic focusing with annular phased array Zhang Bixing,Wang Chenghao,Lai Puxiang 110
第四部分 固体中的弹性波
The radiation impedance and the energy partition among wave fields generated by a normal force strip radiator on isotropic solid surface Qiao Donghai,Wang Chenghao 117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SV acoustical field excited by a piezoelectric strip with finite width and thickness.Zhang Bixing,Wang Chenghao,Anders Bostrom 127
Focusing and scanning of bulk acoustic wave in solid Wu Jinyuan,Wang Chenghao,He Qiguang 131
菲涅耳阵在固体中所产生的声束聚焦和扫描特性 吴进远,汪承灏,何启光 135
Study on focusing properties of acoustic beams in solid Donghai Qiao,Chenghao Wang 145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ultimode guided waves in stratified media Laiyu Lu,Chenghao Wang,Bixing Zhang 149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dispersive Rayleigh wave in stratified media Lu Laiyu,Wang Chenghao,Zhang Bixing 152
Inversion of multimode Rayleigh waves in the presence of a low-velocity layer: numer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Laiyu Lu,Chenghao Wang,Bixing Zhang 165
第五部分 晶体声学
Analysis of surface excitation of elastic wave field in a half space of piezoelectric crystal-general formulae of surface excitation of elastic wave field Wang Chenghao,Chen Dongpei 179 Generalized Green’s functions of surface excitation of elastic wave fields in a piezoelectric half-space Wang Chenghao,Chen Dongpei 191
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赝表面声波Green函数 汪承灏,黄歆 208
压电晶体表面任意源分布所产生的弹性波场 汪承灏,范思齐 213
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二维声表面波Green 函数 范思齐,汪承灏 223
Transient waves in a piezoelectric half-space generated by line-loaded surface sources Yuan Liu,Chenghao Wang,Chongfu Ying 229
Head waves in a piezoelectric half-space Yuan Liu,Chenghao Wang,C F.Ying 234
High velocity acoustical head wave on surface of ST quartz Wang Chenghao,Liu Yuan,He Shitang,Huang Xin 241
压电晶体表面高速声学模式 汪承灏,黄歆,许钊庚,应崇福 243
Electromagic acoustic head waves in piezoelectric media Yuan Liu,Chenghao Wang,C F Ying 249
Scattering of BG wave by a groove on the surface of a 6mm crystal.Wang Chenghao 252
Scattering of Rayleigh wave through a groove on surface of piezoelectric crystal Wang Chenghao,Chen Dongpei 265
Scattering of normally incident Rayleigh wave from short-circuited metallic grating Sun Baoshen,Wang Chenghao,Ying Chongfu 280
SAW diffraction field generated by source with finite aperture piezoelectric crystal surfaces Wang Chenghao,Fan Siqi,Fan Huaiyu,Liu Yuan 289
Elastic wave diffraction fields generated by surface excitation of a crystal Huang Xin,Wang Chenghao 300
Focusing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on a piezoelectric crystal Qiao Donghai,Wang Chenghao,Wang Zuoqing 307
第六部分 SAW在声栅上衍射
声表面波在声栅上的Bragg衍射 王佐卿,周素华,汪承灏 313
The angular spread of the deflected SAW beam diffracted by Bragg grating Wang Zuoqing,Wang Chenghao 325
The diffraction of normally incident SAW by acoustic grating Wang Zuoqing,Zhou Suhua,Wang Chenghao 334
SAW声栅频谱分析器探讨 汪承灏,王佐卿,周素华 346
Purely acoustical RF spectrum analyzer based on 2-dimensional acoustic Bragg lens Wang Chenghao,Wang Zuoqing and Zhou Suhua 352
第七部分 SAW叉指换能器、器件和系统
The IDT with high internal reflection suppression He Shitang,Chen Dongpei,Wang Chenghao 359
General two-dimensional planar transducers and blazed array-like interdigital transducer Liu Yuan,Wang Chenghao,Ying Chongfu 369
声表面波低插入损耗滤波器的研制(Ⅰ)——控制电极宽度单相单向换能器 何世堂,汪承灏,解述,金国华 373
声表面波低插入损耗滤波器的研制(Ⅱ)——横向耦合谐振滤波器 郭艳明,何世堂,汪承灏,解述 378
高稳定性的500MHz 声表面波沟槽谐振器型振荡器 周先明,汪承灏,周连亨 383
Uniform groove-depth RAC by using transducer weighting Wang Chenghao,Zhou Xianwen,Xie Shu,Chen Dongpei 390
高性能SAW MSC弹性卷积器的研制 金国华,冯所椿,李丽岩,汪承灏 397
基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组的快速跳频频率综合器 汪承灏,何世堂,薛丹炜,孙宝申,周正芳 401
用声表面波技术实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许聿峰,汪承灏 405 声表面波可编程匹配滤波器及应用于构成码分多址扩频通讯系统的实验研究 张宇行,乔东海,汪承灏 410
第八部分 高频体声波器件和系统
Resonanc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efficient of high-overtone bulk acoustic resonator Jian Li,Mengwei Liu,Chenghao Wang 417
Influence of electrodes on the effectiv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s of high-overtone bulk acoustic resonator Mengwei Li

