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24式太極拳--教與學(新版) |
| 定價 | 16.00 |
| ISBN | 9787810511803 |
| 齣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
| 作者 | 李德印 |
| 編號 | 10791871 |
| 齣版日期 | 2008-01-01 |
| 印刷日期 | 2008-01-01 |
| 版次 | 無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無 |
說實話,《中國武術流派概覽:太極拳的源流與分支》這本書更偏嚮於學術研究和曆史梳理,對於我這種主要關注套路練習的人來說,起初有些擔心會過於枯燥。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作者以宏大的視角,清晰地勾勒齣瞭太極拳從起源到發展過程中,不同代際間的思想傳承和風格演變。書中對陳式、楊式、吳式、武式等主要流派的特點對比分析得非常客觀公正,它沒有偏袒任何一傢,而是用中立的語言描述瞭它們在身法、步法和發力上的核心差異。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作者引用瞭許多早期拳譜和文獻的記載,對一些流傳已久的概念(比如“虛領頂勁”的真正含義)進行瞭溯源考證,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太極拳文化背景的認知。這本書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所練習的拳架有瞭更深層次的尊重和理解,它不再僅僅是一套動作的組閤,而是承載瞭數百年武學智慧的活態曆史。對於希望建立完整知識體係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是絕佳的補充讀物。
評分閱讀《太極推手:技巧與實戰應用》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技擊原理的深度對話。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把推手當成瞭一個多維度的係統工程來分析,而不是簡單的“你來我往”。作者在開篇就強調瞭“聽勁”的重要性,並用生動的比喻描述瞭如何像“皮膚一樣感知對方的意圖”。書中對於不同勁路(掤、捋、擠、按)的實戰轉化分析得非常透徹,它不僅告訴你動作的名稱,更重要的是告訴你這個動作在什麼情景下最有效,以及如何根據對手的力度和角度進行臨場變化。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藉力打力”的剖析,作者通過大量的圖解,詳細演示瞭如何通過身體的微小轉動,將對方的攻擊力道導嚮虛位,從而達到四兩撥韆斤的效果。這部分的講解邏輯嚴密,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對於那些希望將太極拳的技擊層麵提升到更高層次的習練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洞察力是無可替代的,它讓你明白,太極拳的柔和並非軟弱,而是一種更高階力量的體現。
評分《太極養生功法集錦:從導引到靜坐的全麵調理》這本書的風格與前幾本側重技擊和套路的書籍截然不同,它將焦點完全放在瞭“養生”與“治愈”上。內容涵蓋瞭非常豐富和實用的放鬆功法,比如專門針對頸椎和腰椎的八段錦改良版本,以及一套非常溫和的站樁輔助呼吸法。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功法時,都非常細緻地標注瞭該功法對特定身體部位的益處,以及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這對於有慢性病或者身體基礎較弱的年長練習者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個人最欣賞的是書中關於“意念引導”在內斂氣息中的作用,它詳細描述瞭如何通過想象溫暖的氣流在經絡中運行,來達到放鬆和疏通的效果。文字錶達充滿瞭人文關懷,讀起來非常舒服,讓人身心放鬆。這本書真正體現瞭太極拳“以柔剋剛,以靜製動”的最高境界,它不是教你如何打贏彆人,而是教你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諧共處。
評分我必須要為《內傢拳精要:從站樁到套路進階》的編排結構點贊,它簡直是為自學者量身打造的地圖冊。這本書的邏輯性強到令人驚嘆,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復雜的套路口訣,而是從最基礎、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樁功”講起,並且詳細區分瞭不同樁法(如渾元樁、無極樁)對不同套路準備的特殊意義。每一部分內容的過渡都非常平滑自然,仿佛是循序漸進的課程。舉個例子,在講到“纏絲勁”的分解練習時,作者不僅提供瞭清晰的圖示,還特彆加入瞭“常見錯誤與修正”的對照錶格,這一點非常實用,很多市麵上的書隻是羅列正確動作,卻忽略瞭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那些細微偏差。書中對於呼吸與動作配閤的講解也極其細緻,它不是簡單地說“吸氣抬手,呼氣下按”,而是深入到不同的發力階段,對呼吸的深淺、快慢都有明確的指導。我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瞭我的練習頻率和方法後,明顯感覺到身體的協調性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瞭提升,尤其是在轉腰沉胯時,不再感到彆扭和費力。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填補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那道鴻溝。
評分這本《太極拳的韻律與氣感》,說實話,是我近期讀到的一本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作者對於太極拳的理解,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招式拆解,更多地融入瞭一種哲學的思考。書中對於“勁力”的闡述尤其精妙,它不像傳統書籍那樣死闆地描述肌肉如何用力,而是用大量的比喻,比如“流水行雲”、“綿裏藏針”,將那種內在的、整體的協調感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鬆沉”的章節,作者花瞭整整三頁紙來討論如何感知地心引力與自身重心的微妙關係,甚至建議讀者在練習時去想象自己與大地之間有一根看不見的、有彈性的繩索相連。這種引導方式極大地幫助我突破瞭過去總是“僵著打拳”的瓶頸。書中的插圖雖然不多,但每一張都選得恰到好處,精準地捕捉瞭動作轉換瞬間的重心轉移點,而非僅僅展示定格的姿勢。讀完這本書,感覺對太極拳的認識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洗禮,它讓我開始關注“為什麼這麼做”,而非僅僅“該怎麼做”。對那些已經練瞭一段時間,渴望提升內功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案頭之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