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美术学研究5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樊波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4169466 |
| 出版年份: | 2016年12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400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88元 |
| 实际重量: | 0.662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美术学研究5》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卷首絮语
一、理论探讨
1.颠倒了关系的民族与世界
2.气论与书法审美的三个维度
3.书论中的“气骨”、“风骨”与“风神”
4.宋画分类与联系考论
5.枯笔的审美心影——以戴本孝绘画为中心的意境探赜
6.《书画传习录》的伪托现象及其辨伪
二、中国美术研究
7.李鱓题画诗文中的绘画思想析论
8.笔工作坊或牌匾名考述——以元明两代笔坊为中心
9.赵之谦在清代碑学运动中的成就及影响
10.戴本孝绘画中“洞中人”图像的遗民意象解读
11.从《桐江放筏》到《太湖清晓》——宋文治建设主题绘画研究
12.王维《辋川集》与禅宗北宗禅法
13.德礼贤神父与明末基督教版画艺术研究
14.使艺术回归艺术本体——论林风眠及其学生吴冠中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贡献
15.北魏铜铸佛板考论
16.中国寺塔考源及山水画中的审美表现
三、外国美术研究
17.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流派影响下的艺术学院教育
18.韦奇伍德的波特兰瓶
19.图像与形式的定格
20.神奇,慕尼黑的霍尔夫
21.二十世纪艺术理论:从1914到1950年代
22.《人民的形象》再版序言
23.一个独行者——《断片——巴克森德尔回忆录》序言
24.作为艺术史家的瓦萨里与老普林尼
25.艺术史
26.希腊雕塑与雕塑家
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作品选登(作者)
周京新、于友善、束新水、孔六庆、徐钢、秦修平、张筱膺、杨立奇、程楠、李莉
《美术学研究(5)》收入的论文二十几篇,主要由“理论探讨”、“中国美术研究”、“外国美术研究”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作品选登(作者)”四个部分构成。文章均是学者们的研究心得,一些内容是当今学术界较关心的研究课题,对美术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手上的这本《美术学研究5》,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质感,给人一种踏实而可靠的感觉。我一直对美术史中的“风格”这一概念非常着迷,它如同艺术的DNA,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有民族的特色,甚至是个人的独特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美术风格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例如,为何中国山水画在不同的朝代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而西方绘画中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我期待这本书能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到微观的笔墨技法、色彩运用等多个层面,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同时,我也对一些地域性美术风格的发展特别感兴趣,比如江南地区的文人画风,或者北方地区的粗犷写意风格,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这些独特风格的精彩论述,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这本《美术学研究5》的到来,让我对即将开始的艺术理论学习又多了一份信心。虽然我对具体的学术内容还处在初步了解阶段,但我一直对“理论”这个概念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深感好奇。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对具体作品的欣赏和模仿,却忽略了其背后支撑的理论体系。我一直认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提升艺术鉴赏力和创作水平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美术史上的重要理论流派,比如从古希腊的“模仿说”到现代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等。理解这些理论的演变和相互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艺术的成因和特点。此外,我也对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心理学在美术研究中的应用很感兴趣。毕竟,艺术作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社会环境、创作者心理、观者认知都息息相关。这本书能否为我打开这扇窗户,让我看到艺术研究的更多维度,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美术学研究第五卷!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作者介绍,就足以让我感受到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我一直以来都对东南大学在美术史论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有着极高的评价,这次这本《美术学研究5》更是让我充满期待。我个人尤其关注中国古代绘画史的最新研究动态,不知道这次的卷册中是否有相关章节深入探讨?近年来,学界对于宋代院体画的解读越来越多元,从程式化到个性化的视角转变,以及对文人画与院体画互动关系的再认识,都让我觉得非常迷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或许是对一些传世名作的重新鉴定,又或者是对一些佚失画作的文献梳理,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向。同时,我也对当代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美术精神如何融合有很深的思考,不知道这本书是否触及了这方面的内容。对于考研党来说,这本教材的参考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但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它同样是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美术世界的大门。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也为阅读增添了愉悦感,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评分刚刚收到《美术学研究5》,迫不及待地翻看了一下。这本书的厚度和严谨的编排,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力作。我个人一直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二十世纪初的几次艺术革命,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等等,这些流派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视觉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这些重要的艺术运动进行深入的剖析,不仅仅是罗列艺术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探讨它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这些艺术探索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关注一些被忽视的艺术流派,或者对一些主流的艺术史叙事提出新的解读?例如,关于抽象艺术的起源,是否存在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同时,我也对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艺术史中的应用很感兴趣,比如将哲学、文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引入艺术史研究,能否产生新的视角和发现?这本书的扉页上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字样,让我对它严谨的学术态度充满了信心,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美术学研究5》了!虽然我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但一直以来对美术史的探索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时代的艺术,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窥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窗口。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文关怀的艺术作品。例如,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是如何记录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疾苦,又或者描绘社会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案例。同时,我也对艺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非常感兴趣。比如,中国古代艺术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影响,以及西方艺术如何与东方艺术相互借鉴,这些跨文化的研究视角往往能带来很多惊喜。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美术研究的希望,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更多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历史的深刻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