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战略节奏 | 作者 | 朱恒源 杨斌 等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595977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未来的不确定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横亘在每一位意欲前行的企业家面前,无法忽视且长期相伴。 战略节奏理论,把产业发展纳入企业战略的视野,刻画了战略的时间属性,是战略理论在快速变化时代的发展。 《战略节奏》从主流用户特质、市场规模、成长速度、需求多样性4个维度综合考察,将市场发展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小众市场、大众市场、分众市场和杂合市场。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形态和竞争焦点。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战略节奏获取与之相匹配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获得跨期成功的中国企业实践的总结提炼,《战略节奏》介绍了企业发展三种典型路径,农耕者、狩猎者和圈地者,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调整战略节奏的方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情势和市场态势,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 《战略节奏》*后提出了一个全视阈考察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股权市场的PRE-M模型。通过三个市场相结合,识别结构性机会,发现产业链结构洞,寻找估值洼地,帮助企业在动荡的商业世界里调整战略节奏,建立适时、适势、实时的竞争优势。 总之,企业要熬得住,认得出,抢得先,跟得上。在漫长的寒冬要熬得住;风起于青萍之末时要认得出;顺应趋势要抢得先;市场需求变化时要跟得上。 探测风口,选择行业。 识别趋势,构筑节点。 因需而变,提前布局。 活在当下,把握未来。 |
| 作者简介 | |
| 朱恒源 博士,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Fulbright学者、Ronghong学者、Santander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创新与创业、动态环境下的竞争战略。 杨斌 博士,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管理(非市场策略)、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商业伦理、高等教育管理等。 |
| 目录 | |
| 序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
前言 在动荡的商业世界里把握未来
章 看不懂的中国市场 / 002
市场发展的基本逻辑 / 005
新兴市场的后发优势 / 009
的战略纵深 / 012
始于山寨的学习路径 / 016
第二章 在市场发展中识别用户 / 023
创新者:发烧友 / 026
早期采用者:时尚派 / 029
早期多数:积极的实用者 / 032
晚期多数:挑剔客 / 034
落伍者:保守派 / 036
解析用户群体 / 038
第三章 跟踪产品市场成长 / 043
从用户分布看市场成长 / 046
从小众市场到杂合市场 / 049
用户和产品的双边演进 / 053
指数逻辑与线性逻辑 / 055
第四章 小众市场 / 061
锁定种子用户和早期用户 / 064
从“极客产品”到“时尚产品” / 068
留心慢一拍的产业链 / 071
警惕先驱变先烈 / 076
第五章 大众市场 / 082
开启广阔天地之门 / 084
产能制胜 / 088
营销与渠道:高效率,广覆盖 / 093
奔跑中的陷阱 / 097
第六章 分众市场 / 101
增速放缓背后的故事 / 104
科学细分与精准定位 / 108
高效开发与产业链演进 / 113
警惕过度细分与盲目对标 / 116
第七章 杂合市场 / 122
愈发挑剔的用户,愈发碎片的市场 / 125
平台型企业 / 129
双边S曲线 / 132
新周期,大变局 / 136
第八章 农耕者 / 142
认识农耕者 / 144
洞察行业与客户需求的变化 / 147
春不种,秋无收 / 152
循序渐进,常变常新 / 157
第九章 狩猎者 / 161
认识狩猎者 / 164
打造弓箭 / 169
逐水草,习涉猎 / 173
警惕“一招鲜”变“大路货” / 176
第十章 圈地者 / 181
认识圈地者 / 184
大而不倒的生命力 / 187
一心多用:同时驾驭不同的业务 / 191
三种类型转换 / 195
第十一章 重新思考战略 / 199
全球化下的新机会 / 201
南橘北枳:切勿忽略市场环境 / 205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多元化 / 209
PRE-M市场三角模型 / 215
PRE-M市场三角模型的企业实践 / 219
结 语 迥异的未来,从战略思考开始 / 223| 编辑推荐 | |
| 清华大学朱恒源教授、杨斌教授*力作!动荡的商业世界捉摸不定?解释商业规律,把握战略节奏,提供应变对策。李靖、杨元庆、肖星、张燕、周园、谢伟、廖建文、熊林联袂推荐。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说,我对这类题材的书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时候都会感到失望。然而,《战略节奏》却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宏观的战略思维与微观的执行细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作者的语言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使是复杂的问题,也能被他讲得浅显易懂。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反馈机制”的探讨,它强调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调整策略的重要性。这种动态平衡的理念,让我在思考问题时,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分析,而是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变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模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工作中,效果确实不错,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被它的厚度吓到,但真正沉浸其中后,才发现时间过得飞快。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有时候像一位严谨的学者,用精准的词汇剖析事物的本质;有时候又像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观察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复杂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节奏”这个概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指时间上的快慢,更包含了一种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对如何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韵律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在讲到企业战略时,书中就详细阐述了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节奏”应如何调整,如何才能做到“顺势而为”,而非“逆流而上”。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它打破了我以往对许多事物的认知框架,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常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宏大的叙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长期主义”的论述,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也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思想显得尤为宝贵。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成功案例,用事实证明了“慢即是快”、“积累即是爆发”的道理。这种跨越时空的智慧融合,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作者在行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哲学思考,引发了我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探讨。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读完之后,我只能说,我的期待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满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略”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智慧”的启迪。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去探究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它不回避矛盾,反而善于在矛盾中寻找突破口。例如,在讨论国际关系时,作者就详细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下寻求合作与共赢。这种分析的角度非常客观,也让我对一些国际事件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于“执行力”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作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提升执行力,将想法变为现实。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几个星期,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感悟。开头部分确实花了不少笔墨来铺陈背景,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大国博弈的动态,读起来有点像是在看一部史诗级的纪录片,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消化。不过,正是这种扎实的铺垫,为后面内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一些历史事件时,那种旁征博引、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眼见证着风云变幻。书中对于一些关键节点的人物塑造也十分到位,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力量,让我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刻板印象,而是有了更生动的感知。当然,有些地方的理论推演略显深奥,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会其精髓,但这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