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书 名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作 者 | 人民日报评论部 |
开 本 | 16 |
字 数 | 285千字 |
定 价 | 49.00元(平装) |
书 号 | 平装:978-7-5115-5424-6 |
CIP分类 | D2-0 |
出版时间 | 2018-4 |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杨振武,人民日报社社长,主持本书编写;
卢新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带领评论部张铁、范正伟等撰写习近平用典现实意义的解读文字;
杨立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一读室主任,撰写典故释义文字。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中学、专科院校师生等,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本书极其适合全民阅读活动。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近平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3.此引用语句的原典
■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4.原典释义
■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大道:伟大的制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7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发挥亚太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9-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7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55……略
修身篇
59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等文中引用
63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5-91……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9 /行百里者半九十。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01-123……略
劝学篇
127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9 /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147……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5 / 国虽大,好战必亡。
——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7-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9 /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91-209……略
法治篇
213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5 /法者,治之端也。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217 /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9-229……略
辩证篇
233 /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5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7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239-259……略
历史篇
263 /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7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9-281……略
文学篇
285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9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1-317……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者,我更关注的是其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这本书里很多关于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都展现出一种超越短期利益、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例如,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书中不仅仅是口号式的提出,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和生态学基础,指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路径。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我对比了许多近年的国家五年规划报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更像是这些规划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石。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频繁地查阅一些背景资料,以更好地理解某些历史背景下的决策考量,这反而激发了我主动学习的热情,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主动的知识建构之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体系化”和“内生性”。它没有盲目照搬任何既有的西方模式,而是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历史文化基因,构建了一套自洽的、解释力强的治理理论框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人民至上”这一核心价值的反复强调和具体实践的阐释。书中描绘的治理蓝图,其最终落脚点永远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以人为本的立场,贯穿始终,非常坚定。我读到一些关于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具体论述时,深感其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和务实性。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深刻洞察的基础之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特色”的理解,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具有清晰结构和内在逻辑的认知框架,这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读物。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光是分量就让人感觉到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我最开始翻开它,是带着一种“了解官方声音”的目的去的。你知道,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东西都是碎片化的,各种解读满天飞,真真假假很难分辨。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像是一个定海神针,把那些漂浮不定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一个非常坚实、有根有据的基点上。我尤其欣赏它那种论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多看似宏大的战略部署,在书里被拆解得非常细致,每一个步骤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支撑。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细嚼慢咽那些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很多政策思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看,真是极具远见。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意图。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新闻的角度都变了,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冲突和变化,而是会下意识地去追溯背后的深层逻辑和长期规划,这对我个人的认知提升,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我刚开始是有点抵触情绪的,觉得这类官方文献可能会比较枯燥,充斥着套话和口号。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去阅读时,我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保持庄重和严谨的同时,又充满了针对具体问题的锐度和力量感。特别是那些关于反腐败斗争的论述,笔力遒劲,毫不含糊,那种“刮骨疗毒”的决心和魄力,透过文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常常在想,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凝聚成一套清晰的行动纲领的。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份“路线图”。它让我看到了决策层面对危机和机遇时所秉持的原则和底线。我感觉,如果想真正理解当前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脉络,绕开对这些核心思想的深入了解,就如同盲人摸象。它不仅仅是政治文献,更像是一部记录了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关键决策节点的“思想笔记”。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和政治哲学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过去读的很多相关书籍,要么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偏向于某种特定叙事的解读,缺乏一种全景式的视野。这本读物,出乎意料地提供了一种宏观的、体系化的视角。它没有回避复杂性,反而坦诚地展示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各种内在矛盾和外部挑战。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之间关系的阐述,那种辩证统一的论述方式,非常值得细品。它不像某些西方政治学著作那样,将“法治”与“权力”完全对立起来,而是更注重在特定的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中,如何让两者形成有效的合力。读起来,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在看海图,他不仅告诉你风浪在哪里,还指明了穿越风暴的最佳航线。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作风格,让我对“治理”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刻板的标签化认知。
评分十个字就有奖励,我纯粹混奖励的。
评分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好书,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放心!
评分十个字就有奖励,我纯粹混奖励的。
评分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好书,喜欢在京东买东西,放心!
评分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一口气看完很生动很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