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再也不发飙:35招指导孩子应对焦虑

从此再也不发飙:35招指导孩子应对焦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西西莫尔博士,钟贞燕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情绪管理
  • 儿童心理
  • 焦虑
  • 育儿
  • 行为矫正
  • 正面管教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亲子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53998
商品编码:2948940919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从此再也不发飙:35招指导孩子应对焦虑

定价:28.00元

作者:(美)西西莫尔博士,钟贞燕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613539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35个亲子活动可引导家长帮助孩子:
停止烦躁
克服恐惧
学会享受作为孩子的快乐

目录


写给家长的话…………………………………………………Ⅰ
活动开始之前………………………………………………Ⅲ
活动1 我想要的奖励 …………………………………1
活动2 焦虑的食蚁兽 …………………………………5
活动3 “从此再也不发飙” ……………………………9
活动4 “我担心的事情” ………………………………13
活动5 我生活中的压力 ………………………………19
活动6 我有多焦虑—焦虑测量计 …………………23
活动7 我近如何? …………………………………27
活动8 情绪猜谜游戏 …………………………………31
活动9 我焦虑的时刻 …………………………………35
活动10 现场记者 ………………………………………39
活动11 我的焦虑之山 …………………………………45
活动12 我的焦虑之梯 …………………………………49
活动13 紧张与否 ………………………………………53
活动14 我的生活故事 …………………………………57
活动15 好事和坏事 ……………………………………62
活动16 和自己对话 ……………………………………66
活动17 自我对话研究员 ………………………………71
活动18 自我对话实验 …………………………………76
活动19 在紧张时刻学会自我对话 ……………………81
活动20 我的抗焦虑计划 ………………………………85
活动21 深呼吸 …………………………………………90
活动22 我的宁静之地 …………………………………93
活动23 放松! …………………………………………97
活动24 乘风破浪 ………………………………………101
活动25 练习解决问题 …………………………………105
活动26 停止那个想法! ………………………………114
活动27 忧虑时间 ………………………………………118
活动28 真实或虚幻? …………………………………122
活动29 法院判决书 ……………………………………127
活动30 学会与忧虑争论 ………………………………131
活动31 独自面对 ………………………………………136
活动32 耶!我可以做到! ……………………………139
活动33 坚定信念 ………………………………………143
活动34 我成功的故事 …………………………………146
活动35 毕业证书 ………………………………………14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压抑情绪”的育儿指南。 它更像是一本为你和孩子量身定制的“情绪导航仪”,帮助你们穿越那些看似汹涌澎湃,实则暗流涌动的焦虑与压力。当我们谈论“发飙”,往往联想到的是孩子歇斯底里的哭闹,是家长束手无策的抓狂。然而,在这些戏剧性的爆发之下,隐藏的是孩子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不安、恐惧和无力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 这本书,正是要深入浅出地剖析这种“焦虑”的成因,并为你提供一套切实可行、温和有效的策略,让你不再被孩子的“发飙”所困扰,而是能够引导孩子,一步步学会理解、接纳并最终驾驭自己的情绪。它提供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行动指南”,帮助你与孩子共同建立起一道坚固的情绪堡垒。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孩子的焦虑?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孩子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学业的竞争,到社交的挑战,再到家庭环境的变化,每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投下焦虑的阴影。孩子焦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不敢独自睡觉,可能是对新环境的过度抗拒,可能是对小错误耿耿于怀,也可能是莫名其妙的烦躁易怒,最终演变成我们担心的“发飙”。 如果我们仅仅把孩子的“发飙”看作是“不听话”或“不懂事”,并以强制、批评甚至惩罚的方式去压制,那么我们就是在扼杀孩子学习情绪管理能力的宝贵机会。孩子会感到被误解、被否定,焦虑的种子反而会在内心深处埋得更深。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可能阻碍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本书能为你带来什么? 这本书不是冰冷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温度的实践经验。它从“理解焦虑”、“识别焦虑”、“应对焦虑”三个核心维度出发,为你提供一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指导方案。 第一部分:拨开迷雾,看见孩子内心的焦虑 焦虑的“样子”: 你会在这里看到,焦虑并非总是表现为明显的恐惧或担忧。它可能藏匿在孩子回避社交的背后,藏匿在孩子对微小变化的不安中,甚至藏匿在孩子过度追求完美的行为里。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描绘,帮助你识别那些你可能忽略的,孩子焦虑的早期信号。 “发飙”背后的真正需求: 每一个“发飙”都是一次无声的呼唤。这本书会带你深入洞察孩子“发飙”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是渴望关注?是寻求安全感?是需要被理解?还是在表达某种无助?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家长的角色: 很多时候,家长自身的焦虑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这本书会引导你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了解哪些行为可能加剧孩子的焦虑,以及如何成为孩子情绪稳定的“定海神针”,而不是“煽风点火者”。 第二部分:35招实用策略,点亮孩子的情绪地图 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为你提供了35个具体、可操作的“招式”,如同家长手中的“情绪工具箱”,随时随地可以取用。这些招式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情绪发展阶段进行灵活组合和应用。 建立安全的情绪港湾: 任何情绪的疏导都始于一个安全、接纳的环境。你将学会如何通过积极的倾听、共情性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为他们敞开心扉、表达情绪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识别和命名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发飙”,是因为他们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本书会教你如何引导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去命名它们。例如,当孩子表现出烦躁时,你可以问:“你现在感觉有点生气,还是有点沮丧?”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帮助孩子建立情绪的认知。 教授情绪调节的技巧: 呼吸的力量: 从简单的深呼吸练习,到更有趣的“吹泡泡”、“数数呼吸”等游戏化方法,让你教会孩子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平复激动的情绪,找回内心的平静。 放松的艺术: 身体的放松与情绪的放松紧密相连。你将学会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练习,或者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拥抱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积极的自我对话: 帮助孩子建立“我可以”的信念。当你看到孩子因为一次失败而垂头丧气时,你可以引导他们说:“这次没做好没关系,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能够有效对抗负面情绪。 情绪的“转移”与“接纳”: 当强烈的情绪来临时,如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或者学习如何与不舒服的情绪和平共处,也是书中着重讲解的技巧。这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阅读、玩耍、写日记等。 应对具体的焦虑场景: 分离焦虑: 如何帮助孩子在离开父母时感到安全,如何逐步建立他们的独立性。 社交焦虑: 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如何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学习焦虑: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如何应对考试压力,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美主义的困扰: 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到“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如何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 家长的自我调适: 育儿是一场马拉松,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书中也会提供一些方法,帮助家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耐心和能量,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 第三部分:从“不发飙”到“情绪自如”的成长之路 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旅程。本书会帮助你认识到,目标不是让孩子“再也不发飙”,而是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来临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技巧,找到平衡点,而不是被情绪完全淹没。 庆祝每一次进步: 孩子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你会学到如何捕捉并肯定孩子在情绪管理上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即使是一次短暂的克制,一次成功的自我安慰,都值得鼓励和赞扬。 耐心与坚持: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反复的实践。本书会提醒你,保持耐心,不放弃,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技巧,才能让孩子真正内化这些能力。 建立长期的家庭情绪支持系统: 最终,这本书希望帮助你建立一个温暖、支持性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共同成长,共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本书的独特性体现在: 温和而有力: 它不提倡强硬的管教,而是用爱与理解为基石,通过引导和示范,让孩子主动学习。 实用性强: 每一招都来源于真实的育儿场景,简单易懂,操作性强,家长可以立即上手。 关注根本: 它不仅仅是解决“发飙”这一表面现象,更深入探究孩子焦虑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向长远: 它致力于培养孩子终身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你也曾因为孩子的“发飙”而感到疲惫无助,如果你也渴望找到一种更有效、更温和的方式来帮助孩子面对内心的不安,那么,这本书将是你最好的伙伴。它将陪伴你和孩子,一起走出焦虑的阴霾,拥抱一个更加阳光、自信、充满力量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的育儿书大多是“治标”的,那么这本书绝对是做到了“治本”。它没有提供任何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而是引导我们去重塑与孩子的关系基础。我之前试过很多“技巧”,比如转移注意力、冷处理等等,它们在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但一旦孩子长大或者情境变化,那些技巧就失效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你的是一套底层逻辑,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即把孩子的每一个“失控”行为,都看作是一次沟通的请求,一次未被满足的需求的表达。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是革命性的。它让我从一个“问题的解决者”转变为一个“需求的倾听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和有韧性。我已经开始向身边的朋友们强力推荐了,因为它提供的不是一时的解决方案,而是长远的家庭和谐蓝图。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值我女儿青春期叛逆,一点小事就能引发一场“世界大战”。说实话,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的,没想到它带来的改变是如此显著。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沟通模式”的拆解。过去,我总以为自己是在“好好说话”,但书里通过对比清晰地指出了我那些“无效沟通”的陷阱,比如过度询问、急于评判等等。它强调的“非暴力沟通”理念,我之前也听说过,但这本书的演绎更加系统化和实用化,让我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和孩子建立连接。我开始尝试用书中教的“描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需要”的句式,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硬,但坚持下来,孩子明显感受到了不同,家庭氛围也缓和了许多。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本自我成长的指南,让我反思了自己作为父母的局限性。

