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44.20元
售价:30.1元,便宜14.1元,折扣68
作者:李国丽;李国丽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040347685
字数:
页码:4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根据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编写。
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电路基础和集成电路基础三篇,半导体器件基础介绍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强调外部特征和应用.放大电路基础阐述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特点和应用,强调工程近似概念;集成电路基础包含集成运放构成、反馈、信号处理与产生、直流电源等内容,强调运放的工程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篇 半导体器件基础
1 半导体二极管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1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1.1.2 本征半导体及其本征激发
1.1.3 杂质半导体
1.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1.2.1 载流子的扩散及漂移
1.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2.3 PN结的伏安特性
1.2.4 PN结的反向击穿
1.2.5 PN结的电容效应
1.3 二极管
1.3.1 二极管的结构
1.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4 二极管电路例题
1.5 特殊二极管
1.5.1 稳压管
1.5.2 发光二极管
1.5.3 光电二极管
1.5.4 光电耦合器件
1.5.5 肖特基二极管
1.5.6 变容二极管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2 晶体管
2.1 BJT
2.1.1 BJT结构简介
2.1.2 放大状态下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及电流分配关系
2.1.3 晶体管共射接法时的伏安特性
2.1.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2.2 结型场效应管
2.2.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2.2.2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2.2.3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2.3 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管
2.3.1 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结构
2.3.2 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工作原理
2.3.3 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特性曲线
2.3.4 N沟道耗尽型MOSFET
2.3.5 P沟道MOSFET
2.4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2.4.1 直流参数
2.4.2 交流参数
2.4.3 极限参数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第二篇 放大电路基础
3 模拟电子系统的基本问题
3.1 电信号
3.1.1 电信号的戴维宁等效和诺顿等效
3.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2 模拟电子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3.2.1 模拟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3.2.2 模拟电子系统的图解分析法
3.2.3 模拟电子系统的简化模型分析法
3.3 放大电路
3.3.1 放大电路模型
3.3.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4 基本放大电路
4.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4.1 1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4.1.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4.1.3 放大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法
4.2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
4.2.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4.2.2 射极偏置电路
4.3 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
4.3.1 共集放大电路
4.3.2 共基放大电路
4.3.3 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性能比较
4.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4.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4.4.2 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模型
4.4.3 共源极放大电路
4.4.4 共漏极放大电路
4.4.5 共栅极放大电路
4.5 多级放大电路
4.5.1 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耦合方式
4.5.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4.5.3 几种组合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5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5.1.1 频率响应和通频带
5.1.2 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
5.2 基本RC电路的频率响应
5.2.1 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5.2.2 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5.3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及其高频小信号模型
5.3.1 晶体管的频率参数
5.3.2 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模型
5.4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4.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5.4.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5.5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5.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5.7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6 功率放大电路
6.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6.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6.1.2 功率放大电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6.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2.1 电路组成
6.2.2 电路分析
6.2.3 功放管的选择
6.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3.1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问题
6.3.2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3.3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4 场效应管功率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
第三篇 集成电路基础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让人非常不满意,尤其是考虑到它的价格。纸张偏薄,印刷的黑色油墨似乎在某些双面印刷的页面上留下了轻微的洇墨现象,使得在强光下阅读时,背景的电路图阴影会干扰到正面的文字。更糟糕的是,书本的装订在刚买了不到两周,经常翻阅的几个章节的书脊就开始出现轻微的裂痕,这让我对它的耐用性深感担忧——我可不想在考试周前夕,它就散架成一堆零散的知识碎片。一个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教材,在物理形态上如此草率,实在令人费解。它缺乏那种经得起反复翻阅、值得珍藏的质感。每次拿起它,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敬畏,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破坏了这本昂贵的“砖头”,这无疑又给原本就紧张的学习过程增添了一层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我期待的是一本能陪我度过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坚固伙伴,而不是一个脆弱的易碎品。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炎热的午后,抱着对未来电子工程师的憧憬打开这本书的。然而,阅读体验远不如那份期待的清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异常地刻板和僵硬,仿佛每一个句子都是经过严格的语法检查器校验过的,完美无瑕,却也因此失去了生命力。它不像是人在和人交流,更像是机器在输出数据流。举个例子,当讲解负反馈的稳定性问题时,作者用了整整半页篇幅来论述一个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波特图就能直观理解的概念,大量的文字堆砌,没有配以足够多且对比鲜明的图形示例来辅助理解。这让我在试图把握其精髓时,不得不反复回翻,试图在文字的迷宫中找到那条通往理解的线索。这本书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缺乏情感的官方文档,对于需要情感代入和情景模拟的学习者来说,亲和力实在太低了,阅读过程缓慢且乏味,让人昏昏欲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简直是灾难,灰蒙蒙的底色上印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电路图,完全没有吸引力。我原本是想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入门这门课程的教材,结果拿到的这本书简直像一本枯燥的工程手册。翻开目录,里面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什么“小信号模型”、“反馈机制”等等,初学者看了估计会直接劝退。我尝试阅读了前几章,作者的行文风格极其学术化,缺乏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引导。感觉作者是直接把研究生阶段的笔记堆砌起来,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在讲解晶体管基本特性那块,文字描述与图示之间的衔接非常生硬,让人抓不住重点。要不是课程要求,我真想立刻把它扔回书架上,让它继续吃灰。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就像在啃一块坚硬的、没有调味的石头,希望后续内容能有所改善吧,否则真是一场视觉和智力的双重折磨。
评分与其他几本我用来参考的电子学书籍相比,这本书在理论的严谨性上确实无可挑剔,但它的“严谨”几乎是以牺牲实用性为代价的。很多章节的推导过程长得令人发指,虽然数学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对于一个正在努力搭建第一个放大器电路的实践者来说,这些推导显得过于冗余和脱离实际。我真正需要的,是在有限的器件参数下,如何快速地做出一个性能可接受的初步设计,以及当电路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定位故障。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的指导非常稀少,仿佛在暗示“理论完美了,实践自然就完美了”。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中的元器件参数漂移、噪声干扰、寄生效应,这些“不完美”的因素才是电子工程师日常的挑战。这本书几乎没有触及这些“脏活累活”,它描绘了一个真空中的理想世界,让我感觉自己像个被关在象牙塔里,对真实战场一无所知的理论家。
评分这本书的讲解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有些困惑。它似乎试图涵盖所有你能想到的模拟电路知识点,从最基础的半导体物理到复杂的运算放大器设计,内容实在太庞大了。但这种“大而全”的策略反而导致了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流于表面,缺乏深入的剖析。比如,在讨论频率响应特性时,作者给出了N个公式,却没有花足够篇幅去解释为什么这些公式会产生,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这些公式来修正电路设计。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经典的设计案例,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串联起那些零散的理论。这本书的习题部分也同样令人失望,大多是直接套用书本公式的计算题,几乎没有需要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希望通过自学掌握这门学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脚手架”不够牢固,很容易让人在攀登的过程中感到迷失方向,更像是为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研究人员准备的参考资料集,而非入门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