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附光盘英汉对照)/跟赖世雄读名著
:18元
售:14.4元,便宜3.6元,折扣80
作者:马克·吐温改编:赖世雄
赖世雄教授率团队精心打造简读版世界名著,可以当音乐听的有声故事书! 轻阅读+好声音=好英语! 4000多常用词,注释详尽,英语轻松升级!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19089898
字数:
页码:147
版次:1
装帧: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The Great Stone Face
人面巨石
The Cop and the Hymn
警察与赞美诗
附:英国英语(Jones)音标与美国英语(K.K.)音标对照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一部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附光盘英汉对照)》收录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人面巨石》、《警察与赞美诗》三部名篇。全书附中文翻译,读者可自行做中英文对比,练就一流的写作能力。附赠CD,由口齿清晰的美籍老师朗读,并佐以音效,让读者有如身历其境。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既富有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为《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百万英镑》。赖世雄教授是闻名海峡两岸的英语教学专家,先后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与英语教学双硕士学位。担任托福专任讲师十八年,也是托福成绩满分纪录保持人之一。曾任上海复旦大学及大连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现任常春藤解析英语杂志社社长,著有英语升学、进修、生活英语丛书共计两百余种,并担任十多家电台英语教学节目广播主讲。1993年赖世雄教授开始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教学节目主播,时间长达十二年,教学方式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深受广大听众的推崇。2003年赖教授经由《中国图书商报》评选为中国英语教学十大名师之一。2004年至今担任北京市政府主办英语活动之主讲教授。赖教授深入研究英语教学,对广大英语学习者的需求有极为透彻的了解。长期以来受邀至各地演讲,不遗余力地给读者传授英语学习的经验。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给我的感觉是极其古典而稳重的,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件承载了百年历史的书籍。它没有采用那种花哨的、试图吸引眼球的封面设计,而是选择了更为内敛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色调和字体。拿到手中,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纤维感,立刻就将我从现代都市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带入到故事所描绘的那个遥远而广阔的美国腹地。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排版留白的艺术处理。你知道,很多出版社为了塞入更多内容,会把页边距压得很窄,读起来总是感觉拥挤不堪,透着一股“做生意”的气息。但这本书的留白恰到好处,给予了文字足够的呼吸空间,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批注的余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读者以一种更加从容、更具仪式感的方式,去接近和理解那位文学巨匠的心血之作。这种对阅读“仪式感”的尊重,是我在众多版本中最终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评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涉及到经典文学作品时,我更看重的是那种沉浸感和语境的再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教科书级别。它不仅仅是把文字堆砌在一起,而是营造了一种氛围。比如,在描述主人公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那些段落,你会感觉自己真的能闻到河水的味道,听到风吹过船帆的呼啸声。这种代入感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些精妙的旁注和背景资料的穿插,它们像一双无形的手,在你快要迷失在复杂的历史时间线时,适时地将你轻轻拉回故事的正确航道。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个关于当时美国社会阶层矛盾的描述,本来我只觉得是故事需要,但旁边简短的注释立刻点明了当时的法律背景,瞬间让整个情节的张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补充,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故事本身,而不是喧宾夺主,这才是真正高明的编排。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阅读从单纯的消遣,升华成了一种对时代、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装帧设计到内容排版都透露着一股用心。拿到手里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劣质纸张,而是那种可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厚实感。内页的印刷清晰度简直无可挑剔,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历史背景介绍或者作者的生平侧记,文字也排列得井井有条,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章节的标题设计,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让人在阅读的间隙也能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而且,对于这种经典名著的再版,很多时候都会担心翻译腔过重或者文字被过度“现代化”而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但这本书的译文处理得非常到位,既保证了现代读者的理解顺畅,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那种粗粝而真诚的语调。整个阅读体验,从指尖触碰到纸张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场对知识和美学的深度探索,完全超越了我对一本“工具书”的期待,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了我的书架上,光是看着都觉得心满意足。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它的实用性持保留态度的,毕竟现在获取信息太容易了。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它提供的价值是任何碎片化信息都无法替代的。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开头或者重要人物出场时,所做的那个简短的“情景回顾”,这对于我这种记忆力不算顶尖的成年读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能迅速帮我重新定位到上一次阅读结束时的心境和关键情节,避免了因为中断阅读而产生的思维断裂。而且,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也让我更容易进行主题性的梳理和对比阅读。比如,我能清晰地对比出主角在不同阶段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抉择差异,这些差异在传统快速阅读中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是为那些想要“深度消化”经典而不是“打卡完成”的读者量身定做的,它鼓励你慢下来,去咀嚼每一个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这对于提升个人思考的深度非常有帮助。
评分作为一个需要平衡工作和个人成长的成年人,我发现阅读时间非常碎片化,但我又不愿意牺牲阅读的质量。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高效深度阅读”的需求。它的装帧带来的沉稳感,让我每次拿起它时,都能自然地进入到一种专注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抗分心的有效武器。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保持内容深度的同时,在整体的阅读舒适度上也做了极大的优化。例如,书脊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长时间平摊阅读,也不会感到费力或对书本造成永久性损伤,这一点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研读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成功地平衡了“学术价值”和“日常使用体验”之间的矛盾,没有为了追求某种极致而牺牲了读者的实际操作体验。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制作者对“阅读”这一行为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让我觉得,为这样一本精心制作的书籍投入时间与金钱,是绝对值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