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定价:37.00元
作者:赵宏波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563507849
字数:629
页码:4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和通信网的逻辑分层,结合电信业务网的划分,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全景式描述,使读者对通信技术的体系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各种常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技术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本书介绍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与SDH、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图像通信、电话网、支撑网、智能网、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ATM、IP技术、接入网等技术及其新的发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以通信技术为专业基础课的各专业学生全面学习通信技术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专科学生均可根据需要选用相应内容学习。本书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全面了解通信技术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抓人眼球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一些闪烁的光点,营造出一种很强的科技感和未来感,让人在书店里一眼就能注意到。我本来就是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它应该能给我一些新的启发。说实话,我更期待的是它能用一种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方式来阐述那些复杂的概念,而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比如,我希望作者能多讲讲5G、物联网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切实发生改变的技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我记得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那种墨香混合着纸张的质感还是挺舒服的,这年头,能有一本实体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如果内容能像它的装帧一样,既有深度又富有美感,那绝对是物超所值了。我刚看了前言部分,作者的语气似乎是想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学术的严谨和大众的可读性,希望后续的章节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后继无力,沦为一本“看起来很厉害”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体现了一种清晰的逻辑脉络,它似乎是按照技术发展的历史顺序和复杂度递增的原则来组织的。从最基础的信号调制解调,到复杂的网络架构设计,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读起来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技术时,总是会先回顾一下它所替代或改进的旧技术是如何运作的,这种对比分析,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新东西”。举个例子,当他讲到OFDM技术时,不仅仅是介绍了它的数学公式,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它能有效对抗多径干扰,这一点比起我以前看过的很多资料都要清晰透彻。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通信技术的“史诗”,它把各个技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当然,对于一些前沿到几乎还没有被大规模商业化的技术,书中介绍得相对保守和理论化,这或许是受限于出版时效性,但总体而言,它为建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绝佳的蓝图。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务实到近乎冷酷”。它似乎完全没有兴趣去描绘那些未来主义的浪漫场景,而是把所有的笔墨都用在了解决“当下”和“不久的将来”的工程难题上。比如,在谈论到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时,作者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渲染风险,而是直接给出了具体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的实现细节,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这对我这种偏向于系统实施和运维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发现书中的很多案例分析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让理论知识立刻拥有了“实战价值”。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对于那些对纯粹的理论美学或者哲学层面的思考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它更像是一本高级工程师的工具手册,而不是一本启发思想的哲学著作,但不可否认,它在技术深度和工程应用上的平衡做得非常到位。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勉强啃完了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坦白讲,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这本书的知识密度简直高得惊人,随便一个章节就能引出一大串我需要去谷歌搜索的新名词。作者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他对底层原理的剖析深入骨髓,对于那些精密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推导,简直是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出来。但这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我常常需要一边查阅其他资料,一边对照着书里的图表来理解一个微小的技术细节。不过,每当经过一番艰苦的思索,终于茅塞顿开,理解了某个关键的通信协议是如何运作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迫使我从“知道”进化到“理解”,它不是在喂养你现成的答案,而是在训练你如何去思考通信系统的设计逻辑。唯一的遗憾是,配图有时候略显单调,如果能有更多彩色的、更有冲击力的系统架构图来辅助理解,或许能减轻读者一些心里的负担。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定价让我有点犹豫,但拿到手之后,我发现它完全值回票价,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作者在每一个关键概念的介绍之后,都会附带一个小小的“思考题”或者“延伸阅读”的建议。这些引导性的文字,虽然不是正文,却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知道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深入探索。我注意到,对于一些高度依赖标准化的部分,作者引用了大量的IEEE和3GPP的标准编号,这体现了极高的学术严谨性,也方便了像我这样需要查阅官方文档进行二次开发的读者。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适合那些只想了解通信技术“是什么”的入门者,它更像是为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攀登更高技术山峰的人准备的“登山杖”。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是一种面对复杂系统时,如何进行结构化拆解和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一点,是任何快速教程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