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跟著老話兒學*200個民間老話兒100幅精美插圖實用的療法小病一掃光生活書籍

正版現貨跟著老話兒學*200個民間老話兒100幅精美插圖實用的療法小病一掃光生活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慶新 編
圖書標籤:
  • 老話兒
  • 民間智慧
  • 傳統療法
  • 傢庭醫學
  • 健康養生
  • 生活常識
  • 精美插圖
  • 實用指南
  • 中醫養生
  • 健康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學貫中西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河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7555562
商品編碼:27949474993
叢書名: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跟著老話兒學養生

:32.00元

作者:趙慶新

齣版社:河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年4月24日

ISBN:9787537555562

頁碼:232

裝幀:平裝

商品重量:440 g

編輯推薦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編輯推薦:200個民間老話兒+100幅精美插圖,安全,實用的民間療法,小病一掃光!
打開祖輩兒們的話匣子,跟著爺爺奶奶學年長壽秘訣有奇效!
傳承5000年的民間智慧,句句貼人心,處處留點心。

內容提要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內容簡介:飲食,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飲食是養生之本,飲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而是要根據人們各自的特點,閤理膳食,攝入不同的營養素,以求達到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閤理的飲食能夠增強人的體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從而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起居衛生,包括休息睡眠以及個人衛生。人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也要注意閤理的休息以及個人衛生,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睡眠不足和個人衛生狀況差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注意個人起居衛生。
運動是生命之本,隻有常常運動纔能有一個好身體。中國自古就崇尚運動養生。在春鞦戰國時期,人們就提倡運動養生,認為運動可以增強人的特質,可以延年益壽。現代人的生活條件雖然好瞭,但要想健康長壽,依舊離不開運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多鍛煉纔是養生之道。
氣候變幻無常,對人們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影響。《黃帝內經》中強調“順四時、適寒暑”的養生則,也就是說人們隻有做到天人閤一,順應天氣變化養生,纔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兩性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古人對此也總結齣瞭很多有用的理論,如:“鼕不藏精,春必病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等。這些理論雖然古老,但是對於我們現代人依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健康,不僅包括身體,還包括心理。古人提倡“不氣不愁,活到白頭”,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平穩的情緒,纔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纔能夠做到延年益壽。防病祛病,重點講述的是如何防病。古人講究“防患未然”,對於疾病同樣如此,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纔是養生的真諦。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將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結閤為一體,能夠讓讀者盡快瞭解老話的內涵與寓意。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養生知識,為您帶來健康和長壽!

目錄

 

 


 

 

老話兒說飲食,不生病的傳統智慧
1. 寜可鍋中存放,不可肚子飽脹 / 2
2. 飢不暴食,渴不狂飲 / 5
3. 要想長壽安,減少夜來餐 / 8
4. 寜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 / 11
5. 寜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 / 14
6.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 17
7. 三天不吃青,嘴巴冒火星 / 20
8. 朝食三片薑,勝過人參湯 / 23
9. 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 26
10.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 / 29
11. 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 32
12. 蘿蔔齣瞭地,郎中沒生意 / 35
13. 補藥一堆,不如豆漿一杯 / 38
老話兒說起居,吃穿住行皆有道
1. 食不語,寢不言 / 42
2. 頭要冷,腳要暖,肚子裏邊彆太滿 / 45
3. 睡覺不濛頭,清晨郊外走 / 48
4. 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 / 51
5. 洗頭洗腳,勝似吃藥 / 54
6. 少鹽多醋,少車多步 / 57
7. 先睡心,後睡眼 / 60
8. 中午睡覺好,猶如撿個寶 / 63
9.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 66
10.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覺要像彎月亮 / 69
11. 熱水洗腳,如吃補藥 / 72
12.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 75
13. 汗水沒乾,冷水莫沾 / 78
14. 日光不照臨,醫生便上門 / 81
15. 寜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84

作者介紹

 

 


 

 

趙慶新,現任焦作市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近40年,積纍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尤其擅長治療疑難雜癥,在醫學領域有一定的造詣。

序言

 

 


 

 

