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
定价:31.00元
售价:21.1元,便宜9.9元,折扣68
作者:曹天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210906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12章。部分2章,介绍单片机及单片机芯片的基本硬件结构;第二部分4章,系统地叙述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的基础、单片机C语言基础、C51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和C51的构造类型数据;第三部分4章,介绍单片机片内的标准外围单元:并行输A./输出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的组成及应用方法;第4部分2章,通过各种应用实例阐述单片机的并行扩展技术和串行扩展技术。
本书已在多所高职院校用做教科书,鉴于其知识点叙述上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内容上的先进性、实用性,本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部分 单片机及其基本组成
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
1.2 单片机系统
习题1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基组成
2.1 概述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2.1.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3.1 电路组成
2.3.2 时序与时序定时单位
2.4 MC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
2.4.1 MCS.51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结构及地址空间
2.4.2 MCS.51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存储器
2.4.3 特殊功能寄存器
2.4.4 堆栈及其存储特性
2.4.5 内部程序存储器
2.5 MCS.51单片机的复位
2.6 单片机的几种工作方式
习题2
第二部分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
第3章 MCS-51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3.1 指令格式及常用符号
3.1.1 指令的汇编语言格式
3.1.2 指令编码的格式
3.1.3 指令中常用符号
3.1.4 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3.2 指令中的寻址方式
3.3 数据传送指令
3.3.1 在单片机片内RAM中传送数据的指令
3.3.2 读写外部RAM的指令
3.3.3 读程序存储器的指令
3.4 算术运算类指令
3.4.1 加法指令
3.4.2 减法指令
3.4.3 乘法指令
3.4.4 除法指令
3.5 逻辑运算与移位类指令
3.6 控制转移类指令
3.6.1 无条件转移指令
3.6.2 条件转移指令
3.6.3 调用与返回指令
3.6.4 空操作指令
3.7 位操作类指令
3.8 MCS-51汇编语言的伪指令
习题3
软件实训1
第4章 单片机C语言基础
4.1 单片机C语言概述
4.1.1 C语言的特点
4.1.2 单片机C语言——C51
4.2 单片机C51语言基本语法
4.2.1 C51的运算量
4.2.2 C51的数据类型
4.2.3 C51的存储种类和存储器类型
4.2.4 C51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习题4
第5章 MCS-51单片机程序设计
5.1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5.1.1 程序设计的步骤
5.1.2 源程序的编辑、编译和汇编
5.2 程序的基本形式与设计举例
5.2.1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举例
5.2.2 C51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举例
习题5
第6章 C51的构造类型数据
6.1 数组
6.1.1 数组的引入
6.1.2 一维数组
6.1.3 二维数组
6.1.4 字符数组
6.1.5 数组的存储空间
……
第三部分 MCS-51单片机的基本功能单元
第7章 MCS-51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第8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第9章 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0章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
第四部分 单片机的扩展技术
1章 MCS-51单片机的并行扩展技术
2章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
附录A MCS-51单片机指令汇总
参考文献
曹天汉,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专业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年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高校教龄25年。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的教学和技术开发。
这本书的讲解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用词严谨又不失精确性,丝毫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的冗余信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逻辑时所采用的类比和举例,很多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寄存器操作和中断处理机制,在书里的详细分解下,变得豁然开朗。它不像市面上一些碎片化的教程那样只告诉你“怎么做”,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底层原理,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沉淀。比如,在讲到并行I/O端口的配置时,它不仅给出了寄存器的地址和位定义,还细致地描绘了数据在总线上传输和在内部逻辑单元中流转的过程,这种深度是很多速成读物所无法比拟的。对于我这种追求知其所以然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坚实可靠的基石,能有效避免未来在遇到疑难杂症时束手无策的窘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深蓝色调配上清晰的字体,让人感觉很专业。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和分量镇住了,感觉里面塞满了真材实料。翻开目录,内容结构安排得相当有条理,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实际应用和实验指导,看得出来作者在组织教学内容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非常友好,不会让人一上来就被复杂的术语和电路图吓跑。虽然我还没完全啃完,但从初步的浏览来看,图文并茂的排版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这对于理工科教材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其中的章节小结和课后习题,感觉设计得非常贴合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泛理论,这一点非常加分。总的来说,第一印象非常棒,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通过它真正掌握单片机这门硬核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确实值得称赞,纸张的质感很好,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过于疲劳。从排版的角度来看,它很好地平衡了文字密度和图示空间。电路原理图绘制得极其规范,元件符号和连接关系一目了然,这对于需要对照原理图进行硬件调试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技术书籍为了节省成本,图注和文字是脱节的,但这里的设计是文字描述到哪里,相关的图例就紧密地跟进到哪里,阅读的连贯性极强。另外,书中收录的典型微控制器架构图,清晰地展示了CPU核、存储器、总线和外设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宏观的结构视图,能帮助读者建立起整体的系统认知,而不是仅仅关注于某一个孤立的模块。这种对细节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关注,体现了出版社和作者的专业态度。
评分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可迁移的学习框架。我发现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微控制器型号上,而是侧重于讲解通用的接口技术标准,比如I2C、SPI、UART等,以及底层硬件的共性原理。这意味着,当我未来需要转向其他系列的单片机时,我只需要去学习对应芯片的寄存器映射,而核心的驱动逻辑和通信流程,这本书已经帮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知识的“可迁移性”是衡量一本优秀技术教材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培养的不是一个只会操作某个特定工具的人,而是一个具备解决嵌入式系统接口问题的工程师思维模式。我感觉我不是在“背诵”知识,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可以自我延伸的技术认知网络。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接触过好几本相关的教材,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的表面或者代码示例过时。然而,这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的案例库非常丰富且贴近现代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几个外部设备接口的例程进行搭建,发现代码逻辑清晰,注释到位,几乎没有遇到需要自己大量时间去调试和摸索的地方,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关于数据采集和通信协议那几章,作者似乎是站在一线开发者的角度去编写的,考虑到了实际硬件环境下的各种兼容性和时序问题,这对于实际项目落地至关重要。读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你知道你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最终都能在实际的硬件板子上得到验证和应用,而不是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