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松竹梅绘画教程
定价:26.00元
作者:任学忠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8111856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美术基础教材系列》涵盖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国画基础几大类,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基础美术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同时也是广大美术专业在校生及业余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松竹梅绘画教程》分册。
内容提要
让学生掌握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是当前更是今后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继我社推出的美术基础教育丛书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后,现根据“2001—201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特邀全国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教师及画家共同编绘了“美术基础教材系列”。
本系列涵盖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国画基础几大类,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基础美术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同时也是广大美术专业在校生及业余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任学忠,笔名点梅,满族。高级美术教师,职业画家。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任学忠自幼酷爱书画,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领域中求索、耕耘了40余年。自17岁从教,先后登上过小学、中学、大学及老年大学的讲坛,积累了丰富的美术教学与辅导经验
文摘
序言
收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画册,虽然我之前对国画里的松竹梅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都很有心。打开第一页,就被那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吸引住了。画册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图例,更像是带我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世界。它并没有直接教你怎么去画,而是通过大量的精美范例,让你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松、竹、梅各自的姿态和韵味。我尤其喜欢里面对松树枝干的刻画,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感,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林的声音。竹子的挺拔与空灵,梅花的傲骨与芬芳,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这三种植物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介绍,这些小知识点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绘画书,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翻阅,看着那些线条和色彩在纸上跳跃,感觉自己的心也变得宁静起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也让我对国画产生了更深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自己去描绘这些我曾以为遥不可及的景物。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境”。它不是那种一步一步教你画的“菜谱式”教程,而是通过大量充满生命力的范例,让你在欣赏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我翻看书中对松树的描绘,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仿佛能感受到古松的沧桑和坚韧。竹子的描绘则更显空灵飘逸,那挺拔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君子之风。而梅花的描绘,则将那种凌寒傲雪的孤高与淡淡的芬芳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墨色的运用尤其让我惊叹,浓淡干湿,虚实相生,每一笔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却又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松针的排列,竹节的过渡,梅花的含苞待放和怒放姿态,都刻画得十分到位。它让我明白了,画这三种植物,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对它们生命力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创作灵感,也让我对国画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会。我现在常常捧着它,反复品味,感觉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
评分我一直对写意画中的“神韵”感到好奇,觉得那些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勃勃生机,真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没有生硬地讲解笔墨技巧,而是通过大量赏心悦目的画作,带领读者去感受松、竹、梅的内在精神。我反复翻阅,总能在不同的画面中发现新的奥妙。比如,书中对松树的描绘,有的苍劲有力,有的飘逸潇洒,但都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竹子的描绘,则体现了君子之风,疏朗有致,清雅脱俗。梅花的描绘,更是将傲骨与芬芳融为一体,即便在严寒中,也展现出勃勃生机。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留白的运用,那恰到好处的空白,反而让画面充满了呼吸感和想象空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让我了解了松竹梅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画家是如何将这些象征意义融入到笔墨之中的。我开始尝试去模仿,去揣摩,虽然离大师的水平还很远,但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和启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的“精神食粮”!拿到手里就感觉很有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宣传册,而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品。我之前总是对国画的笔法感到困惑,总觉得那些简简单单的几笔就能勾勒出意境,实在是太神奇了。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没有直接抛出技法,而是从“意”出发,教你怎么去理解松的苍劲,竹的挺拔,梅的孤傲。我特别喜欢里面一些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松针的排列方式,竹节的虚实变化,梅花的花瓣层次感。这些都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作者对这些植物生命力的深刻洞察。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历代画家的解读,让你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三种经典题材的,这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新的感悟。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急不躁地引导我,让我从“看”到“懂”,再到“想去尝试”。我甚至开始在生活中留意这些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形态,为我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评分说实话,一本关于松竹梅的绘画教程,我起初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觉得不过是些刻板的笔触和套路。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意境”的解读,而非单纯的“技法”教学。书中并没有冗长的文字解释,而是用大量精美的写意画作说话。我被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线条所打动,松树的虬枝盘曲,充满了沧桑感;竹子笔直挺拔,却又带着几分潇洒;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孤高而充满希望。每一个画面都仿佛蕴含着一个故事,一种情绪。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墨色变化的运用,淡墨勾勒出朦胧的意境,浓墨点染出坚实的轮廓,枯笔飞白更添几分写意。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看到了国画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描摹,更是情感的抒发,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呈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画松竹梅,并非仅仅是技巧的堆砌,而是要捕捉它们的精神,理解它们的灵魂。我现在看着这些画,感觉自己也在和这些自然精灵对话,体验着它们各自的生命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