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老话儿学养生
:32.00元
作者:赵庆新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24日
ISBN:9787537555562
页码:232
装帧:平装
商品重量:440 g
编辑推荐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编辑推荐:200个民间老话儿+100幅精美插图,安全,实用的民间疗法,小病一扫光!
打开祖辈儿们的话匣子,跟着爷爷奶奶学年长寿秘诀有奇效!
传承5000年的民间智慧,句句贴人心,处处留点心。
内容提要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内容简介:饮食,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饮食是养生之本,饮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人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膳食,摄入不同的营养素,以求达到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合理的饮食能够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起居卫生,包括休息睡眠以及个人卫生。人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以及个人卫生,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睡眠不足和个人卫生状况差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个人起居卫生。
运动是生命之本,只有常常运动才能有一个好身体。中国自古就崇尚运动养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提倡运动养生,认为运动可以增强人的特质,可以延年益寿。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要想健康长寿,依旧离不开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才是养生之道。
气候变幻无常,对人们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强调“顺四时、适寒暑”的养生则,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做到天人合一,顺应天气变化养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两性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古人对此也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理论,如:“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等。这些理论虽然古老,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依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心理。古人提倡“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平稳的情绪,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做到延年益寿。防病祛病,重点讲述的是如何防病。古人讲究“防患未然”,对于疾病同样如此,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才是养生的真谛。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结合为一体,能够让读者尽快了解老话的内涵与寓意。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养生知识,为您带来健康和长寿!
目录
老话儿说饮食,不生病的传统智慧
1. 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 2
2.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 5
3. 要想长寿安,减少夜来餐 / 8
4.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 11
5.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 14
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 17
7. 三天不吃青,嘴巴冒火星 / 20
8.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 23
9.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 26
10.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 / 29
11.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 32
12.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 35
13. 补药一堆,不如豆浆一杯 / 38
老话儿说起居,吃穿住行皆有道
1. 食不语,寝不言 / 42
2. 头要冷,脚要暖,肚子里边别太满 / 45
3. 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 / 48
4.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 51
5. 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 54
6. 少盐多醋,少车多步 / 57
7. 先睡心,后睡眼 / 60
8.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 63
9.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 66
10.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 69
11. 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 72
12.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 75
13.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 78
14.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81
15. 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84
作者介绍
赵庆新,现任焦作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序言
健康长寿,一直是追求。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健康更加关注了。当我们不再为了温饱而挣扎的时候,健康的生活就成了我们终生的追求。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身体,我们才能够拥有其他。健康也是人生的大财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也息息相关。一说到健康,大多数就会想到身体的健康;其实,现在的健康范围更广,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也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只有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中华民族向来是注重养生的民族,健康长寿的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由此,养生也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养生哲学,和中国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常常听到的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进补养生、四时养生、修身养性、固精养生、减毒养生、经络养生、调气养生、静神养生等,都是古代常用的养生方法,直到现在,人们依旧在延续着这些养生方法。除了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古人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现在的养生也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老话就是我国养生宝库中的一部分。
老话,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治病、防病的智慧结晶,是经过理论实践总结出来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实践性强。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可是,却蕴含了健康长寿的秘诀,能够给人以启发,从中得到养生的诀窍。
本书收集了流传了几千年的养生老话,从故事中引申出老话的利害,再用中医以及现代医学对其进行新的阐述,让人们对老话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养生感悟和体会。
书中共包括七个章节,分别从饮食健康、起居卫生、运动养生、气候变幻、两性健康、心理保健、防病祛病展开阐述,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以及实践性。
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我一直很喜欢那些充满生活智慧的民间谚语,觉得它们才是最贴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东西。这本书真的做到了“跟着老话儿学”,它把200个耳熟能详、却又蕴含深意的老话儿,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句话的解读都非常到位,而且不落俗套,让我对很多熟悉的谚语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滴水穿石”这一句,书中的插图就画了一个小小的水滴,日复一日地落在石头上,最终形成了一个小洞,这个画面感极强,一下子就把坚持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还融入了100幅精美的插图,每一幅都画得那么细腻、传神,它们不仅美化了书籍,更是为理解老话儿提供了直观的辅助,让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顺其自然”和“未雨绸缪”的章节,配图都非常贴切,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还找到了解决一些生活小麻烦的方法,感觉真的挺实用的。
评分拿到这本《民间老话儿》之后,我真的是爱不释手,每天晚上都会翻上几页。我本身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它们就像一块块瑰宝,闪耀着先民的智慧光芒。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罗列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儿,更是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它们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言多必失”的讲解,配上的插图是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话,周围的人却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这画面感十足,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多嘴的危害。而且,这本书的插图真的太精美了!每一幅都充满了艺术感,又不失生活气息,它们为老话儿增添了无限的韵味,让阅读过程变得赏心悦目。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实用的生活小技巧和疗法,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毛病,感觉真的可以“小病一扫光”。这本书就像一个知心的老朋友,用最朴素的语言,分享着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评分哇,这本《民间老话儿》简直就是我最近发现的宝藏!我一直对民间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口口相传的俗语谚语,里面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但总觉得零散,不够系统。《跟着老话儿学》这本书就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把200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民间老话儿搜集整理出来,而且解读得非常到位。我最看重的是它没有用那种很高深晦涩的语言来解释,而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吃一堑,长一智”这句,书中就讲了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从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穿插了100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画风独特,充满生活气息,为理解老话儿提供了直观的辅助,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层次感。这本书的实用性也是让我爱不释手的原因之一,它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一些古老的说法,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小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买了,一直在观望,终于下手了!拿到手的那一刻,惊喜就没停过。包装就很用心,书的封面设计也透着一股子朴实又亲切的味道,让我一下子就回想起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的场景。翻开书页,第一个吸引我的就是那些精美的插图,每一幅都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带着我们穿越回了那个淳朴的年代,将那些古老的话语赋予了更生动的画面感。而且,这些插图并非只是装饰,它们巧妙地与后面的内容相呼应,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道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知足常乐”的那一章节,配上的插图是一户人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粗茶淡饭,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幅画面一下子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读着这些老话儿,仿佛听到了先人们智慧的低语,那些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生活哲学,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芒,给了我很多启发。不仅仅是文字,连排版、字体都让我觉得舒服,读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是那种可以反复品味的书。
评分这本书是我最近购书清单里的“黑马”!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但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民间老话儿,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200个民间老话儿,我估计市面上也很难找到如此系统和全面的了。让我欣喜的是,它的解读方式非常人性化,没有生硬地说教,而是娓娓道来,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和你聊天。比如关于“勤俭持家”的章节,书中就描绘了一个家庭从拮据到富足的过程,用画面和故事告诉我们节约的重要性。而100幅精美的插图,简直就是点睛之笔!它们不仅仅是用来点缀,更是对老话儿含义的绝佳补充,让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比如“积少成多”那一页的插图,画了一个人在不断往米缸里添米,看着就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生活建议,特别是关于一些小病小痛的自然疗法,这些都是我一直很想了解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知识,现在有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都能变成半个“养生达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