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歇后语小辞典
作者:张喜燕编
ISBN :978751760023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01-01
印刷时间:2015-01-01
字数:370000字
页数:568页
开本:64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25元
编辑
收录常见歇后语5000余条。
每个歇后语主条下面包括释义和举例两部分;
副条用“也作”“省作”等表示,供读者参考。
释义准确简明,例句生动恰当。
提供词目首字拼音检字表,供读者查检。
内容简介
《歇后语小辞典》收录了常见的歇后语共5000多条。由于歇后语根植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内容丰富庞杂,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封建迷信、落伍的道德观念等糟粕。我们以适合广大读者使用为目的,按照思想内容健康、语言精彩、形象鲜明、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浓厚、流行广泛、不相互雷同的原则,从大量的歇后语中,精选编纂出这本《歇后语小辞典》。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歇后语,一般不予收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首字拼音检字表
正文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大多数主打“工具书”的出版物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都沦为了内容的堆砌,缺乏真正的梳理和提炼。《歇后语小辞典》却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在保证信息密度的前提下,留白和字体选择都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收录范围显然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考证,没有收录那些已经流失生命力或者过于生僻以至于脱离现代语境的“死词汇”。相反,它精选了那些至今仍在民间口语中具有生命力的表达,这让我在实际交流中能立刻派上用场,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语言自信。我惊喜地发现,它对那些具有多重隐喻的歇后语的处理尤其到位,没有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分层次地解析了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体现了编撰者对语言灵活性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僵硬的教条主义。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层次,让你的话语充满古风韵味又不失时代气息,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语言学习者的福音!我最近开始深入研究汉语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流传已久的俗语和谚语,但总觉得缺少一本系统而易懂的工具书。《歇后语小辞典》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体验。首先,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不像某些工具书那样索引混乱,让人望而却步。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每一个歇后语时,不仅提供了字面意思,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这对于理解歇后语的“神韵”至关重要,让我不再只是机械地背诵对仗,而是真正领会了古人说话的智慧。比如,当我查到某个歇后语时,作者会用生动的小故事来佐证其来历,读起来趣味盎然,仿佛在听一位资深的民间说书人娓娓道来。而且,很多我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表达,在这本辞典里都得到了极其精准和生活化的诠释。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这种结合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编撰方式,简直是事半功倍。我强烈推荐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收藏这本宝典,它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小辞典”的范畴,更像是一把开启中华语言宝库的钥匙。
评分我一直认为,衡量一本优秀的汉语工具书的标准,在于它能否成功地架起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歇后语小辞典》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没有将歇后语束之高阁,变成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通过非常巧妙的方式,将这些传统表达“移植”到了当代语境中。每条解释的最后,往往会附有一个或两个“现代应用示例”,这些示例的编写极其贴近当代生活场景,比如职场竞争、网络交流甚至家庭琐事,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并立即明白该如何运用。这种“活化”语言的处理手法,避免了让学习者产生“学了也用不上”的挫败感。对于那些希望自己的表达更具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绝佳的“口才修炼手册”。它教会的不仅是词句,更是一种观察世界和表达自我的独特视角。它成功地将枯燥的语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可以即时体验和实践的文化享受。
评分坦白说,我这个人对手头的工具书要求极高,不仅要内容扎实,还要经得起反复翻检的考验。这本《歇后语小辞典》的装帧质量出乎意料地好。书皮的材质厚实耐磨,内页纸张选择也恰到好处,即便是用荧光笔做了大量的标记和注释后,也丝毫没有透墨的烦恼,这对于需要频繁做笔记的我来说太重要了。此外,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除了按拼音和笔画检索外,它还增加了一个独特的“主题分类索引”,比如“关于时间流逝的歇后语”、“涉及动物习性的歇后语”等,这种分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查找效率。我不再需要猜测某个词的读音才能找到它,而是可以直接从我感兴趣的主题入手。这种从用户使用习惯出发的设计理念,让这本工具书的使用体验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实用工具,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笔记,发现很多作者的遣词造句总是带着一种意在言外的含蓄美,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方法去理解这些“言外之意”。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歇后语小辞典》,它简直是我的“破译神器”。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的是,它在解释结构时,非常注重对前半句的语境还原。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后半句的比喻关系进行解释,而是花了大篇幅去构建前半句可能出现的场景,例如古代的农耕生活、官场百态或是民间习俗,使得整个歇后语的逻辑链条完整而清晰。这种注重源头的考证,让学习者能够从文化土壤上去理解语言的生长。我个人尤其喜欢它提供的一些“近义歇后语对比”部分,这帮助我区分了那些意思相近但侧重点完全不同的表达,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汉语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对于一个严肃的语言研究者或深度爱好者而言,这种深入骨髓的解析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教你“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