   编辑推荐
从事超声学和物理声学科技人员和研究生

   文摘

   序言





《声之韵律,智之回响——汪承灏院士学术精粹》 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深厚的学术积淀中,汪承灏院士的科研生涯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交响乐,奏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声学研究的壮丽篇章。本书《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正是这部乐章中最璀璨的乐章,是凝聚了汪院士数十年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由享有盛誉的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不是一本简单的论文汇编,而是中国声学发展史上一份珍贵的文献,更是对一位杰出科学家严谨求实、勇于探索学术精神的生动展现。 本书的出版,旨在系统梳理和展示汪承灏院士在声学领域,特别是水声学、噪声控制、生物声学等方向上取得的开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汪院士的学术生涯,紧密地与国家重大科研需求相结合,他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更在国际声学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强音。通过对这些论文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其研究思路的形成、理论的构建、实验的验证以及最终的成果转化过程,从中汲取宝贵的科学方法论和创新灵感。 一、水声学的奠基与开拓:深海的探索者 汪承灏院士在水声学领域的研究,堪称中国水声技术的奠基石之一。本书收录的多篇论文,深刻揭示了他在水下目标探测、海洋环境声学、水声通信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早期,面对国家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汪院士带领团队,在水声探测技术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本书中,您将看到他如何从基础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声波在水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何巧妙设计和优化声纳系统,以期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探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被动声纳信号处理方面所提出的创新性算法,极大地提升了水下目标的可探测性和识别精度,为我国海军水下侦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是水声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挑战。汪院士的研究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深入探讨了海洋环境噪声的产生机制、传播特性及其对水声探测的影响。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海洋生物噪声、人为噪声(如船舶噪声)等多种因素对声学信号的干扰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噪声抑制和信号增强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和利用海洋声学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水声通信作为水下信息传递的关键技术,汪院士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本书中的相关论文,展示了他对水声通信信道特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在调制解调、编码纠错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性研究。这些成果,为实现可靠、高效的水下信息交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深海科考、水下机器人通信等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二、噪声控制的智慧:宁静的守护者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汪承灏院士在噪声控制领域的研究,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本书收录的噪声控制类论文,集中体现了汪院士在不同类型噪声源的分析、噪声传播规律的研究以及减噪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机械噪声、交通运输领域的噪声,还是城市生活中的环境噪声,汪院士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机械噪声控制方面,他从振动和声辐射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隔声、吸声、阻尼等控制措施。他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际工程应用,为工厂、车间等场所的噪声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交通噪声,是城市居民最常见的噪声源之一。汪院士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包括优化车辆设计、改进道路结构、设置吸声屏障等在内的综合性降噪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城市声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汪院士还在建筑声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了建筑材料的隔声性能、室内声场分布规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来减弱噪声干扰。他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建筑物的声学舒适度、创造良好的室内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生物声学的洞察:生命的低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声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汪承灏院士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并在生物声学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本书中,您将有机会接触到汪院士在动物声学、生物信号处理以及声学在生物医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他对动物发声机制、声音的感知和识别,以及声音在动物交流、行为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他对鲸豚类、鸟类等动物发声规律的探索,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动物世界的认知,也为仿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生物信号处理方面,汪院士运用先进的声学理论和信号处理技术,对生物体内产生的各种声学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读。这包括对人体心音、肺音等生理信号的研究,以及对疾病早期诊断的探索。通过对这些微弱而复杂的生物声学信号的精准分析,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他还积极探索声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例如超声成像、超声治疗等。本书中的相关研究,可能涉及如何优化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如何提高成像分辨率、如何实现精确的聚焦治疗等。这些研究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提高医疗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思想的传承与未来的启迪 《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成果的记录,更是对一种科学精神的传承。阅读本书,您将深刻体会到汪院士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研勇气、以及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崇高情怀。 每一篇论文,都凝聚着他无数个日夜的思考与钻研;每一个公式,都承载着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每一次实验,都彰显着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本书的出版,为后辈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范本,让他们能够近距离接触一位科学巨匠的思想脉络,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与力量。 同时,本书的出版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新的研究思路。汪院士的研究成果,虽然有些已经问世多年,但其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正在声学领域探索的年轻一代学者而言,本书是激发创新灵感、指引研究方向的宝贵财富。 《汪承灏院士论文选集》的问世,是对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学术成就的最高致敬,也是对中国声学事业发展历程的一次生动回顾。科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并出版此书,必将在中国声学界和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为推动我国声学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重要力量。 本书的每一页,都回荡着“声之韵律”;每一段文字,都闪耀着“智之回响”。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精神史诗,等待着每一位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读者去品读、去感悟、去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这类前沿性的学术选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跨度和深度令人震撼。它不像是一本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地讲述基础知识,而是直接切入到最核心、最具突破性的研究领域。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水下声学通信的章节,发现作者在解决多径效应和信道衰落问题上提出的那些创新性算法,其数学推导过程严密而精妙。更妙的是,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总能穿插一些富含洞察力的物理图像和直观解释,使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变得可以触摸和理解。这种将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完美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它提供的是一种“如何思考”而不是仅仅“记住什么”的指导,对于任何想要在声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学者来说,这简直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宝藏。

