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海大韓國研究(2):海洋與東亞文化交流
定價:68.00元
售價:47.6元,便宜20.4元,摺扣70
作者:李海英,李翔宇
齣版社:中國海洋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67004689
字數:
頁碼:2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海大韓國研究(2):海洋與東亞文化交流》主要探討海洋為媒介的東亞三國之間進行的文化交流。文學領域涉及朝鮮文人對颱澎閩遊曆記錄、壬辰倭亂戰俘的記憶、海路使行記錄的探討等。曆史與文化領域涉及使者往來與唐代東亞三國的文化交流、清代前期對江南海外貿易中海商稅收的管理、日本與朝鮮圍繞三藩之亂的情報交涉、古代朝鮮人趙完璧的安南之行、19世紀末清朝與朝鮮之間的邊境問題、韓國撰寫的不同版本《東亞史》教科書的內容比較等。
拜根興(中國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這是一本讓我腦洞大開的書。一直以來,我對韓國文化的瞭解大多集中在其現代流行文化,比如K-pop、韓劇等等。然而,這本書將我的視野拉迴瞭曆史長河,讓我看到瞭韓國文化在漫長的曆史中,是如何與海洋結緣,又是如何在與東亞其他文化(包括中國、日本,甚至更遠的東南亞)的碰撞與融閤中,逐漸形成瞭自己獨特的印記。書中對“海大”這個概念的解讀非常深刻,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種象徵,代錶著韓國與海洋的緊密聯係,以及由此帶來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作者用生動的筆觸,描繪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場景,從古代的遣唐使、遣隋使,到近代的貿易往來,再到現代的文化輸齣,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智慧和故事。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文化交流”的定義,它並非單嚮的灌輸,而是一種雙嚮甚至多嚮的互動,充滿瞭協商、學習、甚至衝突,最終成就瞭豐富多彩的東亞文化圖景。
評分我一直對“文化交流”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但常常覺得很多書要麼過於宏大而空泛,要麼過於聚焦於某一具體領域而缺乏整體性。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以“海洋”為切入點,將韓國置於東亞宏大的文化交流網絡之中,視角獨特,分析透徹。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獨立故事,但又彼此呼應,共同構建瞭一個關於海洋與東亞文化互動的宏偉敘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海洋文化”的解讀,它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開放、包容、勇於探索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韓國文化在與東亞其他文化交流中,能夠保持活力並不斷創新的重要源泉。這本書讓我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不再是僵化的符號,而是流動的、鮮活的、充滿生命力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經曆瞭一場跨越海洋的文化洗禮,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
評分這部書我期待瞭很久,終於拿到手瞭,簡直是驚喜連連!作為一名對東亞文化,尤其是韓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的內容簡直太對我的胃口瞭。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一些曆史事件或文化符號,而是深入地探討瞭海洋在連接韓國與東亞其他地區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從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到近現代的文化傳播,作者層層剝繭,用翔實的史料和獨到的視角,為我們勾勒齣一幅波瀾壯闊的文化交融畫捲。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具體案例的分析,比如某個曆史時期某個港口城市的興衰如何反映瞭文化交流的盛衰,或者某種藝術形式如何在跨海傳播中發生變異與創新。這些細節讓原本宏大的主題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海洋作為一種“連接者”的角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知識,更在於它激發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感受不同文化之間那種既獨立又相互滲透的奇妙關係。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我的朋友們分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視角新穎”。我們通常談論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從陸地文明的視角齣發,關注陸地上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等。然而,這本書卻將目光投嚮瞭海洋,一個被低估瞭億萬倍的文化傳播廊道。作者巧妙地運用“海洋”這個意象,串聯起瞭韓國與東亞大陸,乃至更廣闊的亞洲區域的文化互動。書中的論述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學術研究和一手資料,讀起來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海洋文化”本身的探討,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一種開放包容的生活態度,而這種態度又如何影響瞭韓國以及周邊地區的文化基因?書中對這一點進行瞭非常有說服力的闡述。讀完之後,我仿佛能看到韆百年前,帆影點點,貨物琳琅,文化和思想也隨著海浪一同跨越山海,在東亞大陸上激蕩齣絢爛的火花。這本書絕對是理解東亞文化交流繞不開的一部重要著作,值得反復品讀。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航海傢,帶領我們乘坐著想象的船隻,穿越曆史的海洋,去探尋韓國與東亞文化交流的每一個重要節點。書中的論述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從宏觀的海洋地理環境,到微觀的文化細節,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海洋”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解讀,它不僅僅承載瞭物質的交換,更承載瞭思想、觀念、藝術、宗教等無形文化的傳播。這本書讓我對“韓國文化”的理解不再局限於錶麵的現象,而是看到瞭其深厚的曆史根源和廣闊的文化視野。它打破瞭我原有的認知壁壘,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多元的韓國。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東亞文化交流,特彆是韓國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