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熟语小词典
定价:14.80元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072219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汉语中的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传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为了帮助外国学生正确地学习汉语熟语、运用汉语熟语,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汉语熟语小词典》。本词典也可供具有初、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学习使用。
本词典收录了常见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1300余条,涵盖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主要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汇。
本词典规范、实用。条目、注音、释义与例句的编写完全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让人明白易懂,并不盲目追求内容的多而全。例句力求浅显,方便读者的理解与掌握。
本词典配有精美插图近百幅。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结构精妙”。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不是简单地按照拼音顺序来排列,虽然拼音索引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它似乎在内部构建了一套更深层次的分类体系。我注意到,有些关于自然现象的熟语会被归到一起,有些描述人际关系的会被集中讨论,这种“主题式”的关联,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比如,当我查找关于“谦虚”的熟语时,会发现好几个表达方式被并列展示出来,并附带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褒贬倾向”。这种组织方式,极大地帮助了我建立起一个由概念出发的熟语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记忆点。这对我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库非常有益。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仿佛在进行一次主题探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多的是“如何使用”以及“为什么这样说”,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比死记硬背有效太多了。可以说,这本书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充分考虑了人类的认知习惯和学习规律。
评分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真是一本能让人茅塞顿开的好工具书!我原以为自己对常用的成语、俗语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从小耳濡目染,日常交流中也时常会冒出那么一两句。但拿到这本小词典后,我才发现自己掌握的那些不过是冰山一角。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词条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熟语的“语境”把握得非常精准。比如,对于一些看似意思相近的表达,书里会用生动的例子来区分它们细微的差别,这对于正在努力提升书面表达和口语准确性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有一次在写一份工作报告时,手头有两个词在纠结用哪个更贴切,翻阅这本词典后,立刻找到了最符合当时情境的表达,让整篇报告的文采和力度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检索系统清晰明了,即便是急着查找某个词语时,也能迅速定位,而不是像有些工具书那样,让人翻得头晕眼花。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博学的中文老师,随时准备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把语言的精确性打磨得更加锋利。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词语的堆砌,而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一种提炼和传承,读起来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语言背后的深厚底蕴。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是有点将信将疑的,因为市面上同类型的“小词典”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粗制滥造,解释流于表面,背后的文化考据更是付之阙如。但《汉语熟语小词典》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处理那些典故复杂、来源久远的熟语时,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度。我尤其欣赏它对“出处”的考究。它没有简单地标注“出自某某书”,而是会简要介绍典故的背景故事,哪怕只是寥寥数语,也能让人对这个熟语的“生命力”和演变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有个习惯,喜欢在学习新词语的同时,去了解它背后的历史脉络,这样理解起来才不会孤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知识点,而是在和历史对话。我曾试着将书里一些相对生僻的熟语应用到日常交流中,刚开始家人朋友还有点不解,但当我随后解释了它的来龙去脉后,大家反而觉得我的表达更有韵味了。这本词典,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叙事方式的导览图,让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养分,格局一下子打开了许多。
评分我是一名中文系的研究生,对语言的精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坦白讲,很多入门级的词典在面对现代汉语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语言的冲击时,显得力不从心,或者对那些已经被过度使用、意义有所“漂移”的熟语处理得过于保守。然而,《汉语熟语小词典》在收录上显得非常与时俱进,它既保留了那些扎根于古典文学的“老熟语”,也适当地纳入了一些在当代已经约定俗成、被广泛接受的固定表达,这使得它的实用价值大大提高。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在解释的深度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不像专业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需要大量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也不像那些面向低龄读者的读物那样过于简化,以至于丢失了核心的语义精髓。它使用的语言清晰、逻辑严密,用词非常考究,比如在解释“近义辨析”时,会用一些精确的副词和形容词来描绘差别,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一马当先”和“身先士卒”在侧重点上的不同。这本书简直是为所有希望将汉语运用到极致的人士量身定做的,无论是写作、翻译还是进行高标准的口头表达,它都是一个可靠的“质量把关人”。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我对“含蓄”的中文表达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汉语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其含蓄和意在言外,但对于非母语学习者,乃至一些母语使用者来说,如何恰当地“点到为止”是一门大学问。这本《汉语熟语小词典》在收录和解释那些带有强烈文化隐喻的熟语时,表现得尤为细腻。它不会直白地把所有意思都挑明,而是会引导读者去体会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境界。我记得我过去常常因为表达得过于直白而显得有些生硬,但自从参考了书中的一些关于“委婉表达”的条目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邮件和谈话中使用一些更富哲理和画面感的表达。这种提升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是词汇量的增加,更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重塑。它让我更加敬畏这门语言的深度,也让我对中国人的交流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随时放在手边常备的“语言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