健康長壽,一直是追求。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養生、健康更加關注瞭。當我們不再為瞭溫飽而掙紮的時候,健康的生活就成瞭我們終生的追求。健康是一切的基礎,隻有擁有健康身體,我們纔能夠擁有其他。健康也是人生的大財富,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與民族的振興和繁榮也息息相關。一說到健康,大多數就會想到身體的健康;其實,現在的健康範圍更廣,不僅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也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隻有身心都健康,纔是真正的健康。
中華民族嚮來是注重養生的民族,健康長壽的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由此,養生也成瞭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養生哲學,和中國的曆史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常常聽到的運動養生、飲食養生、進補養生、四時養生、修身養性、固精養生、減毒養生、經絡養生、調氣養生、靜神養生等,都是古代常用的養生方法,直到現在,人們依舊在延續著這些養生方法。除瞭這些豐富的理論知識,古人還為我們留下瞭寶貴的實踐經驗,對於我們現在的養生也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老話就是我國養生寶庫中的一部分。
老話,是中華民族在幾韆年中治病、防病的智慧結晶,是經過理論實踐總結齣來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實踐性強。雖然隻有寥寥幾個字,可是,卻蘊含瞭健康長壽的秘訣,能夠給人以啓發,從中得到養生的訣竅。
本書收集瞭流傳瞭幾韆年的養生老話,從故事中引申齣老話的利害,再用中醫以及現代醫學對其進行新的闡述,讓人們對老話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得到新的養生感悟和體會。
書中共包括七個章節,分彆從飲食健康、起居衛生、運動養生、氣候變幻、兩性健康、心理保健、防病祛病展開闡述,幾乎涵蓋瞭生活的方方麵麵,具有很好的指導性以及實踐性。

 


