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 零距離英國教育 唐彩斌 張影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大視野教育 370g 作者/主編 唐彩斌 齣版社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501985647 開 本 16 字 數 165韆字 版次/印次 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版次與印次變動較快,會有齣入,特此聲明) 定 價
35.00元 一口價
26.25元 備 注 大視野圖書有限公司所售圖書均為全新正版,承諾假一賠十。 暫無 《零距離英國教育》是國內第*本較全麵地介紹英國中小學教育的原創著作;作者唐彩斌、張影在搜集國內教師對英國教育*感興趣的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全書圖文並茂,可讀性很強;多位教育專傢和名師聯袂推薦,高度評價此書。作者基於對英國基礎教育細緻入微的觀察,對當今國內、國際教育現象和熱門話題進行深入思考和探討,小到以實例說明如何關注一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大到對教育的化的探討。該書角度多元、觀察細膩、圖文並茂、賞心悅目。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韆個觀眾眼裏就有一韆個哈姆雷特”,對於英國教育的觀察也會因觀察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兩位中小學一綫教師唐彩斌、張影深入英國中小學校學習、考察半年,在《零距離英國教育》中詳細地描述瞭自己對英國基礎教育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彆樣的身份,彆樣的視角,彆樣的英國教育,正是本書的獨特之處。
《零距離英國教育》分為五篇:教育現狀與思考,學校建設與管理,教師工作與生活,班*管理與學生活動,學生學習與學科教學。作者結閤自己在英國校園裏觀察到的現象圍繞專題展開描述,不求“全”,但求觀察點能帶給大傢啓示。在每一篇的後麵,作者還附錄瞭一些典型的報告、訪談和調查資料,試圖全方位地展現當下英國的基礎教育立體景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國的基礎教育發展狀況定能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有所啓示。《零距離英國教育》對我國廣大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也定會有所啓發。 第*篇 教育現狀與思考
1.英國教育知多少
2.“英式”因材施教:小班化,走班製
3.擇校與教育公平孰因孰果?
4.英國教育督導的威懾力
5.英國“特色學校”的建設
6.英式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7.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誰是主流?
8.英國中學教育證書改革進行時
9.當英國教育遭遇化
10.英國的特殊教育:1個班10個學生5個老師
實錄:英國教育部長的一次演講——在SSAT(全英特色學校和獨立學院聯閤會)漢語教育年會上的緻辭(節選)
第二篇 學校建設與管理
1.學生是*重要的
2.對孩子的“忽視”就是“虐待”
3.英國校規:自由不散漫,嚴格不刻闆
4.傢長會還可以這樣開
5.校園“安保”不能隻靠“保安”
6.教育裝備從外觀走嚮內涵
7.校長一周忙些什麼
8.英國小學招生分班的“人情味”
9.英國的小學真“小”
10.梅登厄裏學校學生行為管理的基本理念
11. 學生行為管理的分*反應體製
12.一所私立學校的花園理論
13.扁平化直綫型的學校組織機構
實錄:卓越的校長管理源自信任——肯德裏剋學校校長訪談啓示錄
第三篇 教師工作與生活
1.非師範生如何“速成”教師
2.英國教師的幸福指數(工作量·工資·住房)
3.英國教師怎樣備課和批改作業
4.課堂常規與尊重學生的個性
5.英國的教師不用寫論文
6.英國沒有大型觀摩課
7.英國教師眼中的錶揚和批評
8.圖說英國的師生關係
9.小學教師的“多功能”
10.小學數學教師培訓的*後一課
11.校本教研關注“男孩”
12.新教師選拔和入職培訓
13.英國教師怎樣評職稱
14.英國教師的風采:學習希爾老師好榜樣
實錄:一個教育學院院長的教師教育觀
第四篇 班*管理與學生活動
1.英國學生日常生活小調查
2.校園豐富多彩的“集會”
3.彆樣的學生會競選
4.為什麼英國的孩子不做眼保健操
5.不穿校服的日子
6.慈善狂歡節——感受英國校園裏的“紅鼻子日”
7.英國學生假期實在多
8.小學生的傢庭作業和閱讀習慣
9.小小日曆本
10.*新調查:什麼讓英國孩子感覺*幸福
實錄:英國學生的
第五篇 學生學習與學科教學
1.英國中學開哪些課
2.英國小學生的全國統考
3.一節讓人興奮的英文課
4.選教材·用教材·教教材
5.不能簡單地說“簡單”
6.從“黑闆時代”到“白闆時代”
7.科學課堂剪影
8.曆史課的討論
9.一個人的體育課
10.香噴噴的食品課:餅乾是這樣做成的
11.英國小學教師怎樣教“語文”
12.中文學校:學漢語從娃娃抓起
13.音樂教學,不是為瞭培養音樂傢
14.性與人際關係教育
15.宗教也是一門課:偏見源自不瞭解
實錄:一位英國教師的教學觀——英國裏丁大學教育學院凱瑟琳博士訪談錄 暫無
.................
....................
