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息与通信系统仿真
定价:26.00元
作者:别志松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635241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信息与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知识,在介绍系统仿真一般理论和通用仿真工具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信息与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以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使用matlab通信工具箱和信息处理工具箱进行数字通信系统仿真的常用函数。本书后给出综合性较强的三个实例演示了通信系统链路级仿真和系统级(网络)仿真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系统仿真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仿真评估的参考资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信息传输的底层原理很感兴趣,但市面上的教材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只讲理论却缺乏实践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仿真案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方法,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算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性能差异。尤其是关于MIMO系统的仿真部分,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构建自己的仿真模型。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现代通信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真正掌握了如何去“设计”和“验证”一个通信系统。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也做得极其用心,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深入了解通信仿真技术的同仁们。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关于通信理论的书籍,很多都停留在理论证明的层面,缺乏一个将这些理论从纸面转化为可观察、可验证结果的过程。这本书的侧重点非常独特,它专注于“仿真工具箱”的构建艺术。它不仅仅告诉你一个算法的公式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在你选定的仿真环境中,以最贴近真实世界的方式去重现这个算法的性能边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随机过程在信道建模中的应用时,所采用的逐步递进的方式,从最简单的加性高斯白噪声到复杂的衰落模型,每一步都有对应的仿真验证脚本作为支撑。这本书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系统思维”能力,让我明白,一个再完美的理论,如果仿真设计不当,最终得到的结论也可能是误导性的。对于希望系统性学习如何设计严谨、可信的通信系统仿真实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替代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通常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仿真”类的书,最后沦为软件操作手册,缺乏对底层科学原理的深刻剖析。然而,这本《信息与通信系统仿真》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巧妙地融合了信号处理的数学基础与实际工程应用。我尤其关注了它在频谱效率优化方面的讨论,作者没有停留在经典的香农理论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非理想信道中通过先进的仿真工具来逼近理论极限。书中对噪声模型和干扰抑制技术的建模过程,细致到令人发指,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理论支撑和仿真结果佐证,这对于需要进行前沿研究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点鼠标”,而是“为什么这样做有效”,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是任何一本简单的工具书都无法给予的。我已经开始尝试将书中的方法论应用到我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收效显著。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网络工程师,主要负责维护大型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架构。坦白讲,最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以为它会更偏向于传统的无线通信领域,但阅读后的惊喜程度难以言喻。它对系统级仿真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书中关于时延、抖动和吞吐量评估的仿真案例,直接映射到了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瓶颈问题上。特别是它关于复杂网络拓扑下流量拥塞控制算法的动态仿真部分,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过去一些“黑盒”问题的根源所在。作者的文笔非常老练,既有学院派的严谨,又不失工程师的务实精神。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在脑海中构建对应的系统流程图,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信息系统”整体概念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路由和交换,而是上升到了信息流动的效率和可靠性层面。
评分这绝对不是一本能让你轻松翻完的书,它要求你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经验,但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这种“门槛”。我花了好几个周末才啃完关于OFDM系统下多址干扰抑制的那几章,过程虽然煎熬,但每次攻克一个难点,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书中的代码示例非常规范,并且清晰地标注了不同仿真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曲线。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非线性效应处理的章节,以往很多教材都对此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提供了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对应的仿真验证,这对于高频段通信和功放设计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本书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巨大空白,它更像是一本研究生的进阶教材,而不是一本入门读物,非常适合那些渴望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点上寻求突破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