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系列党政阅读用书 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

习近平系列党政阅读用书 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习近平
  • 用典
  • 党政
  • 政治
  • 文化
  • 历史
  • 典故
  • 阅读
  • 学习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习近平系列党政阅读用书 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
商品编号:28286536219
店铺: 海关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1.0kg

具体描述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书  名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作  者

人民日报评论部

开  本

16

字  数

285千字

定  价

49.00元(平装)

书  号

平装:978-7-5115-5424-6  

CIP分类

D2-0

出版时间

2018-4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杨振武,人民日报社社长,主持本书编写;

卢新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带领评论部张铁、范正伟等撰写习近平用典现实意义的解读文字;

杨立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一读室主任,撰写典故释义文字。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中学、专科院校师生等,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本书极其适合全民阅读活动。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近平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3.此引用语句的原典
■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4.原典释义
■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大道:伟大的制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7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发挥亚太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9-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7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55……略

 

修身篇

59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等文中引用

63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5-91……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9 /行百里者半九十。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01-123……略

 

劝学篇

127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9 /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147……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5 / 国虽大,好战必亡。

——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7-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9 /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91-209……略

 

法治篇

213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5 /法者,治之端也。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217 /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9-229……略

 

辩证篇

233 /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5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7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239-259……略

 

历史篇

263 /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7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9-281……略

 

文学篇

285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9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1-317……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中华智慧与治国方略:经典引述与时代解读》 内容概要: 本书精心遴选了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蕴含的深刻智慧与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并将其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解读与阐释。通过梳理历代先贤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提出的精辟论述与实践智慧,本书旨在揭示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系列独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治理之道。本书力求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中华传统文化图景,并探讨其如何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思想源泉与精神支撑。 章节重点与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为政之道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回响 本部分将聚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关于“为政以德”、“民本思想”、“依法治国”等核心理念。我们将从《尚书》、《论语》、《孟子》、《韩非子》等重要典籍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深入挖掘其内涵。 “为政以德”的深刻内涵: 追溯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的演变,分析其强调统治者自身道德修养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例如,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观,以及孟子“仁政”的思想,都体现了对统治者道德责任的重视。我们将探讨这些思想如何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并分析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即强调领导干部的品德、担当与服务意识。 “民本思想”的源远流长: 追溯“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思想的起源,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实践与局限。例如,禹的“功在九年,德在民”精神,以及明太祖朱元璋通过法律严惩贪官污吏,以彰显“爱民”的政治姿态。我们将探讨民本思想如何引导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决策,以及在现代如何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依法治国”的早期萌芽: 梳理中国古代关于法制建设的早期探索,如商鞅变法中对法律的强调,以及唐朝《唐律疏议》的体系化。我们将分析这些实践的特点,探讨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异同,并考察如何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探讨《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分析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我们将考察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并探讨其如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当代全球治理理念相契合。 第二部分:经济发展的智慧与社会和谐的追求 本部分将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智慧结晶。 “重农固本”的经济哲学: 分析中国古代“农桑为本”的经济政策,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对稳定社会的重要性。例如,历代政府推行的“劝课农桑”政策,以及在灾荒时期开仓放粮的救济措施。我们将分析这种经济思想在当代的借鉴意义,如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 考察中国古代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的经验。例如,南方稻作经济与北方旱作经济的互补,以及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等区域经济联合的模式。我们将探讨这种思想如何启示当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藏富于民”的经济理念: 梳理中国古代关于“藏富于民”的思想,如“轻徭薄赋”的原则,以及鼓励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汉代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明清时期对商业的有限开放。我们将分析这种理念与当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 “和而不同”的社会治理观: 探讨中国古代在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智慧。例如,儒家思想中强调的“礼乐治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理念。我们将分析这些思想如何在当下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与包容。 “大同社会”的理想愿景: 再次回溯《礼记·礼运》中关于“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图景。我们将分析这一愿景在中国历史上的多重解读,并探讨其与当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民生福祉的联系。 第三部分: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民族精神的塑造 本部分将着力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及其在现代文明中的价值。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生态智慧: 深入解析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探究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例如,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观念,以及古代哲学中关于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将探讨这些思想如何为当代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 追溯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例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我们将分析这种精神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并探讨其在当代如何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厚德载物”的道德操守: 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如“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我们将分析这些道德规范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并探讨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 考察中国历史上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开放态势。例如,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以及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我们将分析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探讨其在当代如何展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 “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强调。例如,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我们将分析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如何要求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更要将其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 本书特色: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刻的理论挖掘和鲜明的时代视角。我们不仅对古代经典进行原汁原味的呈现,更注重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书力求做到: 精准溯源: 严格依据原始文献,准确引用原文,保证思想的源头活水。 深入解读: 结合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对经典论述进行深刻剖析,揭示其精髓。 时代映照: 将古代智慧与当代中国发展相结合,探讨其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体系构建: 将分散的古代思想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关于中华智慧与治国方略的逻辑清晰的体系。 语言流畅: 采用清晰、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避免空洞说教,增强可读性。 结语: 《中华智慧与治国方略:经典引述与时代解读》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引领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把握国家发展规律、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力作。本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细节处理也做得非常用心,这从侧面反映了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字体的大小和行距,都充分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它在呈现方式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没有强行灌输,而是通过典故的铺陈,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哲理和战略考量。我尤其欣赏它在引用不同领域典故时的那种信手拈来,一会儿是先秦的智慧,一会儿是唐诗宋词的意境,再一会儿又是世界名人的论断,展现了一种开阔的胸襟和强大的文化自信。通过这种方式,原本可能感觉高不可攀的宏大叙事,变得更加贴近人心,具有了温度和人情味。这对于我们理解治国理政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评分

