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大棚蔬菜栽培关键技术 | ||
| 定价 | 38.00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5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王迪轩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22314543 | |
| 重量 | ||
一章 大棚蔬菜的选址布局
一节 选址要求 / 001
一、基本要求 / 001
二、向阳背风 / 002
三、土层深厚 / 002
四、灌排方便 / 003
五、交通便利 / 003
二节 布局和规划要求 / 003
一、大棚的规格 / 003
二、大棚的合理棚型与高跨比 / 004
三、大棚间的间隔距离 / 005
四、大棚群的规模 / 005
五、大棚配套(附加)设施 / 006
二章 大棚的搭建
一节 拱形钢架大棚的设计与建造 / 007
一、拱形钢架大棚设计参数 / 008
二、拱形钢架大棚材料 / 009
三、拱形钢架大棚建造安装技术 / 011
二节 屋脊式竹架大棚的建造 / 015
一、建造技术 / 016
二、大棚消毒 / 017
三节 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 / 017
一、水泥骨架大棚的安装 / 017
二、水泥大棚的维护 / 018
三章 大棚蔬菜育苗
一节 冬春季蔬菜营养土育苗 / 020
一、冬春大棚蔬菜育苗播种期的确定 / 020
二、种子处理和催芽 / 022
三、营养土的配制 / 025
四、电热温床设置 / 029
五、播种 / 033
六、苗床管理 / 036
七、主要病虫害防治 / 039
二节 营养块育苗 / 043
一、育苗设施与设备 / 043
二、育苗块选择 / 043
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 043
四、播种覆土 / 045
五、秧苗管理 / 045
六、适龄壮苗标准 / 046
七、带基定植 / 047
八、定植后管理 / 047
三节 穴盘育苗 / 047
一、穴盘选择 / 047
二、基质准备 / 049
三、适时播种 / 050
四、苗期管理 / 053
四节 漂浮育苗 / 058
一、建造育苗池 / 059
二、育苗池注水和消毒 / 059
三、漂浮盘的选择及消毒 / 060
四、基质的配制、消毒 / 060
五、装盘 / 060
六、播种 / 061
七、播后管理 / 061
四章 大棚蔬菜田间管理
一节 定植前准备(整地、施肥、作畦) / 063
一、大棚与土壤消毒 / 063
二、土壤耕作 / 066
三、施用基肥 / 067
四、作畦技术 / 068
五、地膜覆盖 / 070
六、定植前的准备 / 073
二节 大棚蔬菜直播或移栽 / 074
一、菜田直播 / 074
二、蔬菜栽植 / 078
三节 中耕、除草与培土 / 082
一、中耕 / 082
二、除草 / 083
三、培土 / 084
四节 大棚蔬菜浇水管理 / 085
一、大棚蔬菜灌溉的主要方式 / 085
二、合理灌溉的依据 / 090
五节 大棚蔬菜追肥管理 / 093
一、合理施肥的依据 / 093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094
三、施肥方法 / 100
六节 大棚蔬菜植株调整 / 104
一、整枝、摘心、打杈 / 105
二、摘叶、束叶 / 116
三、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 117
四、支架、绑蔓、吊蔓、落蔓 / 121
五、固定和压蔓、盘条 / 130
七节 设施环境调控 / 133
一、温度 / 133
二、光照 / 139
三、湿度 / 141
四、土壤 / 142
五、气体 / 146
五章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一节 农业措施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 149
一、轮作倒茬 / 149
二、清洁田园 / 150
三、深翻晒垡 / 152
四、嫁接栽培 / 152
五、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 152
六、调节播期 / 153
七、种子处理 / 153
八、培育无病虫壮苗 / 153
九、科学施肥灌水 / 154
十、加强田间管理 / 155
十一、太阳能消毒 / 155
十二、高温闷棚 / 156
十三、多样性种植 / 156
二节 物理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 157
一、频振式杀虫灯诱控技术 / 157
二、LED新光源杀虫灯诱控技术 / 158
三、色板诱控技术 / 158
四、防虫网应用技术 / 161
五、遮阳网防病技术 / 162
六、无纺布应用技术 / 162
七、银灰膜避害控害技术 / 163
八、性诱剂诱杀技术 / 164
三节 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 164
一、利用植物制剂防治 / 165
二、以虫治虫 / 165
三、以菌治虫 / 165
四、以菌治病 / 165
五、熊(蜜)蜂授粉 / 166
四节 矿物来源药剂防治技术 / 166
五节 蔬菜除草技术 / 166
一、人工除草 / 166
二、加强栽培管理控草 / 167
三、机械除草 / 167
四、物理除草 / 168
五、覆盖抑草 / 169
六节 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图示及药剂防治技术 / 170
一、蓟马 / 170
二、甜菜夜蛾 / 172
三、小菜蛾 / 175
四、斜纹夜蛾 / 176
五、烟粉虱 / 179
六、黄曲条跳甲 / 180
七、蚜虫 / 182
八、菜粉蝶 / 184
九、瓜实蝇 / 186
十、黄守瓜 / 187
十一、红蜘蛛 / 190
十二、茶黄螨 / 190
十三、美洲斑潜蝇 / 192
十四、豇豆荚螟 / 193
十五、瓜绢螟 / 194
十六、玉米螟 / 196
........
