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太極輕靈鬆空功(附DVD)
:35.00元
作者:王方莘 陳洪廣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09403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包含基礎功的樁功、拳架、散手、推手共四個大項,每項按照低、中、高三個層麵進行修煉,且在各個層麵的修煉中始終貫穿瞭輕靈、鬆空的體悟。通過層層由淺入深的修煉,後達到與人交手時使對方有“空”的感覺,將自己修煉成輕靈鬆空的太極身。
拳架是武術的載體,該書中所用拳架是我上世紀70年代所學、之後修煉30多年的“太極水柔拳”,又名“峨眉山佛拳”(以下簡稱“佛拳”)的拳架。
目錄
章 樁功修
節 水柔功法
一、鏇水功
二、湧水功
三、分水功
四、托水功
五、遊水功
六、沉水功
七、雙龍齣水功
八、雙龍擺尾功
第二節 大、小周天功法練習
一、小周天功法練習
二、大周天功法練習
第三節 樁功修煉
一、為什麼要練靜功
二、什麼時候練習站樁效果較好
三、練樁功初級階段
四、練樁功的功法
五、站樁時的感覺
六、站樁的幾種形式
第二章 拳架修煉
節 套路動作名稱與用法
一、歌訣
二、套路動作名稱
三、套路動作圖解
第二節 拆架子(拳勢技擊技藝)
一、起勢、雙龍戲水、雙龍擺尾、龍爪勁道的用法
二、劃水衝浪、雙龍奪珠、閉浪推波、雙龍盤根、雙龍迴頭的用法
三、海豚衝浪、巨蟹橫行、沙魚闖關、白蛇入水的用法
四、龍蝦倒退、鯨魚擺尾、青蛇入洞、河馬鼓水的用法
五、翻身奪珠、白龍伸腳、黑龍蹬腳、雙龍伏虎、雙珠貫耳、白龍擺腿的用法
第三節 練拳架三個階段
第三章 太極散手技藝
節 太極散手的攻擊重點和緻命部位
一、太極散手攻擊的重點
二、人體較脆弱部位及緻命部位
第二節 太極散手戰略戰法
第三節 太極散手技法
一、擊打時機
二、假動作與進攻
……
第四章 太極推手修煉
第五章 太極拳重要的三篇 拳譜及體司
附錄一 太極推手競賽規則與裁判法
附錄二 現代散打競賽規則
作者介紹
王方莘,l941年齣生於四川省樂山市,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物理係。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七段。峨眉山佛拳第四代傳人、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散手道協會副主席、國際武術散手道聯誼會黑帶九段、國際武術散手道聯盟理事、提案委員會主任。散手道國際二級裁判員、教練員。世界武林百傑、國際太極拳推廣大使,世界太極十大名傢。
1981年,任四川省犍為縣羅城中學校長。
1983年,任四川省犍為縣副縣長。
1990年,任四川省樂山市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1997年,任樂山市技術監督局研究員。
王方莘自幼酷愛武術,5歲開始在傢庭教頭帶領下習武。1961年在四川師範大學就讀期間,學習24式太極拳、齊眉棍,是該校武術骨乾、物理係武術隊隊長。1973牟跟峨嵋派楊大師學習峨眉山佛拳。1981年起,先後拜楊紹西(楊澄甫弟子)、趙凱(李雅軒弟子)、林墨根(李雅軒弟子)為師學習太極拳,精通楊式太極拳、劍、刀,太極推手、散手,在太極內功修煉方麵的造詣較深。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偏嚮於運動康復和慢性病調理角度來看待這類功法的人。我購買很多氣功書籍,很多時候是為瞭改善我常年伏案工作導緻的頸椎和腰椎問題。這本書給我的驚喜在於,它對“虛領頂勁”和“沉肩墜肘”的闡述,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結閤瞭現代人體工學和生物力學的分析。特彆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站立、行走中保持這種“空靈”狀態的指導,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嘗試著在日常走路時,有意識地運用書中所述的“立如磐石,行如浮雲”的意境,雖然一開始很不適應,身體總想發力去“穩住”,但經過幾天的練習,我能感覺到核心肌群的激活比以前更自然瞭。這種注重日常生活實踐的指導,是我認為這本書超越許多同類書籍的關鍵點。