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爺爺奶奶的隔代養育大智慧
定價:42.00元
作者:斎藤茂太
齣版社:上海文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535101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厘清三代同堂傢庭教養關係的指導書,一本三代人幸福生活的溝通秘籍!
著眼於導緻傢庭糾紛的重要原因 ——與年輕爸育兒代溝等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爸爸媽媽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找到更好的溝通橋梁。在教養目標統一的基礎上,為孩子創造更加和諧的傢庭環境!
這是一本直戳痛點、觀念新穎、提供瞭原則指導的書!
戳中痛點:三代同住的傢庭糾紛主要源自於祖父母輩與年輕爸育兒代溝等問題,都以愛為齣發點,卻因方式不同、觀念不同、對自己角色的判斷不準確而産生摩擦甚至矛盾,造成傢庭成員之間的傷害。本書將針對這些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
觀念新穎:市麵上鮮有這樣有高度、有啓發的麵嚮祖父母輩的傢庭關係指導智慧之作。
八大原則:1、多錶揚孫兒;2、多和孩子的父母交換意見;3、不要偏愛某一個孫兒;4、不要隨便給孫兒零用錢;5、拓展和孫兒交流的話題;6、注意衣著整潔;7、和孫兒一起做遊戲;8、有時也要嚴厲地批評孫兒。
在需要的情況下,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隻停留在“帶孩子”的角色上,而是更多地轉換為“教孩子”。進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齣隻有他們纔能帶來的積極影響。
內容提要
深受日本社會信賴的心理名醫斎藤茂太博士,根據多年的研究成果,加上與自己孫子孫女們相處的經曆,總結齣瞭寶貴的隔代養育經驗。他認為當今的年輕父母們應該去發現爺爺奶奶在“帶”孫子的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書中有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提供的詳細的隔代養育需要注意的教養技巧與禁忌,有要教給孫輩的人生哲學,更有想要提醒年輕父母們注意的教養重點。語言樸實、實例豐富,處處體現著作者的人生智慧。
目錄
序:照顧孫兒的八條心得
PartⅠ 教育是zui重要的事
1.興趣是的老師
2.等孩子長大瞭,就要帶他去爬山——傳承傢族的習俗
3.Youare right——你是對的
4.批評孩子一次,就要再錶揚他十次
5.發現孩子的優點之後立刻錶揚他
6.體驗比知識更重要
7.耐心等待,彆著急幫助孫兒
8.大人不僅要說給孩子聽,更要做給孩子看
9.這些真的有必要嗎?
10.給予孩子笑對失敗的勇氣
11.讓孩子看到死去的人
12.被叫作“壞爺爺”也是好事
Part 2想要告訴你……
作為一個人zui重要的事情
1.不要給彆人添麻煩
2.看到有人遇到睏難瞭,要立刻去幫助他
3.不要說彆人的壞話
4.保持微笑
5.問候是交流的開始
6.Thankyou
7.不要把過錯怪罪在彆人身上
8.從爭執中學習人際關係的基礎
9.人的個性是在尊重常識的基礎上培養的
Part3 孫兒喲,這就是人生
1.80分的人生就夠瞭
2.Changeof pace
3.有幽默感就沒問題
4.浪費是成長的障礙,素質造就人類
5.人生中沒有正確答案
6.蠢事留到長大後再做
7.人生裏並不是隻有好事
8.我們無法毫不費力地實現夢想
9.努力也未必會有迴報
10.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11.傢人們會逐一逝去
12.你來到我們傢真好
Part4 所謂育兒就是……
想告訴養育孩子的父母的事情
1.足夠好的媽媽(做一個普通的媽媽就夠瞭)
2.關愛孩子,也要給他寬鬆的空間
3.信任自己的孩子。
4.為孩子的“一成不變”而高興
5.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彆人的孩子比較
6.溺愛會妨礙自立
7.親子關係是give and take
8.我們是在為社會照顧孩子
作者介紹
斎藤茂太(1916~2006),醫學博士,斎藤醫院榮譽院長,日本精神科醫院協會榮譽會長。長年緻力於傢庭、夫妻、育兒、壓力與情緒等方麵的研究,深受日本社會的信賴,被視為“心理名醫”。著有《一句話改變人生》《快樂上班族逆嚮思維法則》《說不,讓你更快樂》《早上精神十足的生活》《鍛煉頭腦的五十個秘訣》《立刻給人留下好感的十二種習慣》《讓憂鬱在瞬間消失的一本書》《一句話改變人生II》《改掉拖拖拉拉的壞習慣,讓人生更美麗》《不再逃避》《自己做決定》等眾多暢銷圖書。
文摘
序言
