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五笔字型速学速查词典 |
| 作者 | 李宛新 |
| 定价 | 19.00元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2489528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282000 |
| 页码 | 394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64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五笔字型速学速查词典 》介绍的是王码五笔86 版和98 版,内容包含了*常用的7000 余个汉字及拼音、拆分字根、相关常用词组及词组的86 版五笔编码等内容。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本书版式采用《新华字典》的编排方式,简单实用。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目 录一、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5 二、部首检字表使用说明 9 (一) 部首目录 10 (二) 部首检字表 12 (三) 难检字表笔画索引 64 三、词典正文 1 四、附录 383 附录A 五笔字型入门 383 附录B 二级简码速查 393 附录C 五笔字型键名汉字表 395 附录D 偏旁部首的拆分 397 附录E 86版五笔字型字根键盘图 399 附录F 98版五笔字型字根键盘图 401 |
| 编辑推荐 | |
| 五笔字型非常注重实践性和经验性。在实际操作中,要求用户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口诀以及大量汉字的拆分方法,即使是使用熟练的用户,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尚未掌握拆分方式的单字、词及词组。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方便实用的案头工具书。《五笔字型速学速查词典 》显著的优点是:编码正确、检索快捷、体积小巧、词汇量大、携带方便、经济实惠、适合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过去尝试过好几种学习五笔的方法,包括在线视频教程和一些App,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厚重感”和“可靠性”。电子产品有电量限制,学习体验也容易被各种通知打断。而这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典,给我的感觉是稳定而可靠的知识载体。它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工整。你知道,工具书最怕的就是信息密度过大,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合理的留白和精巧的字体大小对比,使得每一页的信息都井井有条。特别是对于那些笔画相对复杂的汉字,它的字根拆解图示非常清晰,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标示得明确无误,这对于纠正我过去错误的输入习惯大有裨益。举个例子,有些字根的识别,在口头描述中很容易混淆,但图示出来后,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复杂规则的教学过程,内化成一种简单直观的查阅步骤,这正是“速学”的精髓所在,它让你感觉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输入练习。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抱有一丝怀疑的,毕竟“速学速查”的标签在图书市场里常常意味着内容的肤浅和页面的拥挤。然而,当我翻开内页,那种踏实感立刻取代了疑虑。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和印刷清晰度都相当不错,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的查字系统,它没有采用传统的部首查字法作为主要入口,而是巧妙地将五笔的“字根拆分”作为第一逻辑线索。对于那些记不清哪个部首的字,可以直接通过它的形态结构,找到对应的字根组合,然后迅速定位到编码。这种设计思路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挫败感。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重码”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它不仅给出了主要的编码,还附带了常见词组的输入顺序建议,这对于区分那些编码相同的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字是这个码”,而是教会你“在输入这个码的时候,哪个字是更常用的那个”。这种对使用场景的洞察力,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字典范畴,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五笔老师在手边随时指导。
评分我是一个对字体和视觉效果有较高要求的人。对于一本工具书而言,如果字体设计不佳,即便内容再好,也会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这本书在字体选择上非常用心,它采用了一种清晰、易于识别的宋体变体,笔画粗细适中,横平竖直的结构非常符合五笔字根的几何特征。更令人称赞的是,对于一些字根的边界划分,它使用了细微的虚线或颜色区分,这种设计在解析复杂汉字时起到了关键的视觉导向作用。它巧妙地避免了“字根”和“非字根”部分在视觉上的重叠和混淆。以前我经常因为看错了一个小小的部件而打出完全错误的编码,但自从使用这本书后,这种低级错误率明显下降了。这本书的售后服务和版本更新信息也处理得非常专业,这体现了出版机构对知识产权和用户体验的长期承诺。它不是一本用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一本可以陪伴我职业生涯不断精进的“武器”,它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呈现都透露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匠心。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苦于“提笔忘字”的五笔学习者打开了一扇新窗!我一直觉得五笔打字效率高,但无奈于初始记忆的门槛太高,市面上很多速成教材总是抓不住重点,要么讲得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堆砌了一堆笔画口诀,听起来很玄乎。而这本,它没有冗长复杂的历史介绍,直接切入实战。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排逻辑,它似乎深刻理解了初学者在查阅时的那种焦急感。我记得有一次在工作中需要快速输入一个生僻词汇,传统字典翻起来简直要命,而这本书的索引设计得极为直观,那种“一键直达”的体验感,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它的字根拆分讲解部分,用了很多生动的联想记忆法,而不是冷冰冰的结构图。比如某个复杂字,它会告诉你这个字的某个偏旁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形状”,这样一来,记忆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常用词组的排版,很多词组的编码是相邻的,这对于日常的快速输入非常有帮助,它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编码的“肌肉记忆”。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同事了,大家普遍反映,这本书真正做到了“速学速查”,真正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的痛点。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个人认为,体现在它对“速查”环节的极致优化上。我经常参加一些需要大量文字记录的会议,速度是第一生命线。过去,一旦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人名,我的输入速度就会像被踩了急刹车一样。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它的“词组速查表”部分,这个部分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按照高频词汇的编码顺序进行组织,并且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异形词组也进行了标注。我发现,很多同类型的工具书在处理新词汇和网络热词时更新速度较慢,但这本书在收录的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它兼顾了学术的严谨性和日常交流的覆盖面。而且,作为一本工具书,它没有多余的、与五笔学习无关的干扰信息,所有版面都服务于“快速找到编码”这个核心目标。它的重量和尺寸拿在手里也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查阅时的稳定性,又方便随身携带,真正做到了口袋里的“编码库”,这对于专业人士的移动办公需求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