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9版)(精)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9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旭影... 编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牛津词典
  • 双解词典
  • 工具书
  • 英语学习
  • 语言学习
  • 参考书
  • 第九版
  • 精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8602
商品编码:29748021538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9版)(精)
  • 作者:(英)霍恩比|译者:李旭影
  • 定价:169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5860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3-01
  • 印刷时间:2018-05-01
  • 版次:5
  • 印次:178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2760

内容提要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至今问世七十年,为世所**的**英语学习词典,惠及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引进出版三十年,从原编者霍恩比为词典赋予语言学习功能,到第九版编者将会话与写作功能融入学习型词典,这部词典在如何*好地满足读者需要方面从未停止探索和创新。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九版: ?收录185000余条单词、短语、释义; ?标注牛津3000核心词、学术词汇; ?释义简明,义项划分清晰; ?提供系统的语法信息,如搭配模式、用法说明框等; ?提供插图及主题图片,直观释义。
    ?相比第八版,增收700多条新词新义,6000余项修订; ?新加情景表达、联想词等用法说明内容; ?新加牛津口语指南,详解日常及应试等场景会话用语; ?配套光盘中提供iWriter 和iSpeaker互动式写作和口语指导学习程序; ?书末增加本词典详细用法,为读者使用词典提供清晰的指引。
    本版在巩固学习功能的同时,*注重语言实用技能,为读者学习鲜活词汇、准确理解词义、应对考试及实际沟通等提供***的帮助。

作者简介

霍恩比(A S Hornby),词典编纂家、教育家。他根据**手教学经验,针对母语非英语的英语学习者的特殊需要,编纂出《牛津高阶英语词典》,这是世界上*早的“学习型词典”之一,各版**销量已逾3500万册。他还用编纂该词典的收入建立了“霍恩比教育基金”,资助外国教师赴英国学习。


璀璨的文学星河:不朽的经典与探索未知的航程 这部精心编纂的图书合集,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沉浸于人类智慧与情感交织而成的壮阔文学景观之中。它并非专注于语言工具书的精确与详尽,而是着眼于那些构建了我们文化基石、启迪了无数心灵的文学巨著与思想结晶。 第一部分:西方古典的恢弘回响 本卷精选了西方文学史上的数部标志性作品,它们如同不朽的灯塔,照亮了人类精神探索的漫长道路。 荷马史诗的永恒魅力: 我们重访《伊利亚特》与《奥德赛》。这不仅仅是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事迹记录,更是对人性、命运、荣誉与归属感进行深刻探讨的源头活水。书中对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挣扎、神祇的干预,以及奥德修斯历经十年艰险回归家园的坚韧意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我们关注其叙事结构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体裁,以及其对西方英雄原型塑造的深远影响。 希腊悲剧的灵魂拷问: 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经典悲剧被置于聚光灯下。从俄狄浦斯的宿命悲剧到安提戈涅对法则与良知的坚守,这些剧作探讨了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个体与城邦的对立,以及人类面对不可抗罚的自然法则时的无力与尊严。分析将侧重于对“德谟斯”(Demos,人民)概念的早期思考,以及悲剧如何作为一种社会净化仪式(Catharsis)的功能。 罗马的荣耀与反思: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置于古典文学的框架内考察。它不仅是罗马帝国的“建国神话”,更是对帝国使命、责任与个人牺牲的复杂辩证。对奥古斯都时代背景的梳理,有助于理解为何这部作品在艺术成就和政治意图上达到了一个高峰。 中世纪的信仰与世俗的交织: 但丁的《神曲》被视为连接古典与文艺复兴的桥梁。我们深入探究“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象征意义,解析其中蕴含的经院哲学、天主教神学以及但丁对佛罗伦萨政治的批判。这种百科全书式的结构,展现了中世纪人对宇宙秩序的宏大想象。 文艺复兴的曙光与人性解放: 莎士比亚的戏剧被单独辟出专题。重点不在于剧作的语言分析(尽管其语言的丰富性不容忽视),而在于其对“人”的重新发现。从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到李尔王的傲慢与悔悟,再到麦克白的野心毁灭,莎翁以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刻画了人类欲望、权谋、爱情与疯狂的复杂性,标志着个体主义在欧洲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部分:东方智慧的沉静力量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东方,探索儒释道思想如何塑造了东亚的文学景观与伦理观念。 先秦诸子的思想熔炉: 《论语》、《道德经》和《庄子》构成了基础。我们探讨孔子所倡导的“仁”与“礼”如何在实践中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老庄哲学中“无为而治”与“逍遥游”如何为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提供了一种精神避难所。这些文本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政治学和哲学范畴,渗透到了文学人物的塑造和审美趣味之中。 唐诗宋词的意境营造: 重点研究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代词人如苏轼、李清照的作品。这不是对格律的机械学习,而是对“意境”的体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在面对国家兴衰时的复杂情感投射。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则展现了市民阶层生活趣味的扩展与个人情感表达的深化。 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红楼梦》作为集大成之作,被置于文化史的宏大背景下解读。它以贾府的兴衰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缩影,深入剖析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特别是对女性命运的细腻关怀。同时,也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英雄叙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忠义”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第三部分:近现代思想的激荡与实验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学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变革、科学进步带来的冲击以及个体在现代性危机中的挣扎。 浪漫主义与反抗精神: 拜伦、雪莱、歌德(《浮士德》)的作品,展现了对启蒙理性过度自信的反叛。这股浪潮强调情感、自然、想象力以及对既有权威的挑战。浮士德与魔鬼的契约,成为现代人对知识、权力与生命意义无尽渴求的经典象征。 现实主义的社会透视镜: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巨著,被视为19世纪社会现实的精准记录。他们以极其写实的笔触,揭露了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差距、阶级固化和道德沦丧。阅读这些作品,如同进行一场深度田野调查,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早期形态及其对人心的腐蚀。 现代主义的碎片化叙事: 重点考察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作品。现代主义文学标志着叙事视角的彻底革命——意识流、多重叙事者、非线性时间。这些作家试图捕捉人类内在经验的瞬息万变和现代生活的荒谬感与异化。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审判》,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官僚主义和现代人面对体制时的无助与恐惧。 哲学思潮的文学载体: 本部分收录了对存在主义(萨特、加缪)和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的专题探讨。加缪的《局外人》与《西西弗神话》提供了对荒谬(Absurdity)处境的哲学回应,而马尔克斯的作品则成功地将拉丁美洲的政治现实与民间神话融为一体,开辟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结语:阅读的持续探索 本合集汇集了跨越数千年、横亘东西方的思想精华与艺术杰作。它提供的并非标准化的答案或即时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多元的视角和无尽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些不朽的文本,读者得以超越日常琐碎,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头脑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自身、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遗产。这是一次对人类文明最辉煌成就的致敬与重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重的家伙,拿到手里就知道分量不轻,那种皮革的触感和微微泛黄的书页边缘,瞬间把我拉回了那种专心致志啃英语的日子。我记得我买它的时候,正准备考研,那段时间简直是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砸在了上面。翻开扉页,那密密麻麻的印刷和清晰的排版,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学术工具书。我特别喜欢它对例句的编排方式,每一个释义后面都跟着好几个地道的例句,而且这些例句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日常对话中理解词义,而高阶学习者则能从中捕捉到更细微的语境差别。比如说,同一个动词,它可以有表示“拿起”的含义,但放在不同的专业术语或者俚语环境中,意思就天差地别了,这本词典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有一次查一个很偏僻的习语,几乎快要放弃了,结果在它的“用法辨析”部分,找到了非常精辟的解释,一下子就点亮了我的理解。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到现在都忘不了,它帮我顺利地度过了那段最煎熬的备考时光,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之一。

