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昆蟲圖鑒
定價:58.00元
售價:44.1元,便宜13.9元,摺扣76
作者:王鳳龍,周義和,任廣偉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53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昆蟲圖鑒/中國有害生物圖鑒》共分為七章,包括地下害蟲、刺吸類害蟲、食葉類害蟲、潛葉和蛀食類害蟲、貯煙害蟲、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收錄瞭常見的害蟲及天敵種類,其中包括68種害蟲(包括軟體動物)和33種天敵(包括病原微生物)。
《中國昆蟲圖鑒/中國有害生物圖鑒》重點介紹瞭害蟲的為害狀、形態特徵、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以及主要天敵種類的形態特徵及發生規律等,並附煙田常見昆蟲的形態特徵和害蟲為害狀圖片。
《中國昆蟲圖鑒/中國有害生物圖鑒》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所介紹的害蟲防治方法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可供廣葉生産技術人員、植物保護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目錄
前言
章 地下害蟲
01 小地老虎
02 大地老虎
03 黃地老虎
04 紫切根蟲
05 白邊地老虎
06 三叉地老虎
07 八字地老虎
08 東方螻蛄
09 單刺螻蛄
10 溝金針蟲
11 細胸金針蟲
12 褐紋金針蟲
13 網目擬地甲
14 濛古擬地甲
15 颱灣瑪絹金龜
16 東方絹金龜
17 大黑鰓金龜
18 暗黑鰓金龜
19 銅綠異麗金龜
20 中華弧麗金龜
21 豆藍麗金龜
第二章 刺吸類害蟲
01 煙蚜
02 煙粉虱
03 溫室白粉虱
04 斑須蝽
05 稻綠蝽
06 煙盲蝽
07 黃薊馬
08 西花薊馬
09 煙薊馬
10 草履蚧
11 害蟎
第三章 食葉類害蟲
01 煙青蟲
02 棉鈴蟲
03 斜紋夜蛾
04 甘藍夜蛾
05 銀紋夜蛾
06 銀錠夜蛾
07 甜菜夜蛾
08 東方黏蟲
09 紅棕灰夜蛾
10 人紋汙燈蛾
11 紅緣燈蛾
12 茄二十八星瓢蟲
13 馬鈴薯瓢蟲
14 大灰象甲
15 金盾龜金花蟲
16 甘薯臘龜甲
17 大蟋蟀
18 大扁頭蟋
19 石首棺頭蟋
20 颱灣棺頭蟋
21 中華樹蟋
22 短額負蝗
23 中華稻蝗
24 短角異斑腿蝗
25 疣蝗
26 印度黃脊蝗
27 野蛞蝓
28 黃蛞蝓
29 雙綫嗜黏液蛞蝓
30 灰巴蝸牛
31 同型巴蝸牛
第四章 潛葉、蛀食類害蟲
01 潛葉蛾
02 煙蛀莖蛾
03 南美斑潛蠅
第五章 貯煙害蟲
01 甲
02 粉螟
第六章 捕食性天敵
01 大草蛉
02 中華通草蛉
03 七星瓢蟲
04 異色瓢蟲
05 龜紋瓢蟲
06 多異瓢蟲
07 爪哇屁步甲
08 黃斑小麗步甲
09 星斑虎甲
10 大灰優食蚜蠅
11 黑帶食蚜蠅
12 短翅細腹食蚜蠅
13 梯斑墨食蚜蠅
14 食蚜癭蚊
15 雙斑黃虻
16 中華大刀螳
17 紅彩真獵蝽
18 環斑猛獵蝽
19 粗喙奇蝽
20 微小花蝽
21 華姬蝽
22 鄭氏柯毛角蝽
23 大眼長蝽
24 食蚜齒爪盲蝽
25 草間鑽頭蛛
26 三突伊氏蛛
27 擬環紋豹蛛
28 八斑鞘腹蛛
29 擬水狼蛛
第七章 寄生性天敵
01 煙蚜繭蜂
02 棉鈴蟲齒唇姬蜂
03 麗蚜小蜂
04 昆蟲病原生物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們這些“蟲友”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長期在戶外活動的自然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市麵上缺乏一本真正能滿足我們需求的昆蟲圖鑒,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而這本書,恰好就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首先,它的信息量非常龐大,涵蓋瞭我國絕大多數常見乃至一些稀有的昆蟲種類,這對於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至關重要。 書中對於每一種昆蟲的描述,我個人最欣賞的一點是它的“實用性”。它不僅列齣瞭學名和俗名,更重要的是,針對我們這些喜歡實地觀察的人,提供瞭許多關鍵的鑒彆特徵。比如,在區分幾種外觀相似的鞘翅目昆蟲時,書中會特彆指齣它們的觸角形態、鞘翅上的刻點、腹部節數等細微差彆,這些細節在野外觀察時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描述去辨認,準確率大大提高,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其次,書中的圖片質量可以說是非常頂級的。每一張照片都清晰銳利,色彩真實,光綫運用恰到好處,能夠將昆蟲最真實的形態展現齣來。我尤其喜歡那些展現昆蟲在自然棲息地中活動的照片,比如正在采集花蜜的蝴蝶,或者在樹葉上休息的甲蟲,這些場景感十足的圖片,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昆蟲的生活方式和生態位。而且,同一物種的不同性彆、不同發育階段的照片也都有收錄,這一點非常貼心。 語言風格方麵,作者們在保持科學嚴謹性的同時,也融入瞭一些生動的敘述,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枯燥。他們常常會加入一些關於昆蟲行為的趣聞軼事,或者是一些在野外觀察時容易遇到的“坑”,並給齣相應的提示。這種“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對於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能夠少走很多彎路。而且,書中的地圖和分布圖也為我們瞭解不同昆蟲的地理分布提供瞭直觀的幫助。 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份充滿智慧和經驗的指南。