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 (清)刘树屏撰 吴子城 绘图 978751

正版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 (清)刘树屏撰 吴子城 绘图 9787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刘树屏撰 吴子城 � 著
图书标签:
  • 蒙学
  • 字课
  • 传统文化
  • 启蒙教育
  • 书法
  • 绘画
  • 清代
  • 刘树屏
  • 吴子城
  • 注音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古通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13927
商品编码:2967113145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注音本)

定价:68.00元

作者:(清)刘树屏撰 吴子城 绘图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49139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华传统蒙学瑰宝:跨越时空的启蒙之书》 引言:探寻传统教育的根脉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星河中,蒙学读物如同璀璨的启蒙之星,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孩童踏入知识的殿堂。它们不仅是识字、启蒙的工具,更是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蒙学瑰宝:跨越时空的启蒙之书》汇集了多部中国古代行之有效的蒙学经典,旨在为当代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精髓的窗口。本书精选的这些文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妙的编排结构和丰富的历史价值,共同构筑起一座中华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第一部分:汉字之源——从形体到意蕴的认知之旅 本卷聚焦于中国传统蒙学中至关重要的“识字”环节,但其内容远超简单的字形摹写。我们选取了数部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影响的识字教材,它们以系统化的方式,引导学习者从最基础的笔画、偏旁部首入手,逐步认识和掌握常用汉字。 一、结构之美:汉字的构造逻辑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汉字“六书”的造字原理,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转注、假借。我们收录的文本,往往不是干巴巴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具体的范例,展示汉字是如何从自然万物的具象形态演变而来。例如,对于“日”“月”“山”“水”等基础象形字,教材会配以图画或详细的笔画演变图示,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汉字起源的直观理解。这种基于图像和生活经验的认知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汉字内在逻辑的敏感性。 二、词汇之广:由字及词的扩展 认识单个字是基础,如何将字组合成有意义的词汇和句子,则是进阶的关键。本卷精选的蒙学读物,往往在教授完一组特定的字后,会立即组织相关的双字词、三字词乃至四字格成语进行练习。例如,学完“仁、义、礼、智”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仁爱”、“正义”、“礼仪”、“智慧”等词汇的讲解与运用。这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法,确保了学习者不仅知其形、解其意,更能掌握其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道德之基——传统伦理观念的启蒙 蒙学教育自古以来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儿童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化,是所有经典蒙学读物的共同旨归。本书的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这一方面的核心内容。 一、孝悌忠信:人伦关系的构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悌)、对国家忠诚(忠)、待人诚实(信),是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石。本卷收录的篇章,多采用故事、格言的形式来阐释这些概念。它们的故事性强,情节简单易懂,例如“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等经典孝行故事,通过感人至深的情节,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伦理的力量。这些故事不仅是道德教育的范本,也是早期文学欣赏的萌芽。 二、修身齐家:由近及远的实践 蒙学教育深知,道德的培养是一个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过程。因此,教材内容会引导孩子先从修饰自身(如穿戴整洁、言语谦和)做起,推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再扩展到对待师长、朋友乃至社会大众的态度。通过对“德行”的具体化描绘,本部分旨在帮助儿童建立起清晰的行为坐标系,理解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责任。 第三部分:知识之阶——文化常识与辅助读物 优秀的蒙学读物往往是打开更广阔知识世界的阶梯。除了核心的识字和德育内容外,它们还巧妙地融入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常识、自然科学的朴素认知以及基本的计数方法。 一、自然与节令的认知 早期蒙学读物中不乏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例如,关于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的诗歌或歌谣,它们不仅具有音韵美,更承载了古代农业社会对气候规律的观察与总结。学习这些内容,孩子们能初步建立起对时间、季节变化的感知,这是朴素的自然科学启蒙。 二、基础的数理与度量 在一些辅助读物中,也包含基础的计数、钱币兑换、度量衡等知识。这些内容以顺口溜或口诀的形式出现,保证了在趣味性中完成了对古代社会生活必需的数学常识的普及。了解这些,是古代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备。 结语:连接古今的教育智慧 《中华传统蒙学瑰宝》并非仅仅是历史的陈列,它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教育智慧的总结。这些蒙学经典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而不衰,关键在于它们找到了“趣味性、系统性、实用性”三者之间的完美平衡点。它们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汉字系统和深奥的伦理哲理,融入儿童的日常认知之中。研读这些文献,不仅能让我们追溯中国传统教育的源头,更能从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在当代教育中更好地融合传统文化的精粹,培养出既有文化根基又具备现代素养的下一代。本书将是一份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历史研究者以及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读者细细品味的宝贵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识字”这么一个层面。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启蒙教育的理想与实践。刘树屏先生的文字选择和解说方式,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当你细细品味那些图说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字形字义,更有传统伦理、生活常识乃至自然哲学的影子。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让我能够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汉字系统,从更深层次理解“文字即文化”的深刻含义。那种求知若渴、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在今天的快餐文化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地梳理自己汉字基础,或者对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史感兴趣的深度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快餐式国学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一笔一划、一字一图地去消化的“慢食文化”。每一次的阅读,似乎都能发现一些初次翻阅时忽略掉的细节或深意。它带来的知识满足感是持续且深远的,远超出了购买它时所支付的费用所能衡量的价值。我强烈推荐给所有重视文化根基、追求高品质阅读体验的朋友们,它会给你带来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洗礼。

评分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拿起这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时,内心是带着一种怀旧又略带挑剔的心情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国学类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沉下心来做精品的不多。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内容编排极其用心,从基础笔画到复杂结构,循序渐进,逻辑严密得如同古代的科举制度。更难得的是,它将识字与图画紧密结合,图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字义的生动诠释。我试着给家里的孩子读了几页,那些原本枯燥的偏旁部首,在图文并茂的解释下,变得鲜活有趣起来,孩子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说明其编纂者对教育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而非简单的古籍复刻。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装帧设计典雅古朴,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很舒服,透着一股老书的味道。初翻开来,那繁体横排的版式,配合着清晰的注音,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想重温传统文化却又怕阅读困难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刘树屏先生的学识功底深厚,吴子城先生的图绘更是精妙绝伦,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文字的精髓与韵味。我尤其欣赏它在传统蒙学读物基础上所做的现代化处理,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又在阅读体验上做了极大的优化,让人在学习古字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不只是一本识字课本,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文化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格调非凡。

评分

我必须得赞叹一下这本书的出版质量,这简直是匠心独运的体现。要知道,繁体字横排本身就对排版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显得拥挤呆板,但这本书处理得非常大气舒展。印刷色彩饱满而不失古雅,墨色的浓淡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即便是细小的注音文字,也清晰可辨。从一个对书籍细节有执念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影印本或注音本的制作水准,已经可以媲美博物馆级的陈列品。它成功地架起了古籍原貌与现代阅读习惯之间的桥梁,让古籍不再是高悬于庙堂之上的圣物,而是可以被日常翻阅、细细品味的良师益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