自从开始阅读这套《习近平用典》系列,我发现自己在日常的交流和思考中,无形中多了一种“厚重感”。过去可能只是泛泛而谈,现在则能更加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因为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支撑和文化根基。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口号,而是通过典故的阐释,潜移默化地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每读完一个专题,我都会花些时间去回味那些引用的出处,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奇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古老智慧与当代实践之间的桥梁,让理论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文本研究,而是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经验的深度对话。这种多维度的学习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评分

这本《习近平系列党政阅读用书 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的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关注着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总想更深入地理解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庄重大气的排版,看着就让人觉得内容分量很足。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精选的典故,将深邃的政治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明成果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引经据典”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我特别喜欢它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那种融古今、贯中外的视野,让人感觉到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深厚历史底蕴和广阔世界眼光之上的宏伟蓝图。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些历史回响,感受到思想的穿透力,对于理解当前政策的出台逻辑和深层意图,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套书无疑是为我们这些热衷于理论学习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去触摸和把握核心思想脉络的钥匙。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官方出版的理论读物可能会有些枯燥乏味,但《习近平用典》系列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在结构设计上非常精妙,每一则典故的引用都紧扣时代主题,前后的逻辑衔接自然流畅,读起来丝毫没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古代名篇、经典语录的解读非常到位,既尊重了原文的历史语境,又赋予了其符合当代实践的深刻内涵。这就像是给陈旧的智慧披上了一件崭新的时代外衣,使其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我个人而言,它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资料,更像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本“思想辞典”。每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者需要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眼前的挑战时,翻开其中任何一辑,总能从中汲取到恰到好处的启示。它教会我的,是如何用一种更有底蕴、更具穿透力的方式去思考和表达。

评分

坦白说,过去对于一些理论学习,我常有“不知其所云”的时刻,但《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的出现,有效缓解了这种困惑。它用最凝练的语言,结合最经典的例子,将复杂的思想体系进行了优雅的解构和重组。我感觉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撰的“思想艺术品”,而非单纯的政策解读本。它教会我们,真正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决策的果断上,更体现在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上。这种“以古人之言,论当世之事”的叙事手法,使得书中的观点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对于任何希望系统、深入理解当前中国发展脉络和领导人思想精髓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和精神食粮。

评分

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

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

商品质量一流!快递服务一流!

评分

好书,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放心!

评分

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

商品质量一流!快递服务一流!

评分

好书,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放心!

评分

好书,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放心!

评分

东西已收到,很满意,就是有一本已经刮花,但是内容不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