评分

从阅读的效率和获取知识的密度来看,这套文集的编纂工作堪称典范。通常面对如此大量的专业文献,很容易迷失在细节中,但这里的篇目筛选和组织,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它们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自然,仿佛是作者自己精心安排的一场学术巡礼。我尝试跳跃式地阅读不同年代和不同子方向的论文,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相互支撑的逻辑线索。编辑者在保留原始论文精髓的同时,似乎做了一些巧妙的“导航”工作,使得即便是跨越数个领域的研究,也能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宏大的知识网络。对于需要快速掌握某个领域核心知识体系的研究人员而言,这种高度凝练、提炼出的精华内容,其价值远远高于通读海量零散文献的总和。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典雅而不失现代感。封面采用了一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在书架上显得格外有分量。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手感温润厚实,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庄重与敬意。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合理,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很多关键图表和公式的印刷质量非常高,线条清晰锐利,色彩过渡自然,这对于理解复杂的声学原理至关重要。每一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设计了简洁的引言和总结,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无疑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让人在深入探讨技术细节之前,就能对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不仅仅是一套学术文集,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社对学术成果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

评分

对于非声学专业背景但对科学史或工程伦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套文集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我注意到,选集中收录了一些关于研究方法论和学术规范的论述。这些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字字珠玑,揭示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科研工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创新的思路来突破技术瓶颈的。它让我反思了现代科研环境下的诸多现象,比如对短期成果的过度追求,与当年那种需要长期积累和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系,让我们能更审慎地看待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取舍与平衡。它是一部活的历史教材,记录了中国声学事业从无到有的关键节点。

评分

阅读这批精选论文的体验,更像是一次与一位时代先驱者的深度对话。从早期的基础理论探索,到后期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攻关,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杰出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轨迹和心路历程。尤其是在阅读涉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那些篇章时,能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那种不畏艰难、力求至善的工匠精神,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成果本身。这种精神力量,通过文字的力量,无声地感染着每一个阅读者,激励我们不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优雅,更要追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真问题的能力。这套选集不仅记录了科学发现,更记录了一种治学态度和人生哲学,价值非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