這本小冊子(雖然內容厚重)的排版和語言風格,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沉靜感。我很少在現代齣版物中讀到如此凝練卻不失溫度的文字。它沒有使用時下流行的那些復雜的心理學術語,一切都迴歸到瞭最樸素的人類情感交流層麵。我感觸最深的是關於“情感連接”的構建。書中詳細描述瞭爺爺奶奶如何利用他們獨特的“慢節奏”生活方式,去彌補年輕父母在時間上的缺失。例如,他們如何通過一起做手工、一起在院子裏侍弄花草,來建立起一種超越語言的深層信賴。這些細節告訴我,隔代養育的優勢不在於知識的傳遞,而在於價值觀和生命態度的熏陶。那種在日常瑣碎中滲透齣來的生命力量,是任何快速消費的育兒課程都無法給予的。讀這本書,就像進行瞭一次心靈SPA,讓我的內心重新獲得瞭平靜與力量。
評分坦率地說,我原本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抱持著一絲懷疑,總覺得它們會陷入“懷舊”的窠臼,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它的力量在於其極強的“可操作性”,但這種操作性不是生硬的步驟說明,而是融入在生活場景中的自然流露。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她沒有美化隔代養育中的所有睏難,而是誠實地展現瞭那些因為代溝、健康問題、或者僅僅是生活習慣不同而産生的摩擦。但神奇的是,即便是這些“不完美”,也被作者描繪得充滿瞭人情味和解決的希望。比如,書中提到如何巧妙地化解關於零食和電子産品使用時間的爭論,那種方法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太極推手”。它不是壓製,而是引導,是智慧的博弈。這讓我明白,隔代養育的“智慧”不在於誰贏瞭爭論,而在於傢庭的整體和諧度是否提升,這纔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作者講述故事的方式,那種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讓人感覺自己好像就坐在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廚房裏,聽著長輩們分享他們的育兒心得。我以前總覺得隔代養育是個難題,雙方的觀念差異太大,但這本書裏展示瞭許多巧妙的化解矛盾的方法。比如,他們不是一味地去指責年輕父母的“新潮”育兒法,而是找到瞭一個平衡點,既尊重瞭長輩的傳統智慧,又吸納瞭現代科學的育兒理念。看到那些關於孫輩教育的生動片段,我都能想象齣那種充滿歡笑和偶爾的小摩擦的傢庭氛圍。特彆是關於“規矩”和“愛”的拿捏,書中提供的思路非常實用,不是簡單的二選一,而是教你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黃金分割點。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處理傢庭關係,特彆是兩代人之間的育兒理念衝突,有瞭一個全新的、更溫和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深厚得令人驚嘆,它不像一本育兒指南,更像一部散發著溫暖光芒的傢族史詩。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爐火純青,時而插入一些充滿哲思的獨白,時而又用一兩句極為精煉的對話點亮整個場景。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老一輩人育兒觀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深刻的理解和包容。那些看似陳舊的經驗背後,其實蘊含著幾十年風雨兼程積纍下來的生活智慧和對孩子深沉的愛。我感覺自己讀的不是教條,而是曆史的沉澱。其中有一段關於“放手”的描寫,真的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它講述瞭長輩們如何從“全權負責”到“退居二綫”,如何接受自己不再是傢庭教育的絕對權威,轉而成為智慧的守護者和精神的支持者。這種角色的轉變,對於正在經曆或即將經曆隔代養育的傢庭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心靈指導,它教會我們如何優雅地放手,如何體麵地支持。
評分我必須稱贊作者對傢庭成員心理狀態的洞察力,簡直如同X光一般精準。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關注孩子,更關注瞭“養育者”——即爺爺奶奶們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挑戰。很多關於隔代養育的書籍都會忽略長輩的感受,把他們簡化為“育兒工具人”,但這本書卻把他們塑造成瞭有血有肉、有彷徨有堅持的個體。書中探討瞭長輩們如何處理“被需要感”與“被邊緣化”的復雜情緒,以及他們如何在新舊觀念的拉扯中保持自我價值感。這種對“主體性”的關注,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深度。它讓我意識到,支持隔代養育的核心,首先是要理解和尊重長輩們為傢庭付齣的巨大心力,並確保他們的晚年生活同樣充滿尊嚴和快樂。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傢受益”的傢庭關係寶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