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频谱估计理论与应用
:24.00元
售价:16.3元,便宜7.7元,折扣67
作者:李冬海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0633039
字数:329000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频谱估计是现代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纳、医学等领域中的信号处理。本书基于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经典谱估计与现代谱估计。
全书共分五篇21章,内容包括经典谱估计、基于滤波的频谱估计、信号模型与向量子空间基础、基于信号子空间的谱估计、基于噪声子空间的谱估计。
本书是一本关于频谱估计理论与应用,与国际前沿科学接轨的学术著作,可供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相关科技人员教学、自学或进修之用。
《机器学习中的概率图模型》这本书,对我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将我长期以来在统计推断和机器学习应用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通过概率图这一统一的数学框架得到了完美的解释。作者对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和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s)的讲解细致入微,特别是对因子分解(Factorization)和信念传播(Belief Propagation)算法的阐述,逻辑严密且极富启发性。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教会读者如何将复杂的、高维度的依赖关系抽象为直观的图结构,从而可以运用图论的工具来分析和求解推理问题。书中大量的实例,比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s)应用,都展示了这种模型的强大表达能力。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作者在保证数学严谨性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实际模型构建的关注,使得这本书既是一部理论巨著,也是一本实用的建模指南。
评分这本《信息论基础:从香农到现代网络》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信息如何在复杂系统中传输和处理的本质充满好奇的工程师量身定做的。作者在开篇就用一种极其严谨又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将香农的开创性工作与当前高速发展的通信网络、数据压缩和安全加密技术进行了有力的连接。我尤其欣赏它在阐述信道容量、熵的概念时,并非仅仅停留在纯理论的推导上,而是穿插了大量生动的工程实例——比如,如何利用限带信道提升数据吞吐量,以及在存在噪声干扰的环境下,如何设计出鲁棒的编码方案。书中对于“互信息”的深入剖析,尤其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更像是理解信息流动方向和效率的“指南针”。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每翻一页,视野就开阔一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定理,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逻辑清晰、结构分明。它无疑是任何想要在现代通信、机器学习或数据科学领域深耕的人,案头不可或缺的“圣经”之一。
评分翻开《高级傅里叶分析与边界值问题解析》,我立刻被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无可挑剔的数学严谨性所折服。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稳健,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而是将大量的篇幅投入到对傅里叶级数和积分的内涵进行层层剥茧的剖析中。对于那些追求数学美感和完备证明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盛宴。作者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偏微分方程(PDEs)的求解过程,尤其是拉普拉斯方程和波动方程的详细推导,展现了极高的教学水准。我曾苦恼于一些教科书中对“收敛性”论述的草草了事,但在这本书里,关于Dirichlet条件、Neumann条件以及混合边界条件下的解的唯一性和存在性的讨论,详尽而令人信服。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解题”,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这些数学结构背后的物理意义和约束条件。读完这本,我对信号处理中那些看似抽象的变换,都有了更扎实、更本源的理解。
评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最优估计与滤波》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常年与传感器数据打交道的实践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避开了传统控制理论中过于侧重于线性系统的窠臼,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从充满噪声的测量中“提取”出系统的真实状态。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的章节是全书的亮点,作者不仅清晰地推导了离散时间最优线性估计器的递推公式,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探讨了滤波器的局限性、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适用场景和性能权衡。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阐述“状态空间模型”时所采用的直观类比,将抽象的系统动态描述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几何运动轨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建模与工程实践之间的鸿沟,让复杂的随机过程估计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我处理实时导航和定位系统误差的能力。
评分我购买《并行计算架构与高性能编程》是抱着一种对未来计算范式的好奇心,而这本书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它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写出并行代码的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系统性地、战略性地思考“如何让计算跑得更快”的哲学著作。作者对从共享内存(如OpenMP)到分布式内存(如MPI)的编程模型演变进行了精妙的梳理,并且没有遗漏GPU加速计算(CUDA/OpenCL)这一前沿领域。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数据局部性”和“负载均衡”的讨论,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在数万核并行系统中,直接决定了算法的成败。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理论与我正在使用的代码库进行对比,发现许多性能瓶颈的根源,原来都隐藏在对并行硬件特性的误解之中。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任何想在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的必备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