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的育婴史
定价:18.00元
作者:赖瑞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1010712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个男人写的育婴史,记录一个小女娃从受孕诞生到大约三岁牙牙学语的生命历程。作者以质朴亲和的文字及小说家的笔调,细写一个男人与女人的相遇,婴儿的受孕,诞生前的焦虑,以及诞生后的喜悦等心情。作者写他如何为婴儿洗澡、喂奶,又如何带她远渡重洋到香港过了一年异国生活,并以史家的笔触,叙说这女娃在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种种妙事。
全书文学色彩浓厚,文笔生动活泼,深刻呈现当爸爸的切身体会,可供刚为人父母者参照。书中的一手经验谈和男人的育婴心得,更为一般育婴手册所无。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个男人写的育婴史,记录一个小女娃从受孕诞生到大约三岁牙牙学语的生命历程。作者以质朴亲和的文字及小说家的笔调,细写一个男人与女人的相遇,婴儿的受孕,诞生前的焦虑,以及诞生后的喜悦等心情。作者写他如何为婴儿洗澡、喂奶,又如何带她远渡重洋到香港过了一年异国生活,并以史家的笔触,叙说这女娃在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种种妙事。
目录
新版序
章 从唐史到育婴史
第二章 快乐的年岁
第三章 情人节的女儿
第四章 出国做羊膜穿刺
第五章 等待天使的歌声
第六章 你的名字有生命
第七章 婴儿床装配匠
第八章 生产的大日子
第九章 英勇的女战士
第十章 饭桌上的洗澡仪式
第十一章 怎么没奶了?
第十二章 出国当小公主
第十三章 曲折的心事
第十四章 高烧之谜
第十五章 维维安的成长史记
第十六章 妈妈又来讲你了
第十七章 妈妈不在家的下午
第十八章 奶嘴打洞器
第十九章 小女娃的社交技巧
第二十章 春天的郊游
第二十一章 给你女儿买传家宝
第二十二章 用你的胎毛来造笔
第二十三章 大象好看吗?
第二十四章 你留给我们一团寂静
第二十五章 树跌倒
第二十六章 你的背影
作者介绍
赖瑞和,广东梅县人,1953年生。台湾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唐史硕士及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除了本书外,作者另有图文书《坐火车游盛唐:中国之旅私相簿》以及专题散文书《男人的
文摘
序言
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散文笔法,探讨了男性在家庭角色转变中所经历的身份重塑。我发现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孩子纯粹的爱意,并非那种大张旗鼓的赞美,而是渗透在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之中——比如,他如何记录下孩子从咿呀学语到第一次喊出“爸爸”的细微变化。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却又充满了内在的逻辑性,它没有固定的章节划分,而是像思绪一样自然地流动,从清晨的混乱跳跃到傍晚的宁静,再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这种写作方式,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却又不失深刻的思想内核。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责任”的含义,不再是外界强加的义务,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深刻联结。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极其精准,仿佛是为那些时间被孩子完全切割、生活被重塑的父亲们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而是专注于微观叙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像是一块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时间线的方式,他经常在描述当下困境时,穿插回忆过去自己童年的片段,这种代际的对话和对照,极大地丰富了主题的层次感。它探讨了父辈的阴影如何影响现代育儿观念,以及如何有意识地打破那些陈旧的、不健康的模式。阅读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共谋”感,仿佛我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加入了一个由无数个疲惫但坚韧的父亲组成的隐秘社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让男性可以坦诚地展示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
评分这部作品的哲学意味远超其表面上的育儿主题。作者用一种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了自己“被降维打击”后,重新学习如何与一个依赖你生存的生命体相处的全过程。它探讨了爱、失去自我、以及重新定义“效率”和“成功”等宏大命题,但这一切都包裹在日常的琐碎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等待”的描绘,那种看着孩子慢慢成长的,既充满希望又带着无可奈何的,缓慢到几乎停滞的时间感。这本书的文字如同冷峻的北方气候,简洁、有力,偶尔爆发出温暖的火花。它成功地将个体经验提炼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体验,让所有经历过为人父母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却又如此相似的、关于爱与责任的复杂情感印记。
评分这部作品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育儿书籍中那种说教式的口吻,转而用一种近乎自嘲又充满温情的笔触,勾勒出一位现代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极其敏锐,无论是深夜里笨拙地更换尿布,还是在玩具堆里寻找失踪的奶嘴,这些场景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同身受。书中大量的个人轶事,与其说是在分享经验,不如说是在构建一个共同的“新手爸爸生存图鉴”。我尤其欣赏它对“完美父亲”这一社会标签的解构,它坦然承认了育儿中的混乱、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挫败感,这种真实感是其他许多书籍所缺乏的。它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陪伴和理解,仿佛是你在深夜里,在厨房里,对着一个同样疲惫不堪的朋友倾诉心声。这种真诚的力量,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父性觉醒的个人史诗。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以为这又是一本充满鸡汤和空洞口号的“男性育儿指南”。然而,这本书迅速打破了我的预期。它的语言风格极其大胆且富有冲击力,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自嘲式的幽默,完全摆脱了传统严肃育儿书籍的窠臼。作者仿佛是一个刚刚从战场上归来的战士,带着一身的“战损”来分享他的心得,那些关于睡眠剥夺和精神崩溃边缘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灾难现场记录”。但最精彩的是,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刻,通过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找到继续前行的理由。这种强烈的对比和戏剧张力,让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既有让你笑出声的段落,也有让你鼻子发酸的瞬间。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父亲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理解“成为”父亲的艰辛与荣耀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