评分

这本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简直是为我们家量身定做的!我孩子最近因为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时不时就会爆发情绪,搞得家里气氛特别紧张。我之前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总感觉自己像在火上浇油。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生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用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来引导我们思考。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和洞察力。它不像某些书那样只是停留在“要多鼓励”、“要多倾听”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孩子会产生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让人很踏实。而且,书里给出的建议都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步骤,让我知道在特定情境下,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评分

对于那些寻求科学、系统化方法来应对孩子“小脾气”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宝藏。它没有回避育儿过程中那些令人抓狂的瞬间,反而直面了它们,并提供了一套逻辑严密的框架去应对。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理论时所引用的心理学知识,都是那种既专业又易懂的解释,让我明白孩子的情绪反应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并非仅仅是“不听话”那么简单。更难得的是,书中提供的那种“预案”机制非常实用。它不是等你问题爆发了再去想怎么解决,而是教你如何提前识别潜在的触发点,并建立起一套“缓冲地带”,将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家里的某些日常安排,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天天要上演的冲突场景,现在基本都避开了。这让我从那种时刻紧绷的育儿状态中解脱出来,终于能喘口气了。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轻盈,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但它传递的信息量和深度却超乎我的想象。我发现,它很注重“共情”的力量,那种细腻到可以感知到孩子细微表情变化的文字描述,让我感觉作者就像坐在我对面,给我分享她多年积累的育儿心得。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接纳不完美”的那几段论述,它没有要求父母成为圣人,而是鼓励我们也要允许自己犯错,这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焦虑感。过去,我总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这种压力让我常常处于崩溃边缘。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内心平和、接纳自己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这反过来也影响了我的育儿方式,变得更有耐心和弹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