它沒有把我當成一個可以輕易達到高深境界的“武癡”,而是把我當成一個需要切實改善生活質量的普通學習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確實很吸引人,那種水墨暈染的效果,配閤著筆法遒勁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原本對氣功和內傢拳的瞭解就停留在一些皮毛的認識上,總覺得這些東西要麼太玄乎,要麼就是過於強調外在的招式。但拿到這本《太極輕靈鬆空功》後,我被它那種內斂而又充滿張力的氣息所感染。雖然我還沒完全消化書中的內容,但光是目錄和前言部分透露齣的對“鬆”、“空”的深入探討,就已經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似乎不僅僅是在教你一套動作,更像是在引導你進入一種心境的轉換。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呼吸與意念結閤的部分,文字描述得極其細緻,仿佛能讓人在閱讀時就感受到那種氣流在體內流動的微妙變化。我期待著通過接下來的學習,能夠真正體會到傳統武術中那種“無形勝有形”的境界。書的裝幀質量也很好,紙張摸起來很有質感,看得齣來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展現瞭作者對教學流程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上來就拋齣復雜的套路,而是遵循瞭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部分是對基礎的“鬆”和“空”進行概念的剝離和動作的拆解,這一點對於新手極其友好。我注意到,它對每一個基礎動作的分解圖示都配上瞭詳盡的文字注釋,甚至連吸氣時胸腔的擴張角度和呼氣時腹部的內收程度都有明確的尺度說明。這種細緻入微的刻畫,避免瞭初學者在模仿時走入“僵化”的誤區。當我進入到介紹功法連貫運行的章節時,那種由淺入深的遞進感讓我感到非常踏實,仿佛每走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引。這種對學習路徑的規劃能力,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學功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我會做”的層麵。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鑒賞者”角度來看待這本書,它的文學性和哲學韻味是無法忽視的。許多傳統功法書籍的文字往往晦澀難懂,佶屈聱牙,讓人望而卻步。但《太極輕靈鬆空功》的作者在行文遣詞上,展現齣瞭一種難得的清晰和詩意。比如,他用“似有若無的張力,如同春雷蘊藏於地底”來形容內勁的蓄積,這種比喻極大地豐富瞭讀者的想象空間。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本身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武術的哲思被巧妙地融入瞭文字的脈絡之中。我花瞭不少時間去品味那些關於“動靜之辨”、“陰陽相濟”的論述,它們不僅僅是指導練習的口訣,更像是對生命狀態的一種深刻反思。這種將形體訓練提升到哲學思辨層麵的做法,讓這本書具有瞭更高的閱讀價值,即便是暫時不練習功法,拿來靜心閱讀也是一種享受。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實操性的人,買書通常是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去的。這本《太極輕靈鬆空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理論構建上花費瞭大量的篇幅,這點很閤我胃口。我討厭那些隻羅列動作口訣,卻不解釋原理的教學書籍。這本書不同,它深入剖析瞭人體的力學結構與傳統導引術的結閤點,尤其是在描述“勁力如何從足底升發,貫穿中樞,最後由指尖發齣”的路徑時,那種嚴謹的論述方式,讓我這個學過一些基礎解剖學的人感到十分信服。我花瞭好幾天時間,隻是對照著書中的圖解,反復體會那份“鬆而不懈,空而不虛”的微妙狀態。雖然DVD的配閤使用是它的一個特色,但我更傾嚮於先通過文字把理論框架打牢固,再配閤影像進行修正。目前來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石,遠超我預期的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