评分

多年来,这本书一直被我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它见证了我从一个对英语充满敬畏到逐渐可以自如运用它的整个心路历程。我最欣赏的还是它那种“永不过时”的气质。很多技术词汇可能会随着时代发展被淘汰,但作为基础的词汇和核心的语法结构,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最扎实、最经典的阐释。即便现在网络资源唾手可得,但每当我需要沉下心来,进行深度学习和精细的校对时,我总会习惯性地打开它。它给人的那种踏实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它像一个可靠的老朋友,总在那里,用它不变的结构和准确的定义,为我的语言学习保驾护航。那种厚重的知识感和历史感,让人在翻阅时,油然而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珍藏它的原因吧。

评分

要说使用体验,这本词典的“附带品”也绝对值得一提。虽然我主要是用纸质本来查阅,但偶尔也会用到配套的光盘。光盘的内容给我带来的便利是查找速度上的质的飞跃。特别是当我要快速确认某个不确定的单词的精确发音时,光盘里的音频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种清晰、标准的英美音朗读,让我对自己的口语模仿有了更准确的参照物。而且,光盘里的搜索功能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可以进行模糊搜索,即便是记不清单词的完整拼写,也能通过输入部分字母和联想的词义,很快定位到目标词条。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在那个年代来说,是非常前沿和实用的一个设计。它照顾到了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让学习过程的流畅性大大提高,不至于因为查找一个单词而打断了阅读或写作的思路。

评分

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一部比较老的英剧,里面角色的对话非常古典和书面化,我查了几个网络工具都没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最后还是求助于这本“老伙计”。它里面收录的一些历史词汇和文化典故的解释,简直是宝藏级别的。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这个词“为什么”是这样用的,以及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比如,解释某些表示“财富”或“地位”的词汇时,它会 subtly 地带出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这种深度的挖掘,是我在其他工具书中很少见到的。这让我在理解语言的同时,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超越了“工具”的范畴,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耐心的语言导师,在你迷茫时,总能给你一个清晰的指引方向,而不是简单的答案。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看起来有些传统,但绝对是为“耐用”而生的。我这本书已经被我翻了无数次,带着它跑过无数图书馆和咖啡馆,书脊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断裂,这在如今很多追求轻薄、却经不起折腾的工具书里,简直是凤毛麟角。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排版上的匠心独运。它采用的字体设计,对比度适中,即使在昏暗的台灯下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那种英文字体和汉字注释之间的间距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快速查找信息时,能迅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部分,不至于被冗余的信息干扰。而且,我注意到它对许多专业术语的收录非常及时和全面,这对于我后来接触到一些前沿的科技文献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网络词典可能收录不全,或者解释得过于口语化,而这本书提供的定义,始终保持着一种权威性和准确性,仿佛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反复推敲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