它讓我在每一次的野外探險中都充滿瞭底氣,也讓我對腳下的土地孕育的生命充滿瞭敬畏。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自然、熱愛昆蟲的朋友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會愛上這本書。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昆蟲愛好者們的福音!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撲麵而來的專業氣息所吸引。作為一名長期混跡於野外的自然觀察者,我一直渴望擁有一本既能作為權威參考,又能方便實際操作的昆蟲圖鑒,而這本書,完美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的信息量非常可觀,囊括瞭中國大陸地區絕大多數的常見昆蟲,並且在分類上極為嚴謹,這讓我能夠對整個昆蟲界有一個宏觀的認識。 書中最為吸引我的,是對每一類昆蟲的“鑒彆要點”的細緻描述。作者們非常懂得野外觀察者的痛點,他們會清晰地指齣不同物種之間最容易混淆的特徵,並且會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進行闡述。舉個例子,在區分一些相似的鱗翅目昆蟲時,書中會詳細地講解翅膀上的斑紋、顔色、觸角形態、甚至停歇時的姿態等,這些細節在實地觀察中顯得尤為寶貴。我曾多次因為這些細緻的描述,成功地辨認齣那些我以前隻能模糊識彆的昆蟲。 此外,書中關於昆蟲“生態位”和“行為模式”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比如,關於一些昆蟲的“擬態”和“保護色”,書中會詳細分析它們是如何融入環境,以及這種適應性是如何演化而來的。還有關於一些社會性昆蟲的“社群結構”和“分工閤作”,這些都讓我對昆蟲世界的神奇和復雜有瞭更深的敬畏。閱讀這些內容,就像是在閱讀一本關於自然界生存智慧的百科全書。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圖片質量堪稱業界標杆。每一張照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和拍攝,色彩飽滿,細節清晰,充分展現瞭昆蟲的自然之美。而且,書中還收錄瞭大量不同角度、不同狀態下的昆蟲照片,包括它們的繁殖行為、進食瞬間,甚至是一些罕見的幼蟲形態。這些高質量的圖片,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更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而言之,《中國昆蟲圖鑒》不僅僅是一本圖鑒,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位沉默的嚮導。它讓我能夠更自信地走入自然,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微小而偉大的生命。我毫不猶豫地嚮所有熱愛自然、熱愛昆蟲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書,相信它一定能成為你探索昆蟲世界的得力助手。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昆蟲愛好者們夢寐以求的“聖經”!當我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設計所打動。作為一名資深的自然攝影師,我一直追求能有一本能夠真正反映中國本土昆蟲多樣性的權威圖鑒,而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收獲”。它所包含的昆蟲種類之多,信息之詳實,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難以找到的。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科學性”和“實用性”之間的完美平衡。它在每一個物種的介紹中,都提供瞭精確的學名、分類信息,並且附有詳細的形態描述,這對於專業的鑒定工作至關重要。而更難得的是,書中還會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解釋這些形態特徵的生態意義,以及在野外如何進行識彆。比如,在區分幾種相似的蚜蟲時,書中會特彆強調它們的腹管形狀、體色等細微差彆,這些信息對於攝影師來說,往往是決定能否拍齣高質量作品的關鍵。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對昆蟲“生物學特性”的深入挖掘。它不僅羅列瞭昆蟲的基本信息,更進一步探討瞭它們的“求偶行為”、“遷徙模式”、“抗寒機製”等等。我經常會因為書中對某種昆蟲獨特繁殖策略的描述而感到驚嘆,比如一些授粉昆蟲與特定植物之間的協同進化,或者一些食蟲昆蟲的捕食技巧,這些都讓我對生命的智慧充滿瞭敬畏。 另外,這本書的圖片質量簡直是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水平。每一張照片都如同藝術品一般,清晰度極高,色彩還原度也非常齣色。我尤其喜歡那些展現昆蟲在自然環境中,展現其獨特生活習性的照片,比如一隻草蛉正在捕捉蚜蟲,或者一隻螳螂正在蛻皮。這些生動的瞬間,不僅滿足瞭我的視覺享受,更讓我對昆蟲世界的復雜性和生命力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總而言之,《中國昆蟲圖鑒》是一部集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傑作。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展示中國昆蟲多樣性和生態智慧的百科全書。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昆蟲世界充滿好奇的朋友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會因為它而更加熱愛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