《教育的遠眺:跨越文化與課堂的深度對話》 在教育探索的浩瀚星河中,總有一些目光,超越瞭眼前的藩籬,投嚮更廣闊的天地。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遊曆,更是一場關乎教育理念、教學實踐乃至育人哲思的深刻追尋。當來自中華大地、肩負教書育人神聖使命的中小學教師們,將目光聚焦於素以嚴謹治學、創新育人著稱的英倫島嶼,一場跨越文化與課堂的深度對話便由此拉開帷幕。 本書,便是這場對話的忠實記錄與深刻反思。它並非是簡單的遊學日記,更不是對某個特定教育體係的照搬照抄,而是將中國教育工作者在英國進行為期數周的高級研修期間,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熔鑄為一篇篇飽含真知灼見的文字。這是一次“零距離”的接觸,意味著我們拋開瞭刻闆印象與二手信息,用最直接、最真切的體驗去感知英國基礎教育的脈絡與肌理。 一、 視野的拓寬:從“中國製造”到“世界課堂” 長期以來,中國教育在世界舞颱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獨特的教育模式和顯著的學業成就常常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然而,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而育人的方式則可以韆差萬彆。當我們的教師們踏上英國的土地,他們肩負的不僅僅是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是帶著對中國教育的理解與反思,去尋找能夠藉鑒、融閤、啓發的寶貴經驗。 本書的敘述,將帶領讀者一同走進英國的課堂。這裏的課堂,可能不是我們熟悉的“黑闆、粉筆、大閤唱”,而是更加注重學生主體性、強調互動與探究的多元化學習空間。從幼兒園充滿童趣的自由探索,到小學階段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核心課程,再到中學階段為升學與未來職業生涯奠定基礎的學科設置,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著英國教育工作者對於“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的深刻思考。 書中將細緻描繪英國教師如何巧妙地設計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通過差異化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如何在評估體係中,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更重視其能力、品格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種“零距離”的觀察,讓原本可能顯得抽象的教育理論,變得鮮活而具體,使得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教育哲學在實際操作中的落地與轉化。 二、 理念的碰撞:求同存異,融匯創新 教育的進步,往往源於不同思想的碰撞與交流。英國教育並非完美無缺,中國教育亦有其獨特的優勢。本書的價值,正在於它不僅僅展現瞭英國教育的亮點,更引發瞭深刻的比較與反思。 通過對英國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培養、學校管理等方麵的深入考察,本書的作者們將提齣一係列發人深省的問題:英國教育是如何平衡學術嚴謹性與學生個性的發展的?他們的課程體係如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如何獲得持續的專業支持? 這些追問,將促使我們審視自身的教育體係。我們是否過於強調分數,而忽視瞭學生的全麵發展?我們的教學方式是否需要更加靈活和多元,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教師的專業發展路徑是否足夠完善,能夠激勵他們不斷探索與創新? 本書並非要將英國的教育模式“原封不動”地搬運到中國,而是倡導一種開放、包容、批判性的學習態度。它鼓勵讀者在理解英國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將其與中國的文化背景、教育目標相契閤,從而找到適閤中國國情的教育改革之路。這種“求同存異,融匯創新”的精神,是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三、 實踐的藉鑒:細節之處見真章 教育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再宏大的理念,最終也要落實在具體的教學行動中。本書將重點關注那些在細節之處體現英國教育精髓的案例。 例如,英國學校如何營造積極的校園文化,讓學生感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教師是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這種關係又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行為錶現?學校在課外活動方麵是如何組織的,這些活動又如何與課堂教學相互補充,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書中或許會描繪一些教師如何運用新技術輔助教學,如何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如何通過傢校溝通,形成教育閤力。這些具體的實踐細節,往往比抽象的理論更能觸動人心,也更具可操作性。它們為中國的教師們提供瞭鮮活的“素材”,可以從中汲取靈感,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 文化的解讀:教育背後的價值取嚮 教育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塑造者。深入瞭解一個國傢的教育體係,也必然是對其文化價值觀的解讀。英國的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瞭英國社會對於個體、社會、國傢未來發展的期望。 本書將嘗試解讀英國教育體係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基因:他們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他們如何強調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他們如何鼓勵學生勇於嘗試、敢於犯錯,從而在挫摺中成長? 這些對文化層麵的解讀,將幫助讀者更深層次地理解英國教育的“為什麼”,而不僅僅是“是什麼”。這有助於我們在藉鑒英國教育的優點時,更加注重其內在邏輯和價值導嚮,避免“形似而神不至”的尷尬。 五、 教師的成長:一次蛻變之旅 每一次對外學習的經曆,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對於參加研修班的教師們來說,這次英國之行,無疑是一次深刻的“蛻變之旅”。 本書的作者們,將以真誠的筆觸,記錄下他們在研修過程中的心路曆程。他們可能經曆瞭最初的陌生與睏惑,到逐漸的理解與認同,再到最終的融會貫通與反思升華。這種個人化的敘述,將使本書更具人情味,也更容易引發讀者的共鳴。 他們將分享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感悟,例如,某個瞬間的頓悟,某次討論的啓發,某種新方法的嘗試。這些真實的體驗,將為其他渴望進步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寶貴的參考。它告訴我們,教育的探索永無止境,而每一次的“走齣去”,都是為瞭更好地“走進來”,最終實現“走上去”——為中國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的遠眺:跨越文化與課堂的深度對話》,是一次關於教育的真誠對話,是一次對未來的深度思考,也是一次獻給所有熱愛教育、追求教育卓越的教育工作者的禮物。它邀請您一同踏上這場心靈的遠徵,在跨越文化與課堂的深度對話中,找到屬於中國教育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