本书依据大棚蔬菜栽培关键步骤,以大棚蔬菜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为重点,以大量高清彩图的方式,按照“大棚选址→大棚搭建→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几种主要蔬菜大棚栽培”的思路,进行系统叙述,使读者能按图操作。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适于蔬菜合作社、蔬菜公司、家庭农场、种菜大户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以便进行科学的大棚蔬菜生产。
这本书在关于大棚保温和增湿方面的内容,感觉有些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的细节指导。例如,在讲解保温材料的选择时,书中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材料,并分析了它们的保温性能,但对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保温材料,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搭建和密封,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建议。对于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书中也更多地停留在“需要控制”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地讲解具体的设备选择、安装调试、以及操作流程。我希望能够看到更详细的关于自动化温湿度调控系统的介绍,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如何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设置合理的温湿度范围和变化曲线。同时,对于简易的保温和增湿措施,例如如何利用覆盖物、喷雾系统等,书中也应该提供更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成本效益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让我感到有些失望的是,这本书在介绍土壤改良方面,虽然提及了多种方法,如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但对于土壤的科学检测和具体改良方案的制定,却显得比较薄弱。书中并没有详细指导读者如何在家或者通过简单的工具来检测自己大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主要的养分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例如沙质土、粘质土,它们各自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具体地调整施肥结构和改良措施,书中也只是给出了一些非常笼统的建议,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我希望能看到更详细的关于土壤健康管理的内容,比如如何通过测土配方来优化施肥,如何科学地补充微量元素,以及如何利用微生物菌剂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目前书中关于这方面的介绍,更像是一个大致的科普,而非能够指导实践的详细技术指南。
评分这本书在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书中列举了不少常见的病虫害名称,也提到了它们的一些症状,但对于如何精确地诊断,如何辨别是哪种病害或者哪种虫子,描述得非常笼统。比如,书中提到“叶片出现黄斑”,但引起黄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营养不良,也可能是病菌侵染,甚至是虫害造成的。书中并没有提供详细的图文对照,来帮助读者区分这些细微的差别。而且,在防治措施上,很多内容都只是泛泛而谈,例如“加强通风”、“合理施肥”,这些虽然是基本的农事操作,但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例如,在“加强通风”这一点上,并没有详细说明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不同的生长季节,如何调整通风的频率和时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农药的使用,虽然列出了一些推荐的品种,但对于使用浓度、施药时期、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抗药性等关键信息,都语焉不详,这对于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这本书的光盘内容真的让人大失所望,封面包装上特意强调了“附赠高清光盘”,我满怀期待地以为里面会包含一些生动的种植过程演示、病虫害识别的视频,或者是专家现场指导的片段,结果打开一看,只是几张粗糙的PPT截图,画面模糊,而且内容非常零散,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很多关键步骤,比如嫁接技术、土壤改良的具体方法,都只是文字描述,一点画面感都没有。我原本是想通过视频直观地学习,但这张光盘就像是应付差事,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让人恼火的是,光盘里还有不少错别字和排版错误,感觉像是匆忙制作出来的,完全没有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我买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它“图说”和“大全”的噱头,结果光盘部分的“图”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大全”也只是理论堆砌,缺乏实践指导,这张光盘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纯粹是浪费我的时间和金钱。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的关键技术,但读完后,感觉在关于品种选择和栽培模式的介绍上,信息量还是不够充分。书中虽然提及了一些常见的大棚蔬菜品种,也简单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但对于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种植经验,来科学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却没有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例如,对于不同品种的耐寒性、抗病性、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书中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关于不同栽培模式的应用,比如水培、基质栽培、或者传统的土壤栽培,各自的优缺点、投资成本、以及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书中也只是浅尝辄止。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或者专家对于不同栽培模式的深入解读,以便我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