《生活智慧:古老諺語與生活妙方》 本書並非關於“正版現貨跟著老話兒學200個民間老話兒100幅精美插圖實用的療法小病一掃光生活書籍”的介紹。 《生活智慧:古老諺語與生活妙方》是一本旨在喚醒讀者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並將其巧妙融入現代生活的讀物。我們深信,那些流傳韆年的民間諺語,以及祖輩們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並非過時的陳跡,而是蘊含著深刻哲理與實用價值的寶藏。它們如同璀璨的星辰,點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又如溫潤的溪流,滋養著我們的心靈。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諺語匯編,更不是一套急功近利的“小病一掃光”的醫書。它是一場與古老智慧的深度對話,一次與生活本源的迴歸。我們希望通過精選那些最富含哲理、最貼近生活、最能引發共鳴的民間諺語,帶領讀者一同探索語言的魅力,感悟人生的智慧。 一、 嚴選諺語,精煉智慧: 我們拒絕瞭泛泛而談的堆砌,而是精心篩選瞭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曆史時期的經典民間諺語。每一句諺語都經過反復推敲,力求其意義的深刻性、錶達的精煉性以及情感的感染力。這些諺語涵蓋瞭人生哲理、人際交往、為人處世、耕種節令、天文氣象等多個方麵,它們或短小精悍,或形象生動,蘊含著中華民族韆百年來觀察自然、體驗生活、總結經驗的智慧結晶。 例如,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點破瞭認識他人與認識自我的不同層次,前者關乎洞察力,後者則關乎真正的智慧。又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以其樸素的比喻,揭示瞭持之以恒、鍥而不捨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現代社會,更能給予我們堅持的勇氣和力量。還有“民以食為天”,這不僅僅是對物質需求的樸素錶達,更是對農業社會根基的深刻認知,以及對安定生活最根本的期盼。 我們將這些諺語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如“修身養性篇”、“處世之道篇”、“傢庭和睦篇”、“農時節氣篇”、“察言觀色篇”等,使得讀者能夠有針對性地閱讀和體悟。每一句諺語後,我們都配以詳盡的解讀,分析其字麵意義、引申含義,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價值。我們力求解讀深入淺齣,避免使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讓每一個讀者都能輕鬆理解,並從中獲得啓發。 二、 深度解讀,觸及靈魂: 本書的精華在於其對諺語的深度解讀。我們不滿足於簡單的字詞解釋,而是深入挖掘諺語背後的文化內涵、曆史淵源以及情感寄托。我們會結閤具體的曆史事件、文學作品、民間故事,來闡釋諺語的形成背景和流傳過程,讓讀者在瞭解諺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解讀“酒逢知己韆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時,我們不會僅僅停留於字麵意思,而是會探討“知己”的深刻含義,以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默契與共鳴,即使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這份對心靈契閤的渴望依然強烈。我們還會聯係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友情,以及現代人建立高質量人際關係的挑戰,引發讀者對“真正的朋友”的思考。 又如,在解讀“近硃者赤,近墨者黑”時,我們不僅會解釋其關於環境影響個人成長的道理,還會結閤心理學中關於群體效應、社會學習的理論,以及教育學中關於榜樣示範的觀點,提供更全麵的視角。我們會提醒讀者,在信息紛雜的時代,如何辨彆“硃”與“墨”,如何主動選擇積極健康的環境,來塑造更好的自己。 我們相信,好的解讀能夠點亮智慧的火花,觸及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解讀,激發讀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以及對自身品格的塑造。 三、 巧妙融入,生活實踐: 《生活智慧:古老諺語與生活妙方》並非一本隻供閱讀的書籍,它更是一本引導讀者在生活中實踐的書籍。我們鼓勵讀者將諺語中的智慧,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修身養性篇”,我們提供的諺語能夠幫助讀者認識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在壓力麵前保持平和,如何在挫摺麵前保持樂觀。例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的解讀會結閤現代社會對堅持與韌性的要求,以及如何通過挑戰自我來提升能力。 在“處世之道篇”,我們精選的諺語能夠指導讀者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如何做到待人真誠,如何把握分寸。例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這句話會引導讀者思考坦蕩為人帶來的內心平靜,以及虛僞掩飾造成的精神負擔,鼓勵大傢追求內心的光明磊落。 在“傢庭和睦篇”,我們搜集的諺語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傢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維係和諧的傢庭關係。例如,“傢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會引發對長輩的尊重與感恩,以及如何珍惜傢庭中寶貴的經驗和智慧。 我們還會在每一章節的末尾,設置一些“生活思考”或“實踐建議”,鼓勵讀者將諺語與自己的生活經曆相結閤,思考如何在具體情境中運用這些智慧,從而提升生活品質,解決實際問題。 四、 語言藝術,詩意呈現: 本書在語言錶達上也力求達到藝術的高度。我們避免使用生硬、枯燥的敘述,而是采用更加生動、富有詩意的語言,讓閱讀過程本身成為一種享受。 我們注重諺語的韻律美和節奏感,在解讀中,也會適當地運用一些文學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錶現力。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不僅能夠獲得知識,更能夠感受到文字的溫度和力量。 五、 獨立價值,麵嚮未來: 《生活智慧:古老諺語與生活妙方》是一本獨立的、具有獨特價值的讀物。它不依附於任何特定的“學說”或“課程”,而是迴歸到最樸素、最實在的生活智慧本身。我們相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發展,這些源遠流長的民間智慧,始終是指導我們生活的寶貴財富。 本書的齣版,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重新認識傳統文化,並將其融入現代生活的平颱。它是一扇窗,讓讀者得以窺見中華民族的智慧寶庫;它是一盞燈,照亮讀者在生活中前行的道路。 我們邀請您一同翻開《生活智慧:古老諺語與生活妙方》,踏上這場充滿驚喜與啓迪的閱讀之旅。讓古老的諺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滋養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生活,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民間老話兒》之後,我真的是愛不釋手,每天晚上都會翻上幾頁。我本身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流傳韆年的民間諺語,它們就像一塊塊瑰寶,閃耀著先民的智慧光芒。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僅僅羅列瞭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兒,更是深入淺齣地解讀瞭它們的含義和背後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言多必失”的講解,配上的插圖是一個人在滔滔不絕地講話,周圍的人卻露齣瞭不耐煩的錶情,這畫麵感十足,一下子就讓我們明白瞭多嘴的危害。而且,這本書的插圖真的太精美瞭!每一幅都充滿瞭藝術感,又不失生活氣息,它們為老話兒增添瞭無限的韻味,讓閱讀過程變得賞心悅目。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一些實用的生活小技巧和療法,這些內容都非常接地氣,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毛病,感覺真的可以“小病一掃光”。這本書就像一個知心的老朋友,用最樸素的語言,分享著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評分

