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 | 作者 | 何晋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93621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200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北大校园——燕园,不仅仅是一块圣地,这里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也常常让人震撼。本书搜录燕园内几乎所有地上文物,穿插与之相关的园林、古建和景观,钩沉典故、探究历史。作者在北大学习、工作三十载,文、图相映中饱含对燕园的深入认知和深厚感情,使得此书既为读者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空间分明有序的燕园立体指南,也可作为北大人忆念母校之寄托,为广大校友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园林乃至这所大学的渊源及历史印痕提供有益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何晋,1988 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1997 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副系主任,研究领域为先秦史、历史文献学。在北大开设“中国历史文选”“图说中国古代文明”和“文物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等课程。 |
| 目录 | |
| 序 / 1 北大校园为何称“燕园” / 7 淑春园 / 19 西校门 28 / 西校门石狮 31 / 校友桥 34 / 华 表 38 / 办公楼 41 / 丹陛石 45 / 石麒麟 47 / 外文楼 49 / 化学北楼 51 / 民主楼 52 / 北大档案馆 54 / 钟 亭 58 / 乾隆诗碑 60 / 蔡元培铜像 63 / 未名湖 65 / 石供桌及五供 73 / “植树铭”碑 76 / 翻尾石鱼 78 / 西式平桥 80 / 岛 亭 82 / 石 舫 85 / 石屏风 87 / **体育馆 88 / 博雅塔 90 / 慈济寺山门 94 / 斯诺墓 97 / 赖朴吾、夏仁德二位教授墓 99 / 临湖轩 102 / 临湖轩鱼洗 105 / 梅石碑 108 / 俄文楼 112 / 北阁、南阁 114 / 石香炉 116 / 李大钊铜像 118 静 园 / 121 静园六院 128 / 杭爱碑及石像生 130 / 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 132 / 振兴中华碑 134 / 第二体育馆 136 燕南园 / 139 花神庙碑 149 / 三角地 151 / 民主科学DS雕塑 155 勺 园 / 161 塞万提斯像 169 / “三一八”遇难烈士纪念碑 171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173 / 葛利普教授墓碑 176 / 旗杆座 178 / 海晏堂水槽 179 / 鸣鹤园 / 183 日 晷 190 / 石龙头及石鱼头 192 / 乾隆半月诗碑 195 / 校景亭 196 / “柳浪闻莺”石牌坊遗存 200 镜春园 / 205 蒋家胡同四合院 216 朗润园 / 221 “断桥残雪”石牌坊 230 蔚秀园 / 233 “紫琳浸月”石 239 畅春园 / 241 恩佑寺和恩慕寺山门 246 承泽园 / 249 其他文物与文物保护 / 257 参考文献 / 268 |
| 编辑推荐 | |
|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一本北大校园的指南。 近百处景点(87处,北大微官导览为26处)搜罗燕园内几乎所有地上文物,为你讲述你所错过的北大。 按园子讲述,符合游览顺序。每个园子前均配手绘地图,可按图索骥,游览北大。 作者入校30载,为北大历史系教授,不仅讲述准确,且穿插必要的人文历史知识。 本书照片除注明外,均为作者多年不断积累,从几千张照片中选出,甚至包含个别已丢失文物的照片。 |
| 文摘 | |
| 序言 | |
翻开这本《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我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漫步在古老而庄严的校园之中。虽然我并非身处其中,但文字的力量却将北大深厚的底蕴展现在我的眼前。每一张精美的图片,都如同打开了一扇尘封的记忆之门,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建筑,还是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都凝聚着历史的沧桑与艺术的智慧。我尤其被那些散落在校园一角的古迹所吸引,它们沉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仿佛每一块砖石、每一片苔藓都蕴含着无尽的传奇。书中对每一处景点的介绍都详实而生动,不仅描绘了它们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更融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轶事,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和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读物,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向往。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古老建筑情有独钟,而《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深深的渴望。它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却又以极富感染力的文字,为我揭示了燕园深厚而丰富的历史内涵。书中对每一处文物古迹的解读,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建筑价值以及历史变迁。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让文字的描述更加直观和生动,仿佛置身其中,亲眼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燕园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历史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审美和文化传承的经典之作,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常常会在午后的阳光下,捧着这本《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静静地品读。那些关于燕园的文字,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的表达。书中对于那些古老建筑的描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枯燥的年代,而是将它们与无数个日夜、无数个在此求学、治学的人们联系起来,让历史不再遥远,仿佛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名人轶事的片段,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的学者和文人,他们的故事让燕园充满了灵气与活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丰盈,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引领我走进一个充满智慧和温度的世界,让我对“燕园”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这本书无疑打开了我认识燕园的一扇新窗口。它以一种非常亲切和易懂的方式,为我勾勒出了燕园的独特风貌。那些关于亭台楼阁、校园小径的描述,仿佛为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书中穿插的历史故事,有惊心动魄的,也有温情脉脉的,让我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和时代变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份对燕园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这本书充满了温度,也更加吸引我深入阅读。它不似教科书般枯燥,却又饱含知识,是了解燕园文化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评分我承认,起初我对这本《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并没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古迹的书籍并不少见。然而,它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文物古迹,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燕园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这些建筑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时代精神。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图片和研究资料,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充实。我被书中对于细节的考究所折服,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雕饰,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挖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项系统而扎实的研究成果,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燕园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