評分我一直對自然界的微觀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昆蟲。這次有幸接觸到《中國昆蟲圖鑒》,簡直就像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寶藏。首先,這本書的整體設計非常大氣,封麵就給人一種專業而厚重的感覺,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製作的。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高清、高質量的昆蟲照片,每一個細節都捕捉得非常到位,讓我能清楚地看到它們精緻的復眼、縴細的觸角和復雜的翅脈。 書中的內容編排也非常有條理,按照科學的分類係統,將龐雜的昆蟲世界梳理得井井有條。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各種昆蟲的“形態特徵”介紹。作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地描述瞭不同昆蟲的關鍵識彆點,並且常常配以局部特寫的插圖,這一點對於區分那些看起來很相似的物種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我曾經因為分不清幾種常見的蛺蝶而苦惱,但對照這本書的詳細描述和插圖,我終於能夠準確地辨認它們瞭。 除瞭形態描述,書中對昆蟲的“生活習性”也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比如,關於不同昆蟲的“食性”——它們吃什麼,在哪裏吃;“繁殖”——它們如何求偶、産卵,以及幼蟲的形態和習性。這些信息不僅滿足瞭我的求知欲,更讓我對昆蟲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記得書中提到瞭一種寄生蜂,它如何精確地將卵産在宿主昆蟲的體內,聽起來就充滿瞭自然界的生存智慧,非常令人著迷。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它既有學術論文般的嚴謹,又不失科普讀物的趣味性。作者們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會穿插一些關於昆蟲演化、生態適應的有趣觀點,甚至是一些民間流傳的關於昆蟲的故事,這讓閱讀過程變得輕鬆愉快,仿佛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博物學傢對話。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科普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讀者的興趣。 總而言之,《中國昆蟲圖鑒》是我近年來閱讀過最令人滿意的一本昆蟲類書籍。它不僅是一本權威的工具書,更是一扇通往奇妙昆蟲世界的窗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朋友,無論你是學生、老師,還是像我一樣的普通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獲。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棒瞭!作為一名業餘的昆蟲愛好者,我一直夢想能有一本能夠權威又貼近實際的圖鑒,而《中國昆蟲圖鑒》正是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麵吸引住瞭。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清晰、生動的昆蟲照片,每一張都仿佛將我帶入瞭真實的自然環境,讓我能夠近距離觀察到那些神奇的小生命。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每一種昆蟲的描述都非常詳盡,不僅僅是簡單的名字和分類,還包括瞭它們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區域,甚至連食性、繁殖方式都一應俱全。那些專業的術語,在作者們生動形象的解釋下,變得易於理解,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一些常見昆蟲的“小故事”,比如關於某個昆蟲是如何僞裝的,或者它們如何捕食,這些細節讓原本冰冷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昆蟲世界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閤理,按科、屬、種的分類清晰明瞭,查找起來非常方便。尤其是書中提供的鑒彆指南,對於區分相似的物種非常有幫助。我曾經在外齣觀察時,就遇到瞭幾隻讓我傻傻分不清的蝴蝶,幸好帶上瞭這本書,對照著圖鑒的詳細對比,我終於弄明白瞭它們的區彆。這種實用性是我非常看重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位隨時隨地可以請教的“昆蟲老師”。 另外,書中的插圖也同樣精彩,雖然我更偏愛照片,但一些手繪的插圖,例如昆蟲的各個發育階段,或者其重要身體結構的特寫,都極具藝術性和科學性,為理解昆蟲的生命周期和解剖結構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常常在仔細研究完一張照片後,再看看相關的插圖,兩者結閤,感覺對昆蟲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也相當不錯,色彩還原度很高,細節處理到位,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也讓人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 總而言之,《中國昆蟲圖鑒》是一部集科學性、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優秀科普讀物。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中國昆蟲感興趣的朋友,它一定能開啓你一段美妙的探索之旅,讓你看到一個你從未想象過的、充滿驚喜的微觀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