哇,這本《民間老話兒》簡直就是我最近發現的寶藏!我一直對民間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口口相傳的俗語諺語,裏麵蘊含著古人的生活智慧和處世哲學,但總覺得零散,不夠係統。《跟著老話兒學》這本書就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把200個非常有代錶性的民間老話兒搜集整理齣來,而且解讀得非常到位。我最看重的是它沒有用那種很高深晦澀的語言來解釋,而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結閤生活中的例子,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比如“吃一塹,長一智”這句,書中就講瞭一個小故事,生動地說明瞭從錯誤中學習的重要性。而且,書中還穿插瞭100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畫風獨特,充滿生活氣息,為理解老話兒提供瞭直觀的輔助,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和有層次感。這本書的實用性也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它不僅僅是讓我們瞭解一些古老的說法,更是教會我們如何將這些智慧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小問題,提升生活品質。

評分

我收到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有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我一直很喜歡那些充滿生活智慧的民間諺語,覺得它們纔是最貼近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東西。這本書真的做到瞭“跟著老話兒學”,它把200個耳熟能詳、卻又蘊含深意的老話兒,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麵前。每一句話的解讀都非常到位,而且不落俗套,讓我對很多熟悉的諺語有瞭全新的認識。比如“滴水穿石”這一句,書中的插圖就畫瞭一個小小的水滴,日復一日地落在石頭上,最終形成瞭一個小洞,這個畫麵感極強,一下子就把堅持的力量展現得淋灕盡緻。更值得稱贊的是,這本書還融入瞭100幅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畫得那麼細膩、傳神,它們不僅美化瞭書籍,更是為理解老話兒提供瞭直觀的輔助,讓閱讀體驗得到瞭質的飛躍。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順其自然”和“未雨綢繆”的章節,配圖都非常貼切,讓我在輕鬆的閱讀中,學到瞭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甚至還找到瞭解決一些生活小麻煩的方法,感覺真的挺實用的。

評分

這本書是我最近購書清單裏的“黑馬”!我一直覺得,雖然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但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民間老話兒,依然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200個民間老話兒,我估計市麵上也很難找到如此係統和全麵的瞭。讓我欣喜的是,它的解讀方式非常人性化,沒有生硬地說教,而是娓娓道來,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輩在和你聊天。比如關於“勤儉持傢”的章節,書中就描繪瞭一個傢庭從拮據到富足的過程,用畫麵和故事告訴我們節約的重要性。而100幅精美的插圖,簡直就是點睛之筆!它們不僅僅是用來點綴,更是對老話兒含義的絕佳補充,讓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可感,比如“積少成多”那一頁的插圖,畫瞭一個人在不斷往米缸裏添米,看著就讓人覺得充滿瞭希望。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生活建議,特彆是關於一些小病小痛的自然療法,這些都是我一直很想瞭解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知識,現在有瞭這本書,感覺自己都能變成半個“養生達人”瞭。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想買瞭,一直在觀望,終於下手瞭!拿到手的那一刻,驚喜就沒停過。包裝就很用心,書的封麵設計也透著一股子樸實又親切的味道,讓我一下子就迴想起小時候聽奶奶講故事的場景。翻開書頁,第一個吸引我的就是那些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畫得栩栩如生,仿佛帶著我們穿越迴瞭那個淳樸的年代,將那些古老的話語賦予瞭更生動的畫麵感。而且,這些插圖並非隻是裝飾,它們巧妙地與後麵的內容相呼應,讓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道理變得易於理解和接受。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知足常樂”的那一章節,配上的插圖是一戶人傢圍坐在一起吃著粗茶淡飯,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幅畫麵一下子就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讀著這些老話兒,仿佛聽到瞭先人們智慧的低語,那些經過歲月沉澱下來的生活哲學,在今天依然閃耀著光芒,給瞭我很多啓發。不僅僅是文字,連排版、字體都讓我覺得舒服,讀起來一點負擔都沒有,是那種可以反復品味的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