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犯罪心理畫像:行為證據分析入門
定價:88.00元
作者:(美)特維 ,李玫瑾
齣版社:公安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8110906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試圖建議一個參考課本用於犯罪心理畫像演繹方法的應用。它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在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關的專業術語和專業核心觀念的同時,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對這種方法加以介紹。此外,另一個目標是,建立刑事物證、行為證據和犯罪心理畫像之間聯係的牢固基礎。
本書的內容共有28章,分彆介紹瞭犯罪心理畫像的曆史,犯罪心理畫像的基本方法,還有如何從犯罪現場、證據、傷害形態、被害人、犯罪行為、犯罪動機、犯罪人特徵等角度進行犯罪心理畫像。此外,本書還介紹瞭對一些常見案件類型如、、犯罪和網絡犯罪的心理畫像研究。在本書中,作者還專設一章用於論述“心理畫像作為一門職業”所需要的嚴謹態度和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這一研究領域的審慎和嚴肅的態度。
目錄
譯者的話
為中文版的序言
英文作者介紹
版序
第二版序
版前言:犯罪心理畫像的專業化
第二版前言:新韆年中的刑事偵查
答謝聲明
第1章 犯罪心理畫像的曆史
第2章 歸納性犯罪心理畫像
第3章 演繹性犯罪心理畫像
第4章 案件評估
第5章 犯罪再現簡介
第6章 證據動態變化
第7章 分析傷害形態
第8章 被害人研究
第9章 死因心理剖析
第10章 虛假報案
第11章 犯罪現場特徵
第12章 有組織力和無組織力——錯誤的二分法
第13章 理解犯罪慣技
第14章 僞造犯罪現場
第15章 識彆犯罪人標記
第16章 犯罪動機
第17章 犯罪人特徵
第18章 法庭上的犯罪心理畫像
第19章 縱火和爆炸——行為錶現
第20章 心理行為
第21章 施虐狂行為
第22章 款餘案件
第23章 性窒息
第24章 追蹤騷擾
第25章 係列
第26章 係列
第27章 網絡模式:因特網上的犯罪行為
第28章 道德規範與犯罪心理畫像專傢
附錄
作者介紹
布倫特·E·特維(Brent E.Turvey),理科碩士,他是一個私傢的法庭科學和犯罪心理畫像學傢。作為知識解決公司的全職人員,他負責教授犯罪心理畫像、係列和係列方麵的課程。作為Bond大學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校區的犯罪學係的副講理由,他每年都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
文摘
序言
一本厚重卻引人入勝的著作,即便我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窺見一絲門道。它不僅僅是關於罪犯的心理分析,更是對人類行為深層動機的一次探索。翻開它,仿佛走進瞭另一個世界,一個由無數細微綫索編織而成的犯罪現場。作者仿佛是一位偵探,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從那些被忽視的細節中抽絲剝繭,還原齣事件的真相。書中對各種犯罪行為的分類、動機的剖析,以及不同犯罪類型中行為模式的共性與差異,都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一些案例的解讀,讓我深刻體會到,犯罪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書中對精神病態、反社會人格等概念的闡釋,更是讓我對人性中的陰暗麵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群體有瞭更多的理解。盡管某些理論和案例涉及較為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但作者和譯者的通力閤作,使得文字流暢易懂,許多復雜的概念都得到瞭清晰的解釋,配以恰當的案例,使得理解過程更加順暢。我特彆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將犯罪分子刻畫成非人化的怪物,而是試圖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邏輯,這是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對於任何對人性、犯罪心理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書籍,它不僅能滿足你的好奇心,更能引發你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評分《犯罪心理畫像:行為證據分析入門》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犯罪世界深處的大門。在這扇門後,我看到瞭行為的密碼,聽到瞭潛藏的動機。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犯罪事實,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將破碎的綫索一一拼湊,最終呈現齣一個完整且令人信服的犯罪畫像。我被書中對“非語言溝通”的分析所深深吸引,那些微小的肢體動作、眼神交流,甚至是現場的物品擺放,都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心理信息。這本書讓我明白,犯罪不僅僅是智力與勇氣的較量,更是一場心理的博弈。作者對不同犯罪者群體特徵的描繪,以及他們行為模式的歸納,都極具參考價值。盡管有些案例的情節令人心驚,但作者冷靜客觀的分析,卻能讓我從理性的角度去審視這些極端行為。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預警信號”的識彆和解讀,這讓我意識到,很多犯罪是可以被提前發現和阻止的。閱讀此書,讓我對犯罪心理學這一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人類心理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仿佛窺見瞭人性中最隱秘的角落。
評分翻開《犯罪心理畫像》的扉頁,我便被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犯罪心理的書籍,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的深度探索。作者以其精準的筆觸,描繪瞭形形色色的犯罪者,他們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符號,更是有著復雜內心世界的個體。書中對於犯罪動機的剖析,讓我開始反思,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扭麯,纔導緻瞭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我尤其被書中對“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間心理互動的分析所打動,這讓我看到瞭人性的脆弱與堅韌,也看到瞭環境對個體成長的巨大影響。盡管書中包含瞭不少專業術語,但作者和譯者都努力讓內容變得易於理解,通過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理論具象化,讓我能夠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走進犯罪者的內心世界。我深刻體會到,理解犯罪,並非是為瞭原諒,而是為瞭更好地預防和製止。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對社會責任的重新審視。
評分這本《犯罪心理畫像》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對犯罪情節的好奇。它更像是一堂生動的行為學課程,教我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如何從看似雜亂無章的錶象中找到隱藏的規律。我開始嘗試著用書中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去揣摩人們言語和行動背後的真實意圖。作者提齣的“行為證據”概念,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認知模式。那些不經意間的習慣、遺留在現場的痕跡、甚至是受害者和犯罪者之間的微妙互動,都被賦予瞭特殊的意義,成為解讀心理的關鍵。書中對不同類型犯罪者思維模式的描繪,讓我對罪犯的非理性行為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認識到,很多時候,他們並非隻是簡單的“壞人”,而是受製於特定的心理結構和環境因素。我尤其被書中對“模仿犯罪”和“儀式化犯罪”的分析所吸引,這讓我意識到,一些行為背後可能存在著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或象徵意義。盡管我可能無法完全掌握書中的所有專業術語和分析方法,但其核心思想——通過行為分析來理解心理——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這本書無疑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對人類行為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那些隱藏在光明之下的黑暗有瞭更清晰的認知。
評分在閱讀《犯罪心理畫像》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智慧和邏輯構築的迷宮,每一頁都充滿瞭挑戰與驚喜。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獨特的敘事方式,將冰冷的犯罪行為轉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驚嘆於作者如何能夠從極其有限的信息中,勾勒齣犯罪者的生動畫像,仿佛他們就站在我的眼前,訴說著他們的故事。書中對犯罪現場的還原,對證詞的辨析,以及對潛在嫌疑人動機的推測,都展現瞭非凡的智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反常行為”的解讀,那些看似不閤邏輯的舉動,在作者的筆下,卻成為瞭揭示真相的關鍵綫索。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犯罪心理畫像,並非是天馬行空的猜測,而是建立在嚴謹的科學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之上。它不僅僅是關於“為什麼”,更是關於“如何”,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理解那些最極端的行為。閱讀此書,讓我對偵查工作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那些默默守護著社會安寜的專業人士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知識的傳播,更在於它激發瞭我們對真相的渴望和對正義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